理解性默写带标准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答案(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密切相关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师说》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师说》理解性默写(含答案)1.《师说》中,表达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2.《师说》中,作者表达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由此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
”4.《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5. 《师说》中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学习,其原因是,。
6.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7.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8.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9.《师说》里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10.《师说》里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11.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1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1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14.《师说》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
15.《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两句是,。
16.《师说》善于运用对比,通过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从师而学的问题,揭示出了“”后果。
士大夫之族看到从师学习现象就“群聚而笑”,理由是“,”。
17.《师说》一文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证“”的道理,而《劝学》中“,”总结了人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弥补不足,所蕴含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18.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当时士大夫对于从师学习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使得传统的从师风尚在当时社会中不能恢复。
19.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来说明“古之圣人”在才智上与“众人”的差距以及他们对从师的态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附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1在极端情况下,面对“生”和“义”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孟子提出了他的主张:;。
,。
2孟子认为人不肯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
3《鱼我所欲也》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相对应的句子是:,;,。
4孟子认为人不择手段躲避祸患的原因的句子是,?5孟子认为高位厚禄也必须按礼义接受,否则毫无意义的语句是:,!6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也有相似的语句是:,!7《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事的语句是:,。
8《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性善论”具有普适性的语句是:,,。
9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与之观点相似的语句是: ;。
,。
10《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仁人志士不苟且偷生,不躲避死亡的原因的语句是,。
1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用鲜明地指斥不合礼义接受高位厚禄是丧失本心的表现的语句是:?。
《送东阳马生序》1《送东阳马生序》中同舍生“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幼时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是,,,;,。
4《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跋涉之苦的句子是,。
《渔家傲秋思》1《渔家傲秋思》表明作者思乡忧国矛盾心情的全词核心句是:,。
2《渔家傲秋思》中通过大雁迁徙体现边塞秋季天气寒冷的语句是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边塞苍凉壮美的风光,而《渔家傲秋思》,则写出了边塞的荒凉。
4《渔家傲秋思》中写戍边将士艰苦,难以入眠而流下思乡热泪的语句是,。
5《渔家傲秋思》中具体描写边塞风景“异”的语句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重用的语句是,?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运用孙权的典故,表明自己英勇可用的句子是,3《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中抒发作者杀敌报国情怀的句子是,,。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论语》中提出以学习为乐事,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为快乐,以及宽容不了解自己的人的名句是子曰:“,?,?,?”2、朱熹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这句话所指的是《论语》中的名句子曰:“,。
”3、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的语句是子曰:“,。
”4、《论语》中孔子所言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不能硬推给他人的语句是“!,。
”5、“弘毅”出自《论语》中的曾子曰:“,。
”因为“,?”所以“任重”;因为“,?”所以“道远。
”1、孟子在文中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的文句是:,;,。
,。
2、孟子在论述生命和死亡时得出一个结论——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这两句的原文是,。
1、本文中孟子提出的人生要历经上天赐予的种种磨难,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句是是故,,,,,,所以,。
1、战役之后由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是全文的重点,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
曹刿是如何说的?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
,。
,,。
,,。
”1、文中,邹忌分析自己的妻、妾和朋友都说邹忌的样貌比徐公美的原因是“,;,;,。
”2、文中,邹忌认为齐威王也会受的蒙蔽的原因是“,,,,: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文中,诸葛亮从分析形势入手,首先提出要广开言路的相关语句是,,,,,。
2、文中,诸葛亮规劝后主吸取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退的历史教训的语句是,,;,,。
11、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2、文中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图景?,,。
,。
,,。
,。
1、文中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相关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写夏季三峡水涨流速的情景时提到,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借此写出船行之快的语句是: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一、劝学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O4.《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5.《荀子・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鳌,然“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7.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荀子•劝学》中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城。
9.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10.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清于蓝。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子,而学于中”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阐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了耻于相师的社会风气,倡导了从师而学的风尚。
以下是关于《师说》的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
答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开篇点明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强调了老师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答案:孰能无惑解析:指出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都会有疑惑,从而引出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3、惑而不从师,_____,终不解矣。
答案:其为惑也解析:说明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
4、生乎吾前,_____,吾从而师之。
答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强调只要比自己先懂得道理,就应该向他学习,不论他的年龄大小。
5、生乎吾后,_____,吾从而师之。
答案: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解析:与上一句形成对比,再次表明向老师学习不以年龄为标准。
6、吾师道也,_____?答案: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表达了自己从师的原则是追求道,而不是在乎年龄的先后。
7、是故无贵无贱,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答案:无长无少解析:强调了从师学习的标准是道的存在,而不是身份地位和年龄的差异。
8、嗟乎!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答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感慨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为下文批判时弊做铺垫。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
答案: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解析:通过对比古之圣人的虚心求教和今之众人的耻于从师,突出今人的错误态度。
10、爱其子,_____;于其身也,_____,惑矣。
答案: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解析:批评那些在教育孩子时能为其选择老师,而自己却耻于从师的人。
11、彼童子之师,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答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解析:指出那些只教孩子读书识字的老师,并不是真正能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
(完整版)初中人教版重点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
;
,
;
,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
效果的句子: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
6、《出师表》中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
,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14、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
《论语》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记承天寺夜游》中最
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
,
,
。
16、《送东阳马生序》统领全文的词是
;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之苦的是
,
,
,
;作者趋百里之外求学的原因是
,
;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越条件毫
无羡慕之意:
,
。
参考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
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30《诗五首》
《饮酒》陶渊明
(1)“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饮酒》中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知心忧天下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
(2)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花开”直接写到“雪”字的四句诗是:①胡天八月即飞雪②纷纷暮雪下辕门③去时雪满天山路④雪上空留马行处
(2)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己亥杂诗》龚自珍
(1)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同样是面对落花,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 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6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8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
衰令人伤心的句,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4《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5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16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17《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18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4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5`2002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知心忧天下寒士)
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7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直接写到“雪”字的四句诗是:①胡天八月即飞雪②纷纷暮雪下辕门③去时雪满天山路④雪上空留马行处
28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9格调高昂,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向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0、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1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是面对落花,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4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5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6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37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作者发表看法,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观
点的句子是
皇都。
46《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