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一、《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紧紧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点就是:,?孟子则特别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到孟子推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

(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

(渔业方面的);③,。

(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④,,。

(纺织方面的);⑤,,。

(牧业方面的);⑥,,,。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开办教育)。

前面的1――6就是属从保民角度明确提出了六条措施,7就是属从教民角度明确提出了一条措施。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与“”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二、《义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义学》特别强调人必须广为自学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可以智慧立德的名句就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义学》中“,。

”,说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并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自学,君子必须擅于利用自学去填补自己的严重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的境界。

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9、《荀子?义学》中“,。

(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

《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答案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答案

《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8、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登高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8.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琵琶行》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犹抱琵琶半遮面”。

4. 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5.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6.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1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1、《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3、《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6、《烛之武退秦师》,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7、《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8、《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9、《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0、《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1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12、《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实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蜀道难》1、 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2、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诗句是:《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 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 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 的句子是, 。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4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5、 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6、 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7、 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8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10、《蜀道难》的主旨句是:,《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是 , 。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 是《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2.《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 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是3•《锦瑟》借两个古人典故,表达对美好感情的追怀又生出凄凉悲慨的句子是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 黯淡的诗句是 ,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马嵬》1•作者写唐玄宗海外徒然悲叹“他生”之约,难以实现的句子是:4•《咏怀古迹》中9、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22. 暗写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的句子是:,3. 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作对比的句子是:O4.《马嵬》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劝学》1. 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1、《蜀道难》1、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诗中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诗中用人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蜀道高的诗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写山势高险,即使善飞的黄鹤,善攀的猿猴也很难越过。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7、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阁”的诗句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李白《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借用杜鹃之声渲染蜀道的空寂苍凉和难走。

10、《蜀道难》一诗中化用张载“形胜之地、匪亲毋居”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杜诗三首》1、《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秋兴八首(其一)》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5、《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6、《咏怀古迹(其三)》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画图省识春风,环珮空归夜月魂”。

7、《咏怀古迹(其三)》运用拟人、寓情于景的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和答案.doc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和答案.doc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1、《蜀道难》1、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诗中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诗中用人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蜀道高的诗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写山势高险,即使善飞的黄鹤,善攀的猿猴也很难越过。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脛,碌崖转石万壑雷” o6、《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o7、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阁”的诗句是:“剑阁峥喋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李白《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借用杜鹃之声渲染蜀道的空寂苍凉和难走。

10、《蜀道难》一诗中化用张载“形胜之地、匪亲毋居”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杜诗三首》1、《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4、《秋兴八首(其一)》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o5、《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o6、《咏怀古迹(其三)》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画图省识春风,环珮空归夜月魂” o7、《咏怀古迹(其三)》运用拟人、寓情于景的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稚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o8、《咏怀古迹(其三)》借用琵琶声来表明王昭君的怨恨的句子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o9、《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