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显缩短 ,术 中出血量、引流量及 术后止痛药用量 较对照组 明显减 少,两者 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结论 : P 0 5。 0 后腹腔镜去顶减 压术 治疗单纯性
肾囊肿 疗效显 著,值得临床应用及 推广c _
【 关键词 】 单纯性 肾囊肿 ; 后腹 腔镜去顶减压术
中图分类号 R 5. 2 6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 - 0 9 0 6 4 6 0 ( 21 0 3 - 2 0 7
大肌表面分开 G rt 筋膜及肾脂肪囊,根据囊肿部位游离肾脏 显 e a o
由于疼痛缓解 ,关节 活动增加 ,促 进了关节液 的回流与更 新,使 堆积 的炎症递 质、代谢产物及碎屑等得以清 除,从而改善关节 内 环境 ,缓解滑膜炎症 ,切断了关节局部病变 的恶性循环。 O A属 中医 “ 痹症”的范畴。依据 《 内经 》中 “ 坚者软 。 结 “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6 ± .i ,对 照组为 ( .± .m ; 2 . 2 )l 5 7n 4 5 44 l 治疗组术后 引流量 为 ( .± .m ,对 照组为 ( 55 6 ) l 治疗组平均止痛 药用 量为 9 ) 5 7 3 )l 8 7 1 .± . m ; 3 0
(23 41mg 5 .± . ,对 照组为 (1 . 50mg ) 102± .) ,治疗 组术后平均住 院时 间 (.±24d 55 .) ,对照组 为 (.±29d 90 .) 。治疗组手术 时间及 术后住院 时间较 对照组明
①广州市番 禺中心医院 广东 广州 5 10 1 0 4
5 0 9 0m ,保留 3 5mi,抽 气后取 出。在手 指引导下分别 于 0 ~ 0 l n 肋缘下腋前线 及腋后 线穿入 5I rcr l Toa,髂嵴上方切 口后 置入 T m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观察

综上所 述 ,在进行 口腔修复 固定的手术前 ,先把 已有 的牙周病治 好是 牙龈修整 并确保 让 口腔达 到健 康 自然 的效果的有力保证 ,为 了使 牙 龈达到真实 与 自然的效果 ,手术 中也必 须注意麻醉 以及切 除牙龈 的
后腹腔镜去 顶减 压术治疗 单纯性 肾囊肿 的临床观察
范 志 强 刘久 敏 。 单炽 昌
单纯性 肾囊 肿是泌尿 外科常见疾病 ,随着微创 技术的发展 ,后腹
腔镜去 顶减压术 已越 来越广泛地 应用于单纯性 肾囊肿的治疗 ,我院也
开展了此项手术,并与传统开放性手术作了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
如下 。
将操作器械于另两通道置入,通气建立气腹,使C : O 气体气压维持在
1 1m g 0 5 mH 。在直视下将脂肪囊和 肾周筋膜 剪开 ,将囊肿边缘充分暴  ̄
【 关键 词 】后 腹腔镜 ;去顶 减压 术 ;单 纯性 肾囊肿
中 图分类 号 :R9 6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 2 3 0 3- 2 6 1 8 9 2 1 )1- 14 0 注入50 O 0 L 0 ~l0 m 气体 ,保 留35 n  ̄mi,在腹 膜后间隙建立后将 气囊取 出。于 髂嵴和腋 中线交 汇处上 方2m处 作lm 口,在 肋 弓与腋 前线 c c切 交汇处作0 c 切 口, 别插入Toa,将观察镜 自髂 嵴通道 处置人 , .m 5 分 rcr
的要求 。
【】 浦 恩泽 , 鹏 , 建明 , . 2 李 张 等 口腔修 复 前行 牙 周整 复术 2 例 临床 观 7
察 [ J 实用 医学杂 志,00 64:1—1. ] 2 1, () 07 1 2 7
实验 组和对 照组 都获得 了较好 的美观 满意度 ;跟 踪1 随访后显 年 示 ,实验 组仅 l 例患者 由于牙 龈萎缩 最后再进 行 了牙龈瓷修 复术 ,另 外 的1例 患者 都取得 了满 意的疗 效 ,满意率 高达9 . ;对 照组5 4 3% 3 患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参考模板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作者:卓文利,王安喜,靳风烁,李黔生,聂志林,陆晓哲,黄霆【摘要】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讨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资料。
结果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 33~67岁,平均51岁。
病程1月~9年,平均5.5年,27例有患侧间断性腰腹部胀痛,3例伴高血压,囊肿直径5.5~7.8 cm。
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2~24 个月,没有复发病例。
结论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有效,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肾囊肿后腹腔镜减压术Retroperitoneoscopic unroofing and decompres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nal simple cyst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retroperitoneoscopic unroofing and decompression of renal simple cyst. Methods Theclinical data of 36 cases of renal simple cysts treated by retroperitoneoscopic unroofing and decompress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 Conversion from the laparoscopic procedure to laparotomy was never required. 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 36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months to 24 months. No patient recurred. Conclusion Retroperitoneoscopic unroofing and decompression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renal simple cyst. It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treatment of renal simple cyst.Keywords: renal cyst; retroperitoneoscopy; decompression procedure肾囊肿可对肾实质及集合系统造成压迫,引起肾功能损害及相应症状出现,一般认为直径大于4 cm时为手术适应症。
医院泌尿外科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泌尿外科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护理常规一、保守治疗的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加强自身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做到既不悲观又不轻视。
嘱病人如发现不适,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
2.健康指导(1)小的囊肿可选择肾囊肿穿刺治疗,如囊肿较大压迫肾脏或反复感染,囊肿穿刺复发均可采取开放性囊肿切除术。
(2)建立良好的起居习惯,适当锻炼,锻炼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一般情况下,症状轻者,饮食无特殊禁忌。
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以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症状较重者注意摄入低钠饮食。
(4)定期随诊,如有不适,及早治疗。
二、穿刺术的护理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讲解穿刺术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精神放松,提高手术耐受性。
(2)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注意肾功能情况,有无心、肺及其他疾患的存在。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必要时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术后护理(1)心理支持:帮助其了解术后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减轻病人对未知的恐惧,从而能安心休养。
(2)病情观察:①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小便颜色的改变,注意是否存在一过性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②穿刺后三天,复查B超,观察穿刺后近期效果,同时定期复查B超,了解有否远期复发的可能。
③药物的应用及观察:可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治疗,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副作用。
注意保护肾功能。
④局部护理:保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有无红、肿、热、痛,勿感染。
⑤饮食指导:术后可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
⑥健康指导:勿从事过重体力劳动,术后一周内应减少活动,出院后,不适随诊。
不同穿刺硬化疗法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1 — 2 9
E 2 - 1 徐 晓武 , 牟一平 , 严 加费 , 等. 完全腹 腔镜 胃癌根治术 的临床应
用[ J ] . 中华医学杂志 , 2 0 1 0 , 9 0 ( 6 ) : 3 8 6 — 3 8 9 .
纯性 肾囊肿患 者 , 术前均经 腹部 B超 、 KUB以及 C T检 查确
观察组治 疗 总有 效 率 为 9 3 . 0 ,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7 4 . 4 , 组 间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O . 0 5 ) , 见表 1 两 组患
者 在治疗期间均未 出现 出血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 表 1 两组 患者 临床疗效 比较 [ ( ) ]
文
献
[ 4 ] 郭峰华 , 罗奋 , 茅翔 , 等. 全阻断 ( 隔) 胃癌 根治术与 传统 胃癌根
治术 的比较 ( J ] . 复旦 学报 : 医学版 , 2 0 1 0 , 3 7 ( 1 ) : 1 0 3 — 1 0 5 .
E I - I 王靖 , 王成锋 , 赵平 , 等. 早期 胃癌的诊 断与外科 治疗 C J ] . 中国
诊, 患者 人院时均伴有不 同程度 的患侧腰部 胀痛 , 其中 1 9例
镜下可见血尿 。将其 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 照组各 4 3例 。其 中观察组男 2 4例 , 女 1 9例 , 年龄 2 9  ̄6 9岁 , 平 均年 龄 ( 4 5 . 7 土2 . 2 ) 岁; 肾囊肿 直径 4 . 6 ~1 2 . 0 c m, 平均( 7 . 3 ±1 . 4 ) c m。 对 照组男 2 2例 , 女 2 1 例, 年龄 3 2  ̄7 5岁 , 平 均年 龄( 4 7 . 4 ± 2 . 6 ) 岁, 肾囊 肿直径 5 . 2 ~1 3 . 4 c m, 平均 ( 7 . 5 ±1 . 4 ) c m。两 组 患者在性别 、 年龄 以及 肾囊肿直径 等方面差异 无统计学 意
腹膜后腹腔镜治疗单纯性肾囊肿(附45例报告)

论著 ・
腹膜 后腹腔 镜 治疗 单纯 性 肾囊肿 ( 4 附 5例 报告 )
李 培 军, 李威 武 , 吕志 勇 , 韩利 忠
( 夏 医 学 院 附属 医 院泌 尿 外 科 , 川 宁 银 700 ) 504
摘要 : 讨论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 单纯性 肾囊肿 的方 法及疗效。方 法 回颐分析 4 目的 5例腹膜 后腹 腔镜
盐水 冲洗囊腔以防 电钩使用时 乙醇燃烧 。C. 灭残腔 消 本组 4 例 , 2 , 1 例 , 5 男 6例 女 9 年龄 2 ~6 用 明胶海绵 、 3 9 止血纱 布和带蒂 肾周脂 肪填充消灭残 腔。手
11 临床资料 .
岁, 平均 4 , 5岁 病程 2个月 ~ 5年。囊肿 位于右侧 2 , 3例 左 术结束时减小 c 2 o 压力至 06 P , . ka 检查 无活动性出血 , 7 经 侧 1例 , 9 双侧 3例 . 腹侧 2 , 8例 背侧 l , 肿位 于上极 套 管放 入 引 流 管 , 出所 有 器 械 。 7例 囊 退 2例, 1 中极 1 例 , 1 下极 1 , 旁 囊肿 3例 , 3例 盂 多发囊 肿 2 2 结 果
例,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随访 3 2个月 , ~1 2例有不 同程度 残留和复发 。结论
性 肾囊 肿 创 伤 小 , 复 快 , 效 确 切 。 康 疗 关键 词 : 肾囊 肿 ; 腔镜 下气 肿 腹 皮
中图 分类 号 : 62 1 R9.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腹膜后腹 腔镜手术治疗单 纯
例 , 房 囊 肿 2例 。8例 有 不 同 程 度 患 侧 腰 腹 部 胀 痛 不 适 多
手 术 时 间 5 ~15 i, 均 7rn 出 血量 1 0 4 rn平 a 0 i。 a 0~7m. 5 1 ,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经验总结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经验总结发表时间:2011-06-09T15:07:10.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楠[导读]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
男女比例1.4~1.6:1。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张楠(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48-02【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泌尿外科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1.4 ±10.5)岁。
囊肿直径(4.8 ±2.5)cm。
患者囊肿位于左肾13例 , 右肾17例。
术前行彩超及肾脏CT 平扫加增强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与肾实质、肾血管的关系。
术前均行心电图、胸片及常规实验室检查。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腰部抬高呈“折刀状”。
后腹腔操作间隙的制备及穿刺点位置见文献[1]。
进入后腹腔间隙后,首先寻找腰大肌及腹膜返折,用超声刀在腰大肌表面纵行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根据术前彩超及CT提示的信息,在脂肪囊与肾纤维膜之间相对无血管区游离肾背外侧或腹侧,至肾脏上下极,内侧至肾蒂,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腹侧,将肾脏牵向背侧;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背侧,将肾脏牵向腹侧;再根据囊肿位于肾蒂的上方或下方,确定相应的分离方向,即可看到紫蓝色的囊肿。
沿囊肿壁表面用超声刀向四周适当游离,尽量多暴露囊肿壁。
距肾实质约5mm切除囊壁,碘伏棉球涂擦囊腔。
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并将其与囊壁边缘用一枚结扎锁固定。
留置引流管,其头端放入囊腔内。
肾脏复位,退出腹腔镜及套管,依次关闭各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术后恢复饮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
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临床路径【2020版】

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临床路径一、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ICD-10 : N21.101)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ICD-9-CM-3:55.0106)。
(二)诊断依卷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1.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2.能够耐受手术。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M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8.101单纯性肾囊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3天。
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
(5)中腹部平扫+增强。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肾动态显像、泌尿系CTU、冠脉CT、肺功能(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酌情使用,并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八)手术日为入院43天。
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
4.输血:必要时。
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4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酌情使用抗菌素,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发表时间:2010-08-20T15:46:16.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孝国何秉勋朱卫国[导读] 开放手术是治疗肾囊肿的传统方法,手术成熟,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可达100%张孝国何秉勋朱卫国(四川凉山彝族州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四川西昌 615000)【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331-02【摘要】单纯性肾囊肿传统治疗方法有开放性囊肿切除术、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等,近来开展了经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经皮肾技术处理肾囊肿,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等,本文复习了各种手术方法及其优缺点,探讨外科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肾囊肿治疗方法腹腔镜穿刺硬化开放手术单纯性肾囊肿是常见的肾囊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20%[1]。
目前认为肾囊肿起源于肾小管憩室,泌尿系统一定程度的梗阻和小管基底膜退行性改变是诱发因素[2]。
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一般无症状,较大的囊肿表现为胀痛和包块,穿入肾盂肾盏则有血尿,节段肾缺血可致高血压。
B超是肾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3],CT是精确的检查方法。
单纯性肾囊肿应与肾盂源性囊肿、肾积水、重复肾、囊性肾癌等疾病相鉴别,囊肿直径4cm以下可不作治疗,较大的囊肿可按具体情况作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经腹腔镜或开放性囊肿切除术等。
1 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微创方法。
其原理是囊肿壁内立方上皮具有分泌囊液的功能,将囊液抽尽注入硬化剂,可使囊壁上皮细胞的蛋白凝固变性,细胞破坏产生无菌性炎症,囊壁粘连闭合。
穿刺治疗方法:局麻,B超或CT引导下选取最佳部位穿刺,吸尽囊液后用硬化剂反复冲洗囊壁,直至回抽液由混浊变透明为止。
保留5ml硬化剂拔针。
直径大于10cm者,硬化后留置引流管开放引流,24h后用硬化剂重复冲洗硬化1次。
常用硬化剂为无水酒精、50%葡萄糖、碘苯脂、苯酚、磷酸铋、四环素、酸化VitC等。
2 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 2.1 经腹腔途径气管插管全麻,留置胃管、尿管,平卧位,患侧背部垫高。
脐皱襞上(下)缘作10mm切口,插入Veress气腹针,充入CO2气体,置入观察镜,气腹机维持气腹,腹腔镜监视下在肋缘腋前线和近中线穿刺置入第二、三支穿刺套管。
切开升(降)结肠外侧后腹膜,将结肠肝(脾)曲向内侧或上方牵拉,分离肾周脂肪,游离出肾囊肿,切开囊肿壁,吸出囊液,在距肾实质0.5cm处将囊肿壁环形切除,冲洗后认真止血,排净CO2气体,拔出穿刺针,利用最下方穿刺点留量引流管。
2.2 经腹膜后途径全麻,健侧卧位,腋中线髂嵴上2cm做1~1.5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钝性分开肌层及腰背筋膜至腹膜后间隙,伸入食指适当分离腹膜后间隙,并置入水囊,囊内注水300~1000ml扩张后腹膜腔,维持5min后排水取出水囊,经此切口置入10mm工作套管,注入CO2气体,维持压力1.5~2.0kPa,放入腹腔镜观察后腹膜结构,直视下于患侧腋前线十一肋下、腋后线十二肋下分别置入第二、三根工作套管,显露切开肾周脂肪囊,钝性游离出肾囊肿,按上述方法(经腹腔途径)处理囊肿。
2.3 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术做11肋间、12肋下切口或腰部小切口,显露肾脏,充分游离囊肿,穿刺抽出部分囊液后,距肾实质0.5cm处环形切除囊肿壁,3-0肠线将切缘连续缝合,囊壁用石碳酸、酒精、生理盐水依次涂抹以减少分泌,然后将肾周脂肪填充于残留囊腔内,缝合切口,不离置引流。
3 讨论单纯性肾囊肿治疗方法较多。
那彦群指出,单纯性肾囊肿可分为<5.0cm、5~10cm、>10cm三类。
前两种可分别随访和穿刺硬化(酒精)治疗。
>10cm的肾囊肿又可分为肾背侧下极、肾盂旁或肾腹侧、肾背侧上极三种,可分别行开放性小切口(3~5cm),经腹腔腹腔镜及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4]。
1992年Morgan等首先采用经腹腔途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同年Gaur利用腹膜气囊分离器在后腹腔成功建立人工腔隙,使经后腹膜腔途径手术能够施行[5]。
那彦群先后于1994年、1996年首先在国内报道了经腹腔入路和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6,7],此后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
王国民及朱育春等分别报道了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去顶术和开放性去顶术疗效相似,但前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8,9]。
大量报道认为,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是治疗肾囊肿的最佳选择[10~12],尤其是双侧肾囊肿,经腹腔途径手术有明显优越性,双侧囊肿及多个囊肿均可一次性治疗。
目前除肾内型囊肿,并发巨大肾肿瘤外,几乎各种类型的肾囊肿都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13,14]。
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尚有一定并发症,如有腹腔内脏器损伤、感染性囊液污染腹腔、腹膜后血肿、高碳酸血症等可能,设备较昂贵,操作较复杂,技术较难掌握,费用较高[15,16],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受到一定限制。
B超导向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费用低,创伤极小,甚至可在门诊重复施治[17]。
但穿刺方法难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有效率仅为13.3%~68%[18],复发率17%~44%。
而且穿刺治疗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易感染,无法取病理,可能漏诊恶性病变,可能误伤腹腔内脏器,硬化剂吸收、外溢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不主张以此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开放手术是治疗肾囊肿的传统方法,手术成熟,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可达100%。
尤其适用于反复感染、合并肾输尿管畸形、肾脏肿瘤、结石的患者,仍是基层医院的主要治疗手段。
与腹腔镜相比,开放手术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大,增加了胃肠道损伤、术后腹腔感染及粘连的机会,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采用经皮肾技术处理肾囊肿的报告,王小平等开展了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创伤小,并发症少,更符合人体生理性,近期疗效确切。
4 小结 21世纪外科理念是微创外科。
随着经验积累,器械改良,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是肾囊肿的理想手术方式,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尚不能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穿刺治疗适用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不耐受手术者、囊肿较小者及术后复发者。
以经皮肾技术及输尿管镜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微创手术方法也在探索之中。
开放手术是一切其他手术的基础,至今仍在基层医院有较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LAUCK SP,MCLACHLAN MSF.Aging and simple cysts of the kidney [J]. Br J Rad ,1981,54:12.[2]Baert L, steg A.Is the divericulum of the distal and collecting tubules a preliminary stage of the simple cyst in the adulth .J Urol ,1977,118:707-710.[3]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84-885.[4]那彦群.第五次全国腔内泌尿外科及ESWL学术会议纪录.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5]Guar DD. Laparoscopic operative retroperitoneoscopy:use of a new device.J urol ,1992,148:1137-1139.[6]那彦群,李双利,熟应禄.腹腔镜切除肾囊肿.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5:342.[7]赫金瑞,那彦群,张晓春,等.腹腔镜在肾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657-659.[8]王国民,司捷曼,孙立安,等.单纯性肾囊肿两种去顶手术式对比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395-397.[9]朱育春,曾国军,饶晟,等.经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比较.华西医学,2009,24(5):1102.[10]张旭,叶章群,宋晓东,等.腹膜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比较(附30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220-221.[11]那彦群,李双利,郭应禄,等.腹腔镜切除肾囊肿[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5):342-343.[12]Morgan CJ,Rader poaroscopic unoofing of a renal cyst[J]. J Urol,1992,148(6):1835-1836.[13]Rubenstein SC,Hulbert JC,Pharand D,et al. Laparoscopic ablation of symptomatic renal cysts[J]. J Urol, 1993,150(4):1103-1106.[14]Munch LC, Gill IS, McRoberts JW. Laparoscopic retroperictoneal renal cystectomy [J]. J Urol, 1994,151(1):135-138.[15] Pearle Ms,Traxer O,Cadeddu JA.Renal cystic disease:Laparoscopic management[J].Urol clin North Am,2002,27(2):661-673.[16]Ashok K,Hemal 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renal cystic disease[J].Urol clin North Am,2001,28(1):115-126.[17] Paananen I,Hellstrom P,Leinones S,et al .Treatment of renal cysts with single-session per Cutaneous drainage and ethanol sclerotherapy:long-term outcome[J].Urology,2001,57(1):30-33. [18]吴阶平,袭法祖,黄豪马四.泌尿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