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肾囊肿

合集下载

单纯性肾囊肿是怎么回事?

单纯性肾囊肿是怎么回事?

单纯性肾囊肿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单纯性肾囊肿的病理病因,单纯性肾囊肿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单纯性肾囊肿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可为先天性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变异所致,也可因后天损伤、感染等造成。

*二、发病机制
单纯性肾囊肿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属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但Schnlzinger(1994)等发现两个单纯性肾囊肿家族,对其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尚未发现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有关,认为可能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纯性肾囊肿。

病变多见于肾下极。

囊肿起源于肾小管,突出于肾皮质表面,外观呈蓝色,也可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

一般直径为1cm以下,也可有3~4cm,个别可达10cm或以上。

囊内含无菌清亮琥珀色液体,5%为血性液体。

其中约1/3~1/2的病例有囊壁恶性病变。

囊壁薄,内衬单层扁平上皮,也有纤维化和钙化呈鸡蛋壳状。

下极囊肿可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性积水和感染。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病因,单纯性肾囊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单纯性肾囊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单纯性肾囊肿”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单纯性肾囊肿有哪些症状?

单纯性肾囊肿有哪些症状?

单纯性肾囊肿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单纯性肾囊肿症状,尤其是单纯性肾囊肿的早期症状,单纯性肾囊肿有什么表现?得了单纯性肾囊肿会怎样?以及单纯性肾囊肿有哪些并发病症,单纯性肾囊肿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单纯性肾囊肿常见症状:
腹痛、下腹部包块、囊肿
*一、症状
一、症状
单纯性肾囊肿常于成年时期发病,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偶尔由于出现血尿而就诊。

绝大多数病人是在作B型超声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

尿液检查正常,血尿罕见。

但肾囊肿可引起腹痛及发现腹部包块、高血压等,如囊肿破入肾盂肾盏系统,可有血尿。

囊肿亦可导致肾盂、肾盏梗阻症状。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高血压、肾盏梗阻引起的继发性尿路感染,以及B超、CT和MRI、肾囊肿内液体检查,并在排除其他类型的肾囊性疾病后,可以作出本病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

*以上是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单纯性肾囊肿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单纯性肾囊肿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
*一、并发病症
囊肿位于肾门处压迫肾动脉,引起血浆肾素增加,可导致高血压;或引起肾盏梗阻继发感染。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症状,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单纯性肾囊肿”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医院泌尿外科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泌尿外科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泌尿外科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护理常规一、保守治疗的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加强自身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做到既不悲观又不轻视。

嘱病人如发现不适,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

2.健康指导(1)小的囊肿可选择肾囊肿穿刺治疗,如囊肿较大压迫肾脏或反复感染,囊肿穿刺复发均可采取开放性囊肿切除术。

(2)建立良好的起居习惯,适当锻炼,锻炼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一般情况下,症状轻者,饮食无特殊禁忌。

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以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症状较重者注意摄入低钠饮食。

(4)定期随诊,如有不适,及早治疗。

二、穿刺术的护理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讲解穿刺术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精神放松,提高手术耐受性。

(2)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注意肾功能情况,有无心、肺及其他疾患的存在。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必要时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术后护理(1)心理支持:帮助其了解术后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减轻病人对未知的恐惧,从而能安心休养。

(2)病情观察:①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小便颜色的改变,注意是否存在一过性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②穿刺后三天,复查B超,观察穿刺后近期效果,同时定期复查B超,了解有否远期复发的可能。

③药物的应用及观察:可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治疗,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副作用。

注意保护肾功能。

④局部护理:保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有无红、肿、热、痛,勿感染。

⑤饮食指导:术后可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

⑥健康指导:勿从事过重体力劳动,术后一周内应减少活动,出院后,不适随诊。

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单纯性肾囊肿(simplecysts)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

它通常为单侧和单发,但也有多发和双侧发生。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婴幼儿到老年,1岁以下发病率较稳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属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

囊肿增大时才引起症状,包括腹块、疼痛、高血压、血尿等。

根据典型的症状与体征,以及B型超声、CT、磁共振(MR),—般不难做出诊断:(一)B型超声对肾囊肿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典型的B型超声显像为囊肿轮廓清晰,一般为圆形、椭圆形,囊内无回声,远侧囊壁光滑,边界清楚,该处回声增强,并明显大于邻近正常肾实质的传导。

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新生物的存在,尤其要严格检查邻近囊肿的肾实质,以免遗漏恶性病变。

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囊内有稀疏回声,这是由于囊内液体存在炎性颗粒物质或碎屑所致。

伴囊内出血时,囊内出现无回声及回声増强的复合型声像图,只有液体介质中的血块才出现回声增强。

大约有1%~2%的单纯性肾囊肿发生囊壁钙化,囊壁表现为薄的“蛋壳”样钙化层。

由于钙质是声传导的主要障碍,故使该病变得难以准确判断,以致错误地提示它是实质性病变,需联系其他影像学检查做出正确诊断。

B型超声显像鉴别囊性和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正确率达98%,可靠性大约是95%,另外,5%囊性表现可能为非囊性病变,包括乳头状腺癌、肾内和血管畸形。

(二)CT检查CT显示囊肿光滑、呈均勻的圆或椭圆形状,同邻近的肾实质有鲜明的边缘,而实质肿块常不规则。

囊肿CT值接近于零,其范围在-10~+20HU,此值最髙也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的CT值(+30~+50HU),在给予造影剂以后肾囊肿之GT值无变化。

只有小的和肾内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可出现CT值增髙,而多数肾囊肿不出现这种人为现象。

囊肿伴出血或感染时,呈不均质性CT值增加。

髙密度肾囊肿易被误诊为实质性肾癌,密度增高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囊液蛋白、褐色含铁物及钙盐含量。

单纯性肾囊肿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单纯性肾囊肿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单纯性肾囊肿应与哪些疾病鉴别*导读:正如尿路造影所示,本病几乎总是双侧性的,弥漫的肾盏及肾盂发生扭曲已成其规律。

单纯性肾囊肿则多为孤立性单发性。

多囊肾往往伴有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而肾囊肿则没有。

……(1)肾脏癌肿:呈占位性病变,但易发于深部,从而引起更明显的肾盏弯曲。

血尿常见,而囊肿则不见。

当肾实质肿瘤压在腰大肌上面,在腹平片上就看不到肌肉的边缘,而囊肿则依旧可见。

出现转移的证据(如体重减轻、乏力、触及锁骨上淋结肿大、胸片显示有转移性结节)、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及血沉加快都提示为癌肿。

需记住的是,囊肿壁也会发生癌性变。

若肾静脉被癌肿堵塞,排泄性尿路造影就不清楚甚或不显影。

超声影象及CT总是最后用来做鉴别诊断。

血管造影及肾断层X光摄影术可显示在含丰富血管的肿瘤中,有一造影剂密集的“池塘”,而囊肿密度则不受影响。

在被证明是其他疾病前,将所有肾脏占位性病变都假定为癌肿是明智的。

(2)多囊肾:正如尿路造影所示,本病几乎总是双侧性的,弥漫的肾盏及肾盂发生扭曲已成其规律。

单纯性肾囊肿则多为孤立性单发性。

多囊肾往往伴有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而肾囊肿则没有。

(3)肾痈:本病罕见。

采集病史时,可发现在突起发热及局部疼痛前数周有过皮肤感染史。

尿路造影显示其病变与囊肿及肿瘤相似,但由于肾周围炎影响,使肾轮廓及腰大肌影模糊不清。

此时,肾脏多较固定。

将患者在仰卧及直立时肾脏位置加以比较即可证实。

血管造影可显示一无血管的病损。

镓-67扫描可显示病损的炎症性质,但感染的单纯性肾囊肿也可有相似的表现。

(4)肾积水:症状和体征可与单纯性肾囊肿的表现完全一致,但尿路造影则截然不同。

囊肿引起肾脏变形,而肾积水则表现为由于梗阻所致的肾盏和肾盂的扩张。

急性或亚急性肾盂积水由于肾盂内压的增高常产生更为局限的疼痛,并因感染而易于使其表现复杂化。

(5)肾外肿瘤(如肾上腺、混合性后腹膜肉瘤):可使肾脏移位,但很少侵及肾脏并使肾盏变形。

(6)能包虫病:其囊肿未与肾盂相通时,难以和单纯性肾囊肿鉴别,因尿中尚不会有包虫及其幼虫。

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特点是肾脏内出现液体充满的囊肿。

肾囊肿多数为良性,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肾囊肿并不需要积极治疗。

但是,对于一些肾囊肿引起的症状严重的患者,或者是囊肿发展迅速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肾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观察治疗:对于较小的肾囊肿而言,一般无需治疗。

医生会建议患者定期进行B超或CT检查,观察囊肿的大小和数量是否有所变化。

只有在囊肿增大或出现症状时才需要进一步治疗。

2. 多囊肾保守治疗:多囊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囊肿,一般需要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减轻症状。

3. 经皮穿刺消融:对于一些囊肿较大或出现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经皮穿刺消融治疗。

这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穿刺囊肿并注入消融剂,从而达到囊肿的消融和缩小。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是需要定期复查以排除囊肿的复发。

4.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囊肿较大、且出现生长快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两种。

开放手术是在肾脏上切开一个口,将囊肿切除;腔镜手术则是通过腹腔镜进行操作,切除囊肿。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完全切除囊肿,但是风险相对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总之,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各有利弊,具体的选择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囊肿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

建议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全面的评估。

此外,定期的复查和日常的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控制囊肿的发展和减轻症状。

单纯性肾囊肿发病情况分析

单纯性肾囊肿发病情况分析
正确掌握 泪道 探通 术是本疗 法取得 成功 的关键 。实 践
[ ] 黄花梅 , 3 曹燕 , 郭建强 . A Y G泪道 激光治疗 机联合典 必殊眼 膏 填充治疗泪道阻塞[ ] 国际眼科杂志 , 0 ,( ) 20 1 . J. 2 6 6 1 :1 - 1 0 2 [ ] 吴松. 4 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5 4例临床观察 [ ] J.
检 中经 B超检出的 3 9 18例单纯性 肾囊肿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2 1 不 同年龄 、 . 性别单纯性 肾囊肿 发生情况
39 1 8例健康
体检者 , B超 检查 共发现单 纯性 肾囊肿 16例 ( .5 。 经 3 4 2 %)
其中男性 18 6 1例体 检者 中检 出 8 6例 ( . 2 , 5 1 %) 女性 1 1 57 例体 检者中检 出 5 0例 ( .0 ) 男 性单 纯性肾囊肿 患病率 33% ,
采用 日本东芝 S -1 S50 A型 B超仪 , 头频率为 探
单纯性肾囊肿患病 率高 于 中年组 ( =2 .0, <0 0 ) x 07 P .1。
12 方法 .
37 H 。受检者体检时采取俯 卧位及左 、 .5M z 右侧卧位行双 肾 检查 。肾囊肿 阳性者记录部位及 大小 。 13 判 断标准 . 在 B超声像图上单纯性肾囊 肿表现为 肾皮
激反应 。在恢复泪道原有生理管道状结构 的同时 , 既能恢 复
[ ] 戴红蕾 , 2 骆非 , 王荣光 , 逆行 鼻泪管插管术 联合泪道 冲洗 治 等.
疗 鼻泪管阻塞 [ ] 眼科 ,0 9 1 ( :8 .8 . J. 20 ,8 3) 1315
排泪功能 , 又不损伤管壁黏膜 , 即使失败也 不影 响再次手术 。 本组应用此法 治疗 6 3眼 , 无并发症 , 总有效率 8 . %。本组 73 治疗 中对上泪道阻塞的效果优于下泪道 阻塞, 这与下 泪道阻 塞多伴有慢性 泪囊 炎 、 泪道粘 连的范 围广 、 程度重 以及麻 醉 导管管径 相对 于下泪道管径仍显较窄有关 。

治疗肾囊肿最好的方法

治疗肾囊肿最好的方法

治疗肾囊肿最好的方法肾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它通常是由囊肿在肾脏内形成引起的。

肾囊肿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个囊肿,另一种是多囊肾。

针对不同类型的肾囊肿,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单个肾囊肿,如果囊肿较小,并未引起症状或不影响肾脏功能,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监测即可。

然而,如果囊肿较大或出现症状,例如疼痛、腰部不适、高血压等,或者囊肿对肾脏造成了压迫,影响了肾脏功能,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了。

目前,治疗单个肾囊肿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腔内硬化治疗,也称为囊肿硬化消融术。

它是通过将硬化剂(如酒精)注入囊肿内部,促使囊壁纤维化和粘连,从而缩小或封闭囊腔,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等优点,常用于肾囊肿直径大于3cm且引起症状的患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囊肿较小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除了腔内硬化治疗外,还有其他一些治疗单个肾囊肿的方法。

例如,经皮囊肿抽吸术,即通过经皮穿刺将囊液抽出,同时将硬化剂注入囊腔内,从而达到缩小囊肿的目的。

此外,微创手术(如囊肿去顶、囊肿缝合术等)也可用于治疗单个肾囊肿。

对于多囊肾,它一般是由多个囊肿在肾脏内大面积分布而引起的。

由于多囊肾会造成肾功能的下降,因此治疗方法相对较多。

治疗多囊肾的最好方法之一是保守治疗,即通过控制血压、饮食和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此外,还可以应用一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来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等症状。

对于多囊肾合并感染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囊肿去顶术,即通过手术切除囊肿顶部,减小囊肿压力,改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病情较重且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此外,近年来,基因治疗也逐渐应用于多囊肾的治疗。

基因治疗通过改变患者遗传基因中的异常基因,来阻断囊肿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目前的基因治疗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肾囊肿————————————————————————————————作者:————————————————————————————————日期:单纯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是成年人一种最多见的肾囊性疾病。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可为一侧性也可两侧都有,囊肿为单个或几个,孤立位于肾皮质或髓质内,呈球形。

一般直径为1cm以下,也可有3~4cm,个别可达10cm 或以上。

囊肿液澄清,呈浅草黄色。

囊肿壁薄而透明,也有纤维化和钙化呈鸡蛋壳状。

疾病名称单纯性肾囊肿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预防灭蚊和丝虫病的防治,是预防丝虫感染引起淋巴水肿的主要措施。

疾病描述淋巴回流障碍即淋巴水肿。

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致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继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组织纤维化,后期肢体肿胀,而且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

可发生于外生殖器和四肢,而以下肢为最多见。

单纯性肾囊肿 - 疾病概述单纯性肾囊肿在肾囊性疾病中最常见。

多为单侧单发,少有单侧多发,双侧发生则少见。

本病多见于成年人。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疗效较佳,除非囊肿很大,一般不影响肾功能,故趋向于非手术治疗。

但如囊壁有癌变或同时并发肾癌,则应及早手术。

单纯性肾囊肿在肾囊性疾病中最常见。

多为单侧单发,少有单侧多发,双侧发生则少见。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多见于成年人。

症状:1.单纯性肾囊肿,大多数无症状。

2.囊肿较大,合并感染则可有腰痛或偶有镜下血尿。

3.囊肿合并结石,感染则患侧肾区可有叩击痛。

检查:1.体格检查,B超或CT发现肾囊肿。

2.尿路造影术显示患肾有占位性病变,但CT或MRI除外囊肿恶变或肾癌液化。

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一般疗效较佳,除非囊肿很大,一般不影响肾功能,故趋向于非手术治疗。

但如囊壁有癌变或同时并发肾癌,则应及早手术。

1.小的囊肿,无症状不需治疗。

必要时可单纯口服先锋酶素Ⅳ或氟呱酸。

2.大的囊肿,直径>4cm以上者可行囊肿穿刺抽液+注药治疗(如注入四环素或95%酒精)3.囊肿巨大,有压迫症状或疑有恶变则宜手术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 - 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开始于足踝部,以后涉及整个下肢。

早期富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柔软凹陷性水肿,皮肤尚正常。

晚期,由于组织间隙中积聚的蛋白浓缩、皮下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等原因,因此水肿呈非凹陷性,皮肤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着,出现疣或棘状物。

淋巴水肿的程度可分为:①轻度:肢体水肿呈凹陷性,抬高肢体后,可减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损害。

②中度:水肿压之不再凹陷,抬高肢体水肿消退不明显.皮肤有中度纤维化。

③重度:出现象皮肿样皮肤变化。

继发性淋巴水肿常有复发性淋巴管炎和逐渐加重的淋巴水肿。

淋巴管炎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突发性寒战和高热。

单纯性肾囊肿 - 临床表现1.单纯性肾囊肿,大多数无症状。

2.囊肿较大,合并感染则可有腰痛或偶有镜下血尿。

3.囊肿合并结石,感染则患侧肾区可有叩击痛。

单纯性肾囊肿 - 疾病病因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淋巴水肿:由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数是淋巴管发育不良,少数为淋巴管异常增生扩大。

②继发性淋巴水肿:因某些疾病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如感染(链球菌感染,丝虫感染),丝虫感染曾是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因,现已渐趋减少。

因癌肿施行放射治疗和淋巴结清扫术后等引起的淋巴水肿,或肿瘤压迫所致的淋巴水肿有增多趋势。

生理不论病因如何,淋巴管阻塞引起的病理变化大致相同。

开始是阻塞远侧的淋巴管扩张,瓣膜破坏,淋巴液瘀积。

淤滞的淋巴液蛋白含量增高,在组织间隙积聚、浓缩,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反复的淋巴管炎不仅进一步加重阻塞,而且促进皮内和皮下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脂肪组织被大量纤维组织替代,使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

依据1.体格检查,B超或CT发现肾囊肿。

2.尿路造影术显示患肾有占位元性病变,但CT或MRI除外囊肿恶变或肾癌液化。

检查晚期下肢淋巴水肿具有典型的象皮腿特征,诊断并不困难。

由于能引起下肢肿胀的疾病较多,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性水肿、动静脉瘘等,但上述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史和表现,鉴别诊断一般较易。

对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为了排除或区别淋巴病变的原因,可以作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检查。

后者又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趾蹼皮下注入美蓝使淋巴管显示,经皮肤浅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剂;间接法是在水肿区皮内注入可吸收造影剂,然后摄片。

原则1.小的囊肿,无症状不需治疗。

2.大的囊肿,直径>4cm以上者可行囊肿穿刺抽液注药治疗(如注入四环素或95%酒精)3.囊肿巨大,有压迫症状或疑有恶变则宜手术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 - 用药原则1.囊肿较小,单纯口服先锋酶素Ⅳ或氟呱酸片就可;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结石,需手术治疗则需静脉用药,疗程也酌情延长。

2.囊肿内注射疗法,使用的硬化剂有较多种类,但以四环素效果较好,可兼有抗感染和硬化的功能。

单纯性肾囊肿 - 治疗方案对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淋巴管炎,初次发作时,就要彻底处理,抗生素的用量要足够,疗程适当延长。

足癣是致病菌侵入的一个常见因素,应予积极处理。

治疗方法上要有下述两种:1.非手术疗法包括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限制水盐摄人、使用利尿剂、预防感染以及烘绑疗法。

烘绑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器和烘炉法两种。

温度一般调节在80~100℃之间。

每日1次,每次1小时,20次为一疗程。

同时使用弹力绷带将患肢加压包扎,每个疗程相隔1—2个月。

一般在治疗1—2个疗程后,患肢组织松软,肢体逐渐缩小,丹毒样发作明显减少。

通过反复热效应刺激,使局部组织代谢活动加强,促进淋巴骨的再生与淋巴回流的恢复。

2.手术疗法目前应用的手术疗法有如下四种:①全皮下切除植皮术:手术原则是将膝关节以下整个小腿及足背的病变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切除,然后取健肢或利用切下的病变皮肤,削薄后进行植皮。

②真皮皮瓣埋藏术:在患肢侧面的前1/3和后2/3交界线上,纵行切开皮肤,向两侧广泛游离皮瓣,达到肢体周径的一半。

切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将后缘皮瓣边缘约3~5cm宽范围内削除表皮达乳头层,将其嵌入于肌之间,并予缝合固定,然后将前缘皮瓣覆盖其上,缝于皮肤削薄区的边缘。

这种手术需分二期进行,先作外侧,3个月后再作内侧,从而在切除增厚皮下组织的同时.又建立起皮肤与深部肌层间的淋巴回流通路。

③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先将患肢的皮下组织部分切除,然后作剖腹术,分离大网膜.保留一支网膜血管弓。

将大网膜通过后腹膜切口,从腹膜外途径,经过腹股沟部,移送达膝关节上方,固定在深筋膜上,使下肢淋巴液可以借大网膜所建立的侧支得到回流。

④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先在切口远侧约10cm处皮下注射稀释2倍的青天蓝或Evans蓝,借染料通过淋巴管回流而得到显示和定位后,便可切开皮肤,找到淋巴管和附近的小静脉,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吻合,使瘀滞的淋巴液可以借静脉而回流。

或在腹股沟区,横断淋巴结,近心端截面与邻近的静脉吻合。

单纯性肾囊肿 - 保健贴士1、主要见于成人,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者约半数人至少有一个囊肿;2、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应考虑病变范围,囊肿的性质和合并症各种因素。

因为肾囊肿多发于老年人,即使囊肿较大,应考虑囊肿对肾脏和全身情况的影响,囊肿生长的速度等,如囊肿生长较快,有恶变的证据或征象,则可手术治疗。

护理方法1.两手搓热,手指并拢,手掌摊开,紧贴面部,以双手中指的指腹部为先导,分别从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开始,沿鼻柱两侧缘向上推擦,经目内眦、眉头等处到达前额部。

2.然后两手左右分开,横推至两鬓,两掌心也随之掩眼而过,由两鬓再向下,经过颞部的太阳穴及耳前、面颊等部,返回到鼻翼两旁之起点。

3.再重新开始,按上述路线循环进行。

功效:浴面有畅通气血、祛散风寒、明目通窍、醒脑提神及美容等作用。

可用于防治感冒、头痛、神经衰弱等。

对慢性肾炎之体虚易感冒者甚宜。

单纯性肾囊肿 - 诊断检查一、基本检查:1.尿的检查。

尿常规正常,若囊中压迫肾实质或合并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2.B超。

能了解囊肿的个数、大小、囊壁的情况。

并可与肾实质性肿块相鉴别,为首选检查方法。

典型的 B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性变;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有细回声,囊内有出血时回声增强。

当显像提示有多个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多囊肾相区别。

3.静脉肾盂造影(ivp)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的程度,并可与肾积水相鉴别。

二、进一步检查:CT,对B超检查不能确定者有价值,囊肿伴出血、感染、恶变时,呈现不均质性,CT值增加,当 CT显示为囊肿特征时,可不必再作囊肿穿刺。

三、诊断要点:1.本病早期一般无症状,常在体检 B超时被发现,囊肿直径>10cm时,引起症状。

主要为腰腹部胀痛囊内感染出血时疼痛加重。

2.体查偶可在腰腹部们到囊性包块。

3.B超常可明确诊断,疑有恶性变时可采用进一步检查所列的方法。

4.本病应与肾癌、肾积水、肾多房性囊肿、多囊性相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