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应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

A 企业
B 企业
信息系统
供应链优化方法

供应链优化 快速反应 有效客户反应

供应商管理库存 协作计划、预测与补货 标杆方法
供应链优化

供应链优化的目的是要去除供应链流程中的非增 值环节,即凡是对消费者没有附加值的所有浪费, 都必须从供应链的通路上排除,以达到最佳效益。 “协作”是供应链优化过程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 键。

标杆方法的主要内容
战略层 市场细分化 市场占有率 原材料供应 生产能力 利润率 工艺技术 操作层 竞争性价格 原材料 劳动力和管理 生产率 竞争性差异 产品特性 产品设计 质量与售后服务 管理层 日常运作维护 项目管理 订货发货 新产品开发 合理化建议系统 财务 仓储和配销
标杆方法的程序

规划-确定标杆法的内容,选定可作比较的公司,确定数据 搜集的方法。


从物品本身来看
物品的数量 物品的质量
零售商的销售能力
物品能力信息有利于减缓潜在的短缺博弈行 为,并进一步抵抗产生牛鞭效应的潜在根源。
新产品开发信息

在从企业间竞争转向供应链间竞争的时代,新产 品开发不再只是制造商的事情。其信息共享有利 于提升供应链和企业的竞争力,原因分析如下: 零售商-最接近终端客户
供应链运转
失灵的原因 需求的不确定
牛鞭效应
要想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改变运 转失灵的局面,必须设法消除这些 不确定因素和牛鞭效应,为此需要 研究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问题。
消除牛鞭效应
整合供应链企业
整合供应链信息
供应链的整合


供应链的信息共享
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可提高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的程度,但 供应链中的各企业毕竟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它们在具有共 同利益的前提下也存在一定的冲突。为了获得利益,它们 愿意相互共享信息,但由于冲突的存在,它们在共享信息 时必定会有所保守。因此,不是所有信息而只有部分信息 在供应链中得到共享。

运营管理-牛鞭效应

运营管理-牛鞭效应

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轮次
初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 1 次游戏进程表
(批发商)
客户需 延迟销 现有库



途一
途二 订货量
30
0
0
30
0
0
0
7
0
23
0
7
7
7
0
16
7
7
7
8
0
15
7
8
8
9
0
13
8
9
9
9
0
12
9
9
9
0
0
21
9
0
0
7
0
23
0
0
0
0
0
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根据订货需求变化图可以观察出,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很小,而零售商, 批发商,生产商的订货量却出现很大波动,牛鞭效应依然显著;
2. 需求波动标准差图
根据订货需求波动标准差图,标准差在上涨,但是零售商,批发商,生 产商之间的波动却差异不大,主要是由于高效的物流(只需 1 天)将企业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经历了第一轮实验的洗礼,更熟悉彼此之间的决策, 更像一个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在经营,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同步;
23
0
0
0
8
0
15
0
3
3
10
0
5
3
5
5
12
4
0
5
12
12
8
7
0
12
61012706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在由多级节点组成的库存系统中,如果各节点以分散独立决策的方式进行运作,即每个节点决策的目标是使各自局部的利益达到最优,此时系统整体并不一定处在最优的运作状态。

供应链在这样的运作环境下,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当需求从终端向上游逐步传递时,需求的波动将逐级放大,如图1所示。

设想有一条由四个节点组成的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依次为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

销售商面临的终端市场需求只有少许波动,批发商的需求是来自销售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比终端市场需求的波动有了放大,生产商的需求是来自批发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又有了放大,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是来自生产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进一步放大。

这种需求波动放大的现象如同一根甩起的长鞭,将处于下游的节点比作根部、上游的节点比作梢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

求需时间求需时间需求时间需求需求二、 实验原理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需求预测的数据更新 2) 批量补货 3) 价格波动4) 限量供应和短缺博弈 5) 补货提前期。

三、实验目的无信息共享的多级库存管理实验(牛鞭效应实验)是为辅助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而设计的一个验证型实验。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模拟供应链上各节点操作决策的环境,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牛鞭效应现象的理解,辅助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关于库存管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着重:a)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提前期,库存水平,各种成本的概念;b)体验牛鞭效应现象的产生,并分析其产生原因;c)分析如何减小牛鞭效应。

四、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1)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性的客观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制造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

供应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以提前期的不确定性来体现的。

提前期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制造的不确定导致供应的不确定,另外地理位置、运送方式等也会影响提前期。

7.3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7.3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4
n 弱化牛鞭效应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策略
5
弱化牛鞭效应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l 降低不确定性 - 信息共享 -提高效率,缩短提前期 - EDI - POS - cross-docking
l 战略伙伴~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和信任机制 - VMI
p 整合的信息系统
• 全球EDI网络、信息分享 • EDI订单传送到总部 • EDI与航空公司联系 • 数据与生产商连接
p 协同计划 • 频繁的检查 • 整合配送战略
8
n 讨论问题
下面这些因素如何有效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 •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 快递 • 合作预测 • 天天低价 •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协调
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处理策略
1
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处理策略
学习目标及内容:
l 理解导致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l 掌握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和策略。
2
n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1)对需求预测的修订
• 预测总是不准确的 • 预测值+放大值 需求的不确定性、波动
(2)批量订货
• 规模经济效应
一段时间内累积的需求量
• 需求量的 累积波动
(3)订货提前期
安全库存
订货量
3
n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续)
(4)价格波动 促销 价格折扣
促销期:订货量> 实际需求
促销后:减少订货量
(5)配给和短缺博弈 e.g. 按订货量的50%供货,then?
(6)缺乏信息共享
(7)供应链结构
源头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

供应链管理上机实验报告

供应链管理上机实验报告

牛鞭效应—多级库存管理实验报告姓名乔梦妮班级物流1201学号1121570110实验相关知识: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是不利的,它造成批发、零售商的订单和生产商产量峰值远远高于实际客户需求量,进而造成产品积压,占用资金,使得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低下。

随着供应链运作的企业越多,这种效应越加明显,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会变得十分复杂、困难。

“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机制,而每一个企业又都有各自的利益,由此造成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地被扭曲。

解决“牛鞭效应”的根本对策是整合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之间的诚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就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知识或行动,如生产、销售、需求等资讯,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带来的风险。

协调各企业的行动,确保需求资讯的真实、快速传递,从而减少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多级库存优化控制是实现信息共享、减缓“牛鞭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验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来模拟一条供应链的多级库存管理,每组5人,每人扮演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

每期根据系统提供的库存,需求等信息决定所在节点每期订货和发货的数量,以使本企业或所在供应链收益最大。

考虑因素:各项成本,包括固定成本,缺货成本,库存成本价格与利润:进货价格,出货价格提前期信息共享程度:牛鞭效应——完全封闭,每个节点只知道自己的库存、缺货、到货和相邻下游节点的需求。

多级库存管理——完全透明。

产品:单一品种终端市场需求:服从正态随机分布决策变量:向上游订货数,向下游发货数决策目标:牛鞭效应实验:使该节点总收益最大多级库存实验:使整条链的总收益最大实验步骤:实验以期为单位进行,共50期。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传递不畅、需求预测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供应链的前后环节出现明显的波动。

这种波动会导致库存积压、交货延误、成本增加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为了解决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1. 加强供应链协同通过建立供应链各环节间的紧密协作与沟通机制,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与传递。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各方的数据共享。

- 定期召开供应链协调会议,讨论和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共同制定应对策略。

- 引入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集成和协同管理。

2. 改进需求预测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牛鞭效应的产生。

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建立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的预测模型,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预测。

-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变化和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

- 利用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工具,获取市场信息,为需求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3. 优化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可以减少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

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建立准确的库存模型,根据需求预测和供应能力制定合理的库存目标。

- 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供应链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商库存与自身库存的共享,降低库存成本。

4. 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针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减轻牛鞭效应的影响。

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对供应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估。

- 多渠道供应,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以应对供应链中的突发事件。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减少牛鞭效应的传导。

三、解决方案的效益通过实施上述解决方案,可以带来以下效益:1. 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供应链中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牛鞭效应讲稿(共29张PPT)

牛鞭效应讲稿(共29张PPT)
(3)补给供货期延长 牛鞭效应加大了需求波动,致使生产能力和库存水平不能 满足订单需求,供货期延长。
(4)运输成本增加
牛鞭效应导致虚假需求,产生虚假运输,运输成本增加。
共二十九页
(5)物流劳动力成本增加
放大的需求,需要更多的进货、送货人员,劳动力成本高。
(6)产品供给水平降低, 类似于供货期延长
供应链的失调有两种可能性:
➢不同阶段的目标发生冲突;
➢信息在不同阶段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
供应链不协调容易导致需求变异(biànyì)放大即牛鞭效应
共二十九页
- (二) 现象 描述 (xiànxiàng) -牛鞭效应
2.1 牛鞭效应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李教授(Hau L. Lee)提出,
是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描述。
订货批量决策加剧了需求放大。考虑订单处理成本和运输 成本高
共二十九页
2.2“牛鞭(niú biān)效应”产生的原因
(3)价格(jiàgé)波动
价格波动反映了一种商业行为:“预先购买(Forward Buy)”,价格波动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造成的,或者经济环
境突变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与竞争对手的恶 性竞争和供不应求、通货膨胀、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
应付环境变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是促使订货需求 放大加剧的现实原因。
共二十九页
2.3 牛鞭(niú biān)效应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1)生产成本增加
牛鞭(niú biān)效应导致虚假的需求量,进一步引起生产能力和 库存的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
(2)库存成本增加 牛鞭效应使库存增加,库存成本高。
据了解,这些运菜的汽车载重量是15吨,像这样的车辆市场里 每天要有50多辆。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中的一种现象,即在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种滞后导致了供应链中的库存积压或者缺货现象,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解决牛鞭效应带来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

通过共享销售数据、库存数据和预测数据等信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从而减少库存积压或者缺货现象的发生。

2.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灵便性。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快速补货机制:及时获取销售数据,根据销售情况进行快速补货,避免库存积压或者缺货。

- 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利用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缩短物流时间,加快产品流通速度。

- 灵便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便调整生产计划,避免产能过剩或者不足。

3. 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包括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安全库存和采取有效的库存管理措施等。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利用先进的预测技术: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准确预测市场需求,避免库存积压或者缺货。

- 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根据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市场需求的波动情况,合理设置安全库存,以应对突发情况。

- 实施库存周转策略:采取合理的库存周转策略,及时处理滞销或者过期产品,减少库存积压。

4. 加强供应链合作与协调加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沟通市场需求和供应链情况,共同制定应对策略,避免信息滞后和决策失误。

三、效果评估针对牛鞭效应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库存水平:通过比较方案实施先后的库存水平,评估方案对库存积压或者缺货现象的改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鞭效应实验一、实验内容在由多级节点组成的库存系统中,如果各节点以分散独立决策的方式进行运作,即每个节点决策的目标是使各自局部的利益达到最优,此时系统整体并不一定处在最优的运作状态。

供应链在这样的运作环境下,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当需求从终端向上游逐步传递时,需求的波动将逐级放大,如图1所示。

设想有一条由四个节点组成的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依次为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

销售商面临的终端市场需求只有少许波动,批发商的需求是来自销售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比终端市场需求的波动有了放大,生产商的需求是来自批发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又有了放大,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是来自生产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进一步放大。

这种需求波动放大的现象如同一根甩起的长鞭,将处于下游的节点比作根部、上游的节点比作梢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

长鞭效应是供应链系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数十年来,许多学者与实践者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旨在揭示和克服长鞭效应。

例如,早期的“啤酒游戏”,就是在实验室里模拟啤酒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需求波动的放大现象,也有很多文献对长鞭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求需时间Array求需时间需时间需时间图1 长鞭效应现象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求预测的数据更新、批量补货、价格波动、限量供应和短缺博弈、补货提前期。

长鞭效应对供应链整体来讲是一种不利的现象,它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处在上游的企业。

针对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若干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长鞭效应的影响。

关于如何降低长鞭效应,更好的管理多级库存系统,我们将在下一节实验中详细介绍。

二、实验目的无信息共享的多级库存管理实验(牛鞭效应实验)是为辅助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而设计的一个验证型实验。

我们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模拟供应链上各节点操作决策的环境,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牛鞭效应现象的理解,辅助学生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关于库存管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着重:a)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提前期,库存水平,各种成本的概念。

b)体验牛鞭效应现象的产生,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c)练习控制库存的方法,如报童模型的订货策略。

三、实验环境实验在物流实验室的网络实验平台上进行,该实验平台采用B/S(客户机/服务器)的体系结构。

实验系统由联网的一台服务器和多台客户机组成,用来模拟单一产品、多级库存的供应链的运营管理。

产生顾客需求学生通过在每台客户机前端的操作来扮演一条供应链上的某个节点,进行各种决策。

在牛鞭效应实验中,各个节点间不能共享信息,他们需要的信息都从服务器端获得(每台客户机把该节点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再从服务器获得所需的信息),显示在客户机端的实验网页中。

每个节点每期都可获得关于节点自身的库存水平和缺货水平,上游到货数,下游需求数的信息。

除此之外,每个节点都设有一些固定的属性参数,如提前期、订货启动成本(即固定成本,本实验设为0)、库存率,进货价格和出货价格等(提示:持货成本、缺货惩罚成本等参数可由此得出),固定参数在实验开始前设定。

四、实验步骤1.实验任务简介:某种产品的供应链由原材料采购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如上图所示。

每个环节看作供应链的一个节点。

每个节点有其基本属性参数,包括提前期、固定成本、持货成本、惩罚成本、进货价格和出货价格。

供应链面对顾客的需求服从某种随机分布。

在有些环境中,供应链上各个节点间的信息相互封闭,每个节点只知道自己的库存、缺货、到货和相邻下游节点的需求。

每一期实验中,每个节点需要决定向上游订货和向下游发货的数量。

系统根据各节点的基本属性参数和每期库存、订货、发货数量计算相应的成本、收益、利润等统计信息。

实验者做出决策的目标是使自己所在节点的总利润最大。

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来模拟供应链的运营,每个小组控制一条供应链。

每个小组的节点序号按自然数排列:1,2,3,4,5……依次代表供应链中最接近需求市场的下游,到接近原材料供应的上游。

相邻的节点序号代表供应链上有直接供求关系的角色。

同学们通过登录网络平台参与实验。

实验分为若干期,每一期开始时系统会产生一个顾客需求(顾客需求服从某种形式的随机分布,在实验开始前预先设定),之后需要各个节点分两步做出决策。

第一步:订货决策。

用户需要向其上游发出订货的订单,系统提供的参考信息有:以往的需求记录、现有的库存水平和到货数量,属性参数等,用户做出订货决策可采用特定的订货策略。

在该条链的所有节点都提交了订货订单以后,进入本期实验的第二步。

第二步:发货决策。

每个节点此时可以看到在本期第一步从下游发来的订单(最下游的节点看到的就是由系统产生的该期顾客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和以往的各项信息,各节点决定向下游发出货物的数量。

当所有用户都提交了发货决策后,该期操作结束,系统进入下一期。

同学们应根据每一期系统提供的各项数据信息决定所在节点每期订货和发货的数量,以使自己所在节点所有期的总成本最小,总利润最大。

每一期实验每个节点的各项基本数据(向上游发出的订单,从上游收到的货物,下游需求,向下游发出的货物,期末库存,期末缺货,本期收益,本期成本,本期利润)都会被记录入数据库。

实验结束后,学生可根据实验数据观察牛鞭效应现象,并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牛鞭效应现象的理解。

2.实验操作步骤(1)从管理员处获得供应链编号、用户序号和密码,登录进入自己相应的节点。

(2)浏览熟悉各个页面。

(3)进入操作界面,根据历史数据预测需求,并做出每期决策(a)提交向上游订货订单(b)等待所有节点都提交,进入本期下一阶段(c)提交向下游发货数(d)等待所有节点都提交,进入新一期(4)进入数据界面,查看自己每次的操作记录。

(步骤3,4反复进行,直到实验结束。

)(5)当实验结束,进入统计图表界面,查看统计图表和各项统计信息。

(6)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3.实验结果评估最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的标准是综合考察每个节点的绩效(成本和利润),以及整条供应链的总体绩效。

同时我们可以考察整条链产生的牛鞭效应现象。

节点成本=进货价格×本期收到的货物+固定订货成本+单位持货成本×库存量(+单位缺货成本×缺货数:只在节点1处计算缺货成本)节点收益=出货价格×出货量节点利润=节点收益 - 节点成本节点利润节点总利润=各期实验结束后,整理各个节点各期的实验数据,对该多级库存管理系统的绩效,以及产生的牛鞭效应现象进行分析。

五、思考题在本实验中,由于信息不共享,每个实验者只能看到自己所在节点的库存信息,其余节点的信息是未知的。

实验者每期要做出适当决策,决定自己的订货数量,尽量使自己节点的总利润最大。

问题1:始终保持一个恒定不变的订货量,是否是降低库存成本,抑制牛鞭效应的最优策略呢?问题2:你认为什么样的订货策略可以很有效的减少库存成本,抑制牛鞭效应?问题3:通过这个实验,相信你会对多级库存系统中的牛鞭效应有进一步的理解,请你试着分析和找出造成牛鞭效应的因素。

六、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对牛鞭效应现象和啤酒游戏的了解。

对各种库存管理概念,如各种库存成本,提前期,库存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考虑自己将在实验中使用的库存管理决策。

2.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可从网络平台中下载excel文件得到。

3.实验报告对牛鞭效应现象的理解;对供应链中库存管理各种策略的理解;对各种参数对库存管理策略影响的理解,对自己所用库存控制策略的说明;对实验结果的成败和过程的分析和总结。

七、附录附录1 实验参数使用说明一、每个节点的属性参数二、每条链的属性参数三、说明●每期系统为每个节点给出向下游的默认发货数:min(期初库存+本期到货,期初缺货+本期需求),总之,默认发货数就是以现有货物尽量地满足顾客需求,不能发出大于默认值的发货数量,但可以发出小于默认值的发货数,建议尽量使用默认发货数。

●期初库存:本期开始时所具有的库存。

●本期到货:本期开始时收到的货物,期初库存加上本期到货可用来满足本期下游的需求。

●期末缺货:缺货不会消失,即本期未被满足的下游需求而造成的缺货,累计到下一期,订单不丢失。

●如果发现某期的数据是库存与缺货数同时存在也不要奇怪,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如果手头上有货物,但是却发出小于默认发货数的数值,故意造成下游缺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决策方法同学可以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优化你的决策方案。

如报童模型策略,大小s策略等。

附录2 实验平台使用说明1)登录界面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会打开下图所示的界面-登录页面。

实验者需事先从管理员处获得链序号,用户序号和密码,输入后即可登录到用户实验界面。

此外还可点击左侧菜单的“关于我们”联系管理员。

图 1 实验网站的首页-登录页面2)用户操作界面这里你可以决定向上游发出订单和向下游发出货物的数量。

“期初库存”和“上游到货”的总和就是本期可以支配的所有货物。

“期初缺货”和“下游需求”的总和则是目前需要满足的订单。

图2 操作界面,你可以在此页面内提交发出订单3)用户等待界面:用户每完成一次操作,将进入等待页面,等待本期时间结束或者所有节点都已提交决策,便可进入下一期决策。

图 4 操作等待界面4)用户数据界面:这里记录了提前期和各项成本等实验参数,还有库存操作的历史数据。

图 4 数据界面5)用户统计图表:这里可以直观的看到需求和利润的变化趋势。

6)统计图表(全组数据,在管理员处可查看):浏览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