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看拼音,写字词。

(10分)1.我的新陀螺xuán zhuǎn()得快速且稳定,战胜了许多人,我很zì h áo()。

2.她直至hūn()倒的时候,手里还紧紧地wò()着那个玉坠。

3.我戴着这纸糊的老虎头简直太chǒu()了,毫无shuài()气可言。

4.我早上步行去上学,dà gài()需要十五分钟的时间。

二、比一比,再组词。

(8分)尤()仍()摸()败()龙()奶()模()改()三、选词填空。

(6分)故意无意1.做事情要互相谅解,不要()为难对方。

2.我()间翻到一本书,上面有一句话:“只有下苦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是啊,在学习上,我们也不是只有下苦功才能有收获吗?自信自豪3.他们感到特别(),因为他们第一次出于爱而做了一点事情。

4.在学习上,我们要尽力去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拥有()。

危险危机5.这篇文章精辟地论述了经济()产生的原因。

6.这个山崖很(),如果一不小心跌下去,就会粉身碎骨!四、选择合适的词句填空。

(3分)挑大梁占上风碰钉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1.在秋季运动会上,我们班的王奇,参与了50米短跑、跳远等比赛。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如果能取长补短,我们就会不断进步。

3.这次的乒乓球比赛中,李博在聚精会神地打球,可是张明却心不在焉,所以李博在比赛中,最后张明输了比赛。

五、请按照要求写句子。

(4分)1.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

(用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句子)2.金奎叔把鹅摔进了池塘里。

(把句子改成“被”字句)3.今天起床晚了十分钟,我不得不跑着去学校。

(把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4.泉水流着。

(扩写句子)泉水流着。

六、回忆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4分)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

《牛和鹅》中,金奎叔的话“我”一直记着,从此不再怕鹅了,因为;《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我”虽然被人嘲笑不会豁虎跳,但是“我”依然,没有中途退缩;《陀螺》中,“我”以一个小的陀螺出乎意料地战胜了大大的陀螺,这件事让“我”明白了“,”的道理。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医生给皮皮鲁治病发现他的“胆”像个()——《皮皮鲁传》A. 苹果B. 馒头C. 面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积累和识记《皮皮鲁传》出自郑渊洁童话全集医生给皮皮鲁治病发现他的“胆”像个馒头皮皮鲁是一个中国式的童话人物他学习成绩不高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天真活泼、顽皮又可爱身上有故事皮皮鲁还是一个爱发明喜欢创造的小男孩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与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B.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C. 一只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答案】B【解析】例句把“蟋蟀”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A.不同把“稻田”比作“月光镀亮的银毯”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B.相同把“鸟儿”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不同把“老麻雀”比作“石头”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3.到了秋天大雁就飞到了()方 A.北B.南【答案】B【解析】略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B. 蜜蜂整日不辞辛苦地劳动着C. 她的歌唱得非常动听随心所欲D. 民间剪纸绚丽多彩乡亲们见了都赞叹不已【答案】C【解析】A.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本项句子中用词正确B.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在本项句子中用词正确C.随心所欲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本项句子中用词不当D.赞叹不已已止完连声赞赏不止在本项句子中用词正确5.下面对成语的理解或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他仍旧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B. 每天摄入大量的民脂民膏对我们的身体极为不利C. 熙熙攘攘的意思是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D. 望而生畏的意思是看见了就害怕【答案】B【解析】A.悠闲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B.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C.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D.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中的B项有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6.《湘西吊脚楼(节选)》和《绿色之都莫斯科》两篇文章均是________(写人记事状物)类文章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从湘西吊脚楼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而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则围绕莫斯科是座“________”来写它们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状物, 建筑形式, 妙处, 绿色之都, 引用, 作诠释, 列数字, 打比方【解析】7.(1)诗文中的“新桃”和“旧符”指的是桃符()7.(2)《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羁旅诗()7.(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7.(4)“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答案】(1)√【解析】(1)说法正确“新桃”指新桃木“旧符”指旧桃木两者都指“桃符” 即春联【答案】(2)╳【解析】(2)说法错误《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答案】(3)√【解析】(3)说法正确由“一百六十吨”“两吨”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答案】(4)╳【解析】(4)说法错误“母亲嚷道”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8.(1)(感受诗词的经典魅力)《长歌行》里的“________ 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艰难坎坷我们可以用《竹石》中的“________ ________”来自勉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8.(2)(品读生活的金玉良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选择节俭的生活需“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 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选择陪伴来表达我们的爱不要等到“__________”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以人为本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抗疫真可谓“苟利于民 ________ 苟周于事________”【答案】(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解析】(1)这道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默写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准确书写即可《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此诗主要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答案】(2)莫把无时当有时,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解析】(2)这道题考查名句的积累作答时先理解语境再根据提示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俗语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出自《名贤集》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原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出自道家经典著作《文子》全文是“老子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变”9.填字成词并解释加点的字________天飞舞 ________而不舍万\underset\cdot籁________寂震耳欲________ 抱头鼠________\underset\cdot顾名思________ 望________兴叹明察秋________ 美妙绝________ 硕大无________①________②________【答案】漫, 锲, 俱, 聋, 窜, 义, 洋, 毫, 伦, 比, 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 , 看【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词语填空漫天飞舞遍布天空满天或形容雪花或轻的东西满天飘的样子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抱头鼠窜形容一个头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的逃跑一般是形容受到挫折或者失败以后狼狈逃跑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美妙绝伦意思是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硕大无比形容极大同“硕大无朋”其中“籁”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顾”是回头看的意思10.(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10.(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 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 “一带一路”的“路”包含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________等10.(3)请你为“一带一路”写一句打动人的宣传语________【答案】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解析】考查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观察材料一填空【答案】张骞, 郑和, 习近平总书记, 空间综合信息网络【解析】考查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二结合“西汉时期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果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树芃芃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可知答案【答案】共建“一带一路”黄金段“丝路”征程一路歌【解析】考查了拟写标语的能力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注意要符合题目要求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填上合适的词语薄薄的(________)清晰地(________)童话中的(________)11.(2)从语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完成后面的填空 ________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11.(3)该语段描写了日月潭________和________时的美丽景色11.(4)想象一下日月潭黄昏时的景色并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________【答案】(1)雾展现仙境【解析】(1)略【答案】(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细雨轻纱【解析】【答案】(3)清晨中午【解析】【答案】(4)日月潭的黄昏太阳躲进了阿里山晚霞把潭水染成了金色【解析】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2.人们历来喜欢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请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选择一位你最为了解的英雄人物在班会课上为大家进行推荐(1)你最了解的英雄人物 ________(2)相关的主要情节 ________(3)推荐的理由 ________【答案】诸葛亮舌战群儒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诸葛亮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之后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其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阅读情况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能流传那么久和当下那些个快餐小说必定有不同之处的那些名家的构思之精巧非常值得去挖掘其中的深意的能够让人每读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感觉和体会故答案为(1)诸葛亮(2)舌战群儒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诸葛亮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之后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3)《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其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13.(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________13.(2)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________13.(3)夏天的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季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答案】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解析】【答案】是谁掌控人类?当然是自然【解析】【答案】小兴安岭的夏天是美丽的季节【解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 )名同学重1吨.A. 40B. 4C. 400D. 40002.计算650÷68时,商的最高位估计是( ).A. 1B. 8C. 9D. 73.张老师到医院买了一瓶600毫升的“咽炎合剂”,“用法和用量”中写道:摇匀口服,每日2~3次,每次30~50毫升.这瓶药最少够张老师喝( )天.A. 5B. 10C. 44.从490里连续减去几个70得0,正确的列式是( ).A. 490-70B. 490×70C. 490÷705.580人坐车,每45人一辆车,至少需要( )辆车.A. 12B. 13C. 14D. 156.一个数除以54,商是37,余数是22,这个数是 ( )A. 1700B. 2110C. 2020D. 22117.□÷20=18······□,余数最大是( )A. 18B. 17C. 19D. 208.( )÷38=27……( )(要使余数最大),在( )里应填的数是A. 317,17B. 1063,37C. 80,18D. 68,89.一盒棒棒糖有64根,每位小朋友分20根,可以分给( )位小朋友.A. 3B. 4C. 5D. 610.计算5651÷47=( )A. 120......11 B. 103......4 C. 64 D. 130 (5)11.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A. 2B. 3C. 4二、判断题12. 684÷76=9( )13.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60米,20天能修完,如果要求提前4天完成,每天要修70米.( )14.果园有150个苹果,每个箱子能装35个,需要4个箱子能装完( )15. 296÷18=16……8( )16.408÷68的商是一位数.( )三、填空题17.估算4020×59≈________3628÷42≈________18.学校一共有185人,每辆车可以坐31个乘客,那么需要________辆车.19.12×________ =3600.20.计算.(1)287÷43≈________(2)287÷43=________21.口算:480+210=________ 100÷25=________350÷10=________ (100÷25+35)÷1=________22.498÷76,商是________位数,商在________位上,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23.一份稿件有420页,由两台打印机同时打印,一台每分钟打印5页,一台每分钟打印9页.________分钟可以打印完这份稿件24.2096÷22,商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商________,余________.25.计算.403÷65=________......________26.最大能填几?(1)26×________<197(2)57×________<438(3)13×________<96四、计算题27.估算下列各题.603﹣99≈314+295≈674×19≈966÷98≈2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642÷38=(2)386÷26=(3)※650÷42=(4)192÷38=五、解答题29.小强从学校出发跑到体育馆后再返回,去时用了36分钟,平均每分钟跑120米,返回时用了45分钟,请问?(1)学校距体育馆有多少米?(2)返回时,小强每分钟跑多少米?30.梁老师去为学校买体育器材,一个足球售价39元,他身上只有280元钱,你估计他最多能买几个足球回来?31.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是另一个国家陆地面积的30倍.这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32.人体趣味数字:儿童的指甲从出生到10岁大约可长650毫米,成年人1小时大约眨眼840次.(1)儿童的指甲平均每年大约长多少毫米?(2)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大约眨眼多少次?33.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00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34.有410吨货物,小货车一次可以运30吨,大货车一次可以运40吨,用一辆小货车和一辆大货车同时运,几次能运完这批货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C5. B6. C7.C8.B9. A 10. A 11. C二、判断题12. 正确13.错误14.错误15. 正确16. 正确三、填空题17.240000;90 18.6 19.300 20.(1)7(2)6……29 21.690;4;35;3922. 一;个;6;42 23.30 24. 十;95;6 25.6;13 26.(1)7(2)7(3)7四、计算题27.解:603﹣99≈600﹣100=500314+295≈300+300=600674×19≈700×20=14000966÷98≈1000÷100=1028.(1)解:642÷38=16 (34)(2)解:386÷26=14 (22)(3)解:650÷42=15 (20), 验算:(4)解:192÷38=5 (2)五、解答题29. (1)120×36=4320(米)答:学校距体育馆有4320米.(2)4320÷45=96(米)答:返回时,小强每分钟跑96米.30. 解:280÷39≈7(个)答:我估计他最多能买7个足球回来. 31. 解:960÷30=32(万平方千米)答:这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是32万平方千米.32.(1)解:650÷10=65(毫米).答:儿童的指甲平均每年大约长65毫米. (2)解:840÷60=14(次).答: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大约眨眼14次.33.解:300÷4×24=1800(千克)答: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1800千克蜂蜜.34.解:410÷(30+40)=410÷70=5(次)……60(吨)5+1=6(次)答:用一辆小货车和一辆大货车同时运,6次能运完这批货物.。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单元测试卷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可能性(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口袋里有5个白球和6个黑球(形状、大小相同)。

任意摸一个,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A. 白B. 黑2. 三天后( )下雨。

A. 可能B. 一定C. 不可能3. 一天早上8时下起了大雪,再过12时()。

A. 可能出太阳B. 一定出太阳C. 不可能出太阳4. 盒中有6支红色铅笔,4支蓝色铅笔,任意从盒中摸出1支()是红铅笔。

A. 一定B. 一定不C. 有很大可能5. 可能性的范围在()A. 0到1B. 0到2C. 1到2二、填空题6. 两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A和红桃A,冬冬和佳佳分别摸一次,谁摸黑桃A的可能性大________?(填冬冬、佳佳或一样)7. 不确定事件是________会发生的。

8. 袋子里有8个红跳棋和5个白跳棋,从袋子中任意摸出()跳棋的可能性大;摸出()跳棋的可能性小。

9. 在一个装有9个红球和15个黑球的盒子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三、判断题10. 比赛中一名射击选手,打了5发子弹,都是10环,所以下次射击一定是10环。

()11. 玩踢毽子时,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踢,这样公平。

()12. 比赛选场地,常用投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这个方法是公平的。

()13. 守株待兔,是一定能成功实现的事情。

()14. 同时掷三个骰子,掷出来的三个数的和可能是19。

()15.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6. 在3张纸上分别写上“同、学、好”字样,然后做成纸团。

从中任意抽出两个纸团,共有3种可能结果。

()四、解答题17. 按要求填表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1)两人各掷一个骰子,两个骰子的积有下列情况,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积123456123456观察表格发现,哪个积出现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积出现的可能性最大?(2)把表格中的结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18. 1只小鸟随意落在下面的窗户中,说一说小鸟可能落在哪个窗户上.19. 如下图所示,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一共有多少条路线?20. 明明和亮亮各有5张数学卡片,分别是1,2,3,4,5和6,7,8,9,10,两人同时出卡片。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姓名学号成绩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罾.zēnɡ忿恚..fènhuì裨.补bì休祲.qǐnB、怫.然fú徒跣.xiǎn 汉沔.miǎn 咨诹.zōuC、诣.yì菲薄fēi驽.钝nú臧否.pǐD、崩殂.cú麾.下huī右擎.苍qín 斟酌..zhēnzhuó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B、谓为信然.秦王怫然.怒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将军向庞,性行.淑均D、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词句中没有典故的一项是()(3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7、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3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知识积累(2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怫.然( ) 休鋟.( ) 陇.亩( )猖蹶..( )( ) 舴艋..( ) ()社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等.死,死国可乎( )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 (6)斜晖..脉脉水悠悠( )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4分)(1)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2)遂用猖蹶..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2分)(1)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深追先帝遗.诏()(2)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5.选择词义在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抱恨.终天B.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后值倾.覆樯倾.楫摧D.不宜妄自菲薄.薄.暮冥冥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填空(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___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_ 。

(2) 《商山早行》最能体现“早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花阴》中表现形象地表现女主人公孤独寂寞,情思难寄,以至于形容憔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晏殊在《破阵子》绘声绘色地描写清明时节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过尽千帆皆不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总分积累运用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7分)1.母亲被铁路工厂辞退了,她去了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又开始忙碌起来。

那是个充满了噪音,空间低矮得使人压抑的地方。

可为了孩子,母亲的脊背永远挺得笔直。

2.父亲心疼我,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糊了一个万花筒。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远远看去,龟(√)裂的大地就像乌龟()的壳。

2.爸爸用木塞(√)封好水杯,带我领略美丽的塞()外风光。

三、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3分)启迪启发启示1.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

2.老师善于运用诱导的方式启发我们独立思考。

3.他启示人们,不应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尊重客观事实。

四、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嘲笑(cháo)蚕茧(jiǎn)缴费(yāo)枕头(zhěn)B.誊写(téng)衣兜(dōu)客栈(zhàn)颓败(tuí)C.谨慎(jǐng)权力(quán)褐色(hè)缝纫(rèn)D.兼顾(jiān)XXX(xiáng)疲惫(bèi)偏僻(bì)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分)挺:①笔直。

②撑直或凸出。

③副词,很。

④量词,用于机枪。

1)XXX穿着笔挺的西装走上讲台。

(①)2)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③)3)我们走路时要挺胸抬头,不可弯腰驼背。

(①)4)战士拿着一挺机关枪对准了敌人。

(④)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一、选择题(共18分)1.(本题3分)下面各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矫(jiǎo)健摄(shè)氏B.苔藓(xiān)压抑(yì)C.颓(tuǐ)败龟(jūn)裂D.客栈(zhàn)歧(jī)途2.(本题3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吩付大臣建筑游泳B.编写硝毁传统陪伴C.规律派遣羞耻遮蔽D.交外噪音乌鸦楷歌3.(本题3分)下列是形容父母之爱的成语是()A.舐犊情深B.妙手回春C.桃李满门D.铮铮铁骨4.(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失魂落魄。

B.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C.静静是个非常谦虚的学生,每次取得好成绩她都得意洋洋。

D.老师不会偏向谁,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

5.(本题3分)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下列对“我”的心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感动)B.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紧张、焦急)C.“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兴奋)D.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走路,看虾兵、蚌精……(高兴)6.(本题3分)关于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神态描写)B.我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语言描写)C.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动作描写)D.听了爸爸的话,我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心顶凉到了脚尖。

(心理活动描写)二、填空题(共10分)7.(本题10分)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

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完成练习。

(1)梳理出父母对“我”写的诗的不同态度,以及背后的原因。

(2)面对父母不同的态度,“我”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借助下图梳理清楚。

8.(本题12分)按要求写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人在照镜子时,人在镜子中的像与人的大小()。

2.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将它按1∶2的比例尺缩小,缩小后的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和()°。

3.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4.工程建筑中,设计图纸用的比例尺是()(填“放大”或“缩小”)比例尺。

5.比例尺6∶1是()(填“放大”或“缩小”)比例尺,图上()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厘米。

二、判断。

1.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而其形状不变。

() 2.一个15°的角,在2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就变成了30°。

() 3.每一幅图的比例尺都是一定的。

() 4.在哈哈镜中看到的像,不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画”出来的。

() 5.设计图纸上的图形,都比实际图形小。

() 三、选择。

1.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500000 B.1∶50000 C.1∶5000000
2.在设计图上用10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4毫米,这幅图的比例
尺是()。

A.25∶1 B.1∶25 C.50∶1
3.下面三组图形中,()组图形的左图是通过右图缩小得到的。

4.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1∶8000000
B.1∶4000000
C.1∶40
四、操作题。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把图①放大到原来的2倍、把图②缩小到原来的1
2后的图形。

五、看图做题。

1.在这幅示意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米,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2.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厘米,实际距离是()米。

3.如果小刚每分钟走40米,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分钟。

4.小明家在小刚家()偏()()的方向上,距离小刚家()米。

六、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某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0厘米;在另一幅地图上,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

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

把这个梯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的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5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条高速公路长为2.2厘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5.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相距7.5厘米。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A城开往B城,3小时能到达吗?
6.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6厘米。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

甲车与乙车的速度比是13∶11,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1.相同
2.454590
3.80
4.缩小
5.放大6 1
二、1.√ 2.× 3.√ 4.√ 5.×
三、1.A 2.A 3.B 4.B
四、略。

五、1.1601∶16000
2.3480
3.20
4.北西65°960
六、1.120千米=12000000厘米
12000000×1
2500000=4.8(厘米)
答: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8厘米。

2.10÷1
5000000
=50000000(厘米)
2.5∶50000000
=1∶20000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0。

3.4×3=12(厘米)
6×3=18(厘米)
5×3=15(厘米)
(12+18)×15÷2=225(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的梯形的面积是225平方厘米。

4.275千米=27500000厘米
2.2∶27500000=1∶125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2500000。

5.7.5÷14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
80×3=240(千米)
240<300
答:3小时不能到达。

6.80×6=480(千米)
480÷4=120(千米)
120×13-1113+11
=10(千米) 答: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