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上课)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堂用)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29-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 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 长,中共一大代表1966.8.24 自杀。
-30-
吴晗
北京市副市 熊十力 国学大 长,历史学家 师 1968.5.24 1968.10.11 狱中自 绝食身亡 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1-
毛泽东
彭真:时任北京市市长
红卫兵抄家
被红卫兵查 封的民宅
-26-
红卫兵破“四旧”。孔 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 像被挖眼、扒心、身上 贴满标语 。
-27-
合肥市红卫兵将“成 庙庵”内的佛像搬到 了马路上焚烧 。
山西大学的学生到山西五 台县佛教胜地五台山去扫 荡四旧 。
孔庙中的“万世师表”匾 被烧为灰烬 (13 康家旺搜集)
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1976年10月间,中国进行的一场由领 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中国共产 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全称无产 阶级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 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 军队里和文化领域,大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 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 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只有实 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 大群众来揭发上述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 力重新夺回来。
小结: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曲折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
基层民主选举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被红卫兵查封的民宅
“破四旧”
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含撤 1 冤销 9 而一 6 死切 8 。职 年 务, 永前 远国 开家 除主 出席 党刘 ,少 最奇 后被
历史: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基层民主选举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基层民主的地位
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 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 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基层民主选举带来的变化及发展
(1)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 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村民)委员会主 任、副主任、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每 届任期均为三年。 根本变化:由任命到选举
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老舍:1966年老 熊十力:国学大师 舍含冤自沉于北 1968.5.24 绝食身 京西北的太平湖, 亡。 终年67岁。
李 达:哲学家, 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含撤 1 冤销 9 而一 6 死切 8 。职 年 务, 永前 远国 开家 除主 出席 党刘 ,少 最奇 后被
3、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A.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了1982年新宪 法,并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相继出台了《选举 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各种法律法规。 B.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确立 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依法治 国”被正式写入宪法,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新时 期. C.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 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民告官” 有了法律保证。
——遇罗文:《大兴屠杀调查》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 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 民主建设。
3、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历史: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2(岳麓版必修一)

2013级12班 李俊聪搜集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 形成了哪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步形成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
然而,新中国的民 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 和曲折… …
“文化大革命”这场大 暴风雨使中国的民主 法制几乎被破坏殆尽
“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万岁!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 誓死保卫党中央! 毛主席给我们撑腰,我们要为毛主席争气!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阶级斗争无处不有处处有, •无时不有时时有,无人不有人人有!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13-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 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 长,中共一大代表1966.8.24 自杀。
-14-
吴晗
北京市副市 熊十力 国学大 长,历史学家 师 1968.5.24 1968.10.11 狱中自 绝食身亡 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15-
-18-
中国为什么会爆发“文化大革命”?
1.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左” 倾错误的发展; 2.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中央出现修正 主义,想通过文革来防止修正主义的复辟); 3.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错误;
4 狂热的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
和集体领导制; 5社会意识:长期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毛泽东
彭真:时任北京市市长
红卫兵抄家
被红卫兵查 封的民宅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编者:李颖秋教学过程】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访问爷爷奶奶所了解的文革。
教师资料展示:图片和音像资料。
根据学生讲述和教师提供的资料,教师提问:从哪些方面看出文革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2.由于“全面夺权”,司法部门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4.中国共产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综上,“文革”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探究1: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文革”时期青年学生的行为呢?今天我们如何避免类似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文革破坏民主法制的史实;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及成效。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文革基本史实和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学习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就,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教学重点】“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采访爷爷奶奶等老人,了解文革时期的基本史实;(2)组织学生访问村委会、居委会领导,了解有关基层选举的基本情况。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及多媒体剧再次发生?探究2:有人说它“人类史上至今仅有的一次争取并且成功了的那个人民群众无论是对…谁‟所做的事不满——哪怕这个…谁‟是再大的官、再富的人、再大的机构单位,也都能够从速妥善处理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才是真正的人类史上唯一的民主时期!”你怎样认识、评价这一观点?(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至少强调没有法制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只能是无政府主义)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成就设问并导入下一个环节:我国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是如何进行的?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要求学生阅读本目教材,了解并归纳我国在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和成就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首要环节)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3、加快法制建设,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4、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5、加强基层民主选举探究3:我国现阶段“民告官”都有哪些法律依据?探究4: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主张并在后来将其写入宪法,这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平稳并迅速的发展,就必须有健全的民主法制;“依法治国”可以使我们少犯或不犯类似“文革”的错误。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1]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923db326b90d6c85ec3ac641.png)
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一个村书记为了达到当选村 委会主任的目的 , 大摆篷席 , 一次达 10 桌 ,100 多人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城关镇某村 , 由副镇长带队进村 主持选举 , 既没有召开村民会议 , 又没有召开村民小组 会 , 就产生了村选举委员会。 1999 年 3 月 21 日 , 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七里河村 , 发生了落选的原材委会主任康岑山、副主任曹广杰雇用 杀手 , 谋杀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及其母亲的恶性案件。
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 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3、林彪、江青等人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4、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 法制是怎样破坏的
老舍、吴晗、傅雷被迫害致死
1966年夏,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 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 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虽然文革给一代人留下苦难的烙印,但我 们这一代人不会放弃追求光明的执着信念。 文革留给我们哪些启示和教训?
1、坚决反对个人崇拜; 2、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蚀,必须建立对领 导者的监督机制; 3、从人治走向法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建设是当务之急; 4、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把发 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5、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让历史的警钟长鸣;
对于毛泽东的全面 历史功过可以有不同评 价,恐怕要争论一百年。 但是对他发动的“文 革”,党中央早已做出 否定的结论,其祸国殃 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灵 魂的摧残,现在尚健在 的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有 切身体会。这张著名的 照片正是有象征意义的 见证。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知识点的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全面评价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成果。
4.教学资源:
2.学生在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分析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过于关注表面现象,忽视深层次的历史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思辨能力。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充满热情,但可能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困惑。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重点: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规律。
4.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尊重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充满好奇,但可能对一些复杂的概念和事件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第22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危害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 (2).成立革命委员会,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4).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5).各级党组织,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 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6).破坏思想文化遗产;阻碍经济的发展。 综上,“文革”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 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建设法治 依法治国 5、1999年,把__________写入宪法,中国进入了___ __ 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
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4 跳北 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 大学校长,中共一 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抄家封门皆有理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集党、政、军、司法于一身的一元 化权力机关
上海“工总司”攻打“联司”的场面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法庭上律师在进行辩护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与我们 相关的 法律
-23-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基层民主选举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我国基层民主选举指哪两个方面? 2、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依据什么? 3、村民自治的核心是什么? 4、与传统村官由上面委派相比,村民委员 会的民主选举有什么意义?
“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法制 法治
今日说法
必修一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1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文革发生原因:
“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 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 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多数单位 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 手里。……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 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 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 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恢复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 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材料1.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中
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材料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许多重要 进展。
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 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
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加强立法工作
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48-
9.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 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 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 村长终被拘。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 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法制意识明显增 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 成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论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2)以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3)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 己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
2.危害 (1)“全面夺权”展开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一元化权力机关— 革命委员会, 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 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踢开党 委闹革命”的风暴中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4)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易错提醒
易错提醒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对制度坚持不 力、有法不依、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民 主法制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建设遭 到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与急迫。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历史转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 主与法制建设。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 首 要 环 节 : 在 中 央 组 织 部 部 长 胡 耀 邦 主 持 下 , 平 反 “ 文 革 ” 前 后 的 冤假错案 。 (2)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了基层 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提高 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1954年)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国家各界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 名人士,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开始在全国 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刘少奇的冤案也得到平反。
概念阐释
概念阐释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 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 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含义: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 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 民主权利 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概况 (1)建国初,村委会、居委会干部都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 (2)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3)1998年11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轻巧识记
轻巧识记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 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 民主制度。
(3)从历史传统看,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上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主题二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探究点1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史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治社会摆在 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 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 会主义法制和民主。 思考 依据史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答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法制建设摆到了优先建设地位;成立法律委 员会,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
12345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讲话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准备?这次会议为中国特 色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答案 全国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12345
(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后来得到平反昭雪,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民主法制逐步恢复和健全。
(3)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①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 《民事诉讼法》,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 依法治国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 新时期。 ③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行政复议法 》,连同以前通过的 《行政诉讼法》,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 反映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探究点2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史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 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 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内容 (1)城市居民委员会干部通过直接的、普遍的选举产生,从而使城市基层民 主建设的内容进一步丰富。 (2)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__村__民__ _自__治__正不断扩展。
4.意义 (1)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2)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 (3)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 依法治国 ”精神,保障群众 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 长期性、艰巨性。(重难点)
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 主义复辟的危险。 (2)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导致“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 了 解 “ 文 化 大 革 命 ” 对 民 主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
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 设的主要成就。(重点)
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谈一谈“依
2. 列
思考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 踏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2)“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受严重挫折,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 有哪些? 答案 ①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③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
史论总结 从“文化大革命”的角度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发生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文化大革命”发生、民主法制遭 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 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从严重后果看,“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 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国家法律 形同虚设。这都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 异常艰难。
主题一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史料 1966年8、9月,北京市被打死1 000多人。自8月27日至9月1日, 大兴县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38 天,有22户被杀绝。1969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 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开封病逝,成为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 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2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修订)
思考 依据史料,说明我国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成就及其意义。 答案 成就:为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 民选举制度。 意义:有利于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农村政治和经济建设;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