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五章-列车运行图编制剖析PPT优质课件

列车运行图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 次序,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 刻,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以及列车交路 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刻等。
列车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性计划,运营个业务部门要 根据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间安排工作,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各部门协同工作,维持全线列车与旅客组织的秩序,保证系统 运行安全和旅客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 追踪列车间隔影响因素:追踪列车间隔距离、速度
• 追踪间隔距离:闭塞分区长度及数目
• 闭塞分区长度同时满足:>=列车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
>=1个列车最大长度
• 问题:如何保证安全。三显示带防护区段的信号制度
• B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移动闭塞系统、实行行车指挥自动
化线路(连续控制速度)
• 系统构成:ATC=ATP+ATO+ATS+SSI
留线的交点数,即为运用车组所需数量。 • 2)分析计算法: • 公式: • 运用动车组数=列车往返运行全部时间/计算列车发车间隔
.
五 列车运行图编制需要考虑的问题
• 1.商业需求——线路运营服务水平 • 1)各车站的发车频率 • 2)各区间的座位数 • 3)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 • 关键问题,乘务计划与列车运行图的配合,乘务计划的高效
.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
.
• 运营组织的目标:安全、高效、高质量服务 • 高效:运输能力的实现(一定线路、车辆和
信号系统时,能实现的最大能力) • 涉及的问题: • 运输能力的概念 • 影响因素 • 能力计算原理 • 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 如何提高运输能力(措施)
5_列车运行图编制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5.1 运行图的格式及分类 1)运行图的格式 运行图各部分含义:
(1)横坐标
表示时间变量,按要求用一定的比例进行时间划分,一 般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采用1分格或2分格,即每一等分 表示1min或2min时间。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2)纵坐标 表示距离分割。 (3)垂直线
是一族平行的等分线,表示时间等分段。
(3)开关车门时间;
(4)车门和屏蔽门的不同步时间; (5)确定车门关妥与信号显示时间。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计算公式:
p上 p下 t站 t上(下) t开关 t不同 t确认 n高峰 md
式中:p上/p下——高峰小时车站上车/下车人数(人); t上(下)——平均每上(下)一个乘客所需时间(s); n高峰——高峰小时开行列车数(列); m——列车编成辆数(辆); d——每车每侧车门数(扇); t开关——开关车门时间(s); t不同——车门和屏蔽门开关不同步时间(s);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4)铺画出初步列车运行图方案后进一步检查的方面 (1)是否符合规定的各项时间标准; (2)各时间段内列车开行数是否符合班次计划;
(3)运行图实施所需的列车或动车组数量;
(4)乘务工作方案是否超过规定标准; (5)在岛式换乘车站上,要检查车站列车到达的均衡性,避 免列车集中到达造成拥挤; (6)列车在车站折返时,同时停在折返线上的列车数是否超 过该车站现有的折返线数;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3)车站中心线的两种确定方法: (1)按区间实际里程比率确定
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例来画横线。
(2)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 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时分的比例来画横线。
第四章 列车运行图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三部分 列车运行图结构分析 第四部分 列车晚点传播理论 第五部分 列车旅行速度
第六部分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第七部分 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第八部分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1
学习内容
列车运行图基本概念 列车运行图各组成要素及其计算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机车运用 列车运行图编制 通过能力加强的措施和方法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4-1-6
26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4-1-7
27
三、按照列车运行速度
平 行 运 行 图 ( 见 图 4—1—5 、 图 4—
1—6 )
非平行运行图(见图4—1—8)
28
三、按照列车运行速度
图4—1—8
4-1-8
29
四、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
成 对 运 行 图 ( 见 图 4—1—5 、 图 4—
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办理必要作业所 需要的最小时间,称为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 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应办理的作业有:在到发 线上的到达作业,包括到达试风、摘机车、准 备机车入段进路等;机车入段走行;机车在段 内作业;机车出段走行;在到发线上的出发作 业,包括挂机车、出发试风等。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5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一、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6
一、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于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 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
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 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 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 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第18章列车运行图编制

第八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3.编图阶段
(1)提报列车运行图资料 (2)客车方案提报及方案图编制 (3)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
直通客车 管内客车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修订 (5)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 班列、直达-跨局货物列车 管内列车 (6)准备实施
3
第八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4.编图的要求
(1)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2)迅速、便利地运输旅客和货物。 (3)充分利用通过能力,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 (4)确保列车运行图具有一定的弹性。 (5)与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 (6)保证各站、各区段间工作的协调和均衡。 (7)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的作息时间,保证不超过规定
的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标准。
4
第八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二节 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一、编制顺序
1.先铺画客车,后铺画货车——先客车后货车 2.先编方案图,再编详图——先方案后详图 3.先编国际列车,再编国内列车——先国际后国内 4.先编直通列车,再编管内列车——先直通后管内 5.先编长途列车,再编短途列车——先长途后短途 6.先编快速列车,再编低速列车——先快车后慢车 7.先编基本图,再编分号图
1
第八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一节 概 述
1.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路网结构或运输需求的变化,要重新 编制运行图
(1)基本运行图 (2)各种分号运行图
2.全路编图工作会议
(1)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由铁道部统一指挥领导 (2)铁道部组织编图领导小组,指导各路局编图小组做好具体工作 (3)由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计划等部门共同参加
当运行图上铺画的列车对数达到区间通过 能力利用率80%以上时,应从限制区间开始铺画 货物列车运行线。
列车调度指挥2.2.2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要求和步骤
(一)编制要求---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2.符合各项技术作业标准; 3.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 4.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 5.做好列车运行线与客流、车流结合; 6.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维修天窗; 7.努力实现各站、各区段间列车运行的协调和均衡; 8.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 9.提高铁路应急处置能力。
• 3、行包专列、集装箱专列、冷藏专列开行 和运行方案分别由专业运输公司提出方案报 铁道部,由铁道部组织专业运输公司和相关 铁路局协商确定。
• 4、局间分界站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由铁道部 确定。
• 5、货运五定班列和直达列车,应先确定开 行方案和运行方案,在货物列车运行线铺画 完之后,根据方案要求,采用选线的办法确 定运行线。
• 5.机务部门负责提出各线各种列车的牵引机型 (动力牵引方式)、担当区段、机车运用方式、乘 务方式及一次乘务工作时间标准、牵引重量、各 项技术作业标准、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 分、牵引变电所供电范围和方式及单元供电臂范 围,供电天窗时间、停电方式及供电能力等;
• 6.车辆部门负责提出各种车辆构造速度,列检布 局、作业方案,各种列车技术作业站及作业时间 标准等;
• 8.各铁路局计算运行图各项指标,整理、 审核列车运行图及相关资料、文件,做好 编图工作总结;
• 9.铁道部于实行前45d下发实行新图文件, 铁路局于实行前30d下发实行新图文件及相 关资料,做好新图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新图培训,召开新图实 施工作会议;
• 10.实施新图,做好列车运行图新旧时刻 交替和新图实施值班、总结等工作。
• 10.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为业务部门资料准备工作 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等。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第四章 行车运行图编制

6:00
10
20
30
图 4-4 一分格运行图
5
6
6
4 9
7
8 19
8
9 94 2 28
6 1
5
6 1
6:00
10
20
30
40
50
7:00
7
图 4-5 二分格运行图
图 4-6 十分格运行图
14
十分格运行图
半小时线 小时线
15
小时格运行图
16
(2)按区间正线分
主要分为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
40
(2)采用站后折返方式时,当上行到达列车在折返线规定 的停留时间结束后,进入下行车站正线,此时最小的折返 列车出发间隔时间,可以采用式(4—4)计算。
h折,站后 =t离去 +t作业 +t确认 +t出线 t停站
式中, t作业 ——办理折返线停留列车调车进路的时间,包括道岔区段进路解锁、排列进路和开放调车信号 等各项时间;
图4-9 双 线运行图
19
(3)单双线运行图 单线区间和双线区间分别按照单线和双线运行图的特点铺画运行图, 它兼有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的特征。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只 在非正常的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期间使用,如图4—10所示。
A B
2 4 8 1 4 4 0 0 9 5 0 1 0 3 4 1 5 0
43
7.调车时分
指办理调车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标准。这里所讲 的调车时分,主要是指列车从车辆段运行至正 线车站的时间。 主要包括列车在车辆段与正线防护信号机间的 运行时间、列车在正线防护信号机与列车始发 站间的运行时间。
44
8.运营时间
【规范规则】【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一、总则第1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含机车周转图,下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的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
科学合理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3条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和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
基本图是指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
调整后的基本图又称调整列车运行图(简称调整图)。
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第4 条基本图的变更通过编制或调整来实现。
编制需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构建旅客列车运行框架、重新铺画全部客货列车运行线、在全路范围同时实行。
调整则是在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和旅客列车运行框架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对基本图做的局部变更。
全路基本图原则上每两年编制一次,宜在春季或秋季实行。
铁道部、铁路局要根据铁路运输市场需求、铁路技术装备或运输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及时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行两级管理,跨局列车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内列车由铁路局负责编制。
第5 条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
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行。
第6条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符合各项技术作业标准;3.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4.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5.做好列车运行线与客流、车流结合;6.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维修天窗;7.努力实现各站、各区段间列车运行的协调和均衡;8.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9.提高铁路应急处置能力。
第7条列车车次编排按下列规定:一、旅客列车1.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1-G9998 “G”读“高”其中:跨局G1-G5998管内G6001-G99982.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C1-C9998 “C”读“城”其中:跨局C1-C1998管内C2001-C99983.动车组旅客列车D1-D9998 “D”读“动”其中:跨局D1-D3998管内D4001-D99984.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1-Z9998 “Z”读“直”5.特快旅客列车T1-T9998 “T”读“特”其中:跨局T1-T4998管内T5001-T99986.快速旅客列车K1-K9998 “K”读“快”其中:跨局K1-K6998管内K7001-K99987.普通旅客列车1001-7598⑴普通旅客快车1001-5998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3998管内4001-5998⑵普通旅客慢车6001-7598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75988.通勤列车7601-89989.临时旅客列车L1-L9998 “L”读“临”其中:跨局L1-L6998管内L7001-L999810.旅游列车Y1-Y998 “Y”读“游”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11.动车组检测车DJ5501-DJ5598 “DJ”读“动检”12.回送出入厂客车底列车001-0029813.回送图定客车底在车次前冠以“0”14.因故折返旅客列车原车次前冠以“F”读“返”二、行包专列1.行邮特快专列X1-X198 “X”读“行”2.行包快运专列X201-X998三、货物列车1.直达货物列车80001-8799810001-19998其中:货运五定班列80001-81748快运货物列车81751-81998煤炭直达列车82001-84998石油直达列车85001-85998始发直达列车86001-86998空车直达列车87001-87998技术直达列车10001-199982.直通货物列车20001-299983.区段货物列车30001-399984.摘挂列车40001-449985.小运转列车45001-499986.超限货物列车70001-709987.万吨货物列车71001-729988.冷藏列车73001-749989.军用列车90001-9199810.自备车列车60001-6999811.抢险救灾列车95001-97998四、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50001-52998其中:客车单机50001-50998货车单机51001-51998小运转单机52001-529982.补机53001-549983.试运转列车55001-559984.轻油动车、轨道车56001-569985.路用列车57001-579986.救援列车58101-58998为确保列车车次全路统一性及有关行车设备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列车车次编排仅限于使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总位数原则不得超过7位。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方法课件

C地区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案例
背景介绍
编制原则
实施效果
编制流程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总结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概念
1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目的
2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内容
3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展望
01
智能化编制
02
精细化运营
03
综合性考虑
contents
目录
• 列车运行图编制概述 •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 • 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优化与改进 •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列车运行图定义
列车运行图定义
列车运行图是表示列车在铁路线 路上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
时刻的线条图。
列车运行图的组骤 1. 收集车流数据,包括列车种类、数量、编组内容等。
2. 分析车流特点,确定列车运行线。
以车流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3. 根据车流具体情况,调整列车到达、出发及在区间运行的时间。
4. 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特点:以车流为主导的编制方法更注重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根据车流具体情况确定列车到 达、出发及在区间运行的时间,操作性强。
以车站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以车站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步骤 1. 收集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到发线运用方案、机车交路和运用计划等。 2. 分析车站作业特点,确定列车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及在站停留时间。
以车站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以效率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以效率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以效率为主导的编制方法
考虑旅客出行需求的优化
收集相关数据 确定列车运行条件
确定列车交路方案
分析客流与车流
选择合适的交路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列车交路 方案,包括列车编组、解体、取送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要求
(1)确保行车安全 (2)合理运用设备 (3)优化运输产品 (4)配合站段工作
列车运行图应符合各种行车规章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行车作业程序 和时间标准。
列车运行图应充分利用线路的通过能力,达到运力与运量的匹配,在 满足客流需求的同时,注意提高车辆满载率和运行速度。
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客流的特点开行运行间隔、编组数量、站停次数和运行速度不 同的列车,以吸引客流。列车运行图应合理规定列车的到达、出发时刻,合理规 划停站时间,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另外,应注意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衔接配合。
(5)根据新列车运行图的规定组织各站段修订《行车工作细则》。
(6)3)充分利用线路的能力和车辆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限制全线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 对折返线的折返作业时间进行精确计算,尽可能安排平行作业。当车辆周转达不到运营要求时,要合理安排车 辆,解决高峰客流组织问题。
(4)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运营列车编组辆数达到最少。综合考虑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速度、折返时间、 列车开行方式等要素,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使运营列车数量达到最少,从而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 辆保有量与运营成本。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项目
1.1 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原则和要求
1.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原则
为了使列车运行图能满足实际客运需要,编制列车运行图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在保证安全可靠的条件下,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缩小列车的运行时分。列车运行速度高是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的主要优势,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压缩折返时间、减少出入库作业时间 等,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尽量方便乘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在满足运行技 术的前提下,列车发车间隔应尽量选择最小值,从而减少乘客的候车时间。在安排低谷运行时,最大的列车运 行图间隔不宜过大。如果能改变列车编组,保持较小的列车间隔,则为一种节省运能并减少乘客候车时间的良 策。
列车运行图应合理安排列车使其均衡、交错到达换乘站,使车站作业 能力比较均衡。
1.2 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准备资料与步骤
1.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准备资料
在编制列车运行图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线路通过能力和车站折返能力。 (2)车站的换乘能力。 (3)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4)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5)列车停站时间标准。 (6)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标准。 (7)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标准。 (8)能够提供的运用车辆数。 (9)列车编组辆数。 (10)轨道交通运营时间。 (11)全日分时行车量。 (12)列车交路计划。 (13)车辆连续运用圈数和乘务工作制度。 (14)供电部门停送电时间。 (15)现行列车运行图的完成情况的分析。
1.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准备资料
在新线开通或线路客流量、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式发生变化时,都需要编制列车运行图。其编制步骤如下:
(1)按要求和编制目标确定编图的注意事项。 (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 (3)对于修改运行图,应总结、分析现行列车运行图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5)计算所需运用列车数量。 (6)征求调度部门、行车部门、客运部门和车辆部门的意见,对行车运行方案进行调整。 (7)根据列车运行方案制定详细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时刻表和编制说明。 (8)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计算列车运行图的指标。 (9)将编制完毕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时刻表和编制说明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1.3 实行新列车运行图之前的准备工作
1.3 实行新列车运行图之前的准备工作
列车运行图经过最后的批准后,为了保证新图能够正确、顺利地实行,必须在实行前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发布实行新图的命令。 (2)印刷并分发列车运行图和列车时刻表。 (3)拟订执行新列车运行图的技术组织措施。 (4)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新列车运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