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编制

合集下载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79)铁运1801号1979年11月24日)一、总则第1条为加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和作用,规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

正确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客货运输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条全路定期性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由铁道部决定。

原则上每两年定期编制一次,在夏季实行。

重新编制列车运行图的主要原因如下:1.客、货列车行车量发生较大变化;2.铁路的技术设备发生较大的变化。

如提高线路容许速度,改变牵引动力,开通新线,增加复线以及采用调度集中和自动闭塞装置等;3.运输组织发生变化,如调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机车交路和列检布局,改变货物列车重量标准等。

第4条编制列车运行图,必须贯彻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列车运行的安全;2.适应旅客运输的需要,提高客运服务水平;3.完成国家规定的铁路货物运输计划;4.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改善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5.充分利用和提高线路通过能力;6.积极考虑新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

第5条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按下列规定:1.旅客列车(1)特别旅客快车1-98(2)直通旅客快车101-298(3)管内旅客快车301-398(4)直通旅客列车401-498(5)管内旅客列车501-598(6)临时旅客列车601-678(7)混合列车681-698(8)市郊列车701-748(9)旅游列车游1-游48(10)回送客车底列车:固定车次,原车次上加8000不固定车次8601-86782.货物列车(1)快运货物列车751-768(2)快运零担列车771-798(3)始发直达列车801-898(4)空车直达列车901-998(5)石油直达列车001-098(6)技术直达列车1001-1098(7)直通货物列车1101-1998(8)区段列车2001-2998(9)沿零摘挂列车3001-3098(10)摘挂列车3101-3198(11)区段小运转列车3401-3498(12)枢纽小运转列车3501-3998(13)超限货物列车7001-7098(14)保温列车7101-71983.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4001-4098(2)补机4301-4398(3)试运转列车5001-5098(4)轻油动车或轨道车5101-5198(5)路用列车5201-5298(6)回送入厂列车5301-5398(7)救援列车6001-6098各铁路局管内的客货列车车次,必要时可作补充规定。

第五章-列车运行图编制剖析PPT优质课件

第五章-列车运行图编制剖析PPT优质课件

列车运行图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 次序,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 刻,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以及列车交路 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刻等。
列车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性计划,运营个业务部门要 根据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间安排工作,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各部门协同工作,维持全线列车与旅客组织的秩序,保证系统 运行安全和旅客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 追踪列车间隔影响因素:追踪列车间隔距离、速度
• 追踪间隔距离:闭塞分区长度及数目
• 闭塞分区长度同时满足:>=列车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1个列车最大长度
• 问题:如何保证安全。三显示带防护区段的信号制度
• B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移动闭塞系统、实行行车指挥自动
化线路(连续控制速度)
• 系统构成:ATC=ATP+ATO+ATS+SSI
留线的交点数,即为运用车组所需数量。 • 2)分析计算法: • 公式: • 运用动车组数=列车往返运行全部时间/计算列车发车间隔
.
五 列车运行图编制需要考虑的问题
• 1.商业需求——线路运营服务水平 • 1)各车站的发车频率 • 2)各区间的座位数 • 3)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 • 关键问题,乘务计划与列车运行图的配合,乘务计划的高效
.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
.
• 运营组织的目标:安全、高效、高质量服务 • 高效:运输能力的实现(一定线路、车辆和
信号系统时,能实现的最大能力) • 涉及的问题: • 运输能力的概念 • 影响因素 • 能力计算原理 • 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 如何提高运输能力(措施)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方法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方法
制定方案:制定优化调整方案包括调整列车时刻表、增加 或减少列车数量等
实施调整:根据优化调整方案对列车运行图进行实施调整
评估效果:评估优化调整后的效果如晚点率、拥挤程度等
持续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列车运行图进行持续优化调整
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手工编制方法
收集数据:收集列车运行数据包括列车时刻表、线路图等 绘制线路图: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列车运行线路图 确定列车运行计划:根据线路图确定列车运行计划包括列车运行区间、运行时间等 调整列车运行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计划进行调整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高效
计算机辅助编制方法
数据收集:收集列车运行数据包括列车 时刻表、线路信息等
模型优化: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列车 运行图的准确性和效率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结果输出:输出列车运行图包括列车 时刻表、线路图等
模型构建:构建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包 括列车运行路径、时间分配等
模型评估:对编制的列车运行图进行 评估包括准确性、效率等
国内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规范对比:国际标准注重列车运行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国内标准注重列车 运行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规范对比:国际标准注重列车运行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内标准注重列车 运行图的经济性和效益性
中国列车运行图编制标准
编制原则:安全、 高效、经济、环

编制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行业 标准、技术规范
定等
编制原则: 科学合理、 公平公正、
公开透明
编制流程: 需求分析、 方案设计、 方案评审、 方案实施、 方案评估、 方案优化等
编制内容: 列车运行图、 列车时刻表、 列车运行计 划、列车运

列车运行图编制-精品文档

列车运行图编制-精品文档

柳玉台运行图
12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㈢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4.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分 ②非追踪运行图。这种运行 图的特点是同方向列车是以 站间区间为间隔,即在非自 动闭塞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百威台运行图
13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㈢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5.按列车运行图的性质分
①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是指按最大运量编制的 运行图,是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 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 ②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 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 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16
二、手工铺画列车运行图方法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1.编制原则 ①“先客后货”、“先快后慢”、按等级调整和合 理会 让,使晚点列车恢复正点,实现按图行车 原则。 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法,使计划留有余地。 ③保证日班计划任务完成。 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效率。
17
二、手工铺画列车运行图方法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㈠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及作用 1.定义: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 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 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1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㈠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及作用
2.作用:列车运行图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列车在各个车站的到达、 出发或通过的时刻,列车的会让、越行,列车的重 量和长度标准、机车交路等。 •列车运行图既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又是联 系各部门工作的纽带,也是铁路运营管理工作的 综合性计划。
14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㈢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5.按列车运行图的性质分

列车运行图编制

列车运行图编制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列车运行图,又称时距图(Distance-Time Diagram),是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 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 列车在一个车站到达和出发(或通过)的时刻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分 折返站列车折返作业时间及电动列车出入场时刻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t站 t入线 t换向 t折停 t出线
t站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 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指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出发间隔 时间。 取决于折返线的布置、采用的折返方式等。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5)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 包括: 列车在车辆段与正线防护信号机间的运行时间; 列车在正线防护信号机与列车始发站间的运行时间; 列车在进入区间正线前等待信号开放和确认信号的时间 。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计算公式:
p上 + p下 t站 = ⋅ t上(下) + t开关 + t不同 + t确认 n高峰 md
式中:p上/p下——高峰小时车站上车/下车人数(人); t上(下)——平均每上(下)一个乘客所需时间(s); n高峰——高峰小时开行列车数(列); m——列车编成辆数(辆); d——每车每侧车门数(扇); t开关——开关车门时间(s); t不同——车门和屏蔽门开关不同步时间(s); t确认——确认车门关妥与信号显示时间(s)。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 在自动闭塞线路上,同方向运行的两列车以闭塞分区( 轨道电路区段)或制动距离加上安全防护距离为间隔运行, 称为追踪运行。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不受干扰的最小间 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列车调度指挥2.2.2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列车调度指挥2.2.2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要求和步骤
(一)编制要求---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2.符合各项技术作业标准; 3.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 4.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 5.做好列车运行线与客流、车流结合; 6.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维修天窗; 7.努力实现各站、各区段间列车运行的协调和均衡; 8.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 9.提高铁路应急处置能力。
• 3、行包专列、集装箱专列、冷藏专列开行 和运行方案分别由专业运输公司提出方案报 铁道部,由铁道部组织专业运输公司和相关 铁路局协商确定。
• 4、局间分界站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由铁道部 确定。
• 5、货运五定班列和直达列车,应先确定开 行方案和运行方案,在货物列车运行线铺画 完之后,根据方案要求,采用选线的办法确 定运行线。
• 5.机务部门负责提出各线各种列车的牵引机型 (动力牵引方式)、担当区段、机车运用方式、乘 务方式及一次乘务工作时间标准、牵引重量、各 项技术作业标准、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 分、牵引变电所供电范围和方式及单元供电臂范 围,供电天窗时间、停电方式及供电能力等;
• 6.车辆部门负责提出各种车辆构造速度,列检布 局、作业方案,各种列车技术作业站及作业时间 标准等;
• 8.各铁路局计算运行图各项指标,整理、 审核列车运行图及相关资料、文件,做好 编图工作总结;
• 9.铁道部于实行前45d下发实行新图文件, 铁路局于实行前30d下发实行新图文件及相 关资料,做好新图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新图培训,召开新图实 施工作会议;
• 10.实施新图,做好列车运行图新旧时刻 交替和新图实施值班、总结等工作。
• 10.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为业务部门资料准备工作 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等。

运行图的编制

运行图的编制

满载率
实际载客量 列车定员
100%
客运量 平均运距 客运列车数 列车定员 列车运行距离
100%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运行图的编制
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1.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1)按要求和编制目标确定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注意事项。 (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査研究和试验。 (3)编制列车运行方案。 (4)征求调度部门、行车和客运部门、车辆部门意见,进行必要调整。 (5)根据列车运行方案,铺画详细列车运行阁,编制列车运行时刻表和编制说明。 (6)编制分号运行图。 (7)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检查。 (8)计算列车运行图指标。 (9)将编制完毕的列车运行图、时刻表和编制说明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执行。
车辆全周转时间
全日营业时间 运用车组数 全日车辆运用数
运行图的编制
四、列车运行图指标
9.行车间隔
行车间隔是指列车更替时间,即两列同方向载客列车的间隔时间,可分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 分别考核,计算公式为
I T周 N运用
运行图的编制
四、列车运行图指标
10.满载率
满载率又称运能利用率,它用来表示车辆客位的利用程度。编制列车运行图时,既要保证一定的列 车满载率,是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又要留有一定余地,以应付某些不可测因素带来的客流量波动。 满载率的计算公式为
运行图的编制
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2.计算机编图的技巧及事项
(1)时间问题 (2)时机问题 (3)行车组织与施工组织的关系 (4)充分利用运营条件 (5)充分利用设备能力 (6)列车满载率与在线运用车组数的关系 (7)客流分布与运行图的关系
运行图的编制
三、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
(1)发布实施新图的命令。 (2)印刷并分发列车运行图和列车时刻表。 (3)拟定执行新图的技术组织措施。 (4)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新图。 (5)根据新图的规定,组织各站段修订《行车工作细则》。 (6)做好车辆和驾乘人员的调配工作。

列车调度指挥(第3版)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列车调度指挥(第3版)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 三、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必须专机专用, 必须确保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坚持统一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铁路 信息系统,实现资源与数据共享。
• 四、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采用的数据库结构及 编码规则,应采用国家及部颁标准,符合现行的 有关规章、规则,尽量采用现行信息系统使用的 结构和编码规则,以便相互兼容。
合规定的时间标准; • (5)在运行图上预留的施工“天窗”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二)列车运行图指标:
• 1.数量指标 • (1)国境站和局间分界站相互交接的列车数。 • (2)按列车性质分类的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数。 • (3)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走行公里。 • (4)由各始发站发出的各种旅客列车数和各种货物列车数。 • 2.质量指标 • (1)货物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 。 • (2)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 (3)速度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 (4)机车全周转时间( ),它是反映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周转一次平均
• 五、计算机编图所需基础数据由铁路局负责收集、 整理、审核、录入,并根据有关要求进行修改和 维护。铁道部要加强对数据的审核、管理。
• 六、国铁集团负责规范计算机编图所需数据格式, 国铁集团、铁路局编图有关各部门均应按规范格 式准备编图资料。
• 七、铁路局各部门在铁道部对编图资料审定后5 d 之内将修改后的资料以文本和电子文件方式提供 给铁路局运输编图人员。铁路局运输编图人员负 责正确建立编图数据库并于开始编制全路列车运 行图前10d上报铁道部。
• ★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 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
• ★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 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 行。
• (一)基本图与分号图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三、按照列车运行速度
图4—1—8
4-1-8
28
四、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
成 对 运 行 图 ( 见 图 4—1—5 、 图 4— 1—6 ) 不成对运行图(见图4—1—9 )
29
四、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
4-1-9
30
五、按照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
连发运行图(见图4—1—9 ) 追 踪 运 行 图 ( 见 图 4—1— 10 )
11
一、坐标原理
其二为以横坐标表示距离,纵坐标表示时间。 这时,列车运行图上的水平线表示时间;垂直线 表示分界点中心线,垂直线间的间距表示分界点 间的距离,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采用第一种 图形表示形式。
12
二、运行图的格式
➢ 二分格运行图(见图4—1—1) ➢ 十分格运行图(见图4—1—2) ➢ 小时格运行图(见图4—1—3)
36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L1'
L2'
L1''
厂矿 企业
社会 生活
铁路运 输生产
社会 生活
厂矿 企业
9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一、坐标原理 二、运行图的格式 三、车站中心线位置的确定方法 四、列车运行时刻的表示方法 五、列车运行线的表示方法和车次的规定
10
一、坐标原理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对列车运行时间、 空间关系的图解表示,因而实际上它是对列车运 行时空过程的图解。在列车运行图上,对列车运 行时空过程的图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其一为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 这时,列车运行图上的水平线表示分界点的中心 线,水平线间的间距表示分界点间的距离;垂直 线表示时间;
13
二、运行图的格式
1
2
3
A
B
图4-1-1 二分格运行图
14
二、运行图的格式
9
பைடு நூலகம்10
11
12
a
b
13
14
c
d
图4-1-2 十分格运行图
15
二、运行图的格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C
D
图4-1-3 小时格运行图
16
三、车站中心线位置的确定方法
(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率确定, 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 的比例来确定横线位置。
作用 ➢ 铁路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 ➢ 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 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 行生产计划;
7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 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行车有关部门的工作
线路、站场、 机车、车辆
的运用
运行图
铁路网的 运输生产
活动
8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 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2)按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确定, 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 时分的比例来确定横线位置。(见 图4—1—4)
17
图4—1—4
4-1-4
18
四、列车运行时刻的表示方法
➢ 在二分格图上: |表示分钟,| 表示30s ➢ 在十分格图上:填写10min以下的数值 ➢ 在小时格图上:填写60min以下的数值
➢ 车次填记位置: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 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的上方。
20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一、按使用范围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三、按照列车运行速度 四、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 五、按照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
21
一、按使用范围 铁路内部使用的列车运 行图 社会使用的列车运行图
22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31
图4—1—10
4-1-10
32
第四篇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三部分 列车运行图结构分析 第四部分 列车晚点传播理论 第五部分 列车旅行速度 第六部分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第七部分 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第八部分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33
第二部分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车站间隔时间 第三节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34
第一节 概 述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二、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三、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
间标准 四、列车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
时间标准
35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 站或线路所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它由机务 部门采用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查定。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按车站中心线或线路 所通过信号机之间的距离计算。当到发场中 心线与车站中心线不一致时,按到发场中心 线计算(见图4—2—1)。
5
一、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 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 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 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 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 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6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单线运行图(见图4—1—5) 双线运行图(见图4—1—6) 单双线运行图(见图4—1—7)
23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4-1-5
24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4-1-6 25
二、按照区间正线数
4-1-7
26
三、按照列车运行速度
平 行 运 行 图 ( 见 图 4—1—5 、 图 4— 1—6 ) 非平行运行图(见图4—1—8)
学习内容
➢ 列车运行图基本概念 ➢ 列车运行图各组成要素及其计算 ➢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 机车运用 ➢ 列车运行图编制 ➢ 通过能力加强的措施和方法
1
学习重点
➢ 列车运行图各组成要素 ➢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扣除系数
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 + 实训 + 课程设计 + 调度中心生产实习
2
学习要求
➢ 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 领会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
中的地位和作用 ➢ 掌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初步掌握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技能
3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4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一、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表示时刻的数字具体填记位置: ➢ 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都填写在列车
运行线与横线相交的钝角内; ➢ 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一般填写在出
站一端的钝角内。
19
五、列车运行线的表示方法和车次的规定
➢ 运行线的表示: 旅客列车 货物列车
➢ 车次的规定:上行列车车次为双数 下行列车车次为单数
➢ 向首都的方向为上行方向,反之为下 行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