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
、
假定 和简化 都被认 为 没 有 反 映 出线路 区 的实 际 情 况 基 于利 用当时 已 有 长足进 步的 计算 机 尽量安排 列车
,
山 阳 线 的标 准运 行图编制作业
,
这
.
次 采用计算机编制 列车运行 图 总 共占用计算 机 叮 天
172 小 时
.
通过提 高列车对数 增加线路容量的 考虑 算机编制 时刻表
。
,
、
办理
、
为附 属装 置的 计算机
由 于 研究 开 始时就被指 出的 人
,
时间等
机 间 的情 报交换 有 了 飞跃 的进 步
变 得容 易起来
:
,
故
更主要 的 是 由包括 机车车 辆运 用
,
,
乘务 员运 用
。
采用计算 机编制 时刻表 有 了很 大发展 器上
,
即 计算机的计
,
站 内作 业 等多种重 要因素错综 复杂地交织在 一 起
,
贯线
( 米原 一
青森 》试 用 了本 社 所 编制的 方案 运行图
19 7 2
“
线路 容量
”
的 议 沦甚 为活跃
.
。
虽然 对
获得了良好 的效果 故在
主 要 干线
,
年
,
.(;ຫໍສະໝຸດ 月一g月,
对全 国
、 。
计算线路容量提 出多种理 论 方案
但 由于 进 行过多的
.
19 73 年 1 0
月改图 时 以 及 东北 线 高崎线 都 采用 了计算 机
。
, ,
则
故趁技 术研究所换 新型计算机之机 没置 于 国铁本社列车科内 的计算 机联 接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与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第三节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特点
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处理手段,减轻了列车运行图编制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第二节 传统手工编图存在的主要问题
编图问题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复杂、技术难度大,因此 在人工编图的方式下,编图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编图的速度和质量得不到科学的保证。现有 的人工编图所呈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 由于手工编制列车运行图周期长、不能作多方案比选
过模拟列车的运行过程,确定最佳的信号配置方案及闭 塞分区长度,进行人员的培训和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能力 测试,对运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 施等。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英国也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编图研究。1965 年英国借助计算机,首先在较短的区段上进行列车运 行模拟,后来发展到在包括30个车站、300架信号机的 单线自动闭塞区段上进行列车运行模拟。从1971年开 始,英国用计算机直接指挥编组站的作业过程,广泛 采用列车运行图自动描绘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日本应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主要采取人机对话的 形式,编图人员使用光笔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大 大的减少了编图的工作量。近几年,日本在研究“人工智能” 的基础上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专家系统的开发,采用搜索树 原理和经验制约作为知识规则进行驱动,利用启发式手段 (HEURISTIC),进行局部自动调整,从而把人的判断能力 和计算机的高速运行能力结合起来,开发了列车运行图编制 系统(DIADS),并在1991年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列车运行系统概述

列车运行系统概述041410230刘乐一、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铁路的投入力度,我国铁路建设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铁路的软肋-高速列车控制,因此发展我国自己的高速列车控制系统对于减少铁路建设运营成本,减少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列车控制基本知识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CTCS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二、列车发展历史背景2.1国内外发展比较及其发展趋势起初六十年代之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由路旁信号机来传递信息,列车运行安全取决于司机的视觉驾驶技术和经验,前后列车间的空间间隔由相邻信号机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再到后来七十年代之后,列车速度的提高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安全和效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地面信息传输技术和列车信息接收技术的不断完善,出现了点式ATC系统,点连式ATC系统和连续式ATC系统。
从九十年代后,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向数字化ATC发展,通过不同信息传输媒体,采用信息编码传送目标速度、目标距离和轨道电路长度等信息,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通信,因此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得到增强,效率得到提高,效益明显改善。
国内2O世纪大部分时间,全路机车都安装了机车“三大件”,即机车信号、自动停车和无线列调,行车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1985年我国引进国外的无绝缘轨道电路和车载ATP系统。
以此为标志,开始我国运行控制现代化系统的发展,九十年代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结出硕果。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LSK旅客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在广深线160~200 km/h的列车上投入运营。
LSK 系统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准高速旅客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综合信号安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可靠性与故障安全理论,构成新型人机关系的信号安全防护系统,并首次以车载信号作为行车凭证,实现了我国超速防护系统历史性的突破。
发展趋势:发展中的列车控制系统将成为一个集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
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
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
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
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
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研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同时,强化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和客运专线运输计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全路特别是客运专线运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
【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36)003
【摘要】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是铁路适应市场的需要,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调整子系统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列车运行图系统的调整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讨论,对该子系统框架的设计以及图形显示优化的技术实现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总页数】5页(P240-244)
【作者】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成都铁路局运输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2.41
【相关文献】
1.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设计的研究 [J], 倪少权;吕红霞;杨明伦
2.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J], 王凯;倪少权
3.计算机编制上海枢纽列车运行图工程实现 [J], 汤友福;吴林;朱挺
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列车运行图编制一体化系统设计 [J], 黄树明;杨皓男;倪少权
5.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由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倪
少权教授主持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J], 张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
纪洪业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是一项涉及路网内技术设备的运用、生产力布局、工作量调整的繁重、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为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提高效益的源头
作用,应当及时地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列车运行图的调整编制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仍然依靠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编图周期长、难度大,根本无法适应当前铁路改革的节奏.因此,建立一套先进的、路网区域的、安全可靠的、应变
能力强的、适应市场经济效益型的、运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工具支持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势在必行.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纪洪业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营销调度处,副科长,工程师,呼和浩特,0100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J], 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
2.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J], 王凯;倪少权
3.计算机编制呼和浩特铁路局列车运行图的研究 [J], 纪洪业;武文魁
4.计算机编制呼和浩特铁路局列车运行图通过鉴定 [J],
5.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由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倪少权教授主持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J], 张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DCS简介

TDCS简介TDCS系统TDCS系统系统简介TDCS(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是覆盖全路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为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和平台。
TDCS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实现对列车在车站和区间运行的实时监视,动态调整、自动生成列车运行三小时阶段计划,实现列车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和实迹运行图的自动描绘;实现分界口交接列车数、列车运行正点率、行车密度、早晚点原因、重点列车跟踪等实时宏观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统计报表;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便于机车合理调配,提高运输能力和安全程度;显示铁路路网、沿线线路、车站、重要列车和救援列车分布等主要信息,为铁路事故救援、灾害抢险、防洪等提供决策参考。
TDCS系统采用各种新技术与铁路信号技术的特点相互融合,把传统的以车站为单位的分散信号系统逐步改造成为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信号系统,由提高安全提高效率向提高运输效能转变,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由模拟传输向数字传输转变,由手工绘制向辅助及自动绘制转变;通过建立一个融先进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系统,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先进的调度指挥和处理手段,提高应变和处理能力,减少调度人员通话和手工制表数量,改善调度指挥人员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组织的科学性、劳动生产效率和铁路服务质量,为铁道部生产布局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结构中心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车站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车站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调度中心子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为通过双冗余局域网实现的以太网网络接口,接口为RJ45 接口规范、网络介质为5 类双绞线,速率为100M。
CTC简介[1]
![CTC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dfe8891216fc700abb68fce6.png)
调度集中是由调度员按行车计划集中指挥列车运行的远程控制系统,是铁路运输生产指挥自动化的装备。调度集中提高了铁路运输的生产效率,实现了作业量少的车站运输指挥的无人化,具有减员增效的作用。
调度集中系统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正常情况下没有交放权,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通道故障情况下有降级措施,保证通信中断后的一定时间内车站的接发车作业不中断。
பைடு நூலகம்
CTC的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调度指挥中心、车站系统、网络系统。
CTC中心一般设在路局调度所,负责控制整个调度区段列车的运行。CTC中心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信前置服务器,GSM-R接口服务器、大屏显示系统,行调工作站,控制工作站,助理调度员工作站,综合维修工作站,电务维护工作站,网管工作站、打印设备,TMIS接口计算机,网络设备等。
CTC在实现列车进路自动控制的同时,将调车进路控制也纳入系统统一管理,避免了行车调度人员与车站行车人员频繁交接控制权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
目前已经建设CTC的线路有:
西宁—格尔木 格尔木—拉萨 浙赣线
胶济线 大秦线 陇海线
日本调度集中营业里程达2.6万公里,占总营业里程的90%;美国BNSF铁路公司的调度控制中心控制着7.2万公里铁路网的运行;法国高速铁路、加拿大和北美的重载运输,已经全部实现了综合指挥调度。印度和韩国,也有70%~80%的铁路实现了调度集中控制。
调度集中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我国主要干线铁路尚未采用调度集中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调度集中是铁路未来发展方向。
分散是相对于调度中心集中控制而言,将过去由调度中心集中控制所有车站的列车作业的方式,改为由各个车站设备独立地控制各自的列车和调车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企业文化/公司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
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
我
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
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
客车二分格方案图。
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
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
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
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
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
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
已真正成为了现实。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
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
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
等子系统组成。
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
第1页共4页
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
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
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
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
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
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
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
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
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
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
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
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
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
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
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
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深入研发列车
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