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
幼儿园小班保护耳朵教案(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保护耳朵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保护耳朵教案(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保护耳朵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耳朵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我们通过耳朵的听,可以辨别出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分辨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悦音还是噪音。
因此耳朵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很好奇,很容易做一些危险的尝试,比如说把一些小的东西放进自己的耳朵或是鼻孔里,导致受到伤害。
如果小朋友们不爱惜自己的耳朵,让他生了病或是受到伤害,那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在本节活动中只要是让幼儿知道耳朵的功能以及对人的重要性,简单的了解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目标1、了解耳朵的功能。
2、了解哪些行为会危害耳朵的健康。
3、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耳朵的功能及对人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
难点:1、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用汉语表达出三种以上保护耳朵的方法活动准备1、常见的打击乐器、录音机、音乐磁带、噪音录音、课件等。
2、课前幼儿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有关耳朵的小知识。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通过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教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李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现在我要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脑筋转的最快,能第一个猜出来。
出示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中间隔山看不见。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耳朵。
二、基本部分1、看一看耳朵的样子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说:耳朵、耳朵、我有一对小耳朵。
摸一摸你们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小耳朵长的什么样?2、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1)你知道我们耳朵的基本构造吗?请说一说。
(2)播放ppt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
(外耳、中耳、内耳)小耳朵两只小耳朵,最爱听什么。
小鸟来唱歌,美妙音乐多。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教案设计应对嘈杂环境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 - 应对嘈杂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耳朵的构造、功用和保护方法。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良好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耳朵的构造、听力的作用以及一些简单的防护方法。
2.教学难点:幼儿对耳朵构造和听力的理解,如何通过常见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耳朵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1.引入环节:用歌曲、音效的方式带入课程,让幼儿们感受到美好的听觉世界。
2.知识讲解: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们介绍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并向他们展示危害听力的因素,如噪音、头痛和感冒等。
3.感性体验:以材料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对简单的耳塞使用,让他们感受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4.相关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学习内容和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幻灯片、图片、模型等形式;2.活动、体验、互动的教学方法,如DIY制作、游戏、竞技等形式;3.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学生中心化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流程1.开场环节:用歌曲、音效或幻灯片回顾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提前导入新的知识。
2.知识讲解:向幼儿们介绍耳朵的构造和功能,让他们了解怎样听才不会伤害自己的耳朵。
同时,向他们展示危害听力的因素和常见疾病,如噪音、头痛和感冒等。
3.制作耳塞:通过材料的制作和操作,让幼儿们亲身体验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并理解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们参加游戏、竞赛、课本作业等活动,加深学习内容和增强环保观念。
5.总结回顾:让幼儿们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关键要点和提醒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展示1.通过教师的讲解、图片、音效、幻灯片等形式向幼儿们展示耳部的构造和功能;2.通过材料的制作和操作,让幼儿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对简单的耳塞使用,让他们感受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听力损害的方法;3.通过游戏、竞技、课本作业等形式加强耳朵保健知识的巩固和环保观念的强化;4.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们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敏感性。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教案设计感受自然之音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耳朵保护的重要性;2.认识及了解常见的耳朵疾病;3.能够正确的保护耳朵,并学会正确使用耳机等电声产品;4.感受自然之音。
二、教学内容1.引入新课:引导孩子们在教室内听到自然之音,并诱导孩子们强烈地记住这个自然之音。
指着窗户带着孩子们看窗外:羊咩咩地叫,小鸟啾啾地叫,人、车、狗等声音并杂。
请孩子们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声音的来源。
2.学习主要知识点: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学习如何正确的清洁耳朵;了解常见的耳朵疾病及其预防;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3.展开教学:看图片,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功能。
耳朵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经过引导,孩子们会认识到耳朵的外、中、内三部分,代表了三个功能:收集声音、传导声音、感受声音。
展开互动,教师注意让孩子们感受手摸手摸,看看自己的耳朵。
现场展示耳朵的正确清洁方法。
4.常见的耳朵疾病及其预防:说说哪些声响或频率的声音容易伤害耳朵;以及工具如何有效地减轻噪音引起的耳朵问题。
5.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当使用耳机等电声产品时,不要将音量调得太大,不要长时间戴耳机,以免造成耳朵伤害。
建议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耳机音量设置在50%以下,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6.感受自然之音:领着孩子们到室外,把他们关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
让孩子远离一切噪音,只能聆听着蝉鸣、鸟鸣、水流、风声等大自然的声音,同时,教师举行的“自然之音曲目”也让每一位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到积极健康的声音。
三、教学步骤1.观察自然之音,让孩子们思考这些声音的来源。
2.展示耳朵的结构及功能,并感受手摸手摸,看看自己的耳朵。
3.讲解耳朵清洁方案,演示正确的清洗方式。
4.解释常见的耳朵疾病及其预防。
5.引导儿童如何做好耳朵保护。
6.感受自然之音,带儿童体验大自然声音。
四、课后评价1.让孩子们分组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声音。
2.在班级学习日志上记录感受到的自然之音。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导语: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幼儿园小班的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同时,我们还将对这个教案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改进的思路。
一、教案概述保护耳朵是小班的一堂健康教育课,旨在让孩子们认识到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听力器官。
教案主要内容包括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听力损伤原因、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如何正确的保护耳朵。
2.认识到过度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3.学会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2.难点: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答的形式,询问孩子们对耳朵的认识,并向他们展示耳朵的图片。
2.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将耳朵划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解释耳朵的功能:听到声音、保持平衡。
3.讲解听力损伤原因: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孩子们展示耳朵在过度噪音下受损的情况。
如在电影院中音量过大、在玩具吵闹的环境中玩耍等。
4.讲解预防措施:向孩子们介绍如何正确保护耳朵,如远离噪音源、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佩戴耳塞等。
5.讲解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将不同种类的耳塞示范给孩子们看,并展示正确佩戴的方法。
6.练习与巩固: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常见的噪音源,同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7.总结反思: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五、反思与改进教案的设计兼顾知识性和实践性,通过直观的图片和互动的问答引导,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孩子们了解到过度噪音对耳朵的损伤,进一步增强他们保护耳朵的意识。
然而,教案在讲解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的环节上可能有所不足。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准备更多的耳塞,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自体验正确佩戴的方法,并搭配更多的实例让孩子们深入理解耳塞的使用价值。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耳朵教案(三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耳朵教案(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耳朵教案一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健康生活教案附教学反思二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冬天不怕冷教案附教学反思三
- 1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耳朵教
案一
小班健康活动保护耳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并学会正确的自护方法,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保护耳朵教案吧。
活动目标:1.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并学会正确的自护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儿看不见。
二、讨论耳朵的作用。
1.介绍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们知道耳朵是用来干吗的吗?(幼儿回答)先请幼儿用耳朵去听音乐,然后请幼儿用双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听到声音。
2.幼儿讲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听出不同的声音。
3.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辨。
4.请幼儿闭上眼睛,请一位小朋友们熟悉的老师说一句话,让幼儿猜测,再次体会耳朵能听见声音。
2 / 2。
保护耳朵小班健康教案5篇

保护耳朵小班健康教案5篇保护耳朵小班健康教案5篇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保护耳朵小班健康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保护耳朵小班健康教案精选篇1活动内容:耳朵听听乐活动目标:1、感知耳朵的作用,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喜欢玩听觉游戏,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知耳朵的作用。
活动难点: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准备:小镜子、耳朵图片、录音机等活动过程:1、播放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导入主题。
2、观察图片,认识耳朵及作用。
让幼儿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3、游戏:《你的耳朵在那里?》每人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图片,进一步观察耳朵。
(2)幼儿讨论:(1)耳朵的外型,观察发现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
(2)怎样保护耳朵。
小结: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帮我们听到许多声音。
我们要保护好耳朵,不要让耳朵受伤;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不能对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声吼叫等等。
4、游戏:《听听说说》继续感知耳朵的用途,通过游戏分辨出各种声音。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保护耳朵小班健康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认识耳朵和鼻子,知道耳朵能听声音,鼻子能闻气味,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2.能用耳朵听辨不同声音,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
3.对听声音、闻气味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电话铃声、小动物叫声等。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教案设计造型玩具DIY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 - 造型玩具DIY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DIY制作玩具,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3.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保护耳朵的认知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耳朵的结构与功能2.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DIY制作玩具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对耳朵有所认知,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教具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让幼儿亲自触摸、感受、模拟耳朵各部位的功能,引导幼儿发现耳朵的神奇之处。
3.教师向幼儿讲解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减少噪音、勿使用耳塞、保持耳朵的清洁等。
4.教师通过音乐和声音的多样化,让幼儿锻炼耳朵,提高耳朵的敏感度,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让幼儿参与“猜音乐”和“听声音”的游戏,以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耳朵和听觉。
5.针对幼儿对玩具的喜爱,教师在课堂上开设DIY制作玩具的环节,通过参与DIY制作,增强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6.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自由组合和制作玩具,要求幼儿根据耳朵的造型来设计玩具,并协助幼儿选取适合的材料和工具,使他们在玩具制作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7.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都需要在班里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通过展示来促进整个班级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通过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正确了解耳朵和听觉,有所认知。
2.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幼儿加深对保护耳朵的认知,提高耳朵的敏感度,同时增强了幼儿的听觉能力。
3.通过DIY制作玩具,让幼儿参与其中,助于幼儿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4.通过小组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让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了班级互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幼儿们认识到了耳朵需要保护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对耳朵的认知,增强了幼儿在听觉上的敏感性。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
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捏耳朵、用力摔门等行为会伤害耳朵,并具备正确的保护耳朵的措施;
3.听从老师的指导,采取有益于耳朵健康的行为。
2. 教学过程
2.1 活动一:认识耳朵
通过介绍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2 活动二:保护耳朵
1.讲解伤害耳朵的行为,如捏耳朵、用力摔门等,引导幼儿明确这些行为会伤害自己的耳朵;
2.告诉幼儿正确的保护耳朵的措施,如不用力碰撞耳朵,不捏耳朵等;
3.立即实践,让幼儿对于保护耳朵的措施有更深刻的认识。
2.3 活动三:听从老师的指导
1.告诉幼儿老师有责任保护他们的耳朵,让幼儿明白老师的指导是有益于耳朵健康的;
2.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幼儿听从老师的指导,积极采取有益于耳朵健康的行为。
3.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图片、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幼儿明确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在活动二中,老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耳朵的措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活动三中,老师强调老师的指导对于幼儿耳朵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听从老师的指导,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
一方面,这样的教学仍停留在表层,对于幼儿的深层次认识尚不够充分。
另一方面,由于幼儿自身的特性,部分幼儿跟随老师的指导和要求执行并不理解,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和针对性的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够更多的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
品教案设计
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一:有用的耳朵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耳朵的外形特点和构造。
2.让幼儿在比较、讨论中了解耳朵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3.发展幼儿的听觉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两个易拉罐(里面装的物体不同),PPT准备,《不要随便掏耳朵》视频,日常小朋友生活照。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只有出现各个动物耳朵的图片,让幼儿猜测动物名称。
2.出示只漏耳朵的小朋友的图片让幼儿来猜测。
(出示各个动物形象和身边小朋友的耳朵是为了立刻来突出这节课上课的重点。
)
二、了解耳朵的构造。
1.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耳朵,为后面准确区分各部位做准备。
2.结合教材上的耳朵解剖图请幼儿看多媒体课件(耳朵的结构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与多渠道参与法,让幼儿在观察后说,在看后了解在参与后掌握耳朵的各部位名称。
(设计环节的意图可以不出现的教案中,一般说课时会用的比较多。
另外,把该环节要说的话都写出来,以便上课时语句表达可以更加准确到位)
三、了解耳朵的作用
1.了解耳朵美观的功能——选取小朋友的生活照,通过找不同方式让小朋友感受到有耳朵的重要性。
(采用比较体验法,让幼儿感受到耳朵的重要性)。
2.了解耳朵的听觉功能——选取了两段风格很迥异的音乐是为了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耳朵可以听到音乐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
3.了解耳朵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分辨音色——教师出示制作好的装有米粒和弹珠的易拉罐两只,晃动罐子,请幼儿倾听,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罐子中装的是什么。
(采用感知体验法让幼儿对本活动产生兴趣,增加趣味性。
)(如何说,每个环节把要说的话都写进去)
四、看视频《不要随便掏耳朵》
1.看完视频,先提问,请幼儿来说说视频内容,提取幼儿已有的保护耳朵经
2.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能不能随便掏耳朵,如果要掏耳朵必须有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才可以。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耳朵,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声音不能太大,不能对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喊大叫,更不能用尖利的物体去掏耳朵,因为耳朵里的耳膜对我们很重要,如果把它弄破,就听不见声音了。
如果听见特别刺耳或是特别大的声音时要用手把耳朵捂住或者张大嘴巴,这样可以减少声音对耳膜的刺激。
五、保护耳朵小窍门(对孩子要说的通俗易懂,下面的表达太成人了些)
1.按摩耳廓: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
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可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
2.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3.全耳“总动员”: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这手法对内脏有很好的。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二:保护耳朵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并学会正确的自护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儿看不见。
二、讨论耳朵的作用。
1.介绍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们知道耳朵是用来干吗的吗?(幼儿回答)先请幼儿用耳朵去听音乐,然后请幼儿用双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听到声音。
2.幼儿讲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听出不同的声音。
3.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辨。
4.请幼儿闭上眼睛,请一位小朋友们熟悉的老师说一句话,让幼儿猜测,再次体会耳朵能听见声音。
5.教师小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听见不同的声音。
三、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对我们重不重要啊?
2.耳朵对我们来讲真的很重要,那我们在生活中要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呢(请幼儿回答)
3.我们要怎么样保护耳朵呢?
(1)防药物中毒。
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
耳疼或不舒服应马上去医院检查。
即使没毛病,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
(2)防噪声。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
要注意远离噪声。
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儿童不用耳机听收音机。
(3)防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
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防揪打。
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
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有害。
(5)不挖耳。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
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环。
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
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7)了解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
师: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我们发现班上有个别小朋友喜欢将纸塞到耳朵里。
今天,小朋友们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能将东西塞进耳朵,说话要轻声,不大声说话等。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保护耳朵》精品教案设计三:耳朵听到了什么活动目标:
1、感受耳朵的重要,了解爱护耳朵的简单常识。
2、听辨同伴的声音,发展听觉的xx。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感受耳朵的重要性,了解爱护耳朵的简单常识。
活动难点:听辨同伴的声音,发展听觉的灵敏性。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大山看不见。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请一位幼儿趴在老师的腿上,请另一位幼儿走到该幼儿旁边说“×××,猜猜我是谁?”让猜的幼儿根据声音说出对方的名字。
游戏依次进行。
2、幼儿进行游戏
当幼儿才不准确时,教室根据性别、外貌特征或衣着打扮给与适当的提示。
3、提问:游戏时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能猜出小朋友的名字?(引导幼儿说出耳朵能听出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4、教师小结:小耳朵真好,能帮助我们分辨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三、耳朵还能听见什么声音?
1、你的耳朵听到过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说声音是什么样的,请幼儿学说象声词)
2、请幼儿听听磁带众的各种声音,说说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并学一学这些声音。
四、看看我们的耳朵
1、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耳朵,摸摸伙伴的耳朵。
2、出示耳朵的图片,进一步认识耳朵。
3、教师小结:我们的耳朵能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小耳朵真是我们的好宝贝!我们要爱护它。
五、爱护我们的耳朵
1、说说我们该怎么爱护自己的耳朵呢?
2、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小结:不往耳朵里塞小东西;听音乐、看电视音量要适中;不对别人大喊大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