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分析环境

·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的国内法律环境
法律政治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的重要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引导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
1、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与否,会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重大的影响。如果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就会给企业营销造成良好的环境。相反,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尖锐,秩序混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稳定。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一定要考虑东道国政局变动和社会稳定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
·政党所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府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作为供应者,政府拥有无法比拟的自然资源、土地和国家储备等。它的决定与偏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战略。
-作为购买者,政府很容易培育、维持、增强、消除许多市场机会,如政府采购。
·各种政治性团体
-一方面,这些政治性团体会对国家政治环境施加影响,政府的决策会适应这些力量;
法律环境分析主要要分析的因素有:
(1)法律规范,特别是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如《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税法》、《企业破产法》等。
(2)国家司法执法机关。在我国主要有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各种行政执法机关。与企业关系较为密切的行政执法机关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税务机关、物价机关、计量管理机关、技术质量管理机关、专利机关、环境保护管理机关、政府审计机关。此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行政执法机关,如各级政府的财政、税收、物价检查组织等。
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预测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政治环境因素一旦影响到企业,会使企业发生非常迅速的变化。
国际营销的政治法律环境

国际营销的政治法律环境1. 引言国际营销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销售、推广和营销活动的过程。
在进行国际营销时,企业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对国际营销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促进或阻碍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本文将重点讨论国际营销中的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 政治环境对国际营销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国家体制、政府政策和政治体系等方面。
不同政治环境对国际营销活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2.1. 国家体制国家体制决定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权力。
在一些国家,政府拥有更大的干预权,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护本国企业,限制外国企业的进入和发展。
这对于国际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2.2. 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对企业的发展和国际营销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政府可能会制定各种政策来鼓励本国企业的发展或保护关键产业。
同时,政府还可能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如关税、配额和审查等,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
2.3. 政治体系政治体系对于国际营销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一些政治体系中,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政府对国际企业的干预力度较大。
而在一些政治体系较为民主的国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少,市场经济更加自由。
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体系,以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
3. 法律环境对国际营销的影响法律环境包括法律规定、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方面。
不同法律环境对国际营销活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3.1. 法律规定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也会对国际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对广告、促销和产品标准有着严格的法律要求。
企业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规定,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3.2. 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对于国际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国家,法律体系相对完善,法律透明度高,为企业提供了较好的经营环境。
而在一些国家,法律制度相对薄弱,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存在问题。
企业需要评估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降低法律风险。
第四章 国际政治法律环境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二版第二编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小结
➢ 一国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与政党体制,政 府政策的稳定性,以及政治风险等。世界上多数 国家的政府可分为两类:议会政府和专制政府, 政府内部的政党体制可以分为四种:两党制、多 党制、一党制和一党专制。当今世界影响国际营 销最关键的政治因素应数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
➢ 国际市场营销的法律环境是由企业本国法律、国 际法律和东道国法律组合而成的。影响国际市场 营销活动最经常、最直接的因素是东道国有关外 国企业在该国活动的法律规范。随着互联网应用 的迅速发展,各国必须重视网络法规的制定,这 是网上交易顺利展开的保证
四、政治风险
国际政治环境分析

国际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是指在特定社会中影响和限制各个组织和个人的法律、政府机构和压力集团①。
国际政治环境好坏对国际企业经营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制定的政策、规章和法律直接影响商务环境。
什么产业将受到国家的保护,什么产业将面临公开竞争,这些都由各国政府决定。
此外,政府还决定有关劳动力的规章制度和财产法规,决定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又将影响投资和回报。
其次,一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情绪影响政府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极大地影响在该国企业经营的可行性。
一些政治运动可能会改变一国政府对外国公司的现行态度并促成新的管制。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国家地理位置不佳,气候条件不良,资源缺乏,但由于政局稳定,鼓励企业经营,依旧能够吸引大量外资的原因。
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不论它是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政府与政治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政府是企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各种压力集团(本国的或是跨国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但还不及政府地位的重要)。
一国政府对企业、竞争、利润的态度,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限制或鼓励,对货物、资金、人员跨国界流通所实行的管制,乃至政府的稳定与否,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高低等,都会影响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的经营绩效.尤其对国际企业而言,政府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对准许或不允许外商在其政治疆界内从事企业活动,几乎具有完全的控制力。
虽然政治的影响力如此全面、如此重要,但对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来说,却有一重要差别.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本地政治环境是一既定的相对不变条件;而对于国际企业而言,东道国政治环境是有别于母国的可变条件,且世界政治局势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状况成为影响其经营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的跨国生产经营活动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影响一般通过势力集团行动的形式,或是通过政府行动或是国家行动的形式出现的,因而带有极大的强制性。
例如,东道国政府在经济政策调整中,宣布对某些行业或领域进行限制,会立即导致这些行业或领域的外资企业不得不做出经营中止或战略调整。
XXX内外部环境分析

XXX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1、国际环境一球多制,多元共存,世界多极化将继续成为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方向。
世界力量已初步出现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转移进程,继欧美之后,亚、非、拉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出现。
国际权力呈分散化态势,世界多极化特征明显。
非西方力量在世界事务中影响力上升。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将是世界进入下个十年的基本面貌。
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调整变革、竞相发展将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
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
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国内环境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屈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公道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大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
可延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构成。
在法律方面,我国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这表明了我国将加大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其必将对国家整个经济生活和所有的经济部门,乃至对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电信行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垄断特点和长期发展的特性,因此《反垄断法》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电信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环境。
中国制度变化的因素

中国制度变化的因素
中国制度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变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市场经济改革、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这些改革措施对中国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制度的变化。
2. 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中国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推动了制度的变革。
3. 国际环境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需要适应和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这也推动了中国制度的变化。
4. 国内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变化:中国在政治和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制度的变革,例如领导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司法体制的改革等。
综上所述,中国制度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
了中国制度的演进和发展。
国际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环境分析

国际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环境分析国际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环境分析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法律和制度环境对国家和全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国际关系和国家间的合作,还对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分析国际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环境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政治环境分析1.1 国家间的权力平衡国际政治环境主要由国际关系和国家间的权力平衡构成。
国家之间的实力和地位对于国际决策和行动具有重要影响。
大国之间的权力角逐、地缘政治利益争端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都是国际政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是国际政治环境的重要方面。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国际会议都为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合作和决策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通过多边合作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治理是国际政治环境的核心目标之一。
1.3 国际冲突和危机国际政治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冲突和危机。
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威胁、核武器扩散等问题都对国际安全和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处理和解决这些国际冲突和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二、国际法律环境分析2.1 国际法律框架国际法律是指规范国家间关系和国际行为的法律体系。
国际法律的核心原则是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
通过国际法律的框架,国家之间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相互协商、解决争端和开展合作。
2.2 国际法律主体国际法律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还包括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
各个主体在国际法律框架下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利益。
2.3 国际法律实施和执行国际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是国际法律环境的关键环节。
国家间通过批准和履行国际条约、参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以及遵守国际法庭的裁决等方式来实施和执行国际法律。
此外,国际社会也通过国际制裁和国际法庭来惩治违反国际法律的行为。
三、制度环境分析3.1 国家制度和政府治理国家制度和政府治理是制度环境的核心。
国际市场营销政治法律环境

国际市场营销学一、政治法律环境1、政治环境(1)政府与政党一、多党并存新加坡实行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法律规定,政党设立自由,5 人以上可以组成政党,目前总共有25个政党。
二、一党主导新加坡是一个在多党民主体制的外壳下成功地保持一党独大的国家,从1965 年独立后人民行动党就一直长期执政。
新加坡实行多党民主制,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执政党是人民行动党,工人党、革新党等其他在野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关系,不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三、党政分开公务员不能入党。
在新加坡,行动党虽然是执政党,但也只是若干政党之一,并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由政府掌握。
公务员一般不能加入政党,任何人到任何部门求职填表时都无须填写“参加何种政治组织”或“政治面貌”的栏目,也没有执政党党员可以优先录用的成文或不成文规定。
四、制约加强议会监督总理。
内阁总理享有很大权力,但内阁总理必须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
设立总统,加强监督。
“民选总统法令”规定总统由全体合法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民选总统具有在人事、财务、行政事务上监督、制衡政府、总理的重要职权。
(2)对华政策①经济关系优先于政治关系②奉行“一个中国”,但保持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③把中国看作其均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中国发挥积极作用④对中国政策从没产生过怀疑,始终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⑤连续稳定、持续发展(3)吸引外国投资的政策①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及投资保障协议的签署: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期间,新加坡又分别与埃及、以色列、立陶宛、蒙古、马来西亚、阿曼和斯洛伐克签署并修改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截止到2006年7月,新加坡共签署了30多份《投资保障协议》,其中与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是在2005年分别签署的。
②资本援助计划:对能在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为新加坡带来特殊利益的投资项目企业,以有银行保证为条件,新加坡可以为之提供低息的长期贷款。
③对研究与开发事业的优惠措施:研究开发支出可以双倍从应课税收入所得额中扣除;用于研究与开发用的机器与设备可以加速折旧;用于研发的投资可以从应课税收入所得额中以特殊形式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