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多糖抗衰老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银耳多糖生物活性与综合应用进展

银耳多糖生物活性与综合应用进展

48 I FOOD INDUSTRYI解读INTERPRETATION银耳多糖生物活性与综合应用进展保护细胞。

在产品领域,添加银耳多糖的益生菌发酵驼乳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甘草的添加能有效促进银耳菌的发酵代谢,提高银耳多糖的产量,同时增强抗氧化活性,为银耳双向发酵体系的研究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小鼠实验表明,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较低分子量的银耳多糖可能具有更优的抗衰老效果。

银耳多糖能够提高被UVB 照射后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 细胞)的活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这些研究为银耳多糖在开发具有抗光老化活性的护肤品和修复皮肤光损伤治疗药物领域提供了依据。

2.2肠道菌群调节银耳多糖在体外发酵实验中表明,能够被肠道微生物有效利用,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显著下降,显示出对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有利于肠道稳态的维持。

通江银耳多糖能够增强高脂饮食条件下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性,重塑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调节特定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的紊乱。

这些改变与银耳多糖减轻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效果密切相关。

在益生菌发酵驼乳中添加银耳多糖,可以提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银耳多糖对双歧杆菌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作为一种珍贵的食材和药材,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银耳多糖具有抗氧化与抗衰老、降血糖血脂、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皮肤状态等多种生物活性。

银耳不仅是一种食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常与长寿、健康和美容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肤品添加银耳多糖,表现出良好的保湿性。

本文综述关于银耳多糖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其提取纯化、分离鉴定、生物活性以及应用探索。

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从大规模应用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展望。

1.银耳多糖提取纯化以及分离鉴定张黎君通过比较季铵盐复合法、盐析复合法和鞣酸复合法,确定复合了纯化银耳多糖的可行方法,其工艺条件为鞣酸浓度40g/L 、80℃、反应50分钟,能够实现多糖提取率21.76%,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口服银耳多糖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

口服银耳多糖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

口服银耳多糖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尚家璐;吴炜亮【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53)6【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银耳多糖(TFPS)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将75只12月龄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衰老模型组(M组)、TP-100组[给予100 mg/(kg·d)TFPS]、TP-200组[给予200 mg/(kg·d)TFPS]、TP-400组[给予400 mg/(kg·d)TFPS]和透明质酸(HA)组[200 mg/(kg·d)],每组15只。

每周在实验组小鼠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TFPS和HA,干预12周。

另取15只2月龄雌性KM小鼠作为年轻对照组(Y组)。

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背部皮肤,检测小鼠皮肤理化特性、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内源性组分[H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及胶原降解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

结果:与Y组比较,M组皮肤水分含量下降(P<0.05);与M组比较,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水分含量升高(均P<0.05)。

与Y组比较,M组皮肤重量下降(P<0.05);与M组比较,HA 组和TP-400组皮肤重量升高(均P<0.05)。

与Y组比较,M组皮肤GSH-Px、CAT 和T-AOC水平下降(均P<0.05)。

与M组比较,HA组、TP-100组和TP-200组皮肤GSH-Px升高,TP-400组皮肤CAT水平升高,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T-AOC升高(均P<0.05)。

与Y组比较,M组皮肤ColⅠ、ColⅢ、HA含量下降(均P<0.05)。

与M组比较,TP-100和TP-400组皮肤ColⅠ含量升高,HA组和TFPS 各剂量组皮肤ColⅢ含量升高,TP-400组皮肤HA含量升高(均P<0.05)。

银耳多糖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银耳多糖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银耳多糖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张黎君(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42)摘 要:银耳多糖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及其绿色天然的性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综述了银耳多糖的功能特性并详细总结了近年来银耳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为银耳多糖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银耳多糖;功能;应用研究Research Progress on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remella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ZHANG Lijun(Henan Technical Institute, Zhengzhou 450042, China)Abstrac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because of its special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green and natural properties.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functions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and summarizes in detail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food and cosmetics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Keywords: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func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银耳是我国珍贵的食药两用菌,清代叶小峰所著的《本草再新》对银耳有一定介绍[1]。

银耳多糖的分子修饰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银耳多糖的分子修饰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属菌类植物,素有“菌中 之冠”美称,又名白木耳,是一种高等真菌,具有滋阴润肺、益 气和血、补肾益精、强心健脑的功能。
银耳营养成分齐全,赖氨酸含量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 为 65%~78.3%,其中银耳多糖就占了干重的 60%以上,银 耳多糖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发生;银耳富含疏、磷、铁、镁、钾、钠及多种元素,对平衡人体 代谢十分有益;银耳含脂类较少,且多为磷脂,因而对高血 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有益;银耳中的粗纤维含量为 2.4%~2.75%,对老年便秘患者相当有利;银耳还含有多种 B 族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等。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3,19(17)
17
银耳多糖的分子修饰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陈新仁 吴 琼 郑 成
(蕉岭县农业局,广东蕉岭 514100)
摘 要:用 POCl3修饰酸水解银耳多糖所产生的单糖或低聚糖,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修饰后的产物含有磷酸
基团;此外,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合紫外光谱分析,对修饰前后产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清除率(%)=(AC—AS)/AC×100 式中:AS——含有待测物的反应液于 325nm 处的吸光 度值;AC——不含有待测物的反应液于 325nm 处的吸光 度值。
本实验对酸水解后的银耳单糖或低聚糖用 POCl3[6]进行 分子修饰,以期改变其分子结构,增加磷酸基功能团,达到提 高生物活性的目的。
1 原理和方法
银耳多糖是活性多糖中的杂多糖,是大分子,可以先将 银耳多糖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再进行分子改造。 1.1 银耳多糖的酸解 酸降解的依据是,酸性溶液能引起 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使多糖降解为低分子片段,控制酸浓 度、温度及时间可获得不同分子量大小的降解产物。 1.2 银耳多糖酸解产品磷酸化反应机理 将银耳多糖降 解,得到以甘露糖为主的单糖或者低聚糖,然后用 POCl3在适 当的 pH、用量和反应时间下,充分和银耳多糖的降解产物发 生反应,生成具有磷酸基团的新产物,从而提高降解物质的 抗氧化活性,增加其用途。 1.3 银耳多糖酸解产品的制备 先粉碎银耳,称量 50g 银耳 粉置于 900mL 的烧杯里;再称量 800mL 蒸馏水加入 900mL 烧 杯中,搅拌溶解烧杯内的银耳粉;接着移取占蒸馏水量 20% 的浓 HCl,混匀搅拌,盖上保鲜纸;然后立即水浴,设定 80℃, 2h 水浴;取出后,立即用氢氧化纳固体中和溶液中的盐酸至 pH 为 7;然后,将溶液过滤,弃渣取液,放入冰箱保存。 1.4 银耳多糖酸解产品改性实验方法 先在溶液中加入适 量的活性炭,将液体煮沸,自然冷却,接着抽滤,使之脱色;取 无色透明液体 300mL,均分为 3 个 250mL 烧杯装,其中 2 个加 入 不 同 量 的 POCl3,按 液 体 4% ~5% 取 量 ,然 后 加 入 每 个 250mL 烧杯中,让其反应 20~35min;反应完后,用旋转蒸发 器将每个小烧杯的水分蒸出,将每间隔一段时间蒸出的氯化 钠结晶取出收集起来,另外烘干,取烧杯内的液体继续蒸,直 至得到修饰后较纯产品,设定旋转蒸发的温度为 70℃;将产 物制成丸粒完全烘干或半烘干。 1.5 银耳多糖酸解产品改性前后分子结构的测定方法 采 用红外光谱法,称取经过充分干燥的三氯氧磷化后的银耳多 糖酸解产物 10mg,KBr 压片测定其红外光谱。从中分析修饰

银耳多糖抗衰老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开题报告

银耳多糖抗衰老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开题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银耳多糖抗衰老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方向: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名:**学号:********学院(系):资源与环境系专业(班级):生物技术教育1班03级指导教师(职称):唐福全硕士完成时间:2006年10月目录1、引言 (2)2、文献综述 (2)2.1银耳的生物学特性 (2)2.2银耳的化学成份 (2)2.3银耳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及药理作用 (3)2.3.1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3)2.3.2抗衰老作用 (4)2.3.3抗肿瘤作用 (4)2.3.4降血糖作用 (4)2.3.5降血脂作用 (4)2.3.6促进蛋白质、核酸合 (5)2.3.7抗凝血、抗血栓作用 (5)2.3.8抗溃疡作用 (5)2.3.9抗突变作用 (5)3、综述的目的 (5)4、综述的思路和内容 (6)4.1论文关注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6)4.2 论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6)4.2.1银耳多糖提高免疫功能对抗衰老的影响 (6)4.2.2研究银耳多糖抗衰老抗衰老的理论数据 (6)4.2.3为人类利用银耳多糖抗衰老提供全面依据 (6)4.3采用的论文技术路线 (6)5、预期结果和存在问题 (6)5.1预期的结果 (6)5.2存在的问题 (6)6、论文时间安排 (7)7、经费预算 (7)8、参考文献 (7)1、引言衰老是人类的自然进程,而抗衰老是科学领域热门的主题。

根据现代生物学的推算,人的寿命为性成熟期的8-10倍(即100~150岁)。

目前全世界平均寿命约为61岁,发达国家平均为70岁,日本为78岁。

可见当今人类的寿命还远远没有达到自然寿命的期限。

许多研究结果提示,很多营养素具有抗衰延寿的作用,我国传统食物银耳中所含的银耳多糖(TP)有很好的抗衰保健功能,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寿命,对很多老年性疾病都有防治作用。

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与遗传都有很大影响,现代医学使很多疾病引起的衰老得到了控制,但仍未能改变正常衰老的过程,这说明在生物体中有自身控制寿命的机制的存在,只有对相应的机制进行调控,才能真正发挥抗衰老的功能。

银耳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银耳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银耳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银耳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主要是抗自由基的氧化作用。

自由基可以在例如毒素、辐射和空气中产生,当它们接触到人体细胞时会对细胞造成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因此,银耳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这种伤害,从而保护人体细胞。

研究表明,银耳多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抑制活性氧的形成和氧化应激。

它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抗氧化物质,如硫蛋白、胆碱酯、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合成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它还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

此外,银耳多糖还可以抑制蛋白氧化,减少蛋白质的氧化变性和糖基化,从而延缓衰老。

它还能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

总之,银耳多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保护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银耳多糖资源化学与应用

银耳多糖资源化学与应用

银耳多糖资源化学与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银耳多糖的资源状况、结构特性、生物活性、提取纯化及检测研究进展,总结了银耳多糖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为今后银耳多糖的有效开发与深加工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字:银耳多糖;生物活性;开发利用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被称为“菌中之冠”。

自古以来,银耳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重要药材,被誉为“延年益寿之珍品”。

银耳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及功能成分,其中银耳多糖的含量约占银耳干重的60~70%,研究发现银耳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溃疡、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改善记忆力等功效[1-2]。

近年来,银耳多糖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

本文对银耳多糖的资源状况、结构特性、生物活性、提取分离及检测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为银耳多糖的有效开发与深加工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1 银耳的资源状况银耳是中温型菌类,主要生长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是银耳的重要产区,其中以福建古田、四川通江的产量最大,另外在我国浙江、江西、台湾、内蒙古、西藏等地区均有分布。

我国于1958年在福建古田首创瓶栽法开始种银耳,1978年首创袋栽法开始推广种植,1983年开始利用棉籽壳大规模种植银耳。

随着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银耳产量大幅度提高。

目前我国银耳主要采用层架式代料栽培,该方法原料易得、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空间利用率高、管理方便,且所得银耳中氨基酸含量略高于段木栽培[3]。

我国是银耳生产及出口大国,银耳资源十分丰富,但有关银耳制种及栽培、银耳成分及价值、银耳加工及利用等方面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结构特性与生物活性2.1 银耳多糖的结构特性银耳多糖是以α-(1→3)-D-甘露糖为主链的杂多糖,主链的2,4,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等残基组成的侧链。

银耳多糖在子实体、孢子、发酵液和细胞壁中都有存在,其组成单糖有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的探究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的探究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8, 6(3), 230-236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journal/ojnshttps:///10.12677/ojns.2018.63033Extraction and Antioxidation ofPolysaccharide from Tremella fuciformisYing Li, Min Lv, Shilong Cang, Dongyu Hou, Shaoyi Yu, Xinjun ZhuCollege of Life Science,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Received: May 10th, 2018; accepted: May 24th, 2018; published: May 31st, 2018Abstract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Tremella dry sample us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The effect of material to liquid ratio,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ratio was 1:40, the temperature was 60˚C and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30 mi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2,2’-Azino-bis(3-ethyl benzothiazo line-6-sulfonic acid)(ABTS)asrad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via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had obvious antioxidant activity.KeywordsTemella Polysaccharides,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tioxidant银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的探究李颖,吕敏,仓世龙,侯冬玉,于少艺,朱新军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德州收稿日期:2018年5月10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31日摘要以银耳干品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超声提取法对银耳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耳多糖抗衰老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摘要:银耳多糖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衰老活性物质为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

研究表明,银耳多糖的抗衰老作用主要是通过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来进行的。

且作用机制与其生物学特性息息相关。

本文就近年来银耳多糖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银耳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抗衰老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银耳;多糖;抗衰老Abstrac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as an effective anti-aging activematerial for scholars widespread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shows tha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anti-aging is mainly through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life of cells to the phenomenon. And the mechanism and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paper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composition,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nti-aging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reviewed.Keywords: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Anti-aging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与遗传都有很大影响,现代医学使很多疾病引起的衰老得到了控制,但仍未能改变正常衰老的过程,这说明在生物体中有自身控制寿命的机制的存在,只有对相应的机制进行调控,才能真正发挥抗衰老的功能。

国外关于营养对衰老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如Se、维生素A、E都成为研究的对象。

关于衰老的机制众口不一,如遗传学说、脂褐质累积学说、交联学说、端粒学说、特异ERC DNA(环状DNA)积累学说等,最新研究是关于细胞周期调控与衰老。

许多研究结果提示,很多营养素具有抗衰延寿的作用,我国传统食物银耳中所含的银耳多糖(TP)对很多老年性疾病都有防治作用。

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寿命,有很好的抗衰保健功能。

本文基于目前银耳多糖抗衰老研究的基础上,对银耳多糖抗衰老的作用机理进行全面的阐述,关注抗衰老与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细胞周期调节之间的关系。

1 银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1.1 银耳的生物学特性银耳在分类上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tremella),属中温好气性真菌,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热带、温带和寒带。

银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2~26o C,最适PH为5.2~5.8,在50~600Lx的光照条件下,银耳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

银耳直接利用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很弱,有赖于其伴生菌分解大分子化合物,从中摄取养分。

银耳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纤维二糖、乙醇及醋酸钠等碳源和蛋白胨、铵态氮、硫酸铵等有机氮。

对银耳分类、生活史、生活条件等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

1.2 银耳的化学成份可分为三大类,即多糖类、脂类和蛋白类(酶、蛋白质、氨基酸)。

每100g 银耳干品含蛋白质5.0~6.6g,脂肪6~3.1g,碳水化合物68~78.3g,粗纤维1.0~2.6g,此外还含有无机盐4~6.7g,维生素B等。

其中以多糖类研究最为深入,银耳多糖主要分为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酸性低聚糖、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五类[1]。

2 银耳多糖的药用机理研究表明,银耳的多种生理活性都与其多糖密切相关。

近年来发现,银耳多糖有免疫增强、抗衰老、抗肿瘤、抗突变、保肝护肝和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其中免疫增强及其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其它许多生理活性也建立在免疫增强基础之上。

2.1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银耳多糖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

银耳多糖和银耳孢子多糖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加其吞噬能力[2];体液免疫。

银耳多糖能促进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受抑制小鼠的溶血素形成[3];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银耳多糖有一定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使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增加;还具有凝集素样的作用,可凝集红细跑,参与吞噬细胞的活化和生物防御等作用[4],提高非特异免疫功能。

银耳多糖能显著减少小鼠肝匀桨细胞色素P450含量,这与文献所载较大剂量的免疫调节剂能抑制P450,影响药物代谢功能的结果相一致[5]。

2.2 抗衰老作用银耳多糖能明显延长果绳平均寿命,使其脂褐质含量降低23.95 %。

银耳多糖还可明显降低小鼠心肌组织脂褐质含量,增强小鼠脑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脑中MAO-B活性,延长小鼠在缺氧情况下的生存期[6]。

此外,银耳多糖亦可通过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银耳多糖100mg/kg可明显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生长,抑制癌细胞DNA合成,而体外应用时无此作用,提示银耳多糖对癌细胞并无直接抑制或杀伤作用。

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耳多糖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网状皮系统吞噬功能、促进IFN、TNF等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此外,银耳多糖还可减轻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增强疗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在临床上,银耳多糖常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晚期肺癌或作为肝癌手术后用药,效果较好[7]。

因此,银耳多糖是一种较好的“扶正固本”的抗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2.4 降血糖作用研究资料表明,银耳多糖250mg、500mg 及1000mg/ kg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亦可显著降低高血糖动物及正常动物血糖含量,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8]。

在注射四氧嘧啶前4小时口服银耳多糖300mg/kg ,小鼠血糖含量明显降低,葡萄糖耐量曲线恢复正常,表明银耳多糖对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具有预防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有关[9]。

对银耳多糖的纯化、结构与其降血糖活性进行了研究,经初步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糖(Se1~Se3)[10]。

甲基化分析结果表明,Se1~Se3的结构相似,主链由1→3连接的甘露糖组成,它们均能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抑制肝糖元分解。

将银耳多糖作为胰岛素的修饰配基对胰岛素进行化学修饰,观察修饰后的胰岛素对胰岛素降血糖活性影响,结果修饰后的胰岛素可将胰岛素在体内作用时间从通常的3~4小时延长至8~12小时,这一结果为开发胰岛素新的修饰剂来源、探索胰岛素长效化提供了新途径[11]。

2.5 降血粉与降血脂作用银耳多糖有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游离胆固醇、胆固醉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含量;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并可防止摄入高胆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另外它还能降低血糖浓度,对由四氧呋喃所致糖尿病小鼠有防治作用[12]。

2.6 促进蛋白质、核酸合成研究报道:银耳多糖通过3H-亮氨酸掺入法观察了银耳多糖对小鼠血清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银耳多糖可促进血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明显增强人体淋巴细胞核糖核酸(RNA)生物合成,但对人体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生物合成无影响;升高小鼠肝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数目及促进糖元合成[13]。

用放射同位素标记前体渗入方法观察了银耳多糖对小鼠损伤肝脏修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耳多糖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和部分肝切除小鼠的肝脏蛋白质及核酸合成,优先促进损伤肝脏的修复[14]。

3 银耳多糖抗衰老作用机制3.1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功能低下是衰老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引起衰老的环境因素必将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即免疫衰老(immumo—senescence)。

老年人T淋巴细胞不仅数目减少,而且增殖能力较年轻人下降50%以上,体内天然抗体与免疫抗体也下降。

因此免疫调节是衰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1.1 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脾脏可以繁殖淋巴细胞,储存血液并与淋巴细胞一样参与人体免疫。

据研究报道银耳多糖腹腔注射200mg/kg可使正常小鼠脾脏重量明显增加[15]。

说明银耳多糖对能够影响脾重,而对胸腺作用不明显。

对于HC及CP所致小鼠脾脏萎缩,银耳多糖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3.1.2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银耳多糖100mg/kg可使正常和环磷酰胺处理小鼠经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所致溶血素生成分别增加9.19%和11.19%,表明银耳多糖可增强正常及改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16]。

3.1.3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银耳多糖(50、100、150、200μg/ml)体外可显著增强正常小鼠经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17]。

当银耳多糖50mg/kg与环磷酰胺、可的松、丝裂霉素C、5-氟脲嘧啶(5-Fu)等合用时,银耳多糖可不同程度地拮抗它们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18]。

银耳多糖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用25~200ug/ml剂量可明显升高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并与ConA有协同作用[19]。

在细胞外钙浓度为零时,银耳多糖对内钙释放无影响,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10μg/ml)可阻断银耳多糖升高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以上提示通过促进外钙内流途径增加脾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可能是银耳多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

3.1.4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银耳多糖1~50μg/ml体外不仅能增强正常成年(3月龄)小鼠脾细胞产生IL2 2能力,而且还能改善19月龄老年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的能力,使之恢复至3月龄小鼠水平。

银耳多糖100μg/ ml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26、TNF2α的能力。

研究发现;从银耳的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出三种杂多糖Tla~Tlc剂量,它们由甘露糖(Man)、木糖(Xyl)、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组成,研究表明Tl a~Tlc可显著激活人单核细胞,促进其产生大量IL21、IL26和TNF[20]。

3.2 抗氧化作用衰老自由基学说认为人体衰老及其某些生理、病理过程与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密切。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下降,自由基积累过多,与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形成氧化脂质(LPO),进而引起细胞膜损伤,导致疾病和衰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