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结构与分类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物质分类

化学化学物质分类

化学化学物质分类化学物质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上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化学物质,科学家们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来进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分类。

一、按物质的组成分类1. 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元素主要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盐、矿石等。

它们通常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导电性。

2.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其他元素(如氢、氧、氮等)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例如,蔗糖、蛋白质和脂肪都是有机化合物。

二、按物质的结构分类1. 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O2)和氮气(N2)都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组成可以随意变化,其性质取决于组成物质的性质。

例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水蒸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三、按物质的性质分类1. 酸:酸是一种具有酸性的化合物。

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并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和醋酸。

2. 碱:碱是一种具有碱性的化合物。

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具有苦味和腐蚀性。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3. 盐: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盐通常是晶体状,可以溶解在水中。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和硫酸钠。

四、按物质的用途分类1. 药物: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可以分为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

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抗生素和止痛药。

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如中药和植物提取物。

2. 化妆品:化妆品是用于改善皮肤、头发或身体的外观的化学制品。

化妆品可以分为护肤品、彩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护肤品主要用于清洁、滋润和保护皮肤。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纯净物 (一种元素)(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无机化合物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考试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考点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考试要求: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的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考点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考点二)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考点三)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物质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质基本概念和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 守恒的原因: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
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 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各原子的质量也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
•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 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五个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5)没有电子的微粒是

(6)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

(7)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是

3 、例题 :
(1)某矿泉水标签上说明该矿泉水所含主要的矿物
质成份如下(单位毫克/L ) Ca- 20,K - 39 ,Zn
- 0.06,F - 0.02 等,这里的 Ca ,K ,Zn, F 是
指( )
B
A )单质 B )元素 C)原子 D)分子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 (相对质量约相等,都为1) 中子(不带电)(相对原子而言,原子 核体积小,质量大。)
电子(- ) ——相对质量为1/1836
氕---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二、物质的分类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四、化学用语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1、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相
互关系关系图表
宏 观
物质
微 观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离子 原子
结构特点 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新高考化学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物质的组成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必备知识通关
(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①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关系 高中阶段,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中常涉及的元素有H、O、Na、Mg、Al、 K、Ca、Ba、S、N、C、Si、Cl、Br、I等,这些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分类 如下:
解题能力提升
⑧陶瓷: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氧化铝陶瓷常用 作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碳化硼陶瓷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⑨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是混合物;石英玻 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 ⑩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 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这类塑料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热固性塑料具有 网状结构,如酚醛树脂,这类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 任何溶剂。
分散系
溶液、胶淀粉等
常见特殊的混合物
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 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必备知识通关
②氧化物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或过 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CrO3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 物,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为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性氧化物Fe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物质的结构和周期表原子和元素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结构和周期表原子和元素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结构和周期表原子和元素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结构和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

了解物质结构和周期表的原子和元素的组成和分类,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质的结构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则绕着核心轨道运动。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子数,这也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分子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物质的结构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物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如金属、非金属等。

有机物则主要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并可以包含其他元素,如氧、氮等。

二、周期表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可以通过其原子中的质子数来确定元素的身份。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同时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和分组。

周期表主要由周期和族两个方向组成。

周期指的是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由1到118,同时也代表了元素电子壳层的增加。

族则指的是元素的相似性质,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元素被归为同一族。

常见的族有碱金属族、碱土金属族、卤素族等。

三、原子和元素的组成和分类原子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它们通过不同数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不同的元素。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

元素根据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三类。

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中间区域。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锌等。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和右侧。

非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低的导电性。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包括氧、氮、碳等。

3. 过渡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中间区域。

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同时显示出多种化合价和氧化态。

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铬等。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还可以将元素分为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

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1. 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 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1. 离子与基团:2.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 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 、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4属分子晶体, 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 、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 、H2O 、NH3、H2S 等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等④酸类:如HClO4、HClO 、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如NO 、N2O4、Al2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 )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 )特征:有无新物质生成(2 )本质: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 )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4 )典型实例:物理变化:⑴升华⑵萃取⑶分液⑷蒸馏(分馏)⑸吸附⑹渗析⑺盐析⑻胶体聚沉⑼电泳⑽金属导电(11) 焰色反应(12 )电离等化学变化:⑴风化⑵裂化⑶硫化⑷老化⑸炭化⑹干馏⑺脱水⑻蛋白质变性⑼水解⑽同素异形体互变(11 )电解(12) 熔融盐导电(13) 电解质溶液导电(14) 水泥硬化等。

物质的结构与分类

物质的结构与分类

物质的结构与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核心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水、空气、石头等。

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分类对于我们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物质的结构与分类进行探讨。

一、物质的结构在微观层面上,物质由原子和分子构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元,它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位于核心,而电子则在核心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对元素进行分类。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构。

共价键是指电子在原子之间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例如,氧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性质的差异性。

二、物质的分类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差异,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它们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物理性质。

纯物质又可细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例如,氢气(H2)和金属铁(Fe)都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根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不同于其组成元素,且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纯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可变且物理性质可随混合比例的改变而改变。

混合物又可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1)均质混合物:均质混合物又称溶液,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在微观层面上完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

例如,盐水和空气都是均质混合物。

均质混合物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无法通过肉眼分辨,只能通过物理手段分离。

(2)非均质混合物:非均质混合物是指组分在空间上不均匀分布的混合物。

例如,砂糖和沙子的混合物以及油水混合物都属于非均质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符号
(3)有些溶液导电的原因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下列日常调味品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B ) A.食醋 C.蔗糖 B.加碘盐 D.味精
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B ) A.淀粉 B.葡萄糖 C.塑料 D.蛋白质
1.空气
2.铜 (Cu) ——由铜原子构成
3.氧气(O2) 4.硫酸(H2SO4) 5.过氧化氢(H2O2)
原 子
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一种微粒 (2)原子是 质子
原子核
(3)原子的结构
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符号
一个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中子
(4)原子的表示方法 (5)相对原子质量=
1.空气 ——混合物 2.铜 (Cu) 3.氧气(O2) 4.硫酸(H2SO4) 5.过氧化氢(H2O2) 6.氯化钠(NaCl)
画龙点睛 认识物质 特 构成 点 的微粒性 微粒
我是氧,从幼儿园 到现在,我和许多 人同桌过,但我最 喜欢和……
氧化物自述
Mg、P、H同桌,因为 我们一起变过美丽的烟 花;联手证明过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还一起遨 游过神奇的海底世界。
氧化物自述
当然不是所有的同桌 都喜欢,比如S、 C……,因为……
氧化物自述
还是这七种常见物质:
1.空气 2.铜 (Cu) 单质 3.氧气(O2) 4.硫酸(H2SO4) 5.过氧化氢(H2O2) 6.氯化钠(NaCl) 7.葡萄糖(C6H12O6) 的说 根 理出 据 由他 给 。们 出 “的 与两 众种 不物 同质 ”,
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 排列方式不同.
现有七种常见物质:
1.空气 2.铜 (Cu) 3.氧气(O2)
4.硫酸(H2SO4) 5.过氧化氢(H2O2) 6.氯化钠(NaCl) 7.葡萄糖(C6H12O6)
任 意 找 出 一 种 物 质 ,
说 出 与 众 不 同 的 理 由
下列关于酸、碱、盐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都含有氢元素
C.都是化合物
B.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金属元素
“幸运54”
第一题:答案两个字 离子 孤儿 耳机 不相等 有阴有阳 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干冰 C.氯化钠 B.氮气 D.水银 C )
知识小结:
(1)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如:NaCl NaOH ZnSO4等
离 子
(2)表示方法
第十二讲 物质的组成、结构与分类
淮安市文通中学化学备课组
本节课主要内容在课本第三章
课标要求:
•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别纯净物和 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 无机化合物 •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 认识化学元素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 • 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组成最 简单的是哪类物质?
7.葡萄糖(C6H12O6)
构成六种物质的微粒如图所示 (大圆表示氧原子,小圆表示氢原子)
A
B
C
D
E
F
1.哪些密闭容器中表示混合物? 2.C和D表示的物质可能有什么区别? 它们是同种物质吗?
1.空气 2.铜 (Cu) 3.氧气(O2) 4.硫酸(H2SO4) 5.过氧化氢(H2O2) ——氧化物 6.氯化钠(NaCl) 7.葡萄糖(C6H12O6)
“幸运54”
第二题:答案两个字 单质 化合价为零 第三题:答案三个字 化合价 帽子 检验标准 离子的带电量 有正有负 C60、C70 纯净物 金属和非金属
氮元素的“全家福”
NO2 N2 NH3
1. 2. 3.
HNO3
4.
列队:按氮元素化合价从高到低排列
找出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 中发现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 本方法。现将四种物质重新按如下顺序排 列为:NH3 、N2、 NO2、HNO3。 请你仔细观察,写出这种排列的依据 是: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不足导致骨质疏松、畸形 过量易引起白内障、动脉 硬化
开心一刻----化学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 ★任意写出一种符合方框内 物质类别的化学式 ★要求所填写化学式至少含
请你参与在方框内的横线 上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H2O----
单质
-----
-
有与其相邻的前一种物质中
的某种元素。示例
-------
N2---
氧化物 NO2
---
碱 KOH

----
还是这七种常见物质:
1.空气 含有氧分子 2.铜 (Cu) 3.氧气(O2) 4.硫酸(H2SO4) 5.过氧化氢(H2O2) 6.氯化钠(NaCl) 7.葡萄糖(C6H12O6)
说根 出据 他给 们出 “的 与两 众种 不物 同质 ”, 的 理 由 。
分子的特征:(原子、离子也相似) • 分子的体积与质量非常小。
•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 在烧杯中的水和酒 精及一个100mL的细口瓶、一个 100mL的细口容器,设计实验证 明:分子间有空隙?
酒精
蒸馏水
细口瓶
细口容器
用哪个容器证明更好?为什么?
空 柱 长细 口 更容 易器 于上 观方 察形 成 的
, .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许多重 要的化学概念,请同学们快速回 忆一下,看谁说得又快又多.
6.氯化钠(NaCl) 7.葡萄糖(C6H12O6)
问题1:原子的质量为 什么集中在体积很小的 原子核上?
问题2:某元素R的一个 原子的质量是xkg,若 想知道该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Ar),还缺少 什么数据?
Ar(R) =
xkg
1 m(C)× 12
知识归纳: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金属及金刚石、石墨等
如果让你将它们重新排列,你的排列 依据是: 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小到大.
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低到高.
连连看: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Fe Zn I(碘) Se Ca
题中有一 处不严密
不足易得贫血症 不足易得甲状腺疾病
不足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 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过量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碳60
碳70
C60和C70两种单质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 的原因是什么?
C60和C70分子构成不一样.
金刚石
石墨
想一想:
科学证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 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而由原子直接 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是由原子决定 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相同的碳原 子构成的,因此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但为什么金刚石非常硬、而石墨 非常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