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本初中九年级学习教学历史上册的第三单元复习学习知识点学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盛行和法兰克王国基督教的盛行:1世纪,基督教出此刻阿勒斯坦地域。
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育人们忍耐累难,死后能够升入天堂。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立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流传。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消亡,日尔曼人成立了法兰克王国。
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获取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改革结果:形成威严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即是形容西欧威严的等级制度。
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鼓舞基督教发展,把王国区分为好多教区,教区人“什税一”给教会。
查理统治期间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此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时,庄园遍及欧洲各地。
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领主与佃户的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含自由的农民和缺乏自由的农奴。
4.庄园土地分类: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
庄园四周的林地、荒地等5.被称为“共用地”。
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盘剥与被盘剥的关系。
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可以任意充公佃户的土地,它们之间拥有必定的契约关系。
庄园法庭:(1)特点:没有特意的工作人员;无固准时间;无固定地址。
2)处罚手段-处以罚金,列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审讯依照:习惯法或村法。
(4)作用:保护庄园公共次序,既保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必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盛行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新的城市不停产生。
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原由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收税 ,甚至要求居民执行义务手段常用的手段是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典型代表:琅城起义)结果很多城市获得了必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建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影响国王给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盘据权益,又获取城市的拥戴城市居民的身份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取了市民的身份,此后享有自由。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和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由为你整理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一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2、改革者:伯利克里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1、时间:7世纪中期2、改革者:孝德天皇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5、早期代表: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o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二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o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8课 西欧庄园 预习单

第8课西欧庄园【预习速填】知识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和缺少自由的。
(2)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
知识点二庄园法庭(1)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或他的管家。
(2)佃户如果有在劳役中、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3)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开庭地点也,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4)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的作用。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
(5)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或村法。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自我检测】1.“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一样)或领主为酬谢农奴而提供的丰盛晚宴。
”与这段描述有关的是( )A.中世纪庄园B.西周诸侯国C.古希腊城邦D.印度种姓制度2.西欧封建庄园的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拥有的权利是()A.拥有生产工具的权利B.拥有自己的财产的权利C.“份地”保有权D.免税权3.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佃户的哪一行为不会受到起诉与处罚()A.在劳役中怠工B.不能完成劳役C.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租税D.经领主允许缺席庄园法庭答案【预习速填】知识点一农民农奴“自营地”“份地”义务耕种知识点二领主怠工租税工作人员不固定公共秩序罚金习惯法【自我检测】1.A2.D3.D。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3、4单元重点分析 (共77张PPT)

重点解析
• 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 1.负面影响:政治上,罗马教皇干涉欧洲诸王国 的世俗事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教权至上,教 权高于皇权。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领 主,控制了大量地产,使少地失地农民陷入依附 地位。同时,还通过征收什一税以及贩卖赎罪符 等方式,大肆敛财,压榨教徒。精神上,罗马教 会借助基层郊区组织,宣传基督教教义、清除有 悖教义的其他理念,打击所谓的异端思想,进而 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宣扬禁欲主义,违背人性。
重点解析
• 2.交织的权力与义务
(一)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无害,即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 安全,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忽于防卫,不能背弃责任; 忠诚,尊敬、正直,不能在司法审判上做有害封君名誉的事情; 服军役,身为封臣应该随时应召军事任务,其核心任务主要是 防卫性的工作,一直应该维持到敌人退却; 提供金钱,这一内容广泛,比如封君情况紧急时给予金钱支持 (也就是赎金),封君儿女授骑士礼、出嫁的排场费用,以及 封君出行时的费用。 劝告,提出种种意见,使封君作出最合理的判断,而且事无巨 细得一一过问。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894页。
• 因此农民在自己份地上干活有劳动的积极性,他们会努力 提高份地上的收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 高,农奴在“静悄悄的生产中”逐渐实现着财富的积累, 一点点地减轻自己的负担。这对后期西欧商品经济和城市 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 “中世纪早中期领主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中世纪晚 期领主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上升”。——徐浩 《欧洲中世纪
统编九年级(上)历史第三、四单元分 别讲述的就是欧洲和亚洲的封建社会。
主要参考资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1975年。2.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下 本册主编朱寰 马克垚主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马 世力:《世界史纲》(上册本册主编王 晋新 周巩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4.朱寰:《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 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学林出版社,1997年.6.侯建新:《社会 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年。7.夏辉辉:《历史课标 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8.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2019年第2、4、5期。9. 李世安等:《世界文明史》,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2年。10.王阁森:《世 界历史问题全解》,齐鲁书社,1985年。 11.孙义学等:《世界历史配套教材古代 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历史9 上知识点整理(人物、事件)

初 中 历 史
考 点
5.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 的建立者 (穆罕默德) 6.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 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7.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亚历山大) 中 考 8.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 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 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 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
初 中 历 史
考 点 考 中
17.最早发现好望角的欧洲航海家 (迪亚士) 18.最早开辟从欧洲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 (达•伽马) 19.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 (哥伦布) 20.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 航行 (麦哲伦)
初 中 历 史
考 点 考 中
初 中 历 史
考 点
30.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30.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31.美国第一任总统 31.美国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 3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3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 14日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中 33.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文献 33.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文献 考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6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查理9
初 中 历 史
考 点 考 中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 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初 中 历 史
考 点
一.历史人物(九年级上册) 历史人物(九年级上册)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汉谟拉比) 典的制订者 (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 伯利克里) 高峰时期的执行者 (伯利克里) 3.公元前27年,他建立了罗马帝国,从此 公元前27年 他建立了罗马帝国, 27 中 取代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 屋大维 ) 考 4.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 世纪中期, 世纪中期 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考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开始的标志: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3)1649年,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 担任“护国主”(4)结束:1688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 x制统治。
(5)《权利法案》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 机构:英国议会。
意义:《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6)意义:见课本。
考点二、美国的诞生(1)独立战争的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775年4月。
来克星顿的枪声, 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5月, 北美召开大陆会议, 决定组建军队同英国军队战斗,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时间), 大陆会议(机构)发表了《独立宣言》, 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意义)。
(4)1777年, 在萨拉托加战役中, 美军打败英军, 迫使英军五千多人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3年, 英国存认美国独立。
(5)1787年, 美国制定了宪法,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6)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这场战争同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考点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 掀起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 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都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一、美国独立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775—1783年。
3.领导人物: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历史功绩: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并忠实地执行宪法。
)4.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5.美国独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课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