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

合集下载

c进制转换课程设计

c进制转换课程设计

c 进制转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学会使用数学原理进行进制转换的计算,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了解进制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编程、数字电路等领域。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进制转换公式,正确完成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解决进制转换问题的效率。

3. 学会运用进制转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进制转换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课程,以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进制转换概念可能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制转换的知识点,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进制概念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定义及特点。

b. 进制转换方法:重点讲解各进制之间的转换技巧和步骤。

c.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进制转换,提高应用能力。

d. 总结与拓展:总结进制转换的知识点,拓展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介绍进制概念,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b. 第二课时:讲解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c.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进制转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c语言数制转换课程设计

c语言数制转换课程设计

c语言数制转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制的概念,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基本转换方法;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并理解其编程原理;3. 掌握C语言中的位运算符及其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制转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编写程序进行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技能,通过编写数制转换程序,提升代码编写和调试能力;3. 学会分析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制转换问题,并运用C语言进行求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制转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数制基本概念: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定义及特点;2. 数制转换原理: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如十进制转二进制、二进制转十进制等;3. C语言数制转换编程:使用C语言实现数制转换算法,包括位运算符的使用;4. 教材章节关联:《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章第三节,涉及位运算和数制转换;5. 教学大纲:a. 第一课时:数制基本概念及转换原理;b. 第二课时:C语言数制转换编程基础,位运算符讲解;c. 第三课时:实例分析,编写数制转换程序;d. 第四课时:课堂练习,分组讨论,程序调试与优化;e. 第五课时:总结数制转换方法,拓展相关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教学大纲安排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制转换知识和编程技能。

同时,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巩固所学知识。

c语言进制转换课程设计

c语言进制转换课程设计

c语言进制转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及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掌握C语言中进制转换的相关语法知识,如位运算、整数表示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编写程序进行不同进制间的转换。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进制转换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编程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规范,提高代码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C语言进制转换部分,属于计算机编程学科。

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实际编程。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C语言基础,熟悉基本语法和编程环境。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3.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引入进制转换的概念,包括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及其特点。

- 教材章节:第3章“数据的表示与运算”2. 讲解C语言中进制转换的基础知识,如整型数据类型的位表示、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则。

- 教材章节:第4章“基本数据类型与表达式”3. 通过实例演示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包括按权展开法、短除法等。

- 教材案例:例3.1“二进制转十进制”4. 掌握C语言中的位运算符及其应用,如按位与、按位或、左移、右移等。

- 教材章节:第5章“运算符与表达式”5. 编写进制转换的C语言程序,实现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

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设计目的

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设计目的

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设计目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2.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特别是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3.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进制转换,理解其背后的算法逻辑。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编写进制转换的C语言程序,并调试运行成功;2.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培养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进制转换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进制转换,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帮助和分享;3. 学生认识到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以C语言为载体,结合进制转换的知识点,旨在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基础知识,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换意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2. 进制转换方法:-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重点讲解“按权展开法”和“除二取余法”;- 其他进制之间的转换:简要介绍八进制、十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算法基础3. C语言实现进制转换:- 数据类型和数据表示:复习C语言中的整型数据类型,了解不同进制表示方法;- 算法实现:详细讲解进制转换算法,以及C语言编程实现;- 教材章节:第五章 循环语句4. 程序设计与调试:- 编写进制转换程序:指导学生编写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的C语言程序;- 调试与优化:教授程序调试方法,引导学生优化程序性能。

进制转换c语言课程设计

进制转换c语言课程设计

进制转换c语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并能够运用C语言实现各种进制的转换。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进制转换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不同进制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2.C语言实现进制转换:讲解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包括整数和小数的转换。

3.进制转换程序设计: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进制转换程序的设计和实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C语言实现进制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进制转换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制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写和运行进制转换程序,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等相关教材,提供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C语言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进制转换的原理和方法,以及C语言编程的步骤和技巧。

3.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和编程环境,让学生能够实际编写和运行进制转换程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进制转换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编程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考试,测试学生对进制转换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C语言编程的能力。

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

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

c语言课程设计进制转换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的进制转换,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不同进制的表示方法和转换规则。

2.掌握C语言中进制转换的函数和用法。

3.能够手动进行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4.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进制转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C语言中进制转换的函数和用法。

3.手动进行进制转换的练习。

4.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进制转换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以及C语言中进制转换的函数和用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制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手动进行进制转换的练习,加深对进制转换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编程教程。

2.参考书:C语言参考手册。

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进制转换的动画演示。

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在进制转换方面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讨论表现来评估其对进制转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进制转换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根据其作业的正确性和提交情况给予评分。

3.考试: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一次进制转换的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编程题,以检验学生对进制转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安排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确保覆盖进制转换的各个方面。

2.教学时间:每个课时为45分钟,合理安排讲解、练习和讨论的时间。

进制转换C语言课程设计

进制转换C语言课程设计

序号: 06学号:CHANG Z H OU U N I V E RSITY课程设计设计课程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进制转换学生姓名:学院(系):怀德学院三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讲师设计时间:2011 年9 月8 日 2011 年9 月20 日1意义及功能 (3)1.1意义: (3)1.2功能: (4)2功能结构图: (4)2.1结构图 (4)2.2流程图 (6)3.................................................................................................................................................. 各功能介绍 . (7)3.1十变二功能 (7)3.2十变十六功能 (7)3.3二变十功能 (7)3.4十六变十功能 (7)3.5退出功能 (8)4调试运行 (8)4.1主界面 (8)4.2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9)4.3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9)4.4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9)4.5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10)5系统说明 (11)5.1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使用说明 (11)5.2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使用说明 (11)5.3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使用说明 (11)5.4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使用说明 (11)6源程序代码 (11)7心得体会 (15)8日志 (15)9参考文献 (16)1意义及功能1.1 意义:加强学生对节省计算的时间,方便使用者快速、简洁得到答案。

1.2 功能:1、能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2、能将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3、能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4、能将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2功能结构图:2.1 结构图2.2 流程图3各功能介绍3.1 十变二功能主界面输入1后回车,调用input()函数,调用输入函数#include "stdio.h",输入十进制数,将十进制数用短除法初以2,能整除返回0,若不能整除返回二,将结果保存到一个数组中,调用输出函数#include "stdio.h"函数将数组元素逆序输出,并运算结果保存在“十变二”.out文件中,所得结果即为所转换的二进制数。

进制转换c课程设计

进制转换c课程设计

进制转换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进制转换的基本概念,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机内存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学生了解进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进制转换方法,进行不同进制间的转换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进制知识,解决计算机存储、数据传输等相关问题。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认识到进制转换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进制转换,增强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认同感,提高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进制转换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科学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需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进制转换的概念,以及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a. 二进制:讲解二进制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b. 十进制:回顾十进制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二进制的相互转换方法。

c.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介绍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概念,以及它们与二进制、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3. 实例演示:a.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实例。

b.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相互转换实例。

c. 计算机内存单位换算实例。

4. 练习与讨论:a. 学生独立完成进制转换练习题。

b. 小组讨论进制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进制转换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01010110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学院名称: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同组人姓名:指导老师:2011年6 月16 日目录1.需求分析........................................................1 1.1问题描述....................................................1 1.2输入数据的要求..............................................1 1.3输出数据的要求..............................................1 1.4开发环境和工具..............................................1 1。

.5成员分工...................................................1 2.总体设计........................................................2 2.1设计思路...................................................3 2。

.2模块结构图...............................................4 3.详细设计........................................................7 3.1数据类型的定义...............................................7 3.2总的实现......................................................8 4.系统测试........................................................9 5.总结...........................................................·10 6.参考文献及附录............................................111 需求分析1.1问题描述设计一个程序,将命令中的数字串转换为指定进制的数字串,并输出。

当输入BD时将数字串从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当输入DB时将数字串从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当输入BO 时将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当输入OB时将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转换前转换后的数字串都必须用字符数组存放,且不能直接用%d,%o输出,用命令提示符去运行程序。

1.2输入数据要求以命令行方式运行程序时所带参数,用户从键盘输入要转换的数据。

输入两个个字符,并且字符之间必须用空格隔开,输入第一个字符之前应先空格。

第一个是字符是表示转换的类型,第三个字符是需要转换的数字串。

如BD 10101010是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3输出数据要求根据输入数据,输出转换后的数字。

若输入正确,则如图1所示。

当输入数据之前没有空格的话,如图2,界面会提示“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或批处理文件”如果没有区分大小写,,界面会显示“Iuput Error!”,如图3所示。

1231.4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环境:windows2007.开发工具:c-free 5.01.5成员分工凌语蓉:总体设计、查询模块、排序模块、……黄子珊:系统测试、主调模块、更新模块、……2总体设计2.1.总体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实现数制转换,将数值在二进制与十进制,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实现相互转换。

根据进制转换的特点,以是十进制作为进制转换的中介站。

无论哪种转换形式,先转换成十进制,再利用数学方法转换成相应的进制。

所以,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直接通过一个算法能进行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需要先转换成十进制再进行转换。

因此设计了两个算法,一个是将原来的进制转换成十进制,一个是将转换成十进制后得到的数转换成目标进制。

主函数里有两个形式参数,运行程序时操作系统将命令行参数传给mian函数的形式参数。

并且,十进制以上的进制中会出现字母,为了以后程序的改进,我们考虑了将字符转换成数字。

2.数据存储所有的数字存放在字符类型的数组里面。

有两个字符数组,一个接受进制转换类型,一个储存数字串。

例如,如果储存的是BD,则将后面字符储存的数字从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如果储存的是DB,则将后面字符储存的数字从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如果储存的是BO,则将后面字符储存的数字从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如果储存的是OB,则将后面字符储存的数字从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2.2模块结构图1)source_to_decimal:将数字串转换成十进制的。

2)decimal_to_object:将十进制的数字串转换成目标进制。

3)output:将转换后的数字串输出。

4)其中source_to_decimal,decimal_to_object模块划分为如下两个子模块。

1)num_to_char:将数字转换成字符。

2)char_to_num:将字符转换成数字。

2.3模块说明1.source_to_decimal:函数原型:long source_to_decimal(char temp[],int source)功能:将数字串转换成十进制的输入参数:temp[]——字符数组,暂时存放输入的数字串。

source——整型类型,表示存放的数字串是几进制的。

输出参数:decimal_num——长整型,表示是转换成十进制的数字串。

2.decimal_to_object函数原型:int decimal_to_object(char temp[],long decimal_num,int object)功能:将十进制的数字转换成目标进制输入参数:temp[]——字符数组,转换后的数字存放在temp[]数组中。

decimal_num——长整型,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Object——整型,目标进制。

输出参数:i——转换后目标进制数的长度。

3.Output函数原型:void output(char temp[],int length)功能:输出字符输入参数:temp[]——字符数组,存放转换后数字串。

Length——整型,字符的长度。

输出参数:temp[]——转换后的数字串。

4.num_to_char函数原型char num_to_char(int num)功能:将数字转换为字符输入参数:num——整型,代表字符数组元素。

输出参数:num——字符,转换后的字符5.char_to_num函数原型char_to_num(char ch)功能:将字符转换为数字输入参数:char——字符,代表字符数组元素。

输出参数:char——数字,转换后的数字。

3.详细设计3.1数据类型的定义。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int length;//转换后的数字的长度long decimal_num;//转化为十进制后的数int flag=1;//是否再次运行标识}int char_to_num(char ch){char ch; //将字符转换成数字。

十进制以上的进制中会出现字母。

}char num_to_char(int num){Int num; //将数字转换成字符。

十进制以上的进制中会出现字母。

}long source_to_decimal(char temp[],int source){long decimal_num=0; //转换成十进制后的数值。

int length; //获得原数字的长度。

int i; //控制循环。

char temp[];//暂时存放转换前的数字串。

int source; //用户输入的数字。

}int decimal_to_object(char temp[],long decimal_num,int object){int i=0;char temp[];//转换计算,转换后的数字存放在temp[]数组中i++;long decimal_num; //转换计算的中介数。

int object; //表示目标进制数}3.2总的实现1.source_to_decimal模块的实现算法思想:1。

用一个char型的temp[]来暂时存放输入的数字串。

利用循环结构用i作下标,根据循环停止条件,得出数字串的长度,并且存储在int型的length中。

2.由数学知识可知,将一个m进制的数转换成十进制的数,要从最后一位开始算,依次列为第0、1、2...位第n位的数(0或1)乘以m的n次方,得到的结果相加就是答案。

所以我们先读取第一个数字利用循环机构将其连续乘以 m (length-1)次,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字直接加上。

如二进制01101011=十进制107具体实现:long source_to_decimal(char temp[],int source){for(i=0;temp[i]!='\0';i++);length=i; //获得数字的长度for(i=0;i<=length-1;i++)decimal_num=(decimal_num*source)+char_to_num(temp[i]);//转换计算return decimal_num;//返回转换成十进制后的数值}2.decimal_to_object模块的实现算法思想:1。

将转换后的数字串暂时存放在temp[i]中。

2.十进制转化成n进制,就是把十进制数除以n取余,再除以n取余,直到商为0。

然后把所有的余数倒着取过来,就是对应的n进制数比如十进制数9090/2=45 045/2=22 (1)22/2=11 011/2=5 (1)5/2=2 (1)2/2=1 01/2=0 (1)所以十进制数90=二进制数1011010具体实现:int decimal_to_object(char temp[],long decimal_num,int object) while(decimal_num){temp[i]=num_to_char(decimal_num%object);decimal_num=decimal_num/object;//转换计算,转换后的数字存放在temp[]数组中i++;}3.output模块的实现算法思想:利用循环结构将字符数组元素从后至前逐个输出具体实现:void output(char temp[],int length){int i;for(i=length-1;i>=0;i--)printf("%c",temp[i]);printf("\n");}.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