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
该量表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以便更好地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二、EMBU的内容和结构EMBU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的五个维度:拒绝(n)、过度保护(n)、情感冷淡(nal warmth)、控制(control)和过分干涉(interference)。
每个维度下又有若干项具体内容,如拒绝维度下包括“当我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他们总是拒绝”和“他们总是责备我”。
量表共有81个问题,采用五级评分法,分别为“完全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中立”、“有点同意”、“完全同意”。
三、EMBU的应用___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评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该量表的优点在于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揭示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同时,该量表还可用于帮助父母了解自己的教养方式,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
四、EMBU的局限性和改进EMBU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评估父母教养方式的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量表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西方文化,无法直接应用于其他文化背景。
其次,量表中的某些问题可能存在解释不清、理解困难等问题。
最后,该量表只能反映父母教养方式的表面现象,无法深入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对该量表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机制。
该问卷涵盖了15种母亲教养行为,每种行为都包含5个条目,此外还有11个不属于这15种行为的条目,总共81个条目。
此问卷一经发布,引起了许多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
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国对其进行了修订,并进行了跨文化研究。
这些国家使用EMBU作为测验工具,探讨了神经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神经症患者的父母相比于正常人的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但却过度拒绝和保护。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评分标准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评分标准量表1:家庭教养方式量表性别:男女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你与父母一起生活到__岁。
父亲是否健在: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去世)母亲是否健在: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去世)父母是否离异: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离异)父亲的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父亲的职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母亲的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母亲的职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意义。
回答这一问卷,请您努力回忆过往留下的些许印象,认真填写。
问卷有很多题目组,每个题目的答案均有四个等级。
请您分别在最适合您父亲和母亲的等级数字上划“○”。
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答案无对错之分)。
您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如果幼小时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
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
我们保证:问卷不记名,您的个人信息单纯用于科学的调查研究,绝不会外漏,劳烦大家认真、如实填写。
谢谢!下面举例说明对每个题目的回答方法。
从不偶尔经常总是1.父母常常打您吗?父 1 2 3 4母 1 2 3 4不偶尔经常总是1.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1 2 3 4 1 2 3 42. 我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他(她)很喜欢我1 2 3 4 1 2 3 43. 与我的兄弟姐妹比,父母更宠爱我1 2 3 4 1 2 3 44. 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喜爱1 2 3 4 1 2 3 45. 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我1 2 3 4 1 2 3 46. 父母总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1 2 3 4 1 2 3 47. 我觉得父母允许我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1 2 3 4 1 2 3 48. 父母能让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不到的东西1 2 3 4 1 2 3 49. 父母对我的惩罚是公平的、恰当的1 2 3 4 1 2 3 410. 我觉得父母对我很严厉1 2 3 4 1 2 3 411. 父母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或该打扮成什么样子1 2 3 4 1 2 3 412. 父母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害怕我会出事1 2 3 4 1 2 3 413. 在我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或训斥我1 2 3 4 1 2 3 414. 父母总是很关注我晚上干什么1 2 3 4 1 2 3 415. 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母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一些安慰1 2 3 4 1 2 3 416. 父母总是过分担心我的健康1 2 3 4 1 2 3 417. 父母对我的惩罚往往超过我应受的程度1 2 3 4 1 2 3 418. 如果我在家里不听吩咐,父母就会发火1 2 3 4 1 2 3 419. 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父母总是以一种伤心样子使我有一种犯罪感或负疚感. 1 2 3 4 1 2 3 420. 我觉得父母难以接近1 2 3 4 1 2 3 421. 父母曾在别人面前唠叨一些我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这使我感到很难堪1 2 3 4 1 2 3 422. 我觉得父母更喜欢我,而不是我的兄弟姐妹1 2 3 4 1 2 3 423. 在满足我需要的东西,父母是很小气的1 2 3 4 1 2 3 424. 父母常常很在乎我取得的分数1 2 3 4 1 2 3 425. 如果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我能感到来自父母的支持1 2 3 4 1 2 3 426. 在家里往往被当做“替罪羊”或“害群之马”1 2 3 4 1 2 3 427. 父母总是挑剔我所喜欢的朋友1 2 3 4 1 2 3 428. 父母总以为他们的不快是由我引起的1 2 3 4 1 2 3 429. 父母总试图鼓励我,使我成为佼佼者1 2 3 4 1 2 3 430. 父母总向我表示他们是爱我的1 2 3 4 1 2 3 431. 父母对我很信任且允许我独自完成某些事1 2 3 4 1 2 3 432. 我觉得父母很尊重我的观点. 1 2 3 4 1 2 3 433. 我觉得父母很愿意跟我在一起1 2 3 4 1 2 3 434. 我觉得父母对我很小气,很吝啬1 2 3 4 1 2 3 435. 父母总是向我说类似“如果你这样做我会很伤心”的话1 2 3 4 1 2 3 436. 父母要求我回到家里必须得向他们说明我在做的事情1 2 3 4 1 2 3 437. 我觉得父母在尽量使我的青春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如给我买很多的书,安排我去夏令营或参加俱乐部)1 2 3 4 1 2 3 438. 父母经常向我表述类似“这就是我们为你整日操劳而得到的报答吗”的话1 2 3 4 1 2 3 439. 父母常以不能娇惯我为借口不满足我的要求1 2 3 4 1 2 3 440. 如果不按父母所期望的去做,就会使我在良心上感到不安1 2 3 4 1 2 3 441. 我觉得父母对我的学习成绩,体育活动或类似的事情有 1 2 3 4较高的要求 1 2 3 442. 当我感到伤心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儿得到安慰1 2 3 4 1 2 3 443. 父母曾无缘无故地惩罚我1 2 3 4 1 2 3 444. 父母允许我做一些我的朋友们做的事情1 2 3 4 1 2 3 445. 父母经常对我说他们不喜欢我在家里的表现1 2 3 4 1 2 3 446. 每当我吃饭时,父母就劝我或强迫我再多吃一些1 2 3 4 1 2 3 447. 父母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既懒惰,又无用1 2 3 4 1 2 3 448. 父母常常关注我交往什么样的朋友1 2 3 4 1 2 3 449. 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我常常是兄弟姐妹中唯一受责备的一个1 2 3 4 1 2 3 450. 父母能让我顺其自然地发展1 2 3 4 1 2 3 451. 父母经常对我粗俗无礼1 2 3 4 1 2 3 452. 有时甚至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父母也会严厉地惩罚我1 2 3 4 1 2 3 453. 父母曾无缘无故地打过我1 2 3 4 1 2 3 454. 父母通常会参与我的业余爱好活动1 2 3 4 1 2 3 455. 我经常挨父母打1 2 3 4 1 2 3 456. 父母常常允许我到我喜欢去的地方,而他们又不会过分担心1 2 3 4 1 2 3 457. 父母对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严格的限制而且绝不让步1 2 3 4 1 2 3 458. 父母常以一种使我很难堪的方式对待我1 2 3 4 1 2 3 459. 我觉得父母对我可能出事的担心是夸大的、过分的1 2 3 4 1 2 3 460. 我觉得与父母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感觉1 2 3 4 1 2 3 461. 父母能容忍我与他们有不同的见解1 2 3 4 1 2 3 462. 父母常常在我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对我大发脾气1 2 3 4 1 2 3 463.当我所做的事取得成功时,我觉得父母很为我自豪1 2 3 4 1 2 3 464. 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常常偏爱我1 2 3 4 1 2 3 465. 有时即使错误在我,父母也把责任归咎于兄弟姐妹1 2 3 4 1 2 3 466. 父母经常拥抱我1 2 3 4 1 2 3 4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评分标准:父亲题目总数均数情感温暖、理解2,4,6,7,9,15,20,25,29,30,31,32,33,37,42,44,60,61,6619 51.54惩罚、严厉5,13,17,18,43,49,51,52,53,55,58,62 12 15.84 过分干涉1,10,11,14,27,36,48,50,56,57 10 20.92 偏爱被试3,8,22,64,65 5 9.82 拒绝、否认21,23,28,34,35,45 6 8.27 过度保护12,16,39,40,46,59 6 12.43 目:20,50,56)母亲题目总数均数情感温暖、理解2,4,6,7,9,15,25,29,30,31,32,33,37,42,44,54,60,61,6319 55.71过分干涉、过分保护1,11,12,14,16,19,24,27,35,36,41,48,50,56,57,5916 36.42拒绝、否认23,26,28,34,38,39,45,47, 8 11.47 惩罚、严厉13,17,43,51,52,53,55,58,62 9 11.13 偏爱被试3,8,22,64,65 5 9.99 项目:50,56)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的中文修订版,共有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由58个题目组成,共有6个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由57个题目组成,共有5个因子,分别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我们尤为重要,此份问卷旨在于调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您的一些看法,我们保证此份问卷收集的信息仅用于调查分析绝对不会透露您的个人信息,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本测试暂未找到计分方式说明,使用模板需先补充计分)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A.男B.女2、您的年龄是?【单选题】A.18岁以下B.18~24岁C.25~30岁D.31~40岁E.41~50岁F.51~60岁G.61岁及以上3、您目前所在地区是?【填空题】省份城市4、您的家庭状况?【单选题】A.双亲家庭B.单亲家庭(母亲去世)C.单亲家庭(父亲去世)D.父母离异(跟父亲生活)E.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F.父母双亡分割线5、1.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6、2.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7、3.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8、4.我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到他(她)对我的喜欢。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9、5.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爱我。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10、6.我能感受到父母对我的喜爱。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11、7.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会惩罚我。
【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您的评分是 ____分12、8.父母总是图潜移默化得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CreateTim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技能
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问题。
06 总结与展望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
EMBU-CR量表主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编制,未来研究可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更 全面地了解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差异。
儿童心理健康预防与促进
通过评估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家庭, 进而采取措施预防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对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启示
重视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塑造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 式的塑造作用。
提倡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
02 03
拓展研究领域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领域,例如探 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社会适应等 方面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改善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 。
创新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对父母教 养方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和可靠性。
验证效度
与其他已知效度高的量表进行对比,检验EMBU-CR的测 量结果是否一致。
ABCD
结构效度
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检验量表的结构是否符合理论预 期的结构。
校标效度
根据量表预测的效标与实际效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量 表的预测能力。
05 EMBU-CR的应用与意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评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EMBU-CR量表旨在评估父母的教养方 式,为研究父母教养方式提供有效的 测量工具。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own memories of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 in childhood) 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EMBU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力而客观的工具,同时也为探讨心理疾病的病因学提供了一条途径,也可以用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子女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目前,EMBU已在23个国家用于抑郁症、恐怖症、人格障碍等各类患者及正常人群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EMBU共有81个条目和2个附加条目,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辱骂、剥夺、惩罚、羞辱、拒绝、过保护、过干涉、宽容、情感、行为取向、归罪、鼓励、偏爱同胞、偏爱被试和非特异性行为。
对上述15个分量表进行主因素分析,抽取了以下四个主因素:因子Ⅰ:拒绝;因子Ⅱ:情感温暖;因子Ⅲ:过分保护;因子Ⅳ:偏爱。
EMBU现已被译为中文并做了初步修订,经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张津萼等的研究表明,EMBU在国内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认为EMBU适用于我国群体。
(详细资料请参阅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vol7, p57-59。
)EMBU可进行单人测验,也可以进行集体测验。
由于EMBU是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所以,它适用于任何一个为人子女的人,其范围十分广泛,应用于什么样的群体主要取决于施测者的研究目的。
但由于年龄过小可能对父母的评价缺乏客观性,而年龄过大回忆起来又缺乏准确性,所以,对于年龄过大或过小的被试,对结果的解释要慎重。
注1:父、母亲量表各因子所含条目如下:因子I -- 情感温暖、理解父亲:2,4,6,7,9,15,20,25,29,30,31,32,33,37,42,54,60,61,66母亲:2,4,6,7,9,15,25,29,30,31,32,33,37,42,44,54,60,61,63因子II -- 惩罚、严厉父亲:5,13,17,18,43,49,51,52,53,55,58,62母亲: 13,17,43,51,52,53,55,58,62因子III -- 过分干涉父亲:1,10,11,14,27,36,48,5,56,57母亲: 1,11,12,14,16,19,24,27,35,36,41,48,50,56,57,59,因子IV -- 偏爱父亲:3,8,22,64,65母亲:,3,8,22,64,65因子V -- 拒绝、否认父亲:21,23,28,34,35,45母亲:,23,26,28,34,38,39,45,47,因子VI -- 过度保护父亲:12,16,39,40,59,注2:66个条目中,父亲量表不含有19,24,26,38,41,47,54,63:母亲量表不含有5,10,18,20,21,40,49,66。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PPCT是“问题行为早期发现”的简称,是以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 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
实际教育工作迫切要求在学生的问题行为尚不明显时,就能及早发现不良行为和非法行为倾向,并适当加以指导,以防止问题学生和犯法行为的发生。
为了满足我国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普教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教师这一迫切需要,我们对日本长岛贞夫等人编制的PPCT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中国的常模。
一、问题行为早期发现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反抗、攻击倾向、冲动性、情绪不稳定、逃避倾向、非社会性、自卑感等不适应性格特的人,不能说都会发展成犯法行为,虞犯行为,问题行为或不适应行为,但是作为这些行为的前兆行为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假定它们之间具有连续性,就可以在不适应性格特征中早期发现表现突出的行为。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就是以问题行为的第5等级(不适应性格特征群)为基础,早期发现和预测犯法行为和问题行为症候群。
二、测验的目的本测验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问题行为,并进行预防性的指导。
三、测验的构成本测验由6个内容量表和L量表(效度量表)构成。
L量表的项目是20个,其他6个量表各由10个项目组成。
因此,全量表共由80个项目构成。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全量表有3个因素,构成三个分量表。
对人关系不适应:R反抗倾向。
O被压迫感。
情绪不稳定:I对欲求不满的忍受性低。
A孤独感倾向(缺乏接受性)。
学习不适应:S没有学习热情(学习不适应)。
N缺乏成就欲求。
L量表(说谎量表)四、测验时间测验时间不限制,但是对想得太多,进度慢的学生应提醒他“不要想得太多”。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评分标准

量表1:家庭教养方式量表性别:男女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你与父母一起生活到__岁。
父亲是否健在: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去世)母亲是否健在: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去世)父母是否离异: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离异)父亲的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父亲的职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母亲的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母亲的职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意义。
回答这一问卷,请您努力回忆过往留下的些许印象,认真填写。
问卷有很多题目组,每个题目的答案均有四个等级。
请您分别在最适合您父亲和母亲的等级数字上划“○”。
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答案无对错之分)。
您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如果幼小时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
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
我们保证:问卷不记名,您的个人信息单纯用于科学的调查研究,绝不会外漏,劳烦大家认真、如实填写。
谢谢!下面举例说明对每个题目的回答方法。
从不偶尔经常总是 1.父母常常打您吗?父 1 2 3 4母 1 2 3 4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评分标准:目:20,50,56)项目:50,56)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的中文修订版,共有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由58个题目组成,共有6个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由57个题目组成,共有5个因子,分别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
该量表由被试独立完成,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
如果被试某个因子项的得分高于常模平均数,那么该被试就表现出对应的教养方式。
完整版)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评分标准Family Upbringing XXXGender: ____ Age: ____XXX until the age of ____.Is your father still alive。
Yes/No (or did he pass away when you were ____ years old)XXX。
Yes/No (or did she pass away when you were ____ years old)Did your parents divorce。
Yes/No (or did they divorce when you were ____ years old)XXX: University (including above XXX)。
Technical school (including high school)。
r high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XXX'XXX: Worker。
Farmer。
Intellectual。
CadreXXX: University (including above XXX)。
Technical school (including high school)。
r high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XXX: Worker。
Farmer。
Intellectual。
CadreGuidance: Parents' upbringing style has XXX is to ask you to try to recall the XXX。
The nnaire has many n groups。
and each n has four levels of answers。
Please mark "○" on the most XXX' upbringing stylemay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PPCT是“问题行为早期发现”的简称,是以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 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
实际教育工作迫切要求在学生的问题行为尚不明显时,就能及早发现不良行为和非法行为倾向,并适当加以指导,以防止问题学生和犯法行为的发生。
为了满足我国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普教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教师这一迫切需要,我们对日本长岛贞夫等人编制的PPCT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中国的常模。
一、问题行为早期发现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反抗、攻击倾向、冲动性、情绪不稳定、逃避倾向、非社会性、自卑感等不适应性格特的人,不能说都会发展成犯法行为,虞犯行为,问题行为或不适应行为,但是作为这些行为的前兆行为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假定它们之间具有连续性,就可以在不适应性格特征中早期发现表现突出的行为。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就是以问题行为的第5等级(不适应性格特征群)为基础,早期发现和预测犯法行为和问题行为症候群。
二、测验的目的本测验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问题行为,并进行预防性的指导。
三、测验的构成本测验由6个内容量表和L量表(效度量表)构成。
L量表的项目是20个,其他6个量表各由10个项目组成。
因此,全量表共由80个项目构成。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全量表有3个因素,构成三个分量表。
对人关系不适应:R反抗倾向。
O被压迫感。
情绪不稳定:I对欲求不满的忍受性低。
A孤独感倾向(缺乏接受性)。
学习不适应:S没有学习热情(学习不适应)。
N缺乏成就欲求。
L量表(说谎量表)四、测验时间测验时间不限制,但是对想得太多,进度慢的学生应提醒他“不要想得太多”。
40分钟内全班学生都要完成。
早完成的学生应让他出去,以免打搅别人。
五、各量表的解释和诊断(一) L量表(说谎量表)称为效度量表,本测验属问卷法测验。
本测验L量表的原始分满分为20分,分为A、B、C 三个等级,小四至初三:0—2分为A,3—6分为B,7—20分为C ;高中:0—3分,分为A,4—6分为B,7—20分为C。
L量表得A级或B级的受试者,说明他在各内容量表的测验结果是可信的。
在L量表被判定为C级的受试者,由于对行为规范的东西敏感,所以会作自我防卫性的评定,因而在测验中不会如实地回答问题。
这不能一般地解释为“瞎说”。
在这种情况下,他在各内容量表的测验结果是不可信的,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来了解该受试者的性格。
(二)内容量表的解释和诊断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原始分根据常模换算成C分数。
C分数为0—10,分A、B、C三个等级,C 分数5是平均分,C分数0—5为A等,C分数6—7分为B等,C分数8—10为C等。
C得分为A等的学生,被诊断为没有问题。
C分数为B的学生,被诊断为稍有问题。
C得分为C等的学生,被诊断为有问题。
被诊断为稍有问题或有问题的学生,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学生,要给以预防性的指导。
量表(反抗倾向):这个倾向显示了对人关系中的不适应,对家庭和周围社会来说,它是一种攻击性的,反抗性的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威胁别人、偷懒、牢骚多、吵架、容易生气、偷钱、毁坏东西、喝酒吸烟、常在外过夜、流浪成性、离家出走、躲避老师、顶嘴等。
在此量表上,C分越高,这种行为特征的倾向就越明显。
因此,反抗倾向是问题行为最典型的征兆和预测指标。
量表(被压迫感):这个倾向同反抗倾向一样,也显示对人关系中的不适应。
被压迫感是由于自身受到他人的攻击与拒绝而产生的一种被压迫和被害的感觉,主要表现为:不喜欢跟人交往、突然采取粗暴行为、容易闹别扭、嫉妒别人、有孤独感、有自卑感、集体暴力行为、不喜欢说话、异常喜爱床、猛然吓唬人等。
在此量表上,C得分越高,这种行为特征的倾向就越明显。
对人关系中的欲求不满如果强烈,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问题行为和非法行为。
量表(欲求不满强烈):由于有不能控制的欲求和冲动,忍受不了欲求不满,便容易走向异常行为。
因欲求不满强烈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主要有:自制力差(直接见诸行动)、抵制他人的关心、做事突然欺负弱者、同异性不正当交往、做安眠游戏、跟异性胡闹、随随便便地施行暴力、毁坏东西、离家出走、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冒险等。
在此量表上,C得分越高,这种行为特征的倾向就越明显。
欲求不满是非法行为的典型模式之一。
量表(有孤独感倾向):不适应集体生活、认为自己不能被他人接受,因而表现不出积极行为和指导性行为。
有孤独感倾向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有孤独感、有神经症倾向、嫉妒别人、有自卑感、容易闹别扭、有被害感、有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有性恶癖、装腔作势、缺乏自信、有洁癖、说小话、常空想、注意容貌、追求虚荣等。
可以认为,这种感情一积累起来,人格上便会出现破绽,从而引起问题行为。
在此量表上,C得分越高,上述行为特征的倾向就越明显。
量表(没有学习热情):没有学习热情主要表现为学业上的挫折感及失败感,其主要行为特征:不能取得与能力相当的成绩,成绩差、有自卑感、有孤独倾向、不正当的异性交往、常在外过夜、有放荡派癖、赌博、喜欢危险的事情、不按时交作业、讨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
对学业缺乏热情的学生想在其他领域里满足自己,容易走向反社会行为。
在此量表上,C得分越高,上述行为特征的倾向就越明显。
量表(缺乏成就欲求):没有成就欲求其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能取得与能力相当的成绩、经常逃学、做什么事都容易厌倦、对自己估计过高、耐性差、意志薄弱、好空想、不肯上学、为一点小事就哭等。
在此量表上,C得分越高,上述行为特征的倾向就越明显。
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欲求,对于辨别有问题学生,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指标。
六、分量表的解释和诊断(一)对人关系不适应对人关系不适应包含着两种问题倾向:反抗倾向(R)和被压迫感(O)。
此分量表的C分数是R量表和O量表的两个C得分的均数。
问题行为和非法行为的萌芽状态主要发生在对人关系中。
这样说并不过分,越来越说谎、态度冷漠、进而是反抗和攻击,周围人可以看出,这种学生的心理正在产生某种变化。
如在对人关系不适应上得分高,一般可以认为,已有了问题行为。
在此分量表上,C得分越高,问题行为的倾向就越明显。
因此,对人关系不适应(反抗倾向和被压迫感)是预测非法行为的重要指标。
(二)情绪不稳定此分量表是由欲求不满强烈(I)和有孤独感倾向(A)两个内容量表构成。
它的C分数越就是I量表和A量表的两个C得分之和的均数。
对非社会性的儿童和学生以及对反社会的儿童和学生所进行的多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儿童和学生的情绪明显地比正常儿童和学生不稳定。
前两类儿童和学生在心理机制上具有类似的特征,如欲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自己的意向和希望不被他人接受,冲动倾向强烈,情绪不稳定等。
因此,欲求不满强烈、有孤独感倾向是非社会行为或反社会行为的征兆。
在此分量表上,C得分越高,问题行为的倾向就越明显。
(三)学习不适应此分量表是由没有学习热情(S)和没有成就欲求(N)构成。
它的C分数就是S量表和N 量表的两个C得分之和的均数。
有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学生对学习极少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坚强的忍耐力,而在其他反社会行为上则表现出极端的热情。
有非社会行为倾向的学生,学习不适应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败感,对学习丧失热情。
同时,这类学生在整个生活方面都缺乏热情,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因此,学习不适应,没有学习热情,缺少成就欲求,发展成为问题行为的倾向很大。
在此分量表上,C得分越高,问题行为的倾向就越明显。
七、全量表的解释和诊断全量表的C分数是分量表(一)、(二)、(三)的C分之和的均数。
从这种有意义来说,将分量表(一)、(二)、(三)合起来是预测问题行为的指标。
全量表的C得分越高,问题行为的倾向就越明显。
全量表和分量表的C分数的等级和内容量表一样。
八、问题学生的指导方法1.个别指导法和集体指导法改变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以及最终改变行为的指导方法大体分为两种:个别指导法和集体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的代表做法是“忠告”,特别是被罗杰斯发展了的“非指导性的忠告”,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心理疗法的原理。
对于那些由于自我否定而苦恼的学生,不应说服,也不应说教,而应在学生和咨询者之间,也就是在学生和教育咨询教师之间,努力创造一个能相互信任的环境。
不要使学生有负罪意识,使之不要有自我防卫的态度,而能自由地谈论自己和自己的烦恼。
对咨询教师来说,要有接受对方陈述的宽容心情,对对方的问题不仅应同情,而且应有共同感受。
只要有几次处于这种境地,学生便会用正常的态度看待自己,于是,看待自己的方法和观点都会产生变化。
这表明自我意识也发生了变化。
像这样的个别指导法适用于有“被压迫感”,“有孤独感倾向”的学生。
同时还适用于那些虽有能力但被认为“学习不适应”的学生。
总之,对于指导那些内向的而又神经症倾向明显的人来说,这是个理想的方法。
非指导性的忠告虽不是有组织地进行的方法,但这种个别指导却包含着倾听每个学生的烦恼与不平,发现和承认学生的优点与个性,加以鼓励和支持,创造一种在日常生活接触中通过谈话而形成的亲切的师生关系。
不过,在学校里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非指导性的忠告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非指导性指导方法的严厉从教育学观点看,很多地方是值得参考的,这是事实。
这是因为,在学校里,教师的命令、监督、支配和指示等太多。
因此,有必要充分重视非指导性忠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可是,非指导性的忠告原本是为了治疗神经症而产生的一种技术。
神经症患者由于自我否定而苦恼,希望亲自访问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医学专家来摆脱苦恼。
换句话说,治疗的“动机”是强烈的。
在学校的学生,有些虽是神经症患者,但很多是攻击性的,他们支配朋友,具有反抗老师、父母和反社会倾向。
这些学生往往从不拜访教育咨询室,从不跟老师谈话。
这种场合下,马上运用非指导性忠告是不可能的。
对智力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这个指导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
改变自我意识和改变自我认识的方法,并不限于个别指导。
其实从学校工作者看,还是集体指导的适用性大,而且有效。
2.集体指导的典型方法:就是在年级里分配职务,教师必须妥善安排,通过指导和帮助使学生产生为集体做了贡献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甚至把班级的管理交给学生去独立做,使之负起责任。
这种情况下,要有一种教师承认学生的努力的感情气氛。
对于那些有反抗倾向、攻击性强的学生来说,可通过适当的小组活动使学生的欲求升华,这个方法也是有效的。
对于那些有“被压迫感”和“孤独感倾向”的学生来说,应考虑班级情况的差别,让他们在反抗性少的集体里慢慢地习惯集体生活,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总之,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妥当地使用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方法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在回答问卷之前,请您认真阅读下列的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让您确切会议小时候父母对您说教的每一细节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