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小学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1【教学难点】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三年前的5月12日天发生了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你知道5.12被定为什么日子吗?为什么要这么定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3、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问:什么是自然灾害?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生吗?答: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如何防护?答: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弯腰快步离险境,不乘电梯走楼梯,盲目跳楼会伤身。
问:洪水来,我们应该怎么办?答: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问:我们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答:雷雨时,强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断电闸,避免雷火屋里窜。
问:暴雪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答:暴雪天,怒风吼,最好别往外面走,室外受冻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慢慢温暖才见好。
三、小结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避险?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1、课余学习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4篇)

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教案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教案1【活动主题】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己保护的意识,提高自己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视频播放,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
“防险之心不可无”。
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
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知多少: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图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知多少: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B、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D、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四、地震无情人有情: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1、讨论:当地震发生时,作为非震区的我们应该怎么办?生:(1)号召我们身边的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捐助物资。
小学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

小学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小学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1一公众防震知识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教案背景为了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我们编写了这份《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三、教学内容1. 防灾减灾的含义和重要性2. 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3. 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减灾常识4. 学生自我保护技巧和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5. 防灾减灾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方式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防灾减灾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参与防灾减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对自我保护和逃生技巧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防灾减灾知识:介绍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
4. 演示防灾减灾演练:展示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
5.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家庭和学校的防灾减灾措施,互相学习。
6. 总结发言: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七、教学资源1. 防灾减灾知识讲解PPT。
2. 防灾减灾演练视频。
3. 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图片。
4. 学生自我保护技巧和逃生方法的宣传资料。
八、教学活动1. 防灾减灾知识竞答:学生分组进行知识竞答,增强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记忆。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防灾减灾班会教案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防灾减灾的含义和重要性2.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预防措施3. 事故灾难的类型及预防措施4. 防灾减灾应急处理方法5. 学生自我保护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应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防灾减灾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操作法:模拟防灾减灾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预防措施。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方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分享自我保护技巧。
5. 总结讲解,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模拟防灾减灾情景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态度转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变化,评价学生对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预防措施。
3. 学生自我保护技巧。
难点:1. 理解并掌握防灾减灾的正确方法。
2. 在实际情景中运用防灾减灾技能。
七、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防灾减灾教育手册》。
2. 课件或教学幻灯片。
3. 防灾减灾宣传资料。
4. 模拟防灾减灾情景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根据我国防灾减灾月的相关规定,我校决定开展“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树立“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的理念。
三、活动对象小学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40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安全。
2. 观看视频:播放防灾减灾宣传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如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防灾减灾的方法,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游戏环节:组织防灾减灾知识问答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防灾减灾手抄报,加深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班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答游戏、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安全意识提升: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判断安全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七、活动资源1. 防灾减灾宣传视频2. 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目3. 手抄报模板八、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
2.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活动充满趣味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念,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九、活动后续1. 定期组织防灾减灾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2.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十、活动反思2.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活动内容。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防灾减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3. 自我保护技巧和逃生自救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4. 实践操作法: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4.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5. 总结讲解内容,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模拟演练,评价学生运用防灾减灾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心得体会:收集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评价其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
4.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后运用防灾减灾知识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准备:1. 准备防灾减灾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制作PPT或教学课件。
3. 准备模拟演练道具和器材。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技巧,逃生自救方法。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或讲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4.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防灾减灾班会教案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防灾减灾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防灾减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预防措施。
3. 事故灾难的应对方法。
4. 自我保护技巧和逃生自救方法。
5. 班级防灾减灾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讲解自我保护技巧和逃生自救方法。
3.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彼此了解的防灾减灾知识和经验。
4. 演练:制定班级防灾减灾预案,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地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防灾减灾宣传资料。
2. 防灾减灾设备道具。
3.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4. 班级防灾减灾预案模板。
5. 实地演练场地和设施。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开始,通过展示现实中的防灾减灾案例,引起学生对防灾减灾的重视。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防灾减灾相关资料,了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防灾减灾知识,讨论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 教师讲解:针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应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出适合本班的防灾减灾预案。
6. 预案演练:学生在教室内或户外进行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将其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在预案演练中如何能够做到迅速、有序、有效地应对。
八、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一、班会目标;
1、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
(一)介绍首个“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xx年x月x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让同学们广泛发言,畅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学生回答后,由老师做总结。
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五、冰雹灾害
5、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三)假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
防浓雾;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
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遇到火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
谢谢阅读!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