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汽车产业区域分布情况

合集下载

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地理分布及联系方式及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分布

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地理分布及联系方式及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分布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河源市连平县产业转移集聚地河源市河源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龙华(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翁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韶关市仁化县产业转移集聚地韶关市韶关市新丰县产业转移集聚地韶关市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汕头市海湾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地汕头市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市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市英德市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市吴川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市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市茂名石化工业区茂名市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市阳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江市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市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江门市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市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市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尾市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潮州市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市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市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云浮市业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深圳大鹏(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广州(清远)产业园清远市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市源自广东省工业园区网五金机电、医药制造、食品饮料、塑料再生资源制造稀土新材料、机械制造、家具制造电子科技、绿色食品深加工、精密机械等光学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主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产业为主,制药、物流、钢铁电子信息、新材料、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光伏制造业、电源电子、食品科技和综合物流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稀土产业,陶瓷,新型建材电子元器件、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玩具、工艺、毛织服装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为主,纺织服装业为辅五金电子电器、纺织和皮具类、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钢铁、石化产业,特种纸业、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海洋高新金属制品、建材、机械制造家电制造、五金和不锈钢制品制造、石油化工、电子石化水产品加工、香精香料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海洋资源开发、包装印刷、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家具、制鞋(服装)、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机械、纺织电子电器、五金机械;鼓励发展的产业为建材、纺织服装、南药加工五金机械、木材家具、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电子、塑胶毛纺织、工艺美术、不锈钢制造、温控制品企业五金不锈钢、电子信息电子、塑料包装能源、石化、新材料电器制造、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制造、食品药品生产、机械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电子轻工、生物制药、家电制造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机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稀土材料板材家具、金属加工、汽车配件、电子装配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合金新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绿色环保、生物技术文具制笔、家具生产、家电生产、有色金属电子电器、空气能、钢结构机械机电制造、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食品药品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产业、新电子、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食品、新能源、新汽配现代装备、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与食品饮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整车与汽配产业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医药制剂,汽车零配件源自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学习资料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学习资料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1、电子信息产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传媒影视音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

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

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

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5、机械制造业: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6. 家电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

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8、金属制品业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

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我国的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集中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他分散于中部的河北、湖北等。

家具制造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辽宁、浙江.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

国内汽车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国内汽车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3.区域市场封闭,抑制销量增长
4.零部件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1.汽车价格仍有降低的趋势 由于目前汽车生产能力的迅速提 高,汽车产量大于销量的现实,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 内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零部件体系逐渐完善,国产化率不断 提高,塑料、电子产品等原材料价格下滑,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生产,加 上大量新车超低价上市,新老车型竞争更加激烈,多样化选择使消费者 观望心态增强。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价格下降的压力。
综合而言,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日益 提高,中国的汽车市场将会进一步的应用 轴承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汽车上使用轴承的零部件有:发动
机、发电机、水泵、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转向器、空调机等。轴 承大类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按受力方向分轴向轴承和径向
6.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定位和 产品特点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对收入不高、讲究实用的内地中 小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村消费者而言,自主品牌汽车无疑是他们消费的首 选。由于没有外资伙伴的限制,自主品牌企业可以充分地享有海外市 场,扩大产品的出口,尽管这些企业目前在海外的销量还不大,但可以 预见今后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同时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 庞大的本土市场需求、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日趋完善等有利因素,都将推 动着国内汽车市场朝着自主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3.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上升 据统计,2006年1至10月乘用车自 主品牌累计销售近17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其中自主品牌 轿车销售8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2006年上半年最畅销的15个 轿车品牌中,三分之一是自主品牌。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以 51.3%的增长率领先于合资品牌36.3%的增长率,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 接近25%,个别月份甚至接近30%。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它表 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中国汽车行业区域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区域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区域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汽车行业分布现状以2007年汽车产业的5181家企业为基础,基本数据分析结果如下:从汽车制造业省市企业数量的主要分布看,2007年汽车制造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湖北、山东、上海、广东、吉林、大津、辽宁、河北、北京等省市,前十名省市的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几乎占到了70%。

图表、2007年我国汽车企业地域分布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二、中国汽车行业分布特点三、中国汽车行业分布发展趋势国家统计局表示,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工业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平台。

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己形成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并呈现出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雏形。

1、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

扬州一南京一镇江一常州一无锡一上海,这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十分集中的一条走廊。

这里有背靠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两大跨国公司的全国最大的轿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南京汽车集团和民营企业浙江吉利等汽车公司。

而且正在打造一条长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

2、珠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具有优越的经济环境,是全国最大的轿车消费市场。

在此区域里,有广州本田、广州五十铃、羊城汽车公司、五羊本田、骏威客车等重头企业的广州汽车工业集团,还聚集了日本的三大汽车集团丰田、日产和本田,还有众多的日本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这里已是日系汽车在我国的大本营。

3、东北地区振兴曾经非常辉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目前重大的历史任务。

在此区域里有全国汽车的龙头企业一汽集团、有自主开发的哈飞、民营企业的金杯通用和华晨宝马,还有被一汽收购的哈尔滨轻型车厂、吉林通田等汽车公司。

4、环渤海地区(京津地区)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地区的中心城市,其汽车工业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中汽总公司时代就提过组建京津唐汽车工业联营公司。

如今这里有联手现代和戴克的北京汽车集团、天津一汽夏利和天津一汽丰田。

5、华中地区该地区是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集团"的所在地,有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襄樊工厂、东风本田、昌河等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域分布环境研究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域分布环境研究分析
75 .7 1 .3 18 1 .7 95
28 .1 41 .2
881 . 1 .8 78 1 .2 25
58 . 9
1 . 38 1 34 1 . 25
0 61 . 16 .6
45 .6 1 1 24 2 .9 45
2 0 0 1
() 1生产要素。 生产要 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
及其环境 条件 。~般而言 , 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 的要素 、 的要 物 素及 其结合因素 , 劳动 者和 生产资料之所 以是生 产的最基本要 素, 是因为 不论 生产 的社会 形式如何 , 它们始 终是生 产不可缺
20 0 6
和 丰 田 车公 司加 大了对天津 的投资 力度 , 以明确的发展战 汽 辅 略, 天津有可能发展成具 有地方影响力 的汽 车产 业集群 。随着 东风 汽车集团与 日产汽 车公 司的全面合资 , 湖北成 为东风 日产 公 司总部的所在 地 ,湖 北汽车产业集群 的条件会越来越好 , 但
仍 有一些制约 因素将导致 武汉 只能发展成 具有 全国性 影响 的
( 住: 单 万辆 )
汽车产业集群 。
三 、 国 汽 车产 业 集 聚 地域 分 布 实例 分 析 中 1影 响 汽 车 产 业 集 聚地 域 分 布 的 因素 ( 图 1 、 见 )
年份
17 9 8
全 国
1 .8 39
上海
08 .5
广东
13 .5
湖北
17 .9
西部地区 。其 中有 3个区域经过 2 的发展会成 为具有较强 0年
国际 竞争优 势的汽车产业 集群 , 即长江三 角洲 、 江三角洲 和 珠 东北地区 。上海具 备了成 为汽车产业集群 的最佳 条件 ; 广州居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现象。

一、区域分布1. 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布在国际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分布并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

这些地区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具有显著优势。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

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运营。

二、产业集聚现象1. 利好政策的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地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定产业的现象。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政府的利好政策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提供土地资源和金融支持等方式,吸引企业到特定地区投资兴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2. 人才与资本的集聚效应产业集聚还与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密切相关。

具有优秀人才和丰富资本的地区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进而推动产业集聚的形成。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高科技人才和风险投资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三、产业集聚带来的影响1. 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集聚有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合作,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一个集聚的产业群中,企业之间可以共同面对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研发合作,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聚还能够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车生产,每个环节的企业都有可能集中在特定地区。

这样一来,供应链的协同配合和资源共享将更加高效,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经济效益的增加产业集聚能够带来经济规模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024年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广东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

作为汽车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相关数据,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链,涵盖了传统零部件、电动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三、竞争格局分析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竞争:市场上存在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竞争对手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

2. 技术竞争:先进技术能力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3. 价格竞争:价格是消费者选择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因素之一,低价策略常被企业采用。

四、政策环境政府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通过多项政策引导和扶持措施,促进了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例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并提供相关资金支持。

五、消费者需求分析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功能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的汽车零部件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六、市场机遇和挑战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存在一些机遇和挑战:1. 机遇: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电动汽车零部件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将为企业带来机遇。

2. 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是企业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环境保护要求也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市场发展趋势展望由于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几年内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增长;2. 智能化、连接性和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3. 环保和节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以上是对广东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的分析,通过了解市场概况、竞争格局、政策环境、消费者需求、机遇和挑战以及市场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制定明确的发展策略和应对市场变化。

(整理)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

(整理)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

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以下称《决定》)精神,切实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为动力,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遵循产业转移和区域布局的一般规律,合理利用政府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选择性承接,促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全省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原则(一)规划引导。

制订珠三角各市产业转移规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各市产业承接布局规划,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合理布局。

(二)因势利导。

充分考虑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的产业联系、地理距离,以及转入地的市场辐射半径、资源条件、产业配套、交通运输、水电供应、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

(三)区域分工。

形成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合理产业分工,避免区域之间的产业同质竞争。

(四)集聚发展。

坚持紧凑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以产业转移园为主要载体,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培育一批新的产业集群。

(五)以人为本。

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就业水平为宗旨,充分考虑各地劳动力的分布状况,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六)环境优先。

产业转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产业发展,产业承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三、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布局(一)鼓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的产业1、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五金、玩具、制鞋、包装等;2、资源型产业,如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家具产业,再生金属冶炼产品、有色金属合金冶炼或压铸产品等有色金属产业;3、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如IT产品制造、家电制造等产业;4、对转出地其他产业带动功能较弱或带动后劲不足的产业,如农产品加工等产业;5、在转入地存在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行业,如塑料制品、涂料、油漆等石化产业下游产品行业;6、在转入地存在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或者生产基地的行业,如工艺玩具、音像制品生产、食品生产等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汽车产业调研报告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经济发展走在国内的前列。

广东汽车保有量庞大,整车与零部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是各大厂商青睐的区域,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

作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广东地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另外,广东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影响整车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广东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关键。

在最近几年,汽车相关行业发展迅速,这和市场的培养息息相关。

在广东地区来说,也不乏著名的整车厂商,比如说,有深圳比亚迪、广汽集团、北汽集团这样的本土车企。

也有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一汽大众、长安标致雪铁龙等多家全球知名品牌整车企业在广东扎下根。

在整车企业带动下,在广东形成了多个以汽车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称之为“汽车城”。

其中,广州花都汽车城、深圳坪山汽车城、惠州大亚湾汽车城、广州增城汽车城、佛山三水汽车城、佛山狮山汽车城、肇庆高要汽车城、汕头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远近闻名。

各个汽车产业为支柱的地区发展迅速,也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与就业,为当地的发展和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一汽大众、北汽集团的加入,使得广东地区汽车行业更显现出活力。

广东地区长期以电子、服装等轻工业为主,机械设备等重工业发展相对落后,汽车相关行业也是如此。

虽然省内有大型整车企业,但缺乏完整的配套产业,技术创新乏力,潜力有待开发。

据在省内大型汽车与配件企业调查情况来看,到2017年,广东的整车将实现产值约8000亿元,大约是2011年的2.7倍,可跃居国内第一位。

汽车是现代工业之花,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例如精密仪器、机床设备、电子自动化、橡胶、塑料、能源、玻璃、装饰、仪器仪表、化工等等。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著名的零部件厂商,比如湛江德利化油器、文灿压
铸、鸿图压铸、东风本田零部件、鸿特精密、鹤山捷仕克等,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的著名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关键的零部件离不开发动机配件、传动配件、制动配件、电子控制配件、仪器仪表配件、内饰配件、安全防盗、影音娱乐配件等。

其中,精密汽车零配件的生产离不开高精度的加工工艺与精密测量技术。

其中,精密数控机床和测微仪是零配件质量的保证。

国内的机床与量仪发展迅速,测量仪的也正走向自动化超高精度的发展道路。

国内厂商应该奋起直追,为提高国产汽车的品质做出一份贡献。

广东地区是汽车的消费市场,也应该是汽车的生产福地,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电动环保车的推广,广东的汽车行业将有长足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