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教学课件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教学课件设计

挑战第一关
小小设计师
气球 棉花 弹簧
塑料袋
泡沫板
······
设计要求
1、选用合理的材料,设计合理的方案; 2、方案设计注意科学性、创意性、实用性; 3、画一画或写一写鸡蛋保护器的结构设计图 ,并进行解说; 4、说说每部分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起到 什么作用。 5、时间4分钟,音乐停止马上坐好。
鸡蛋保护器设计单 第 组
1、画一画或写一写鸡蛋保护器的结构设计图,并进行解说。 2、说说每部分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鸡蛋保护器设计单 第 组
1、画一画或写一写鸡蛋保护器的结构设计图,并进行解说。 2、说说每部分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挑战第二关
制作小能手
温馨提示
1、小组同学合理分工,共同完成; 2、装置要容易拆解,便于取出鸡蛋; 3、制作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改进方案可再改 进或咨询老师; 4、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完成后,将剩余材料 放进箱子里,收拾好桌面。 5、制作时间8分钟,音乐停止马上坐好。
气球
木棍
棉花
纸杯
塑料袋
泡沫板
胶带
剪刀
线
吸管
海绵
纸盒
动起来吧!
挑战第三关
我们来验证
多面体型
外包装型
降落伞型
吸管型
综合型
生活高 高度是152米,相当于 43层楼那么高。
最轻的鸡蛋保护器仅有 1.2克,相当于一枚一 角硬币的重量。
让挑战的高度更高, 让保护器的质量更轻。 祝大家成功!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材料,尝试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2)会用文字或图画表达明确的设计意图,掌握探究实践活动的方法。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科技实践的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3)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德育目标:(1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教育学生安全使用工具,节约制作材料,保护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保护鸡蛋时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小组合作都与实验成败有关。
难点:(1 )能动手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尝试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2)能画岀表达明确的设计示意图,知道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
三、教学媒体:PPT课件四、活动准备:材料:鸡蛋、细线1卷、气球、透明胶、纸盒、剪刀、泡沫块、纸杯、棉花、海绵、塑料袋等。
五、教学活动过程:(—)、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准备好了么?(准备好了)好,上课。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想玩儿吗?我来提问,你们在第一时间回答可能或者不可能,要求只能说一次。
1.明天是晴天。
(可能)2.—张脸上有两个鼻子。
(个可能)3.狗在天上飞。
(个可能)4.我把生鸡蛋从高处落下,鸡蛋不会碎。
(不可能)师:请同学们瞪大眼睛仔细看,结果怎样?生:鸡蛋碎了。
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1.师:同学们想一想,你有没有办法让鸡蛋从高处落下又摔不碎呢?谁来说?预设:生可能的回答:1.我会把鸡蛋放进装满棉花的盒子里。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为什么想到用棉花?生:起到保护作用。
师追问:怎么保证安全?2.我会把鸡蛋放中间,周围拴上代球。
师:嗯,你的想法也很有创意。
这又是为什么呢?生:为了减慢速度。
师:虽然大家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证?生:保证鸡蛋不会碎。
师:我们给这些材料取个名字,可以称它为“鸡蛋保护器”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制作“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板书),让它保护鸡蛋从高处落下,落到地上摔不碎。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保卫鸡蛋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保卫鸡蛋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掌握鸡蛋保护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鸡蛋的结构与功能:鸡蛋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
2. 鸡蛋保护方法:介绍不同的保护鸡蛋的方法,如使用缓冲材料、设计保护装置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鸡蛋保护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鸡蛋的保护方法及其原理。
2. 难点:设计出既实用又创新的鸡蛋保护装置。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材料、实验材料。
2. 学具:鸡蛋、缓冲材料(如海绵、棉花等)、保护装置材料(如纸盒、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鸡蛋的结构与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鸡蛋保护的方法及其原理。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鸡蛋保护装置。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设计进行实践操作,测试保护装置的实用性。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保护装置,并分享设计心得。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保卫鸡蛋2. 副鸡蛋的结构与功能、鸡蛋保护方法、实践操作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鸡蛋保护的方法及其原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一个鸡蛋保护装置,并测试其效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鸡蛋保护的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 改进措施: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此次活动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鸡蛋保护的方法、原理,以及实践操作,使学生对鸡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神奇的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神奇的蛋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蛋的基本知识,包括蛋的来源、结构及用途,并学会基本的蛋类菜肴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蛋的基本知识:蛋的来源、结构、种类及用途。
2. 蛋类菜肴的制作:煎蛋、蛋花汤、蛋炒饭等基本蛋类菜肴的制作方法。
3. 蛋的文化:蛋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相关的节日习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的基本知识和蛋类菜肴的制作方法。
2. 难点:蛋类菜肴的制作技巧和蛋的文化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蛋的模型、PPT、视频等。
2. 学具:真实蛋、烹饪工具、食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蛋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PPT或实物,讲解蛋的基本知识。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蛋类菜肴的制作。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讨论蛋的文化内涵。
5. 总结与反思:老师对课程进行总结,学生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1. 神奇的蛋2. 提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制作蛋类菜肴: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课堂上学到的蛋类菜肴。
2. 研究蛋的文化:学生调查和研究蛋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相关的节日习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蛋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蛋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还了解了蛋的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养。
重点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神奇的蛋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神奇的蛋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蛋的基本结构,掌握蛋的孵化过程,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蛋的物理特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提高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教学内容1. 蛋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蛋的内外结构,了解蛋壳、蛋白、蛋黄的功能。
2. 蛋的孵化:讲解鸟蛋的孵化过程,让学生理解温度、湿度对孵化的重要性。
3. 蛋的物理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蛋的形状、强度和密度等物理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的结构、孵化过程和物理特性。
2. 难点:蛋孵化过程中的环境控制,蛋的物理特性的实验探究。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蛋模型、孵化器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实验报告单、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蛋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真实的蛋,分组讨论蛋的结构和功能。
3. 讲解与演示:讲解蛋的孵化过程,演示孵化器的使用方法。
4.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蛋的物理特性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与分享: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蛋的物理特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蛋的结构、孵化过程和物理特性进行设计,使用图表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的蛋,记录其特征。
2.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课堂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深入了解蛋的知识。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和学生的参与度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蛋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和流畅的段落衔接,确保教学内容丰富、用词准确,符合全国通用标准。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下第5课《保护蛋宝宝》教学设计5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下第5课《保护蛋宝宝》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保护蛋宝宝》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让学生保护蛋宝宝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三下第5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但对于如何具体保护蛋宝宝,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保护蛋宝宝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理解保护蛋宝宝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出有效的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保护蛋宝宝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蛋宝宝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保护蛋宝宝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鸡蛋,作为蛋宝宝。
2.准备一些保护蛋宝宝的材料,如棉花、塑料袋等。
3.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记录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者视频,引入保护蛋宝宝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关于保护蛋宝宝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蛋宝宝。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蛋宝宝的方法,并选取一种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保护方法,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保护蛋宝宝,还可以保护哪些事物。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关于保护蛋宝宝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完成。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神奇的鸡蛋保护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鸡蛋保护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鸡蛋保护器的作用和原理。
2. 鸡蛋保护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选择。
3. 鸡蛋保护器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鸡蛋保护器的作用和原理,制作方法和材料选择。
2. 教学难点:鸡蛋保护器的实际应用,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鸡蛋保护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制作鸡蛋保护器的材料(如纸盒、海绵、塑料瓶等)、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鸡蛋保护器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鸡蛋保护器的作用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鸡蛋保护器。
4.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鸡蛋保护器,并进行实验测试,评选出最佳设计。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鸡蛋保护器》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并记录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
2. 要求学生在下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注重课堂纪律,确保学生的安全。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鸡蛋保护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教学质量。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和制作过程中。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保护鸡蛋》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保护鸡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材料”单元第六课二、设计思路本课围绕保护鸡蛋这一主题,通过选择材料设计鸡蛋保护器,讨论完善设计图,并制作、试验鸡蛋保护器的活动,达到提高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并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三、教材分析本课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达到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能力的目的。
鸡蛋是一种很容易摔碎的物体,选择什么材料保护鸡蛋,使它不被摔破,是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富有挑战性,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发展,自信心得到培养。
组织好这个教学活动很有意义。
四、学情分析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易碎物品,学生很容易想到对鸡蛋的保护,即做一个鸡蛋保护器。
学生通过对“材料”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已经对生活中一些常见材料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
因此,学生会对这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在保护器的设计、制作、实验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科学的相反或做法,这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尝试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并动手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意识到用科学知识能解决很多问题,并体验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
3.知识与能力:能画出表达明确的设计示意图;并知道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材料。
六、活动准备分组材料:1.铁片、铝片、60cm细铁丝8根、塑料泡沫、玻璃片、石头块、木条4根、报纸、50cm×50cm方布1块、细线一卷。
2.自己准备的补充材料。
教师材料:鸡蛋七、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拿一个鸡蛋)谈话:这是我今天早上,刚从鸡窝里掏出来的!如果我一松手,鸡蛋落到地面上会怎样?(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生鸡蛋从一人高的地方落到地面上肯定会摔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设计师
气球 棉花 弹簧
塑料袋
泡沫板
······
设计要求
1、选用合理的材料,设计合理的方案; 2、方案设计注意科学性、创意性、实用性; 3、画一画或写一写鸡蛋保护器的结构设计图 ,并进行解说; 4、说说每部分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起到 什么作用。 5、时间4分钟,音乐停止马上坐好。
气球
胶带
剪刀
线
吸管
海绵
纸盒
动起来吧!
挑战第三关
我们来验证
多面体型
外包装型
降落伞型
吸管型
综合型
生活中的应用
•20
22
鸡蛋保护器挑战的最高 高度是152米,相当于 43层楼那么高。
最轻的鸡蛋保护器仅有 1.2克,相当于一枚一 角硬币的重量。
让挑战的高度更高, 让保护器的质量更轻。 祝大家成功!
鸡蛋保护器设计单 第 组
1、画一画或写一写鸡蛋保护器的结构设计图,并进行解说。 2、说说每部分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鸡蛋保护器设计单 第 组
1、画一画或写一写鸡蛋保护器的结构设计图,并进行解说。 2、说说每部分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挑战第二关
制作小能手
温馨提示
1、小组同学合理分工,共同完成; 2、装置要容易拆解,便于取出鸡蛋; 3、制作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改进方案可再改 进或咨询老师; 4、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完成后,将剩余材料 放进箱子里,收拾好桌面。 5、制作时间8分钟,音乐停止马上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