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部分毕业设计指导书模板
建筑防火课程设计

某大学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本建筑主楼建筑高度为22.85m,局部23.85m,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用地面积19679.11㎡,总建筑面积44654.23㎡。
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2362.77㎡,地下建筑面积2291.46㎡。
建筑覆盖率55.26%,绿地率15%。
建筑选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适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各层的情况如下表:二、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2001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 2001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建筑防火设计》教材三、总平面防火的设计该建筑西边为徐州市解放南路,南面为和平路,整个建筑只有东面与其他建筑相邻紧密。
其中,距正在建设当中的高层建筑妇幼保健院病房大楼21.54m,超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表4.2.1的9m之规定,距最近的多层民用建筑9.72m,也符合现有规范。
建筑四周设消防车道,其中超市入口广场因有绿地设施,消防车在解放南路和和平路停靠,距建筑最大25.25m,消防车道最窄处4.22m。
四、耐火等级的设计该建筑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地下室。
耐火等级选为一级。
理由如下:1.从建筑的重要性看:人员、物资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疏散困难,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造成的影响大。
2.从建筑的高度看:该楼建筑高度接近高层建筑,火灾时扑救和疏散工作比较困难。
要求建筑有较高的耐火能力,能给人们较多的安全疏散时间。
3.从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看:该建筑属大型公共建筑,使用人数多且物品多为可燃易燃物品,火灾荷载大。
建筑消防设计任务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任务书1、本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1) 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训练。
③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 本设计题目具体目标通过本毕业设计题目要达到以下目标:①熟练运用计算机CAD技术进行建筑电气弱电工程设计,掌握电气专业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②熟悉各种建筑弱电设计、施工规范;③熟练运用互联网查询相关厂家产品、规范;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深化提高知识水平;2、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一层为大堂、厨房、餐厅,二层至六层为KTV包间,属二级火灾保护民用建筑。
2、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报警,消防广播,消防电话,消防栓按钮启泵,消防联动等。
3、报警区域按楼层划分、探测区域按独立房间划分。
楼梯间,电梯前室,走道独立划分探测区。
3、本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设计要求设计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时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方案要符合国家各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设计计算准确、完整,问题探讨清楚,方案流畅,书写工整,计算书按规定装订。
图纸表达清楚准确,图面清洁,折叠规范。
(2)设计条件①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20L/s。
消防泵房设于室外消防水池旁,消防水池设在室外,水池内储存180m3室内外全部消防水量,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不包括在本设计范围.具体位置由甲方确定。
消火栓系统控制根据规范要求,本建筑不需设置消火栓,由室外消火栓提供。
②自动喷水系统整个大楼自动喷水系统管道均在报警阀前布置成环状管网,本建筑按中危险Ⅰ级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设计流量 10L/S,火灾延续时间 1h。
③供水方式:室外消防水池该楼地下室自动喷水泵报警阀自动喷水系统屋顶水箱pa。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

本建筑为一酒店,属于二类高层建筑。
地上部分十三层,地下部分一层,主体建筑高度为43.5米。
负一层为地下车库。
本说明书涉及该建筑的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泵房设计。
自动报警系统:本建筑为二级保护对象,选择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模式为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每一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一个独立套房或走道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
每一楼层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保安室)。
消防泵房:泵房应设置两组泵: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设一组,每组泵一用一备,其中备用消防水泵的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
与消防泵配套的还有湿式报警阀,给水管网 , 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的大小设计应根据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量要求设计。
对于管网系统,一组消防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水量,消防泵房应设不少于两条供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出水管检修时,其他的出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用水量。
关键字:消防泵房,消防水池,自动报警系统,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This building is a hotel, which belong to the second class high-rise building. There are 13 layers on the ground and one layer underground, the height of the main building is 43.5 meter. The layer underground is a garage.This manual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s automatic alarm system and fire pump room.The automatic alarm system: the building level should set to level 2 whose automatic fire alarm control system model is the concentrated alarm control system. Each floor is divided into a warning area , each independent room or layer is divided into a detection area. There are the feeling smoke detectors the temperature detector, the fire shows dish , the fire radio, the manual alarm button and so on each floor . Automatic fire alarm controller is setted on fire control room (security room).Fire pump room : the pump room shall set up two group of pump, one set is for the fire hydrant system, the second set is for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The fire water system should set up two fire hydrant pumps (one is for prepare , whose working ability should be not less than the biggest fire control work pump) . What matching of the fire hydrant pump is wet alarm valves,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fire pool, the water pump for engagement . The size of the fire-fighting pool should be designed basing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fire hydrant system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 For the pipeline network system,the suction pipe of a team of fire pump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two . when one of the damage is for maintenance, the rest of the suction pipe should be still can pass all water. Fire pump room should set of not less than two pipes which are connecting with the pipe network connection ring. When one of the conduit is overhauling, the other of the pipe should still supply the entire water consumption.[Keywords]: fire pump room , fire-fighting , automatic alarm control system, smoke feeling detector, temperature detector.某酒店自动消防系统设计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层建筑在我国日益增多, 而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特性, 火灾扑灭难度非常大, 常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自动消防系统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设施。
建筑消防设计模板

建筑消防设计模板1. 简介建筑消防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控制火势和保护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套标准的建筑消防设计模板,以确保消防设施能够在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得到合理规划和布置。
2. 建筑消防规划- 消防设计目标:明确建筑消防设计的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控制火势扩散、减少财产损失等。
- 建筑特点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结构等特点,评估火灾风险和疏散需求。
- 火灾防控策略:确立火灾防控策略,包括火灾预防、火灾探测和报警、灭火和疏散等方面。
3. 消防设备布置- 火灾报警系统:选择合适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合理布置在建筑物内各个区域。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进行布置和管道设计。
- 消防水源和灭火设备:确保建筑物周围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和灭火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并合理布置在易燃区域附近。
- 喷淋系统和泡沫系统: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特殊区域需求,选择喷淋系统和泡沫系统,并进行布置和设计。
- 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确保建筑物内部有合适的疏散通道,并配备应急照明设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4. 疏散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情况,计算人员密度,确定每个区域和楼层的疏散能力需求。
- 疏散通道设计:根据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结构,确定合适的疏散通道宽度和数量,并考虑疏散楼梯、通道宽度、门禁控制等因素。
- 疏散标志和指示:在建筑物的关键位置设置疏散标志和指示牌,确保人员能够清晰了解疏散路线。
- 应急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培养人员对火灾疏散的意识和能力。
5. 消防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消防安全措施。
- 消防设备维护:制定消防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 建筑物消防巡查:定期进行建筑物的消防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范本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范本1. 概述本文是针对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的范本,旨在提供合理、科学的建筑消防设计方案,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计,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符合标准。
2.2 防火分区原则(1)根据建筑规模和用途划分明确的防火分区,并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墙、防火门等。
2.3 防烟原则(1)设置合理的防烟设施,如排烟系统、防烟门等,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3. 建筑消防设施设计3.1 灭火设施(1)根据建筑规模和用途设置相应的灭火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
3.2 火灾报警系统(1)布置火灾烟雾感应报警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及时发出警报并启动联动措施。
3.3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1)合理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阻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逃生的通道。
3.4 排烟系统(1)根据建筑特点设置排烟系统,及时排除火灾烟雾,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
4. 安全疏散措施设计4.1 疏散通道设置(1)设立明确的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4.2 疏散指示标识(1)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指引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4.3 应急照明(1)保证建筑内部的应急照明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因火灾造成的照明故障影响疏散。
5.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5.1 高层建筑烟气排放(1)采用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高层建筑火灾排烟问题。
5.2 高层建筑防火分隔(1)设置符合标准的防火分隔,确保高层建筑不同层之间的火势隔离。
6. 建筑消防管理6.1 消防巡查(1)建立健全的消防巡查制度,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
6.2 演练和培训(1)定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人员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6.3 消防安全宣传(1)加强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提高人们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7. 结语本文提供了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的范本,包括设备设计、安全疏散措施以及消防管理等方面。
《建筑防火》课程设计任务书pp

《建筑防火》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河南理工大学3#基础教学楼防火设计工程简介:河南理工大学3#基础教学楼共六层,位于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为六层普通实验室,教学及办公用房,结构主体为框架结构。
该建筑的总建筑面积是26687.4㎡,建筑高度为29.1m,其中一层高3.3m,二层高4.2m,三层至六层均高3.9m。
一层建筑面积4726.864㎡,二至六层建筑面积均为4266.208㎡。
一层设置八间可供250人上课的大教室;二层一共设置了十间可供150人上课的教室,一间可供145人上课的教室,一间可供90人上课的教室,还有一间教师休息室;三层一共设置了十间可供150人上课的教室,两间可供90人上课的教室,还有两间可供133人上课的教室;四层一共设置了四间可供150人上课的教室,一间可供145人上课的教室,一间可供133人上课的教室,两间可供90人上课的教室,两件资料室还有一间数学建模培训中心,一间办公室和一间数学工作机房;五层一共设置了十间可供145人上课的教室,两间可供133人上课的教室,两间可供90人上课的教室,另外还有两件教师休息室;六层一共设置了十二间可供133人上课的教室,三间可供82人上课的教室,一间教师休息室。
二、设计内容要求设计内容:1总平面防火;2建筑平面防火;3安全疏散;4室内灭火器配置;5内部装修防火;6消火栓系统*;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注:1-5为必做,打星的6-7为选作内容。
三、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配合《建筑防火》课程学习的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防火设计原理和方法。
具体应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的能力;2、掌握本课程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3、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期限自 2011 年 6 月 20 日开始至 2011 年 7 月 3 日完成。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1. 引言在建筑设计中,防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以确保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满足相关的防火要求。
2. 建筑设计阶段2.1 建筑结构设计(1)建筑结构应具备足够的耐火性能,以抵御火灾的蔓延和破坏。
(2)采用防火墙和防火分隔墙来划分不同的火灾危险区域。
(3)确保建筑物的出口和疏散通道满足相关的防火要求。
2.2 建筑材料选择(1)选择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耐火砖、耐火涂料等。
(2)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木材和塑料等。
2.3 建筑布局设计(1)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功能区域,将易燃区域与非易燃区域隔离开来。
(2)设置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以限制火灾的蔓延。
3. 施工阶段3.1 施工材料管理(1)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易燃材料的使用和存放。
(2)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
3.2 施工工艺控制(1)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火灾风险。
(2)确保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符合相关的防火要求。
4. 使用阶段4.1 防火设施维护(1)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2)定期清理建筑物内部的易燃物,防止火灾的发生。
4.2 火灾预防培训(1)组织火灾预防培训,提高建筑物使用者的火灾防范意识。
(2)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疏散人员和进行灭火救援。
5. 总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提供了一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必须始终牢记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防火设计部分毕业设计指导书
一、建筑防火设计部分
1、建筑设计
本次设计涉及的建筑使用类型包括: 地下车库、商场及超市、银行、饮食行业、休闲娱乐场所、宾馆、写字楼等。
通用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制图的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相关专业规范: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定》、《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设计时根据建筑的平面形状和使用功能合理进行功能分区。
比如地下室, 涉及的功能包括停车场、设备间、人防工程。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 由于它们的使用要求不同,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如生活用房间: 起居室、卧室, 工作学习用房间: 如办公室、教室; 公共活动房间: 如营业厅、剧院。
辅助使用房间是为保证建筑物主要使用要求而设置的, 与主要使用房间相比, 则属于建筑物的次要部分, 如公共建筑中的卫生间及其它服务性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如各类建筑物中的门厅、走道、楼梯间、电梯间等。
( 这部分的设计能够参考上述规范来设计)
这里应注意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的要求;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 疏散安全, 采光通风良好; 房间的构成应结构布置合理, 施工方便, 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注意布置消防水池和相应的设备间。
2、防火设计( 列出的细节部分请查阅相关规范中的条文规定)
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 》
( 1) 判断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从而确定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
( 2)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局, 因为给出的图纸资料未涉及到周围建筑, 故不必进行防火间距的设计, 只需进行消防车道的设计, 在一层平面图上标示出消防车道。
已经提供了总平面布置图的可不进行此项设计。
对于建筑的平面布置, 可根据建筑物的各层的使用性质, 采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中关于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来考虑平面布置。
细节注意: 人员密集场所的设计要求; 消防控制室的平面布置及设计要求; 歌舞娱乐放映场所的设计要求; 儿童活动场所的平面布置;
( 3)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根据规范要求设计防火、防烟分区。
建筑构造包括: 防火墙、隔墙、楼板、电梯井、管道井、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等。
这些建筑构造都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 其防火要求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划分防火分区的依据: 一般应根据规定的防火分区面积, 结合建筑的平面形状、使用功能、便于平时管理、人员交通和疏散要求、层间联系情况等, 综合确定其分隔的具体部位。
1) 按照规范规定的建筑面积设置;
2) 根据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使用功能区域, 设置防火分区或防火单元;
3) 根据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是否散发有毒有害气体, 是否有明火或高温生产工艺等划分防火分区;
4) 按照使用灭火剂的种类而加以分隔;
5) 对于设置贵重设备, 贮存贵重物品的房间, 或者一些特殊功能的房间, 也要分隔成防火单元; 对于设在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 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细节注意: 防火分区的面积, 根据一类建筑、二类建筑、地下室、裙房确定, 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如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的要求。
另外要注意上下联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 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中庭的防火分区的设置。
建筑构造要注意: 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窗的设计要求; 防火卷帘的设计; 变形缝处的设计要求; 各种竖井的防火分隔设计; 中庭的防火分隔设计; 玻璃幕墙的防火分隔设计;
注意尽量采用防火墙, 必要时可用防火卷帘代替, 注意此时采用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等方面的要求。
防火卷帘一般都是一排中柱的轴线位置, 在柱间把卷帘固定在梁底下。
( 商场的营业厅、展览馆的展览厅等, 不便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墙的部位, 自动扶梯周围, 中庭与房间, 走道等开口部位)
细节: 防烟分区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A 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B 面积不超过500平米, 净空高度超过6m的房间可不考虑划分防烟分区;
C 不跨越楼层;
D 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 如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以及专门的避难间或避难层, 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并采用良好的防排烟设施。
防烟分区构件: 挡烟隔墙、挡烟垂壁、挡烟梁。
设定位置: 在楼梯间前室和楼梯间之间; 在走廊中某处; 在走廊和房间之间; 在走廊和楼梯间前室之间。
附图: 水平防火分区与竖向防火分区划分图。
防烟分区划分图。
防火分隔物及其设置图。
( 4)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疏散出口的设置( 包括数量和宽度设计) 以及疏散门的设计, 疏散走道宽度设计, 可根据《高规》中”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一
般规定来确定。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的设计, 针对具体情况设计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 以及楼梯的宽度, 必要的时候设置辅助的疏散设施。
针对建筑物的情况看是否设置消防电梯。
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建筑平面设计特别是布置疏散楼梯间时, 应根据火灾事故中疏散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使疏散路线简捷, 并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路线相结合, 使人们经过生活了解疏散路线, 并尽可能使建筑物内的每一个房间都能向两个方向疏散, 避免出现袋形走道。
1) 合理组织疏散路线。
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相交叉, 避免相互干扰, 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一个前室。
疏散走道不要布置成不甚畅通的”S”形或”U”形, 也不要有变化宽度的平面, 走道上方不能妨碍安全疏散的凸出物, 下面不能有突然改变地面标高的踏步。
2)在标准层( 或防火分区) 的端部设置;
3)靠近电梯间设置;
4)靠近外墙设置;
5)出口保持间距;
6)设置室外疏散楼梯;
7) 合理设置各种安全疏散设施, 做好其构造等设计。
平面设计时, 建筑中心核的布置, 确定了疏散的方向性、多方向疏散的可能性以及疏散路线的明快性等。
在中心核内, 一般包含
了建筑的疏散楼梯间、电梯间、竖向系统的设备空间、卫生间、开水间等公用设施。
其中, 疏散楼梯间应防止烟气侵入, 确保多方向的疏散, 因此应尽可能分散布置。
当中心核在平面上偏于一侧布置时, 最好能在另一侧也设置疏散楼梯间; 若设置有困难时, 至少应设有疏散阳台、凹廊等疏散设施。
1) 中心核外围走廊 2) 直线形中心核
3) 中筒形中心核 4) 对称中心核
5) 偏置中心核 6) 分散中心核
7) 中间中心核
以上各种布置形式可根据给定建筑的平面形状来选择, 具体的实例请参照教材的安全疏散这一章的P139-P143.
细节1: 疏散线路的合理布置。
路线简捷, 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 又要特别注意楼梯间布置的位置, 一般疏散楼梯应靠近电梯间设置较为有利; 另外要注意避免疏散路线相互交叉, 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细节2: 安全出口的布置。
细节3: 疏散楼梯的布置。
楼梯应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 疏散楼梯间尽量靠外墙设置; 必要时可设置室外疏散楼梯; 对于如商住楼类建筑, 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 上部是办公楼或宾馆的疏散楼梯也应独立设置) ; 如楼梯设置有困难可设置剪刀楼梯。
楼梯布置的时候还应注意: 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