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毕业设计
建筑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主要内容

建筑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主要内容《建筑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主要内容》1. 前言建筑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个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
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其中体现出对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对于毕业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和主要内容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建筑专业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2. 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学生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专业方向相关的题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索的动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2.2. 社会需求和实际应用:毕业设计的题目应当与社会需求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2.3. 设计难度和创新性:设计题目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这样能够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设计任务和目标:明确设计任务和目标,包括设计的功能、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等,确立设计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方向,为后续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3.2. 理论与技术研究:对所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理论研究,包括相关建筑设计原理、规范标准、材料性能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还要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包括结构设计、建筑构造、环境设备等方面的技术分析和研究。
3.3. 方案设计与深化:根据设计任务和目标,进行多方案设计,并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展开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还要考虑与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协调。
3.4. 设计图纸和模型:按照专业标准和规范要求,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和制作设计模型,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实物模型等,为后续的施工和实际落地提供参考和依据。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一、项目简介本毕业设计项目旨在设计一座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
选定项目为一座多功能商业综合体,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商业综合体将包括商场、办公楼和住宅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项目规划与设计1. 地理位置选择基于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选择了城市中心地带的一块黄金地段。
该地段交通便利,临近主要公共交通枢纽,容易吸引到大量顾客和租户。
2. 建筑设计理念本项目的建筑设计将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我们将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功能分布商场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时尚精品店、餐饮区和娱乐设施。
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租赁和经营管理,力求打造一个时尚、便利的购物中心。
办公楼将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计为现代化的办公空间,配备高速互联网、智能化办公设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住宅区将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计为高品质的住宅楼盘,包括公寓和别墅。
我们将注重居住体验,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4. 设计特色为使本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吸引力,我们将特别注重以下设计特色:- 绿化景观:在商业综合体内设置绿化带和公共花园,提供美丽的景观和空气质量。
- 先进技术:利用智能化系统管理商场、办公楼和住宅区的设备和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体验。
- 可持续发展:使用节能照明系统、太阳能发电和雨水收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三、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在正式启动项目前,我们将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
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将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
我们将与相关专业人士合作,确保设计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和市场需求。
3. 施工阶段一旦设计方案获得批准,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合适的承包商合作,确保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4. 资金筹集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将积极寻找投资方和合作伙伴,并制定全面的资金筹集计划。
建筑专业毕业设计选题

建筑专业毕业设计选题
建筑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可以有很多方向,具体选择哪个选题需要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选题:
1. 城市更新与改造:与城市发展相关的选题,可以探讨如何改造老旧的城市区域,使其适应现代化需求。
可以考虑对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研究。
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设计和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可以探讨相关设计原则、材料选择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
3. 历史建筑保护与文化遗产:研究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探讨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建筑进行研究和设计。
4. 建筑创意设计:可以探索建筑设计的创意与创新,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空间体验。
可以结合现代艺术和社会需求进行设计。
5. 施工与项目管理:研究建筑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探讨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可以考虑使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来提高项目管理效能。
6. 建筑空间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研究如何根据人体需求和行为模式来设计建筑空间,提高人们在空间中的舒适性和效率。
可以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研究和设计。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建筑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具体选题还需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可以与导师和同学进行讨论,选择符合自己专业方向和兴趣的选题。
建筑毕业设计总结(精选5篇)

建筑毕业设计总结(精选5篇)建筑毕业设计总结一、毕业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二、毕业设计的要求(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三、建筑毕业设计总结(精选5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毕业设计总结(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毕业设计总结1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
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
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
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
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核。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分享一些关于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案例和经验总结。
一、案例分享1. 城市绿地设计在我进行毕业设计时,我选择了城市绿地设计作为我的课题。
我通过对城市绿地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到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通过与导师和专业人士的讨论和指导,我最终完成了一个符合城市需求和环境要求的城市绿地设计方案。
2. 建筑结构设计另一个实践案例是建筑结构设计。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设计一栋多层建筑的结构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我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以及施工的可行性等因素。
通过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我提出了一个合理且安全的结构方案。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与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肯定。
二、经验总结1. 深入调研和分析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我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工作。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我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调研和分析为我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使我能够更加理性和科学地进行设计。
2. 多方合作与交流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积极与导师、专业人士以及同学们进行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讨论和指导,我不仅得到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
与他们的合作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3. 结合理论与实践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筑学毕业设计评分标准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评分标准及参考用语(一)图纸及说明书(100分)分) 1、设计构思(20分)分) 创作思路:哲理、实用、情境创作思路:哲理、实用、情境 创作意图:寓意、效益、形象创作意图:寓意、效益、形象 2、关系功能:(25分)分) 使用合理使用合理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流线顺畅流线顺畅 规划布局规划布局 空间适宜空间适宜交通组织交通组织组合有机组合有机绿地构成绿地构成3、艺术形象(20分)分) 性格特征性格特征 环境特色环境特色 形象景观形象景观 景观组织景观组织 比例尺度比例尺度空间创造空间创造环境文脉环境文脉文脉关系文脉关系4、经济技术(20分)分) 结构方案结构方案 工程规划工程规划 设备选择设备选择 交通道路交通道路 声光热气声光热气管网配置管网配置细部构造细部构造竖向设计竖向设计5、图文表达(15分)分) 制图规范制图规范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文字准确文字准确图面整洁图面整洁(二)答辩(100分)分)按完满程度定分,可按五级制记分。
按完满程度定分,可按五级制记分。
(三)综合成绩(三)综合成绩答辩小组根据设计说明书成绩和答辩成绩,答辩小组根据设计说明书成绩和答辩成绩,参考指导教师成绩,参考指导教师成绩,决定出毕业设计综合成绩。
设计综合成绩。
(四)百分制与五级制关系:(四)百分制与五级制关系: 优 良 中 及格及格 不及格不及格 90-100 80-89 70-79 60-69 59以下以下(五)毕业设计及答辩评语用词参考(五)毕业设计及答辩评语用词参考(每次由上往下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1、设计构思、设计构思独创独创 巧妙巧妙特色特色 切题切题 合理合理 尚切题尚切题尚合理 基本切题基本切题 一般一般不够切题不够切题2、功能关系、功能关系 能妥善满足能妥善满足 流线合理流线合理 空间处理丰富空间处理丰富 能满足 流线较合理 空间处理恰当空间处理恰当 尚能满足尚能满足 流线尚合理 空间处理尚恰当空间处理尚恰当 基本满足基本满足 流线基本合理流线基本合理 空间处理基本恰当空间处理基本恰当 勉强满足勉强满足流线不够合理流线不够合理空间处理不够恰当空间处理不够恰当3、艺术形象、艺术形象 性格相称性格相称 富有表现力 比例尺度恰当比例尺度恰当 环境关系协调环境关系协调 性格相称性格相称 有表现力有表现力 比例尺度适宜比例尺度适宜 环境关系协调环境关系协调 性格尚相称性格尚相称尚有表现力 比例尺度尚适宜比例尺度尚适宜环境关系协调环境关系协调 性格基本相称性格基本相称 表现力弱表现力弱 比例尺度基本适宜比例尺度基本适宜 环境关系基本协调环境关系基本协调 性格欠当性格欠当 缺乏表现力 比例尺度不够适宜比例尺度不够适宜环境关系不够协调环境关系不够协调4、经济技术、经济技术 合理合理 切实可行切实可行 技术先进技术先进较合理较合理 较切实可行 技术较先进 尚合理尚合理 尚切实可行 技术尚先进技术尚先进 欠合理欠合理 可行性不大 技术一般技术一般 不合理不合理不可行不可行技术较差技术较差 5、表现技能、表现技能 制图优美制图优美 线条优美线条优美 字迹工整字迹工整 色彩恰当色彩恰当 制图工整制图工整线条清爽线条清爽字迹较工整 色彩恰当色彩恰当制图完整制图完整 线条较清爽 字迹尚工整 色彩尚恰当色彩尚恰当 制图尚完整制图尚完整 线条尚清楚 字迹基本工整字迹基本工整 色彩基本恰当色彩基本恰当 制图欠完整制图欠完整线条欠清楚 字迹欠工整 色彩恰当色彩恰当6、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 尚能尚能 差7、答辩、答辩 完满完满 较完满较完满能回答主要问题能回答主要问题 尚能回答主要问题尚能回答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回答含糊主要问题回答含糊 8、说明书、说明书 内容完整内容完整 见解正确见解正确 表达清楚表达清楚 计算正确计算正确 书写整齐书写整齐内容完整内容完整 见解较正确 表达较清楚表达较清楚计算较正确计算较正确 书写较整齐书写较整齐 内容尚完整内容尚完整 见解尚正确 表达尚清楚表达尚清楚 计算尚正确计算尚正确 书写尚整齐书写尚整齐 内容基本完整内容基本完整 见解基本正确见解基本正确 表达基本清楚表达基本清楚 计算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 书写基本整齐书写基本整齐 内容欠完整内容欠完整 见解欠正确 表达欠清楚表达欠清楚 计算有错计算有错书写潦草书写潦草。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
设计项目概述:
本次建筑毕业设计是设计一个多功能综合体建筑,位于城市中心,总
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住宅区和娱乐场所等多
种功能。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建议方案以
及绿色建筑的应用等。
设计方法:
1.初步调研: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气候、人口等基本信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喜好。
2.规划设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项目要求,制定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等。
3.设计细化:根据整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各个功能区的详细设计,
包括建筑立面设计、内部空间布局、设备设施安排等。
4.绿色建筑设计:考虑到当前绿色环保的重要性,设计师需要运用绿
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节能环保材料的选择等,使
建筑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实现其功能。
5.建筑与环境融合:在设计中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考虑到自
然光线的利用、风景的展示等,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6.技术选材:在设计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建筑的品质和持
久性。
设计成果:
完成设计方案后,设计师需要准备设计成果的展示和说明材料,包括设计草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以及设计说明书,详细介绍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设计过程等。
以上是对建筑毕业设计的一个概述,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调整,保持创新和实用的平衡。
通过这个设计项目,学生将会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建筑工作做好准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方案注:以下为参考方案,具体实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一、毕业设计选题背景和意义建筑工程技术是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建设的一种建筑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
而毕业设计则是在学生完成建筑工程技术相关课程学习后,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设计和方案制定的综合能力锻炼。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某公园手工艺品馆的建设设计方案。
该项目旨在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促进传统手工艺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该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未来参与实际建筑工程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某公园手工艺品馆建设设计方案2.项目背景:该公园位于城市区域内,是该地区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该公园内部建筑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同时也能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3.项目目标:(1)打造一个以手工艺品为主题的现代化文化空间,展示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2)提供一个能够满足游客观赏和购买需求的手工艺品展示和销售平台。
(3)优化公园内部建筑空间资源的配置,提升公园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4.项目规模:(1)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2)建筑设计:手工艺品馆主要为单层独栋建筑,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3)工程施工: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室内装修等多个方面。
5.验收标准:(1)建筑设计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标准。
(2)施工过程安全、合理、高效。
(3)竣工工程质量完好,达到预期目标。
三、项目设计方案1.总体方案分析(1)项目定位: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以传统手工艺品为主题,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文化空间。
项目将以手工艺品展示和销售为主,作为公园内部的重要文化补充。
(2)空间设计:手工艺品馆主要设计为单层独栋建筑,主要分为展示区和销售区两部分。
展示区将展示各类手工艺品以及相关文化介绍,而销售区则提供游客购买手工艺品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概况:本旅馆是为了解决外地旅客短期居住而设置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出差办事,期探亲及旅途中专等一般旅客。
建设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场地类别为 Ⅱ 类,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本雪压s 0=0.45 kN/m 2,基本风压w 0= 0.55kN/m 2,永久值系数=0.5,地面粗糙度为c 类,盖房屋为二类建筑。
本旅馆为10层框架结构一层层高3.6m ,2-10层为3m ,一层主要配有卫生间、会客厅、门厅、办公室、电话总计室、总务仓库、配电室、维修间等;2-10层主要配有接待台、卫生间、洗漱室、淋浴室、客房等。
根据结构使用功能要求,首层3.6m ,2-10层层高均为3.0m 。
外墙墙厚400mm ,内墙为200mm 。
标准层建筑平面示意图见图1,剖面示意图见图2。
纵向框架横向框架图1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2. 结构布置及初选截面尺寸该建筑经过对建筑高度、使用要求、材料用量、抗震要求、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梁、板为C30;柱为C40,按照建筑设计确定得轴线尺寸和框架结构布置得原则进行结构布置。
标准层结构布置平面图 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初估如下:合计: 3.04KN//m 2采用铝合金玻璃窗,房间门用木门,底层入口处门用铝合金玻璃门。
其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铝合金玻璃门窗 0.4 KN//m 2木门 0.2 KN//m 2 3.3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分析时所采用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集中于各指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 为计算单元范围内各层楼面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及上 、下各半的墙、柱等重力荷载。
按上述方法所计算的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 见图2。
G 11=2295.00G 10=9257.70G 9=7638.04G 8=7638.04G 7=7638.04G 6=7638.04G 5=7862.43G 4=7862.43G 3=7862.43G 2=7862.73G 1=10966.52图2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kN)4.框架的刚度计算4.1.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4.1.1以○B 轴框架的几何尺寸 截面尺寸KL2-1、KL2-2的截面尺寸相同,均为700m m m m 350⨯=⨯b b h b 柱的截面尺寸相同1~5层为800mm ×800mm ;6~11层为700mm ×700mm 柱的计算长度c L 为:1层c l =3600mm ;2~11层c l =3000mm 梁、柱截面惯性矩b I 、c I考虑梁板做为梁的有效翼缘,梁惯性矩b I 可近似取: 一侧有楼板时 I I b 5.1= 两侧有楼板时 I I b 2=123bh I = 梁矩形截面惯性矩梁截面惯性矩可近似取矩形截面惯性矩的433m 10006.15127.035.05.15.1-⨯=⨯⨯==I I b433m 10008.20127.035.022-⨯=⨯⨯==I I b柱的截面惯性矩:1~5层 434m 10133.34128.0-⨯==c I 6~11层 434m 10008.20127.0-⨯==c I 梁的线刚度:b b b l EI i /=KL-1 m kN 10593.534.810006.151030/336⋅⨯⨯⨯⨯==-=b b b l EI i KL-2 m kN 10457.714.810008.201030/336⋅⨯⨯⨯⨯==-=b b b l EI i 柱线刚度c i1层 c i =32.5×34.133×103/3.6=308.145×103kN ·m 2~5层 c i =32.5×34.133×103/3.0=369.774×103kN ·m 6~11层 c i =31.5×20.008×103/3.0=210.084×103kN ·m表4 横梁等效刚度i b 计算表表5 各层柱线刚度i c 计算表○3-○B 柱的抗推刚度计算 6~11层595.0084.2102457.71457.71593.53593.5324321=⨯+++=+++=c i i i i i k229.02k=+k=α; Dh =kN 10437.1923084.21012229.0123⨯⨯⨯===h i Dh c α 2~5层338.0774.3692457.71457.71593.53593.5324321=⨯+++=+++=c i i i i i k145.02k=+k=α; Dh =kN 10369.1153774.36912078.0123⨯⨯⨯===h i Dh c α 1层406.0145.308457.71593.5321=+=+=c i i i k 377.02k0.5=++k=α Dh =kN 10235.3876.3145.30812361.0123⨯⨯⨯===h i Dh c α表6 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N/mm )(续表6)一层○E -○2类柱2根 k =0.464 αc =0.391 1i D =111611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柱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i D 如表表7 横向框架层间侧移刚度(N/mm )由表7可见,∑1D /2∑D =2140126/883884=2.421>0.7,故框架为规则框架。
4.2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纵向侧移刚度计算与横向框架相同。
柱在纵向的侧移刚度除与柱沿纵向的截面特性有关外,还与纵梁的线刚度有关。
纵梁线刚度表8 纵梁线刚度计算表表9 纵向框架边柱侧移刚度值(续表9)一层○E -○2类柱2根 k =0.500 αc =0.400 Di1=114088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柱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i D 如表10表10 纵向框架N 层间侧移刚度(N/mm )由表可见,∑1D /2∑D =3043281/997791=3.05>0.7,故框架为规则框架。
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5.1.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对于带屋面局部突出间的房屋应折算到主体结构的顶层kN H h G G n e 5.2632)6.303231(0.2295)231(11=⨯+⨯=+=+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计算结果如表11表11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计算公式∑==nik k Gi G V ∑==∆sj ij Gi i D V u 1/)( ∑=∆=nk k T u u 1)(计算基本周期1T ,其中T u 的量纲为m ,取7.0=T ψ,则 s T 82.04769.07.07.11=⨯⨯=5.1.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结构高度不超过40m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即∑++⨯+⨯+⨯==)0.22957.9257404.7638443.786252.10966(85.085.0i eq G G =71842.94kN042.008.082.04.09.0max 9.011=⨯⎪⎭⎫ ⎝⎛=⎪⎪⎭⎫ ⎝⎛=ααTT g4.301794.71842042.01=⨯==eq Ek G F αkN因为1.4s T s T g 82.056.04.04.11=<=⨯=,所以应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n δ按表1.19《土导》取,即0756.001.082.008.0=+⨯=n δ1.2284.30170756.010=⨯=∆F kN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n Ek nj jjii i F HG H G F δ-=∑=11()n Ek F δ-1=3017.4×(1-0.0756)=2789.3kN具体计算过程见表12。
各层地震剪力计算结果见表12。
表12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见图3 5.1.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i u ∆和顶点位移i u 分别计算,计算过程见表。
表中还计算了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i i e h u /∆=θ(层间剪力分布(水平地震作用分布V 3V 11V 2V 110+ΔF 10图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表1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由表13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2层,其值为1/977<1/550,满足弹性位移角限值的要求。
5.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按建筑平面图中○B 轴线横向框架内力计算,说明计算方法,其余框架内力计算从略。
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分别按式2.12和2.13《土导》计算。
各柱反弯点高度比按2.14《土导》确定,其中y由表2.4《土导》查得。
n表14 C-2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15 C-3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16 C-4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注:表中M量纲为kN·m,V量纲为kN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土导》式2.15、2.16和2.17计算。
其中梁线刚度取自表具体计算过程如表17表17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续表17)注:1)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
当为左地震作用时,左侧两根桩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两根柱为压力。
2)表中的M单位为kN·m,V单位为kN,N单位为kN,l单位为m。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梁端剪力图及柱轴力如图421.4732.79592.18374.00297.38223.17202.41180.53138.2298.5562.8722.3699.11239.11293.25334.76312.62240.78226.96201.44162.87120.07301.81399.31293.17251.97232.79193.16178.9137.84113.2374.5584.12281.68290.33289.73218.66206.75169.85138.4536.0298.38487.12156.9697.42110.8852.3276.1890.7252.74114.2749.36123.0629.41104.8921.97104.287.4487.8662.5775.20114.72274.89536.49516.42537.17493.16379.00325.50264.31185.2359.53163.20166.90167.00172.42134.30126.2495.312.63201.20168.30178.20161.16150.21118.83106.6681.4758.1632.79402.39336.60356.40322.32312.42237.66213.32162.93116.3265.59120.07114.72(a )框架弯矩图(k N ·m ) (b )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k N ·m )图4 左地震作用下框架弯矩图、梁端剪力及轴力图5.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5. 2. 1风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ωo=0.55 KN//m 2,对本工程风载体型系数μs 可按图11规定采用,因房屋计算高度H=30.6m>30m,H/B=30.6/31.2=1.0>1.5,因此应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