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机专业设计(DOC)doc资料

第一章工程概况临邑恒利热电厂一期工程安装一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由邯郸煤炭设计院设计,江苏电建三公司临邑项目部施工,计划#1机组于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竣工。
主要设备规范1、汽轮机:CC15-4.9/1.27/0.785型,双抽冷凝式汽轮机,南京汽轮机厂生产。
2、发电机:QFW-18-2型,空气冷却汽轮发电机(短轴),南京汽轮电机厂生产。
3、锅炉:UG-75/5.3-M12型,单锅筒,循环流化床半露天煤粉炉,无锡锅炉厂产。
第一节设备布置及主要系统介绍1、主厂房内的主要设备布置一期工程汽机房总厂长42m,自①柱到⑧柱,由东向西布置,柱距6.0m,汽机房地主跨距21m,另外在汽机房B-C柱间布置有部分设备,汽机房内配有一台25T/8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行车轨顶标高14. 5m,跨距16.5m,汽轮机运转层标高7.0m,汽轮发电机组纵向中心线位于④、⑤柱之间,距④柱3.5m,凝汽器纵向布置。
2、主汽及系统主蒸汽系统采用集中母管制,5.3Mpa/485℃的蒸汽自锅炉高温过热器联箱由φ273×20管道经固侧引至7.0m运转层B-C排间的主汽母管,母管管径φ273×20mm,由母管引出一路φ219×16管道经电动隔离门、流量喷嘴、电动闸阀,进入自动主汽门,经调节汽门后由两根导汽管引入高压缸,在汽缸中作功后的蒸汽由低压排汽缸排入凝汽器,同时,主蒸汽母管上引出一路φ219.1×16管道,分二路φ194×14管道经隔离门送至减温减压器,减压后的Pn=1.27Mpa、t=230℃的蒸汽送入热网供应相关的热用户。
3、凝给水系统本系统设置二台4N6型卧式凝结水泵,Q=30-50m3/h,H=61m,凝结水自凝泵出口后合并成一根φ133×4管道,经过汽封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后进入除氧器。
4、给水系统给水系统采用集中母管制,一期工程配备汽动给水泵一台,电动给水泵二台。
核电厂汽轮发电机厂房布置

核电厂汽轮发电机厂房布置1、汽机房运转层宜采用大平台布置,且应满足汽机房的通风、安装、检修的要求。
2、汽机房及除氧间宜采用地上式布置方式。
采用直流供水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整体下沉式布置或凝汽器局部降标高布置。
整体下沉式布置的地下室应满足排水、防潮、通风、照明和检修维护等要求。
3、电动给水泵宜布置在除氧器正下方。
4、除氧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氧器宜布置在汽机房侧的除氧间内;(2)除氧器给水箱的安装标高,应保证在汽轮机甩负荷瞬态工况下,给水泵或其前置泵的进口不发生汽化;(3)除氧器不宜布置在电气厂房上方。
布置在电气厂房上方时,除氧器层的楼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5、汽轮机主油箱、润滑油泵和冷油器设备宜集中布置在汽机房机头侧;润滑油的贮存、净化和输送设备宜布置在润滑油贮存传送间内。
6、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MSR宜布置在汽轮机两侧,布置应保证疏水的顺畅及汽水分离再热器检修要求;(2)MSR再热器疏水箱的布置应保证疏水顺畅;(3)MSR分离器疏水箱的布置应保证壳体疏水泵进口不发生汽化;(4)MSR分离器疏水泵宜布置在底层。
7、高、低压加热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低压加热器的布置应使抽汽管道短捷;(2)高、低压加热器的布置应保证疏水顺畅。
8、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宜布置在汽机房或辅助厂房内,再生装置和精处理控制室宜布置在同一层。
每台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水汽取样监测装置和化学加药装置,宜相对集中布置。
9、热水生产及分配系统设备宜布置在除氧间内,也可布置于靠近汽机房的其他位置。
10、采用机械进风方式时,通风设备应布置在通风机房内,通风机房宜靠近汽机房布置。
6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汽轮机房布置方案分析

除氧器及水箱 、 闭式循环水膨胀水箱布置在除氧器 层上 ; 运转层主要 布置 1 2 3高压加热器 ; , , 中间 层布置 , 低压加热器 、 5 6 辅助蒸汽联箱和汽水管
道; 除氧 间底层 布置 汽动 给水 泵前置 泵 、 电动 给水泵
此方案参考 了大唐桂冠合 山 2× 0 W 级机 60 M
于投资方选择和工程设计参考 。 关键词 :0 MW 级火力发 电机组 ; 60 汽轮机 房 ; 优化布置 ; 济性 ; 经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 :M 3 1 T 1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64—15 (0 1 1 0 1 o 17 9 1 2 1 )2— 02一 3
1 汽轮机房布置方案
A列柱 。
上述方案主厂房 容积指标 较先 进 , 已投 产 的工 在
程中均有采用, 下面对这些布置方案的技术特点、 经济 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 , 根据设计经验提出推荐意见。
汽轮机房中间层。主要布置管道 , 另外 布置轴 封冷却器及轴封风机 、 高压旁路 装置 、 压旁路装 低 置、 励磁 整 流 小 间 、 电机 封 闭 母 线 和 F 发 r 、 V r柜 6k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山东 济南 2 0 1 ) 50 3 摘 要: 火力 发电厂汽轮机 房的布置优化 , 很大程度上是 围绕除氧器的布置展开 的。以国 内 60M 级火 力发 电机组 为 0 W
工程设计中设备布置应注意的事项

工程设计中设备布置应注意的事项在工程设计中,设备布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设备布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设备布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安全性:设备布置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确保设备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防止设备之间的干扰和冲突,同时要满足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和通道需求。
此外,对于易燃易爆的设备应将其布置在安全区域内,并设立相应防护措施。
2.通风与通道:设备布置应考虑通风与通道的设置。
通风系统的布置要确保设备运行时的正常气流流动,有助于排出设备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通道的设置要考虑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需求,确保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接近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
3.环境要求:设备布置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噪音等。
一些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因素,例如将设备布置在温湿度调节设备的附近,或者通过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4.工作流程:设备布置应考虑工作流程的优化。
合理的设备布置可以缩短物料和信息流动的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在进行设备布置时,可以采用流线型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物料传递简单高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运输和等待时间。
5.可维护性:设备布置应考虑设备维修与保养的便捷性。
布置时应保留足够的维修空间,并合理设置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维修通道,以便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进行设备维护。
此外,还要考虑设备易损部件的更换难度和维修工具的存放位置,以便快速维修设备。
6.扩展性与变动性:在进行设备布置时,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变动。
工厂或生产线的业务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在未来进行设备的更新、更换或扩展。
7.协调性:设备布置应协调各个设备之间的位置和功能,以实现整体的协同工作。
不同设备之间的布局要互相配合,避免冲突和干扰。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便实现物料和信息的高效流动。
总而言之,设备布置在工程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轮机安装细则

热电厂汽轮机安装监理实施细则一、汽轮机安装专业特点汽轮机是火力发电的主要原动设备,它的作用是把锅炉来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在汽轮机起停和工况变化时,由于掠过汽缸、转子等金属部件的蒸汽温度的变化,使得金属部件内形成的相对温差、热膨胀也比较大,因此它通常是在高温、高压及高速转动的条件下工作,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大型机械,必须与锅炉、发电机、凝气器、加热器、泵等协调配合工作。
其主体结构主要有静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静子包括汽缸、隔板和静叶栅、进排汽部分、端汽封以及轴承、轴承座。
转子包括主轴、叶轮和动叶片、联轴器等。
其辅助设备有:调节保安系统、汽水系统、油系统等。
本工程汽轮机为武汉汽轮机厂生产的高压单缸、冲动双抽汽凝汽式CC25—8.83/6.5/0.7汽轮机,具有两级调整抽汽,6级回热抽汽,汽轮机组纵向岛式布置。
主要性能参数如下:额定功率25000KW,纯凝汽工况功率25000 KW,最大抽汽工况功率30000 KW,新蒸汽压力8.83MPa,新蒸汽温度535℃,额定工况进汽量226t/h,最大工况进汽量242t/h,额定转速3000r/min,通流级数17级,本体安装尺寸8.7*4.89*3.49m。
汽轮机的安装技术复杂,工艺要求高,其安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机组的运行和投产后的寿命。
为了搞好汽轮机安装特编写本细则。
二、编制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汽轮机设备图纸、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篇1998年版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11—92,汽轮机组篇5、汽轮机安装方案三、监理工作流程(略)四、监理工作控制的要点及目标值(一)安装准备阶段的监理1、核查安装条件■安装前厂房施工完并已封闭,内粉完毕,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汽机基础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汽机间起吊行车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并经过正式验收;■设备已到货,验收合格。
工程施工设备布置

工程施工设备布置一、施工设备布置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
设备布置应以安全第一为原则,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2.有效性原则。
设备布置应合理有效,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提高施工效率。
3.经济性原则。
设备布置应考虑成本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便捷性原则。
设备布置应方便施工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5.美观性原则。
设备布置应有序美观,为施工现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施工设备布置的步骤1.前期准备。
在确定施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测和测量,了解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等情况,确定施工设备的需求。
2.确定施工设备种类和数量。
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和工期等因素,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种类和数量。
3.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
根据施工设备的性能特点、品牌信誉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设备布置方案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设备布置方案,包括设备的位置、间距、通道等内容。
5.施工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在设备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6.设备使用和维护。
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施工设备布置的注意事项1.设备布置要均衡。
避免将所有设备都集中在一个区域,要分散布置,避免密集而拥挤。
2.设备布置要考虑通道。
要保证设备之间有足够的通道和工作空间,便于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设备布置要考虑安全。
要将危险设备远离人员密集区域,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4.设备布置要考虑环境。
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5.设备布置要考虑未来发展。
要考虑未来施工工程的扩展和变化,留出一定的余地,避免设备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四、施工设备布置的优化方案1.合理分区。
根据施工的需要和设备的性质,将施工现场分成不同的区域,确定每个区域的设备布置方案。
2.设备集中。
将相似功能的设备集中布置,方便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搬运。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引言概述:车间定置是指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对车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备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车间定置的要求。
一、车间布局要求:1.1 合理利用空间:车间布局应充分考虑生产流程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流动,确保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1.2 分区分功能:根据生产流程的不同,将车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装配区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1.3 考虑安全因素:在车间布局中,要合理设置紧急出口、消防设备和应急通道,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
二、设备配置要求:2.1 具备先进技术:车间的设备配置应与生产工艺相匹配,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考虑生产规模:根据生产规模确定设备数量和规格,确保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2.3 考虑设备维护:设备配置时要考虑设备的易维护性和可靠性,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三、环境要求:3.1 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调节车间的温湿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3.2 通风和排风系统:车间应配置通风和排风系统,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护员工的健康。
3.3 噪音和振动控制:在车间定置中要考虑噪音和振动的控制,采取隔音和减震措施,保护员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四、安全要求:4.1 安全设施: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栏杆、安全门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4.2 培训和教育:对车间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3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车间的安全运行。
五、卫生要求:5.1 清洁和整洁:车间要保持清洁和整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擦拭,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
5.2 废物处理:合理处理车间产生的废物和污水,确保环境的卫生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火电厂主厂房布置规范

火电厂主厂房布置规范1. 引言火电厂是一种以燃煤、燃油、天然气等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的设施。
主厂房是火电厂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主要用于放置发电机组、锅炉、凝结器等设备。
合理的主厂房布置规范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方便维护以及提高发电效率。
本文将介绍火电厂主厂房布置的规范要求。
2. 主厂房布置的基本原则火电厂主厂房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火电厂是一种复杂的工业设施,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主厂房的布置应考虑防火、防爆、通风、排烟等安全因素,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2.2 功能合理主厂房的布置应尽可能合理,使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布置应满足生产操作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
2.3 维护便捷主厂房的布置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通道和空间的设计应合理,确保维修人员可以方便地进入各个设备,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
2.4 省能节能主厂房的布置应考虑节能降耗的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设备的布置,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发电效率。
3. 主厂房布置的具体要求根据上述基本原则,火电厂主厂房的布置需要满足以下具体要求:3.1 设备的安全间距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低于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3.2 排烟通风系统主厂房应配备完善的排烟通风系统,确保主厂房内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
3.3 设备进出通道主厂房应设置合理的设备进出通道,便于设备的运输、安装和调试。
通道应宽敞、平整,避免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行。
3.4 维护空间的设计为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主厂房应合理设计维护空间。
维护空间应考虑设备的维修需要,满足工作人员进入和操作设备的要求。
3.5 能源利用和环保主厂房布置应考虑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
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设备布置,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并且合理设计供暖、通风、供水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除氧间布置
• 大容量机组的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时,除氧器给水箱的安装 标高,应保证在汽轮机甩负荷瞬态工况下,给水泵进口或给 水泵前置泵的进口不发生汽化。 • 300MW及以上机组的卧式加热器、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以及 启动和备用的电动给水泵等,如条件合适(包括检修措施), 宜布置在除氧间内。 • 当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且采用电动给水泵时,给水泵可布 置在汽机房底层或除氧间底层。如条件合适,给水泵也可半 高位布置。 • 如条件合适,可在除氧间内布置部分或全部厂用配电装置, 并应考虑防尘和通风。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消防
• 在主厂房、贮煤场、油罐区的周围,应设置环状消 防给水管网。进环状管 网的输水管应不少于两条 ,当其中一条故障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通过100% 的消 防用水总量。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 区段。 • 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和启动/备用变压器应 设置水喷雾或其他灭火装置。当设有联络变压器时 也应设置水喷雾或其他灭火装置。 • 主厂房内的主油箱、贮油箱宜采用水喷雾灭火装置 或泡沫灭火装置。 • 消防集中控制盘宜设在集中控制室内。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集中控制室
• 集中控制室以单元控制室为中心,分层布置自动控制计算机房 、继电器室、变送器室、电缆夹层、空调设备室及其他工艺设 施、必要 的生活设施等。其中单元控制室和自动控制计算机 房的布置标高,应与汽机房运转层标高一致,相互连通,并有 良好的空调、照明、隔热、防尘、防振和防噪声措施。 • 单元控制室的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大容量机组的单元控制室 进口处宜设门厅间。 • 单元控制室的净空高度宜为3.2~3.6m。 • 单元控制室下面应有电缆夹层。 • 电缆夹层与主厂房相邻部分应封闭。 • 单元控制室应设整体防水顶盖。 • 单元控制室、计算机房、继电器室及其电缆夹层内,应设消防 报警和信号设施,严禁汽水及油管道穿越。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设备检修、 设备检修、起吊
• 在汽机房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检修场和检修工具放置 场所。 • 主要阀门、挡板及其执行机构应能正常操作和维修 方便,必要时应设置操作、维修平台。 • 汽机房内的桥式起重机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 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应根据检修时起吊的最重件 (不包括发电机静子)选择。 • 桥式起重机的安装标高,应按所需起吊设备的起吊 高度式起重机能起吊的设备以外,还应按下列原 则设置必要的检修起吊设施: • 起重量超过1t的设备及需要检修的管件和阀门,宜设置检 修起吊设施。 • 起重量超过3t并经常使用的起吊设备,宜设置电动起吊设 施。 • 起重量为10t以上的起吊设备应设置电动起吊设施。 • 露天布置的设备可设置移动式起吊设施。 • 主厂房内应设置必要的起吊孔及相应的起吊装置。 • 1000t/h及以上锅炉,每台锅炉可装设1台电梯。电梯的型 式宜为客货两用,起重量为1~2t,升降速度不宜小于 1m/s。电梯应能在锅炉本体各主要平台层停靠。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润滑油系统
• 大容量汽轮机的主油箱、油泵及冷油器等设备宜设置在汽 机房零米层机头靠 A列柱侧处,并远离高温管道。200MW 及以上机组宜采用组合油箱及套装油管,并宜设单元组装 式油净化装置。 • 对汽轮机主油箱及油系统应考虑防火措施。在主厂房外侧 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油箱(坑),其布置标高和油管道 的设计,应满足事故时排油畅通的需要。事故油箱(坑)的 容积不应小于1台最大机组油系统的油量。事故放油门应 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有两条人行通道可以到 达。 • 凝结水除盐装置宜布置在汽机房内,也可布置于靠近主厂 房的其他位置。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 设计院根据厂址情况,与汽轮发电机供货商配合,决定厂 房凝汽器水室高度,进而确定厂房各层标高,在节省循环水 耗能的同时,降低厂房造价。 • 管线连接短捷、整齐,厂房内部设施布置紧凑恰当,有利 于电厂运行和设备的检修维护; • 汽机房中间层、运转层均采用大平台结构,提高主厂房容 积利用率; • 设备摆放合理,有效利用主厂房容积,在降低工程造价的 同时保证常规岛主厂房的整洁美观; • 默认布置原则:汽轮机高压缸驱动端与锅炉房(反应堆厂 房)之间距离应尽量缩短,以减少主管道长度及动力信号 电缆长度。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机房布置 • 300MW及以上机组的汽机房运转层宜采用大平台布置 形式。除安装检修场外,可作三层布置:底层布置辅 机设备,中间层发电机侧宜布置厂用配电装置, 运 转层用作检修场。 • 主厂房内各主、辅机应有必要的检修空间、安放场地 和运输通道。主厂房底 层的纵向通道宜贯穿直通, 并在其两端设置大门,另外在零米层中间检修场靠A 列柱处也宜设置大门,并与厂区道路相连通。当主变 压器在汽机房内检修时,还应满足主变压器运输和吊 壳的需要。 • 在主厂房内还应设置供运行、检修用的横向通道。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工业水: 工业水: • 发电厂的工业用水,应有可靠水源。根据 设备的特殊需要,应能供给不同水质的工 业用水。 • 工业水应具有独立的供、排水系统,并应 考虑发电厂扩建的要求。 • 工业水温度应满足设备对冷却水温度的要 求。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 工业水系统按下列要求选择: 以淡水作冷却水水源且不需进行处理即可作为工业用水 的,宜采用开式系统。需经处理的,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开式系统、闭式系统或开式、闭式相结 合的系统。在缺 水地区的发电厂应采用闭式系统。 • 以海水作为凝汽器冷却水水源时,工业水可采用淡水闭式 或海水开式系 统,或淡水闭式、海水开式相结合的系统 。 • 以凝结水或除盐水作工业水时,应采用闭式系统。 • 在开式工业水系统中,可不设工业水箱。 • 在闭式工业水系统中,宜设高位水箱、回水箱、水泵及水 —水冷却器或其他冷却设备。 • 大容量机组纵向布置时,冷却水泵不宜设在汽机房内。
谢 谢!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空压机室
• 大容量机组的空气压缩机宜靠近主厂房或在主厂 房、集中控制楼底层的适当位置集中布置,并应 采取防止噪声、振动的措施。 • 当空气压缩机站距离主厂房较远时,除在空气压 缩机出口配置贮气罐外,宜在用气负荷中心附近 设置贮气罐。贮气罐压力应根据空气压缩机出口 最大压力选择。贮气罐容积应能满足在空气压缩 机停用的情况下使机组安全停运所需的空气量。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 当入口容器内的水为饱和水时,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倒灌 高度才能避免汽蚀,保证泵入口处pk>pv。 • 在电厂中,凝结水泵、给水泵、低加疏水泵和MSR疏水 泵都需要这样布置。 • 同时,为了降低入口管道的沿程 阻力,入口管道长度应短而直, 减少不必要的弯头。 选较大内径降低供水流速, 入口阀门及入口滤网的 也应选择低阻力。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辅助系统包括: 汽轮机厂房辅助系统包括: • 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电气配电系统、直流供 电系统、热工控制、压缩空气、厂用气体系统、抽 真空系统、化学系统、补水系统、厂房通风换热系 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 其中:润滑油系统布置需考虑防火要求,抽真空系 统考虑向厂房外排气,厂用气体系统考虑防气体泄 露、防爆。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厂房进出口、楼梯、 厂房进出口、楼梯、通道设置 主厂房出入口和各层楼梯、通道应符合下列要 求: • 汽机房和锅炉房底层两端均应有出入口。 • 当厂房纵向长度超过100m时,应增设中间出入 口和中间楼梯,其间距按不超过100m考虑。 • 主厂房内的主要通道不宜曲折,宽度不应小于 1.5m,并宜接近楼梯和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