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泪囊窝前界为泪前嵴, 后界为泪后嵴,下方续 骨性鼻泪管。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7页
• 眶下壁大致呈三角 形,与眶上壁相同。
• 眶下壁在四壁中最 短 , 长 约 47.6mm , 主要由上颌骨眶面、 颧骨眶面及腭骨眶 突组成,其中以上 颌骨面积最大,颧 骨组成其前外侧部。
(三) 眶下壁 inferior wall of orbit
T2WI COR
上斜肌 外直肌 L 内直肌
第3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31页
• 影像号:01700212 • 性别:男 • 年纪:4月21天 • 病史:视物不清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32页
• 概述: •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为婴幼儿最常
③泪腺炎型:泪腺增大; (病例一)
④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强化;(病 例二,三)
⑤肌炎型:眼外肌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及内直肌 常见; (病例四)
⑥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含糊; (病例五)
⑦弥漫型。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50页
病例二
R
L
CT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增强
AX
第51页
病例三 T2 T1
R
T2压脂 增强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MRI AX
L
第52页
依据其发生部位,眼眶炎性假瘤分型:
①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病例一)
②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病例一)
③泪腺炎型:泪腺增大; (病例一)

眼球区常见肿瘤和影像诊断和治疗

眼球区常见肿瘤和影像诊断和治疗
神经鞘膜瘤起源于神经鞘膜,可分为神经鞘瘤和神 经纤维瘤,可发生于眶内任何部位。
原发于肌锥内一般起源于鼻睫神经。
原发育肌锥外一般医院于额神经和泪腺神经。
CT及MRI诊断
肿瘤发生于眼眶内的任何部位,以球后肌锥内较多见,呈圆 形或类圆形,多数边界清楚锐利,肿瘤大者可占据整个眶锥, 眼球和视神经有受压移位。

左眶尖海绵状血管瘤
静脉性血管瘤:静脉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法 互不相同,预后也不相似,有必要在术前做出明确的诊断;
临床上静脉性血管临床发病年纪小,最小仅两岁 平均 年纪约27岁。手术不易完全切除肿瘤。
低头后眼球突出症状加重为其一特殊体征。
大多数静脉性血管瘤形态不规则,边缘光滑锐利,甚至可 见到迂曲血管影和散在的静脉石,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较多见。
CT平扫一般呈等密度,质地较均匀(部分神经鞘瘤囊变坏死 除外),增强检查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 强化。
MRI平扫T1WI序列呈等或者稍低信号,质子加权像呈高信号, T2WI序列呈稍低信号。
本病需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出现静脉石, MRI检查可有部分血管流空,增强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呈进行 性明显强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眼眶恶性肿瘤,发 生率万。
结节状肿物突入玻璃体,并通过视神经侵入颅内。
病理和临床表现
·该肿瘤史先天性肿瘤 有一定家族倾向。 ·视网膜母细胞瘤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神经上皮没有u雨血供不 足,易产生“钙化复合体结构”。极少数人可出现双眼视母和 松果体瘤或者蝶鞍区的神经母细胞瘤,称之为,三侧性视神 经母细胞瘤,也称“三边症”。 典型临床表现:白瞳症,斜视,青光眼,和视力缺损;

眼眶球后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眼眶球后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T1WI示右侧肌锥内及左侧泪腺区见卵圆形均匀 低信号肿块影,T2WI呈高信号。
增强
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
神经鞘膜瘤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多数病人因眼球突出而就诊, 症状和体征主要有眼胀痛、头痛、 眼球移位和复视, 原发眶尖部的肿瘤,有视力伤害。
神经鞘膜瘤起源于神经鞘膜, 主要由雪旺氏细胞组成,可发生于 眶内任何部位。
MR表现
T1WI呈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 号,部分肿瘤T2WI呈中信号,增强后 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男性患者,22岁,眼眶肿瘤
泪腺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T1WI呈中等信号,T2WI为 高信号,T2WI呈中信号, 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多形性腺瘤
淋巴瘤
眼眶本身并无任何淋巴组织,目前认为来 源于结膜下组织及泪腺中淋巴组织的恶性变。
海绵状血管瘤另一个比较多见的 症状是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有视力 改变者接近总发病人数的 2/5 。
海绵状血管瘤比较不多见的症状 是眶区胀痛、畏光、复视和头痛。
眼科检查
有超过2/5病例,眼底有压迫征象, 约有 1/10 的病例,眼球运动受限。
CT表现
平扫:圆形、类圆形、椭圆形软组织密 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绝大 多数位于肌锥内;
CT表现
平扫:眼眶外上方泪腺区肌锥外类圆 形肿块,平扫时中等密度,边缘较清楚。
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病变较大时,泪腺窝骨壁可有压迫性 改变及泪腺窝扩大,但很少有明显骨破 坏。
患者女性,68岁,左眼肿胀伴眼球突出半年余。
左侧眼眶泪腺区 见一椭圆形软组 织肿块,边界清 晰光滑,与眼外 肌呈等密度,密 度不均匀,左侧 眼球前突。 增强病灶中度强 化。
临床资料
海绵状血管瘤 中年多见, 眼球多数正前方突,视力↓较少,且轻。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肌锥内间隙:四条直肌及肌间膜围成,内 包括有视神经、眼球运动、感觉、交感副交感 神经、血管及其分支、球后脂肪;
二、周围间隙:肌锥内间隙与骨膜之间的间隙, 内含有脂肪、血管神经通过;
三、骨膜下间隙:骨膜与骨壁间的潜在腔隙, 系皮样囊肿、鼻窦粘液囊肿、筛窦炎形成骨膜 下脓肿以及肿瘤眶侵犯的好发部位;
眼眶大体解剖
眉骨间 眶上孔
视神经管 颞骨 泪骨
鼻甲中隔 眶下孔
上颌骨
额骨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上裂
眶下裂
鼻骨 中鼻甲
颧骨
下鼻甲
梨状孔
下颌支
颏孔
眶上缘
泪腺窝 眶上裂
蝶骨眶面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眶上切迹
筛后孔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囊窝
泪后嵴 上颌骨眶面
上颌骨 眶下孔

眶上壁又称眶
顶,大致呈三角形, 由额骨眶部和蝶骨 小翼构成。
(三) 眶下壁 inferior wall of orbit
• 眶外侧壁呈三角形,
朝向前内方。此壁 的后2/3由蝶骨大翼 的眶面构成,前1/3 由颧骨眶面构成。 • 外侧面壁是四壁中 较坚固的一壁,尤 其在眶缘处最坚固。
(四)眶外侧壁 lateral wall of orbit
眼球解剖
眼肌
眶内筋膜四间隙
• 额骨眶部是颅底 骨折的好发部位之 一。
• 泪腺窝
• 眶上切迹
(一) 眶上壁
superior wall of orbit
• 此壁略成长方形,从前向 后依次由上颌骨额突、泪骨、 筛骨眶板和蝶骨体的侧面构 成。
• 此壁最薄弱,仅厚约 0.2-0.4mm, 尤其是筛骨 眶板,薄如纸片,易骨 折破碎。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1、简介
1.1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定义
1.2 影像学诊断在眼球及眼眶肿瘤中的作用
1.3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2、影像学检查方法
2.1 眼球及眼眶肿瘤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1.1 眼球B超
2.1.2 眼眶CT
2.1.3 眼眶MRI
2.1.4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3、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1 眼球内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1.1 视网膜肿瘤
3.1.2 眼底肿瘤
3.1.3 巩膜肿瘤
3.2 眼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2.1 眼眶腔肿瘤
3.2.2 眼眶骨外肿瘤
3.2.3 眶周软组织肿瘤
4、眼球及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
4.1 眼球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4.1.1 视网膜肿瘤与脉络膜肿瘤的鉴别
4.1.2 巩膜肿瘤与眼底肿瘤的鉴别
4.2 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
4.2.1 眼眶腔肿瘤与眼眶骨外肿瘤的鉴别
4.2.2 眶周软组织肿瘤的鉴别
5、附件
本文档附带相关影像学图像和检测报告。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影像学诊断:利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6.2 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等,对疾病
进行区分诊断的过程。

6.3 眼眶肿瘤:发生在眼眶内的肿瘤,可以来自眼球、眶内
骨骼或眶周软组织。

6.4 眼球B超:利用超声波技术对眼球进行成像的方法。

6.5 眼眶CT: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眼眶进行断层扫
描的方法。

6.6 眼眶MRI: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眼眶进行成像的方法。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精品课件)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精品课件)

专业 课件
7
MRI 表 现
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不如CT敏感 。 但 MRI在显示肿瘤侵犯方面,优于CT。
MRI的T1加权图像(T1W ) 上,显示眼球内组织 肿块,呈低、等混合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 低混合信号。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为低信号的区 域提示钙化。
当肿瘤累及视神经或视交叉时,这些结构在MRI 图像上表现为视神经增粗和软组织肿块。
专业 课件
8
Retinoblastoma
专业 课件
9
Retinoblastoma MRI
专业 课件
10
Retinoblastoma MRI T2W
专业 课件
11
Retinoblastoma CT
专业 课件
12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要点
⒈发病年龄 1-3岁
⒉临床症状 白瞳症或猫眼症为特征,单 侧或双侧发病。
专业 课件
19
黑色素细胞瘤诊断要点
⑴发病多为中老年人。 ⑵单眼发病。 ⑶无钙化。 ⑷MRI增强有明显强化。 ⑸MRI上信号特点,T1W为高信号,T2W
上为低信号。信号均匀。
专业 课件
20
脉络膜转移瘤
Metastasis
转移瘤是成人好发的眼球病变,约占眼球肿 瘤的三分之一,其中乳腺癌最多见,其次是肺 癌,睾丸,前列腺和消化道肿瘤。常发生在眼 后极部。
专业 课件
14
病理和临床表现
早期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肿块仅能沿 脉络膜平面扩张,肿块呈扁 平 状;当肿瘤较大, 突破玻璃体膜进入玻璃体,而颈部受玻璃膜裂口 影响以至形成头圆、底大、颈窄的“ 蘑菇云” 状 。
临床表现:为视物变形,变小以及相应部位 的视野缺损。眼底见:圆形和半球状色素性隆起 。

眼眶常见肿瘤性疾病影像诊断

眼眶常见肿瘤性疾病影像诊断

视神经鞘脑膜瘤
视神经呈管形、梭形增粗;少数表现为偏心性肿块(易误诊)。 CT:呈略高密度,约20%有线状、斑片状或点状钙化,冠状面可显示特征
性的包绕视神经的环形高密度钙化;邻近的骨质可增生,视神经管内段 受累时视神经管可扩大。 MR:信号表现与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分型有关,脑膜上皮型在T1WI和T2WI 信号常呈等信号,砂粒体型脑膜瘤在T1WI和T2WI信号常呈低信号。增强 后肿块明显强化,视神经不强化,即横断面显示的“双轨征’和冠状面显示 的“袖管征’;采用脂肪抑制后的增强T1WI显示效果最佳;MR增强扫描显 示肿瘤累及视神经管内段、颅内段和视交叉、视束等最佳。 少数视神经鞘脑膜瘤伴有神经纤维瘤病2型,儿童常见,MRI常可显示双 侧听神经瘤。
眼眶常见肿瘤性疾病影像诊断
视神经鞘脑膜瘤
视神经鞘脑膜瘤 起源于蛛网膜成纤维细胞或硬脑膜内面的内皮细胞的肿瘤,为良性肿瘤; 少数恶变。见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30~50岁,以女性居多;伴有神经 纤维瘤病2型时,儿童常见,常有双侧听神经瘤。 病理:肿瘤呈淡红色,无包膜,边界清楚;晚期肿瘤常充满眶内并可侵 犯眶内组织。分型:上皮型、砂粒体型、纤维细胞型及脉管型,其中最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脑膜上皮型。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与眼球突出不成比例,眼球突出明显而视力下降轻 微。
CT:表现为视神经条带状或梭形增粗,边界光整清楚。肿瘤累及眶尖时致其脂肪消失。肿瘤密度均匀,CT值 在40-60HU之间,轻度强化,有时其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区。增强检査要注意观察肿瘤向视神经管内段或颅 内段的侵及:侵及管内段而引起视神经管扩大;侵及颅内段及视交叉则在鞍上池内形成肿块。无钙化表现。
MRI:表现为T1WI中等偏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肿瘤累及视神经管内段时,多引起眶内段蛛网膜下腔脑 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宽,显示为病变周围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增强后肿 瘤呈较明显强化。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课件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课件

精品课件 可修改
15
MRI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在MRI图像上的信号变化颇 具特征,即在T1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在T2加 权图像上呈稍低信号(与眼眶肌肉比较)。
这是因为黑色素瘤能分泌出一种稳定的游 离根所致。使组织的T1值缩短。
精品课件 可修改
16
MRI 表现
MRI进行T1和T2加权检查的必要性在于 鉴 别 诊 断 。 T1W上无法将黑色素瘤与出血,高蛋白物 质和脉络膜血管瘤区别开来。在T2W上,黑色素 瘤为低信号,而后三者为高信号。肿瘤形态及 边界如CT表现。在肿瘤较小时,MRI上表现为眼 球内局限性隆起,肿瘤较大时,突入玻璃体, 可出现“蘑菇云”征象。
〔五〕筋膜外骨膜下区 血肿
精品课件 可修改
4
眼球正常解剖和生理
眼球壁: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前1/6的角膜和后5/6的巩膜。 中层,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内层,分为两层,即色素部和神经部。 眼球的内容物 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精品课件 可修改
5
常见眼球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2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3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4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5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3
眼眶解剖分区与常见病变
〔一〕眼球区 好发病变有: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 素瘤,转移瘤,Coat病等。
〔二〕视神经鞘区 好发病变有:视神经鞘瘤,视神 经胶质瘤,以及视神经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3
眼眶解剖分区与常见病变
〔一〕眼球区 好发病变有: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 素瘤,转移瘤,Coat病等。
〔二〕视神经鞘区 好发病变有:视神经鞘瘤,视神 经胶质瘤,以及视神经炎等。
〔三〕肌锥
〔四〕肌锥外区 常见的肿瘤灶病变有:泪腺肿瘤和 转移性肿瘤。
15
MRI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在MRI图像上的信号变化颇 具特征,即在T1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在T2加 权图像上呈稍低信号(与眼眶肌肉比较)。
这是因为黑色素瘤能分泌出一种稳定的游 离根所致。使组织的T1值缩短。
精选课件
16
MRI 表现
MRI进行T1和T2加权检查的必要性在于 鉴 别 诊 断 。 T1W上无法将黑色素瘤与出血,高蛋白物 质和脉络膜血管瘤区别开来。在T2W上,黑色素 瘤为低信号,而后三者为高信号。肿瘤形态及 边界如CT表现。在肿瘤较小时,MRI上表现为眼 球内局限性隆起,肿瘤较大时,突入玻璃体, 可出现“蘑菇云”征象。
精选课件
22
OCULAR METASTASIS
精选课件
23
OCULAR METASTASIS
精选课件
24
OCULAR METASTASIS
精选课件
25
OCULAR METASTASIS
精选课件
26
Coat 病
(Coat disease)
是小儿较多见的球内良性病变。病因 是视网膜上毛细血管炎和毛细血管扩张引 起的脂肪蛋白渗出积聚,导致视网膜剥离
〔五〕筋膜外骨膜下区 血肿
精选课件
4
眼球正常解剖和生理
眼球壁: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前1/6的角膜和后5/6的巩膜。 中层,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内层,分为两层,即色素部和神经部。 眼球的内容物 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精选课件
5
常见眼球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精选课件
17
MRI增强表现
Gd-DTPA造影后T1加权时肿瘤也为高信号, 且多均匀一致。当肿瘤内有囊变、坏死,局部 呈水样信号。
如合并视网膜下积液,则在MRI的T1和T2加 权图像上均为高信号。
精选课件
18
CT和MRI检查目的
提示肿瘤侵犯范围,有无球外侵犯; 有无复发。 做为鉴别诊断的手段,MRI优于CT。
精选课件
8
Retinoblastoma
精选课件
9
Retinoblastoma MRI
精选课件
10
Retinoblastoma MRI T2W
精选课件
11
Retinoblastoma CT
精选课件
12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要点
⒈发病年龄 1-3岁
⒉临床症状 白瞳症或猫眼症为特征,单 侧或双侧发病。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 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选课件
1
MRI检查要点
MRI 为 直接多断面成像,对眶内容、视神经及 视交叉等软组织的分辨优于CT 。 但MRI对骨及 钙化显示不尽人意。CT和MRI对眼眶疾病诊断 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MRI略优。
眼眶表面线圈组织分辨率更佳,头颅线圈显示 眶尖及颅内结构优于表面线圈。。
⒊X线上眼眶区内钙化灶 ⒋CT上眼球增大和球内软组织肿块并有钙
化斑是特征性表现 ⒌MRI检查有助进一步确定肿块的范围和大
小。
精选课件
13
恶性黑色素瘤
Melanoma
眼球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恶性 肿瘤。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平均发病年龄50岁 。男女无明显差别。
恶性黑色素瘤为单眼起病。起源于眼球壁中 层的葡萄膜,其中85%发生在脉络膜。一旦发 生球外侵犯,手术后复发率明显上升。因此早 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矢状面成像应与视神经平行。 MRI造影剂使眼和眼眶病变的检出率提高, 并 应该结合脂肪抑制技术。
精选课件
2
眼眶影像学解剖分区与常见病变
影像学分区与临床有所不同。眼眶疾病尤其 是肿瘤和类肿瘤病变的发生与眼眶影像学解剖区 域有很大关系。
影像学分区主要分为五个区域: 1、眼球区 2、视神经鞘区(Tenon’s Space) 3、肌锥区 4、肌锥外区 5、筋膜外骨膜下区
的病变。单侧发病。好发年龄5-10岁。
临床上,常引起视力障碍,有时有疼痛和闪 光,也可引起视野缺损。眼底镜可见:灰黄或 黄白色扁平病灶,不平或波浪状。
有18%的患者原发灶不明。
精选课件
21
MRI 表 现
转移瘤各加权图像上均为较高信号。 MRI的敏感性高于CT。
MRI增强是诊断本病最佳方法,除病变 本身明显强化外,常可在周围组织和脑内 发现其它转移灶,对诊断意义很大。
精选课件
7
MRI 表 现
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不如CT敏感 。 但 MRI在显示肿瘤侵犯方面,优于CT。
MRI的T1加权图像(T1W ) 上,显示眼球内组织 肿块,呈低、等混合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 低混合信号。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为低信号的区 域提示钙化。
当肿瘤累及视神经或视交叉时,这些结构在MRI 图像上表现为视神经增粗和软组织肿块。
精选课件
19
黑色素细胞瘤诊断要点
⑴发病多为中老年人。 ⑵单眼发病。 ⑶无钙化。 ⑷MRI增强有明显强化。 ⑸MRI上信号特点,T1W为高信号,T2W
上为低信号。信号均匀。
精选课件
20
脉络膜转移瘤
Metastasis
转移瘤是成人好发的眼球病变,约占眼球肿 瘤的三分之一,其中乳腺癌最多见,其次是肺 癌,睾丸,前列腺和消化道肿瘤。常发生在眼 后极部。
精选课件
14
病理和临床表现
早期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肿块仅能沿 脉络膜平面扩张,肿块呈扁 平 状;当肿瘤较大, 突破玻璃体膜进入玻璃体,而颈部受玻璃膜裂口 影响以至形成头圆、底大、颈窄的“ 蘑菇云” 状 。
临床表现:为视物变形,变小以及相应部位 的视野缺损。眼底见:圆形和半球状色素性隆起 。
精选课件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视母)是儿童最常 见的眼眶恶性肿瘤。发生率在1.5万至3万分之 一。
精选课件
6
病理和临床表现
该肿瘤是先天性肿瘤,平均诊断时间在18个月左 右。有一定家族倾向。 视母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神经上皮 。由于血供不足 ,易产生钙化复合体结构。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双 眼视母和松果体瘤。称之为“ 三边症”。 临床上典型表现:白瞳症,斜视,青光眼和视力 缺损,眼底表现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半球形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