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答案

合集下载

奥鹏2020年6月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doc

奥鹏2020年6月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doc

奥鹏2020年6月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doc
1.鲁杰认为,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教育。

A.特殊
B.普通
C.个别
D.一般
【参考答案】: A
2.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另一是挫折-侵犯说。

A.心理缺陷说
B.心理状态说
C.心理感应说
D.心理意识说
【参考答案】: A
3.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
了(),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
第一个里程碑
A.《人类环境宣言》
B.《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参考答案】: A
4.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
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
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
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
社会规定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 A
5.()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
A.贝塔朗菲
B.卢斯山
C.韦伯
D.泰勒
【参考答案】: C
6.()教育规范可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奥鹏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2

奥鹏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0002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0002
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
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
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
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
答案:A
()主要是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A:反抗行为
B:嫉妒行为
C:从众行为
D:竞争行为
答案:C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A:文化失调
B:情绪失调
C:行为失调
D:认知失调
答案:A。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8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8

1.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答案:A2.()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教师的自我概念B.学生的自我概念C.教师对学生的认识D.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答案:A3.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

A.社会失调B.行为失调C.文化失调D.政治失调答案:A4.()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意大利B.德国C.英国D.美国答案:A5.()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答案:A6.()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B.社会流动C.人才流动D.社会迁移答案:B7.()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答案:B8.()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文化失调B.情绪失调C.行为失调D.认知失调答案:A9.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中国B.日本D.澳大利亚答案:D10.()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

A.贝塔朗菲B.卢斯山C.韦伯D.泰勒答案:C11.()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功能主义范式B.解释论范式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D.结构主义范式答案:B12.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1.正确答案为D,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2.正确答案为C,课程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

3.正确答案为B,学校主要成员教师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4.正确答案为D,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瓦解阶段。

5.正确答案为B,按控制的手段分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6.正确答案为A,调查法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7.正确答案为B,按控制的手段分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8.正确答案为A,调查法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9.正确答案为C,隐蔽法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10.正确答案为A,犯罪学家XXX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11.正确答案为B,学校主要成员教师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12.正确答案为B,教育设备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13.正确答案为B,环境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14.XXX是德国社会学家,他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该理论核心是以财富、权力和声望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三个标准。

15.教育规范可分为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这是从涉及内容上分的分类方法。

16.合法化理论强调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

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17.社会流动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 文化失调
B. 情绪失调
C. 行为失调
D. 认知失调
-----------------选择:A
2. 教育社会学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年代。

A. 60
B. 50
C. 70
D. 80
-----------------选择:B
3.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选择:A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选择:C
5.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选择:B
6.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奥鹏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0007

奥鹏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0007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0007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答案:B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

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A:合法化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分配理论
D:个性化理论
答案:A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美国
B:英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答案:A。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就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得意义、价值、声誉得综合评价A、教师义务B、教师职业声望C、教师专业地位D、教师权利满分:2分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得教育控制方法就是( )A、提高行为性成本B、提高物质性成本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D、树立新得德育观念满分:2分3、现代教育体系越制度化,教育得()功能与社会化功能之间得因果联系就越强,也就是现代社会得根本制度体系。

这使得知识得学习便具有了合法化得意义,也加强了教育得社会化功能得合法性。

A、分配B、规范C、制度D、文化满分:2分4、鲁杰认为,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得教育.A、特殊B、普通C、个别D、一般满分:2分5、( )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得文化要素由于各自得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得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得现象A、文化失调B、情绪失调C、行为失调D、认知失调满分:2分6、()就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得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得观点、对教育工作得认识、对所传授知识得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她们如何学习得识别等内容A、教师得自我概念B、学生得自我概念C、教师对学生得认识D、学生对教师得认识满分:2分7、( )就是教育制度所具有得文化要素。

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得性质、地位与功能A、教育规范系统B、教育设备C、象征得标识D、教育组织与人事系统满分:2分8、(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就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得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A、意大利B、德国C、英国D、美国满分:2分9、()从广义上讲,就是对社会生产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得社会矛盾。

狭义上说就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得正常生活与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得问题A、教育问题B、政治问题C、经济问题D、社会问题满分:2分10、在班级形成之初,( )往往就是形成群体得主因A、任务B、座位C、熟悉程度D、性别满分:2分11、社会转型得基础就是()得转型,并必然引发教育制度变迁。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 文化失调
B. 情绪失调
C. 行为失调
D. 认知失调
-----------------选择:A
2. 教育社会学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年代。

A. 60
B. 50
C. 70
D. 80
-----------------选择:B
3.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选择:A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选择:C
5.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选择:B
6.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 教师的自我概念
B. 学生的自我概念
C.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正确答案:A
2.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这属于()
A. 师生互动独占型
B. 师生互动主导型
C. 混合型
D. 教师主导型
正确答案:B
3. ()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
A. 结构性教育问题
B. 跨时空性教育问题
C. 伴生性教育问题
D. 失范性教育问题
正确答案:C
4.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正确答案:A
5.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米德
D. 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A
6.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