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题型( 统编版)

专题07: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4.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空间迅速转换,这一妙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歌鉴赏(三)与浩初②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①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改革”,积极进行政治活动。
不幸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之后,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5.“秋来处处割愁肠”一句中的“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四)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7.这首诗写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8.这首诗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诗歌鉴赏(五)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装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兜鍪:头盔。
古代士兵所戴。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期中模拟试题1-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原卷版)

11. 两首诗歌都展现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诗歌的情景中,有榔声、歌声,可能还有人们晒网时交谈的声音。如果第一首诗歌的情景中也有声音,哪两种声音最恰当?请简要描绘这个情景。(3分)
5.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这一句属于暗喻。
B. 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发布, 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正在席卷全国。句中的“前所未有”指以前从来没有过,用在这里恰当。
C.古人交往中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惠顾”“赐教”“垂爱”就是敬辞,“见谅”“小女”“奉陪”就是谦辞。
C.匿笑(nì) 皂荚(jiá) 蝉蜕(tuì) 三省(xǐng)吾身
D. 确凿(záo) 收敛(liǎn)憔悴(jiāo) 博学笃志(dǔ)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嘹亮 诀别 分岐 水波鳞鳞B. 瘫痪 云霄 攲斜 人迹罕至
C. 骄媚 贮蓄 委屈 截然不同D. 荫蔽 搓捻 高邈 翻来复去
E.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创作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8. 古诗默写(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021·江苏江阴华士片期中)9. 综合性学习。(4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春》中,朱自清用“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提到了“_________”的百草园。
(3)《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亲的背影时,用了“_________”一词,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A. 虽然 B. 尽管 C. 即使他_________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每天来上课。
(2)A. 因为 B. 由于 C. 既然_________明天要下雨,我们决定取消郊游计划。
(3)A. 然而 B. 但是 C. 所以他学习很努力,_________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A. 况且 B. 而且 C. 反而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_________语言优美,非常值得一读。
(5)A. 只要 B. 只有 C. 除非_________你亲自去体验,才能理解那种感受。
二、阅读理解(共30分)1. 阅读《春》选段,回答问题。
(每题3分,共12分)(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作者对春天的感受是怎样的?(4)文中的“春”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2.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每题3分,共18分)(1)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2)“三味书屋”在鲁迅先生心中有怎样的地位?(3)文中提到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象征着什么?(4)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1. 阅读《春夜喜雨》并回答问题。
(每题4分,共12分)(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诗中“好雨知时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2. 阅读《论语》选段并回答问题。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迸溅(bèng)应有(yìng)尽有B. 霎时(shà)缄默(jiān)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óu)箴言(zhēn)蹑手蹑脚(niè)D. 踌躇(chú)箴言(zhēn)蹑手蹑脚(n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C. 这篇文章的词汇量很大,读起来有些生涩难懂。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一项是:A. 勤奋B. 谦虚C. 狡猾D. 勇敢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8:课外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8:课外古诗词鉴赏(原卷版)一、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萧冰崖梅花①赵希路(宋)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①这首诗时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
1.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的三、四句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唐代诗人王维的两首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鹿柴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歌中,共同构成美妙的意境。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这两首诗里对山的描绘,一个是“空山”,一个是“春山”,两者之间有何不同?三、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东栏①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②。
【注】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居住的庭院门口的栏杆。
②清明:清澈明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四十—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
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京城,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
熙宁九年(1076)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
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这是其中的一首。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用静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烘托出春意之浓,春愁之深:同时柳絮点出梨花盛开的季节,衬托出梨花盛开的欢喜心情。
B.第三句写诗人惆怅地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洁白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成了“一株雪”。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6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夏天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风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也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的水藻将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
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美好。
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的分歧.时,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泰戈尔和冰心借大自然诗意地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给语段中加点词语注音。
粗犷.分歧.(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jué) 别(zhù) 蓄(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句“是”是动词。
B.第②句“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C.第②句“看”“上”“顶”都是动词。
D.第②和③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C .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D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3.(3分)下列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 .朱自清《春》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的人们,让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生机;老舍《济南的冬天》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的美的享受。
B.《荷叶•母亲》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金色花》则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专题11:朗读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原卷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1:朗读技巧(原卷版)1.下面关于朗读停顿或重音的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提示: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风∨轻悄悄的。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D.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2.同学们制作了语文知识卡片,请选出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A.朗读的停连。
例:《春》中“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读的时候前两个逗号停顿,后三个逗号连接,这样节奏富有变化,更有活力。
B.朗读的重音例:《济南的冬天》中,“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可以重读“理想”一词,强调作者对济南冬天“温暖”“安适”的特点感到相当满意。
C.同义词例:《秋天的怀念》一文开头“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句中的“央求”可以替换成“请求”。
“央求”和“请求”是同义词,不存在词意轻重的差别。
D.词语的语境义例:《再塑生命的人》这个标题,字面上的意义是“让我重新存活的人”,但在课文里的意思是“给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的人”。
3.句子的重音和停顿标注最恰切的一项是()重音,一般用着重号“·”标在词语的下面。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
停顿,用“V”号标示在词语之间,不限于标点处。
A.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B.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C.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D.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4.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训练题
1、加点字注音:
痴.想嶙峋
..忍俊不禁.
..抽泣
洗濯.消灭
..寥.阔猝.然长逝
黄晕.枯涸.贮.蓄应和.
2、依照拼音写汉字。
小心yìyì( )在枝头小qì( )丘hè( ) chú( )形
山岛sǒng zhì( ) róu lìn( ) yùn niàng( )
梦mèi( ) zhàn( )蓝清lìe( ) diàn( )污
3、把成语补充完整。
( )撼地玲珑( ) 抑扬( ) 心惊( )
( )引伴盘虬( ) 头晕( ) 险象( )
( )起敬德高( ) 繁弦( ) 仙露( )
( )终生花枝( ) 津津( ) 多愁( )
( )逢生问心( ) 具体( ) 天灾( )
4、选词填空。
⑴我永久追求(安静宁静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⑵山上的矮松更加的青黑,树尖上(顶着盖着插着)一髻儿白花,仿佛日本看护妇。
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长露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⑷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认真看时,才明白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嬉戏玩耍)。
⑸而我们难道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坠落)。
⑹那满(淌含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⑺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踩)那块岩石,而踩到了它。
5、仿照示例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我听到海依旧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
————
6、指出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句。
A、理想/ 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B、理想使你微笑地/观看着生活。
C、平凡的人/ 因有理想/ 而伟大。
D、有理想者确实是/ 一个/“大写的人”。
7、默写
⑴潮平两岸阔,
⑵稻花香里说丰年,
⑶,青山郭外斜。
⑷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⑸几处早莺争暖树,。
⑹夕阳西下,
⑺,潭影空人心。
⑻子曰:“岁寒,。
”
8、依照课文填空:
(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春》中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来写春花的色彩鲜艳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蕴涵着新事物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哲理的句子是:
(4)《龟虽寿》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答案:
1、chīlínxún chuòjīn zhuómǐn liáo cùyùn hézhùhè
2、翼翼小憩丘壑雏形竦峙蹂躏酝酿梦寐湛蓝清冽弄脏
3、擎天撼地玲珑剔透抑扬顿挫心惊肉跳呼朋引伴盘虬卧龙头晕目眩肃然起敬德高望重繁弦急管玉露琼浆碌碌无为花枝招展津津乐道多愁善感绝处逢生问心无愧具体而微天灾人祸
4、宁静顶着钻挑逗堕落流探
5、树在高处为我点头。
我看到树依旧在高处为我点头。
6、C
7、风正一帆悬。
谁家新燕啄春泥,
听取蛙声一片。
断肠人在天际。
绿树村边合,山光悦鸟性,学而不思则罔,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辉煌,若出其里。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