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之音乐共24页
音乐专业《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艺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发生、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形态、艺术分类、艺术作品、艺术的功用、艺术风格流派和艺术思潮、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
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从理论上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和鉴赏能力,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批评能力。
2.教学要求本课程要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艺术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使学生以先进的艺术思想和多彩创作方法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实践;加强课外作业的力度,提倡学生去图书馆、资料室,提高自学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独立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重点与难点]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学时数]2[主要内容]第一节艺术的起源一、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一)艺术起源于“模仿”(二)艺术起源于“游戏”(三)艺术起源于“表现”(四)艺术起源于“巫术”(五)艺术起源于“劳动”(六)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二、艺术起源的归结第二节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三、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参考书目][1]《艺术概论》,高师《艺术概论》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年版。
[2]《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3]《艺术学概论》(新版),彭吉象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2.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3.如何理解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章艺术与人类社会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首先探讨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认识艺术在人类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进而重点探讨艺术与经济、科学、宗教等社会形态的关系,力求以此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
艺术概论 五章-音乐、舞蹈、戏剧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六 岁学钢琴,七岁写《波兰舞 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 岁加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 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 钢琴家和作曲家。
后半生值波兰亡国,在国 外度过,创作很多爱国主义 钢琴作品,抒发思乡情、亡 国恨。葬在巴黎彼尔·拉什兹 墓地。
钢琴诗人——肖邦 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 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 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等。
沃尔夫冈·阿玛迪 斯·莫扎特1756-1791, 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 期的萨尔兹堡,欧洲最 伟大古典主义音乐作曲 家之一。
35岁英年早逝,留下 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 有音乐类型。
短暂一生写出大量
音乐作品,留下许多不 朽杰作。600多部作品, 其中不少一次完成,不 做修改。
19 世纪中叶,在欧洲各国兴起和发展了民族乐派,民 族乐派主张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采用本 国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将传统音乐成果与本民族音 乐密切结合起来。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挪威的格里格 (管弦 乐组曲《培尔·金特》等) 、捷克德沃夏克 (《新世界交响 曲》等) ,以及俄国“强力集团” 一批著名音乐家如穆索 尔斯基 (交响音画《荒山之夜》等)、柯萨科夫 (交响组曲 《舍赫拉查德》) 和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 上》) 等 。
❖5、音乐表现情感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
❖音乐中的情感不是个别的特定的,而就是情感本身。
❖对象化,形式化的情感。
❖6、音乐的抽象、自由,使音乐能表现情感最丰富、强烈、深刻, 最深入人心。
《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艺术概论全套精美课件

作 者:杨先艺 编著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9-4-1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本教材的使用对象为边工作边学习的新闻专业函授学生, 他们不像全日制本科生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查阅 资料,不像文学艺术类学生那样有大量其他的文学艺术 类课程辅助学习,因此,本教材不以详尽的理论阐释为 目标,而以深入浅出为追求,简单概括就是四句话:简 化理论阐述;运用浅显语言;增加个案分析;提供多方 视点。
作 者:王耀卿,彭文民 主编 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艺术概论》深入浅出介绍各项艺术 的源流、特征,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 的亲密关系,使人可以坦然看待艺术, 从中获得乐趣。这是一套专为艺术考 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专业理论课考试 获取高分而编写的考试备考用书。全 书本着“一切为方便考生考取高分” 的宗旨进行,梳理重点必考知识点, 摒除一般艺术类基础史论参考书目或 指定教材复杂冗长的叙述,综合汇编 所有权威考试教材重点的、必考的知 识点。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高等院校艺术基础理论教材,是文化部 教育科技司组织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 大系》重要选题之一。
作 者:王宏建 主编 出 版 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1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第一讲 课程总纲
思考: 谈谈你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艺术有 哪些门类?
艺术概论之音乐PPT课件

.
3
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端于原始人 类的生产活动,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
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现代音乐
.
12
• 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是听,这是音乐 的本质。
.
13
.
14
.
15
永恒的记忆
.
16
.
17
.
18
.
19
.
20
音乐与休闲
• 享受
.
21
音乐与休闲
.
22
音乐是永无止境
• 、从当前音乐流行的趋势预测未来 音乐
.
23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4
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端于原始人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端于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类的生产活动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制作 : 张玮
讲解 : 王幸运
.
1
中国音乐的起源
.
2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 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 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 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 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 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艺术概论-音乐学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艺术概论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Art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0630010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音乐学(师范)专业大一学生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模块一)课程,属于学术知识性课程。
是一门系统讲授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论学科,是音乐鉴赏类课程的前期课程。
本课程教学重点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活动的规律。
本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把握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鉴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及其他艺术作品的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音乐教育及其他音乐相关学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一)教学内容绪论1.课时数:12.讲授内容:了解《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理解《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掌握《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重点:《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难点:《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3. 学生学习任务:听讲、讨论4.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穿插提问、讨论5. 课外学习要求:思考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课时数:32.讲授内容:(1)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艺术形象的类型。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3)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4)艺术典型的定义,艺术典型特征。
(5)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理解并掌握艺术的社会本质、历史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重点: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音乐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音乐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原始音乐,包括口语歌唱、击打物体发出的声音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逐渐演变为一种正式的表现形式,出现了乐器、谱曲、音乐理论等概念。
不同文化地区的音乐发展史也有所不同,如中国的古乐、印度的印度古典音乐、欧洲的古典音乐等。
二、音乐的基本知识1. 音乐元素:音高、音调、节奏、旋律、和声等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对于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表现形式非常重要。
2. 音乐符号:音乐符号是表示音乐元素的符号,包括五线谱、音符、节拍符号等,是演奏、演唱音乐的重要工具。
3. 音乐器乐:乐器是音乐表现的工具,根据其音色、演奏方式、音域等特点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
4. 音乐形式:音乐形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不同的音乐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三、音乐的理论知识1. 音乐的基本理论:包括音高、音色、音响、力度等基本概念,对于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非常重要。
2. 和声学:和声学是研究音乐和声的关系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和声体系、和弦、和声进行等内容。
3. 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众多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对音乐的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贡献,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
四、音乐的表现形式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欧洲传统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时期的音乐作品。
2.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指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包括中国民乐、印度音乐、非洲音乐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
3.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当代大众音乐,包括摇滚、流行、爵士等风格,是当今音乐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之一。
五、音乐艺术的影响和价值音乐艺术对人类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价值:1. 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声音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2. 文化传承:音乐艺术是各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对于传承和发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艺术概论孙美兰 第2章

米开朗琪罗 创造亚当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米开朗琪罗 诺亚方舟(局部)
米开朗琪罗 雕塑 哀悼基督
第27页,共38页。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米开朗琪罗 大卫(局部)
米开朗琪罗 大卫
第28页,共38页。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第18页,共38页。
敦煌壁画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
晋祠侍女
第19页,共38页。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敦煌 壁画
狩 猎 图
第20页,共38页。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第4页,共38页。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第5页,共38页。
返回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啊原,始人“类艺,术只”有你才有艺术!” ——席勒
艺术的界说:首先,承认艺术是人的创造物而非自然存在物;其次,艺术这种创造 物的主要价值是供人们观赏,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其他实际功利性的用途。
对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 不恰当地贬低或抬高艺术的地位都是不可取的。艺术和其他精神产品一样,都是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
的,各自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
第35页,共38页。
有的艺术形式中 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艺术元素,它们 之间相互依赖,不可 分离,但却又保持着 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彼此辉映,相得益彰。
音乐艺术概论

民间音乐是一种集体创作的音乐,一首民歌往往要历经几 代人的不断加工完善。民间音乐的主要功能是自娱自乐, 创作表演者与接受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的角色区分。
• 古典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 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学生 通过大量的书面文献和体系 古典音乐萌芽于欧洲 化的理论学习来了解把握传 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统,又以高度的理性自觉来 又经过文艺复兴的洗 礼,王公贵族的扶植, 突破传统,以求创新。古典 中产阶级市民的参与, 音乐既有承袭前人,保持传 在18、19世纪中达到 统的一面,又有不断创新, 全盛。 飞速发展的一面。
世界流行音乐种类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一种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的音乐商品,音乐家的个性
与理想的展示常受制于市场需求。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
不同年龄的人们的消费需求,流行音乐呈现出混杂多变的面貌, 使人很难确切把握其整体文化特质。流行音乐只是一种载体,
承载着当代社会所存在的任何一种思想意识。
音乐语言的要素
•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 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 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 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 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 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 的灵魂。 •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 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旋律中必须包括 节奏这一要素。
归纳
•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 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 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 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 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 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 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唯美主 义是审美的最完美发挥。 • 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 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 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 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 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 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