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页)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流线与空间布局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流线与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其中建筑流线与空间布局是关键要素之一。
优秀的建筑流线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人员流动的便捷性,而合理的空间布局则能够创造舒适、宜居的环境。
本文将从建筑流线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流线建筑流线是指人们在建筑物内部或周围的流动路径。
良好的建筑流线能够为用户提供便利、高效的出行和活动环境,提升整体的使用价值。
首先,建筑流线应符合人们的活动习惯。
设计师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模式,将主要活动区域和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并建立通畅的路径连接它们。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设计者应根据消费者购物的行为习惯和路径选择,合理安排商品陈列和合适的通道宽度,以提升消费者在商场内的流动效率。
其次,建筑流线还要考虑人流的分流和集中。
合理的流线设计能够避免人员流动的拥堵和瓶颈,提高人员出行的速度和效率。
同时,在火车站、机场等大型交通建筑中,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人员的进出口和换乘通道,使得人流在不同区域之间分流有序、流线相通。
最后,建筑流线也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
比如,设计师在医院中的流线布置时,需考虑到患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行动不便,为他们提供无障碍的流线通道和设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进行就医和活动。
二、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指建筑内部各个空间之间的组织、配置和布置。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创造出舒适、高效的使用环境,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首先,空间布局要注重功能划分与组织。
建筑内部应根据使用需求将功能空间划分清晰,并合理布置。
例如,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中,客厅、卧室、厨房等功能区域应被合理分隔,并且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也要考虑,以便提供舒适和便捷的居住体验。
其次,空间布局还要注重流线和通风采光。
建筑内部各个空间之间的布局应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合理性,并确保每个空间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自然光线和通风。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门窗、阳台等开口,以保证室内空间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第三章--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PPT课件

厨房:900/800mm
双扇门 门宽:1200~~1800mm
四扇门 门宽:2400~~3600mm
-
26
2、窗的面积:
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 房间的使用要求 房间的面积 当地日照情况 设计时可根据窗地面积比=
进行窗口面积的估算,也可先确定窗口面积,然后根据表规 定的窗地面积比值进行验算。
-
27
不同的建筑空间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程度, 照度标准是不一样的。离地面低于0.5米的 窗户洞口面积不计入窗地比的窗户面积如: 在住宅设计中客厅的窗地比一般是1/6~1/4, 卧室的窗地比一般为1/6~1/8 ;楼梯间 ---1/12;工业建筑中窗地比取为了1/8。
48
-
49
-
50
-
51
B、
❖ 楼梯的位置按使用性质分为
❖ 主要楼梯
❖ 次要楼梯
❖ 消防楼梯
-
52
(2)楼梯的宽度与数量 ——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
A、楼梯的宽度 〉=850mm/人 1100~~1200mm/两人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 (注: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少到850~900mm/人) B、楼梯的数量——疏散楼梯 通常情况下,每一栋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
建筑外观及经济性等各个方面。
-
24
-
25
1、门的宽度和数量
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 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单股人流通行的最小宽度取550mm
一个人侧身通过需要300mm
门的最小宽度——
单扇门
厕所:700mm 阳台:900mm
卧室:900mm 普通教室/办公室:1000mm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空间组织与流线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空间组织与流线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空间组织与流线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它们不仅关乎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直接影响着人们在建筑内部的活动流程和体验感受。
建筑空间组织是指通过空间的布局和结构来实现建筑内部功能的有序组织。
一个合理的空间组织能够提高建筑的效率,使得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环境。
首先,在建筑空间组织中,需要考虑到功能分区的合理划分。
不同功能的区域应该被合理地布置在建筑内部,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功能区域。
比如,在一个办公楼中,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应该被合理划分,并且彼此之间的距离适中,便于人们的使用。
其次,建筑空间组织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连通性。
建筑内部的功能区域应该通过合适的通道相互连接,使得人们能够顺畅地进行活动。
比如,在一个购物中心中,各个商铺之间的连接通道应该便利且容易识别,从而提高购物体验的便利性。
此外,建筑空间组织还可以通过房间布局的合理设计来提高建筑的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比如,在一个家庭住宅中,客厅、卧室、厨房等功能区域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实用性和便利性,使得不同的功能区域之间的活动流线更加顺畅,同时也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除了建筑空间组织,流线设计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流线设计指的是建筑内的人流、车流等的流动路径规划,以提高建筑内的人流效率和流动性。
首先,在流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在建筑内的活动流程。
不同功能区域的流线应该被合理地规划,使得人们能够便利地从一个功能区域到达另一个功能区域。
比如,在一个医院中,医生、患者和护士之间的流线应该被合理规划,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顺畅度。
其次,流线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问题。
建筑内的流线应该能够确保人们的安全,避免拥堵和意外发生。
比如,在一个大型商场中,应该合理规划出入口和紧急通道,以保证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和逃生。
此外,流线设计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导引设施和标识系统来提高建筑内的流动性。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_图文

一般在中小型图书馆中常设在底层,在中 型和大型图书馆中常设在2层,而某些大 型图书馆甚至将2、3层都作为主层,而底 层则作为浏览性读者用房,如报刊阅览、 内部业务用房及设备用房或作为对外的公 共活动用房。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图书馆以坐北朝南为最 理想,忌东西向。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尽量采 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东西晒的出现。从朝向,自 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采用“一”字形 及其变体的条形平面较好,可以避免东西向, 各主要房间都可朝向南北。对于进深较大的块 状形体,可以适当增设采光中庭解决采光通风 问题。
分区方式:
分区方式一般采用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或者两 者兼用。水平分区,就是将各种不同性质、不 同要求的部分布置于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一 般总是将内部用房布置在后,读者用房布置在 前,“闹”区布置在前,“静” 区布置在后,即前后 分区;此外,还有左右分区的布局方法(即将内 部用房、读者用房左右分开布置)。
分层布置就是垂直分区,其分区的基础就 是将功能关系密切的用房布置于同一层, 或上下相同的层面上,而将不同性质的房 间置于不同的层上,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技 术条件确定其垂直方向的位置。
1.应考虑主层的设置问题。
主层是图书馆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全馆服 务的中心。目录厅、总出纳台、信息情报 中心以及主要的阅览室和交通枢纽一般都 设在这一层。
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 格界限。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 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 。一个房间内往往是既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 外借,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建筑的空间组合、流线分析、功能分区讲解学习

建筑的空间组合、流线分析、功能分区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流线分析建筑界常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一幢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人们盖房子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中叫功能。
在建筑设计的历史过程中,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带有自发性,它是一种活跃因素,特别是它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主导地位,因而在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经常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并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在建筑中,功能作为内容的一个主导方面,确实对形式(空间)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但也不能否定空间形式的反作用。
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出现(或被创造出来),不仅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还会反过来促使功能朝着新的高度发展。
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
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
建筑的流线无疑影响着功能的划分与使用,一个建筑流线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性。
以上所述为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
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它应当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美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感受和审美的要求。
建筑的空间组合在设计中,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谈,我认为尤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1.空间的体量。
住宅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过大的空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僻静。
目前,由于住宅市场的炒作和使用方(甲方)盲目攀比的心理,使很多设计变得不理性;厅的面积被扩大到60-70M2,卫生间被扩大到18 M2。
这不是正常人所能接受的。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曾指出:“日本式建筑中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其所说的四张半席相当于我国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
掌握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流线与功能布局

掌握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流线与功能布局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流线与功能布局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流线和功能布局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个好的空间流线和功能布局可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舒适感。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掌握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流线与功能布局。
一、空间流线的概念及意义空间流线指的是人在建筑内部移动的路径和走向。
它直接影响着空间的使用效率、人流量的分布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空间流线可使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活动,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合理的空间流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定位和使用需求。
以办公楼为例,工作区、会议室和休息区的位置应相对集中,形成便捷的流线,使员工能够高效地进行工作与交流。
二、功能布局的原则与步骤1. 功能布局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主卧室通常应位于靠近起居室的位置,厨房与餐厅相连,卫生间则应设在相对隐蔽的位置。
(2)流线连接:在功能布局中,要考虑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与过渡。
确保人们在使用空间时,可以方便地在各个区域之间移动。
(3)灵活性与扩展性:功能布局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使用需求。
合理设计留有扩展空间,方便未来对功能布局进行调整和改变。
2. 功能布局步骤(1)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目标群体,分析各个功能区域的重要性与关联性。
(2)草图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初步的功能布局草图设计。
通过不同方式的尝试,找出最合理的方案。
(3)细化设计:在确定初步布局后,进行细化设计,考虑功能区域之间的流线连接、开放与私密之间的平衡,以及材料与形式的选择。
(4)评估与调整: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与相关专业人士和用户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三、案例分析以一座商业大楼为例,假设该大楼包含办公区、商业区、休闲区和公共服务区。
在功能布局中,应充分考虑人流线的流畅性和区域的相对独立性。
1. 办公区:将办公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工作区、会议室和休息区。
第三章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

第三章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空间组成及功能关系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
书库的功能确实是用来藏书,阅览室的功能确实是供读者用来学习和阅览,很少有藏书的任务。
此刻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进展,功能朝着多层次、灵活性、综合型、高效性进展。
现代图书馆一样分为以下几个部份:1,入口部份: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操纵台、门卫治理等。
入口处要求与其他部份联系方便,而且便于治理。
图-1厦门大学图书馆入口部份2,信息效劳区:包括目录厅、出纳台、运算机检索区域等。
读者能够由入口直接抵达那个区域,而且能方便地抵达各类阅览室。
图-2深圳南山图书馆运算机检索区3,阅览区:现代图书馆的阅览区是一个开敞的空间,集阅、藏、借、管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多种选择性。
阅览区应能容易抵达,而且应与大体书库有方便的联系。
空间应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开架阅览和功能转变的需要。
4,藏书区:包括大体书库、辅助书库、储蓄书库、和特藏书库。
藏书区与阅览区既要分隔又要有方便地联系。
藏书区要有单独的出入口,便于输送图书。
5,馆员工作和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和业务用房等。
办公区要与馆内其他部份有方便地联系。
大型图书馆办公区必需有独立的出入口。
6,公共活动区:包括报告厅、展览厅、书店等。
该区属于动态空间,此区域的设置要有必然的独立性不该干扰图书馆的正常利用。
7,技术设备区:包括空调机房、机房、电子运算机机房等技术设备用房。
该区域应幸免噪声及振动对其他区域的阻碍,一样常设在地下或顶层。
8,生活区:大型公共图书馆一样还设有职工食堂和职工住宅等,它们应独立设置出入口,自成一区。
传统图书馆采纳闭架治理方式,藏书区与阅览区相互分开,中间设置借书厅来联系借、阅、藏各部份,读者无法直接接触到文献资料。
现代图书馆由闭架走向开架的治理方式使藏书区与阅览区合二为一,同时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也在不断的进展转变,因此那种固定不变的空间和分区形式必将由一个灵活可变的空间和功能分区所取代。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实用性、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并探讨它们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规划和组织。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可以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供便利的使用体验。
以下是一些空间布局的要点:1. 功能区划分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首先需要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
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其使用频率和相互关系,使得各个功能区域之间能够协调有序地连接。
2. 空间比例空间布局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空间比例。
不同功能区域的大小和比例应该与实际需求相符。
例如,一个卧室的大小应该能够容纳床、衣柜和其他家具,同时还要考虑人的活动空间。
3. 空间通透性一个良好的空间布局还应具备良好的空间通透性。
这意味着建筑内部的空间可以自然地流动,让人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之间产生视觉上的连接和流动感。
通透性可以通过合理的门窗设置、开敞的通道、合理的家具摆放等手段来实现。
二、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是指在空间布局的基础上,针对人们的行走路径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一个良好的流线设计可以提供便捷的移动路径,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流线设计的要点:1. 主要路径流线设计需要首先考虑主要路径,即人们在建筑内部最常走的路径。
这些路径通常包括进入建筑物的入口、到达不同楼层的楼梯或电梯、连接主要功能区域的通道等。
主要路径应该宽敞、明亮,方便人们的行走和导航。
2. 副路径除了主要路径外,流线设计还应考虑到副路径,即人们在建筑内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次要移动路径。
这些路径可以通过合理的连接和照明设计来提供方便的移动和导航,减少人们迷失或绕行的情况。
3. 无障碍设计一个良好的流线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无障碍设计,确保建筑物内部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也能够方便地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类: • 1.主要使用房间:如文化建筑中的阅览室,展览馆中的
陈列室,餐饮吧中的餐厅等 • 2.辅助空间:如行政管理用房、厕所、厨房、洗衣房
等以及设备用房(锅炉房、通风机房等)和库房、车 库等附属用房。 • 3.交通空间:如走廊,连廊,楼梯等
• 气泡图:把建筑中的一系列单一空间,如管理、后勤、交通等联系起 来。将每个气泡当成一个功能分区,并根据流线关系将各个功能分区 串在一起,使建筑内部关系清晰直观的表达出来。在方案初步布置功 能分区时经常使用。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功能分区
4.附属部分: 卫生间,门厅,交通面积自定
分区要点:1.主次 2.动静 3.内外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交通流线组织
流线组成:人流、货流等 组织方式:平面、立体 组织原则:明确,尽量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扰。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闹与静可以水平划分,也可以垂直划分。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门厅
陈列,阅览等 接待 餐饮 康乐 公共
静
闹
平面上的分区
剖面上的分区
门厅.接待
私密部分
公共部分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平面设计
• 步骤:1.功能关系图解(气泡图) • 2.位置与朝向调整(竖向交通具有优先权 ) • 3.空间大小形状与流线组织 • 4.按结构和构造要求形成方块图
• 5.结合柱网整体调整形成平面图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分区要点3——内与外
•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将 对外性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 附近,对内敛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 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
例: 陈列馆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陈列区 观众服务设施
技术用房 藏品库区 办公区
2.内部使用流线: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 线,入管理,办公,研究等工作人员流线。 • 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如食堂中的厨房工作人员服务 流线及食物供应线,车站中行包流线,医院建筑中食品、 器械、药物等服务供应线;商店中货物运送线,图书馆中 书籍的运送线等等。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 二、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
• 1.以人的活动路线与人的活动规律为依据,满足使用者在生理 上和心理上的合理要求。把“主要人流路线”作为设计与组合 空间的“主导线”。根据这一“主导线”把各部分设计构成一 连串有机结合的空间序列。 • 例如:设计一个图书馆应该以“读者人流路线”作为设计 的“主导线”,把各个阅览室及为之服务的有关空间有机地组 织起来; • 设计一个博物馆应该以“观众参观路线”作为组合空间的 主导线,把各种陈列室连贯而又灵活地组织起来; • 设计体育馆、影剧院这些人流量既大而又集中的建筑,更 应该以“观众进、出场”路线作为设计的“主导线“; • 对于某些有多种使用人流的建筑,如车站和码头,它有一 般旅客人流,又有贵宾等其它人流,显然应该以广大旅客进、 出站的人流为”主要人流“,并以它为设计的“主导线”。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练习:
设计内容: 1.纪念、展示部分: a)纪念室 (间数自定)80m b)陈列室150m
2、接待,休息部分: a)接待,小卖40m b)休息,茶室60m
3、管理,制作部分: a)办公室 15m b)值班10m c)收藏20m d)研究室15m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案例分析: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总结:
• 1.评价标准: • (1)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安排各种内容不同的区划(如洁污、动 静、私密、开放等); • (2)平面和竖向功能分区合理; • (3)妥善安排辅助用房(卫生间、盥洗室等)的布局与设计; • (4)良好的建筑物理环境(通风、采光、朝向) • (5)准确控制建筑面积与各房间面积。 • 2.常见问题: • (1)分区混乱,或者缺乏分区的概念; • (2)建筑室内外关系混乱; • (3)对应不同功能的面积分配不合理,如交通面积过大等。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分区要点1——主与次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例:观演建筑功能关系分析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分区要点2——闹与静
按建筑物各组成空间在“闹”与“静”方面所反映的功能 特性进行分区,使其既分隔,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
例1: 体育场的流线组织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 一、交通流线的类型
• 公共建筑物内部交通流线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 1.公共人流:即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 • 如食堂中就餐者流线 ,车站中的旅客流线 ,商店中 的顾客流线,体育馆及影剧院中的观众流线,展览建筑中 的参观路线等等。 • Ps:公共人流线按其流线的动向,都 可以分为进入人 流和外出人流两种。如在车站码头建筑中的旅客进站流线 和出站流线,在展览建筑中参观入口和出口流线。
建筑功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奉浦苑幼托中心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介绍(PPT49 页)
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 的空间组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