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波测流系统的组成
雷达的工作原理

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探知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相关信息。
雷达技术在军事、航空、航海、气象、地质勘探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部分。
一、雷达的基本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
雷达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发射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
1. 发射器:发射器负责产生一束电磁波并将其发射到目标区域。
雷达系统通常使用射频发射器,它能够产生高频率的无线电波。
2. 接收器:接收器接收目标区域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
接收器必须具备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能力,以接收微弱的反射信号。
3.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用于分析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并从中提取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相关信息。
它通过比较发射的信号与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目标的特征。
雷达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工作。
当雷达发射器发射出一束电磁波时,它会沿直线路径传播到目标区域,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后部分被反射回来。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并测量信号的时间延迟、频率变化和相位差异等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雷达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二、雷达的工作模式雷达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常见的雷达工作模式有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
1. 连续波雷达:连续波雷达发送连续的射频信号,并且同时接收反射信号。
它适用于测量目标的速度和距离,但无法提供目标的细节信息。
2. 脉冲雷达:脉冲雷达发送一系列短脉冲信号,并在每个脉冲之后接收反射信号。
脉冲雷达可以提供目标的细节信息,如目标的形状、大小和材料等。
三、雷达的应用领域雷达技术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雷达应用领域:1. 军事应用:雷达在军事领域用于追踪、侦查和识别敌方目标。
它可以帮助军队在战场上实时掌握敌军动态,提高作战效率和精确度。
2. 航空和航海导航:雷达在航空和航海领域中用于飞行器和船只的导航和避障。
超声波雷达的结构与原理

超声波雷达的结构与原理超声波雷达(Ultrasonic Radar)是一种通过发送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回波来探测和跟踪物体的雷达系统。
它通常由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超声波雷达的结构与原理。
超声波发射器是超声波雷达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通常由压电陶瓷或齿轮电机驱动的振动器构成。
振动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并产生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信号的频率通常在20kHz至200kHz之间,这个范围内的声波频率对人类听力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超声波雷达可以在不引起干扰或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工作。
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器发出后,会沿着设定的方向传播,并遇到物体时部分能量会被物体反射出来。
接收器的作用是将被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便后续的信号处理。
接收器一般也使用压电陶瓷构成的部件,当超声波信号到达时,它们会产生电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超声波雷达中的信号处理器起着关键作用,它用于处理接收到的电信号。
信号处理器通常包括滤波、放大、时域和频域分析等功能。
首先,滤波器能够去除噪声和干扰,使得接收到的信号更加清晰。
其次,放大器将弱的电信号放大,以增加信号的强度,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最后,时域和频域分析则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析,以得到有关目标物体的信息。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探测结果,超声波雷达通常还配备有显示器。
显示器可以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数字数据,供操作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常见的显示方式包括数字显示、波形显示和图像显示等。
超声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
当超声波信号发射器发出超声波时,这些声波会在空气中以声速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一部分声波会被物体反射回来,成为回波。
超声波雷达接收器会接收这些回波,并由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和解析。
根据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与雷达系统的距离。
速度等信息。
根据声波传播的速度和回波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将声波信号的时差转化为距离差,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
雷达流量计系统介绍

水文监测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监控、测量、分析以及预警,适用于水文部门对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掌握河流水量、水质、生态等信息,对于河流健康保护十分必要,各种新兴技术也层出不穷。
利用雷达检测水位、流苏以及流量的技术在当今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就雷达流量计在水流量方面的检测进行介绍。
雷达流量计主要用于江河、渠道流量的实地测量。
如今,流量测验有流速面积法、建筑物法、稀释法等多类方法,流速面积法是使用尤其广泛。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横断面上单元面积的流量是该面积与水流速度(流速)的乘积。
雷达式测流产品可同时测量水位、流速、流量、累计流量,采用多普勒雷达测速原理,对水流的表面流速进行探测,利用内置的雷达水位计可以测量水深。
通过测量水深和流速以及在设备内部设置的断面形态可以利用速度面积法计算出断面的流速。
微波雷达不受温度梯度、压力、空气密度、风或其他气象环境条件的影响,维护方便使用简便。
雷达可以设置不同发射频率,在多点近距离探测时,可有效地避免相邻产品的雷达波束互扰影响。
另外,监测系统或单位可根据探测获得的速度值(多点测量)。
通过不断实验、不断对非接触式雷达流量计分析。
通过预先设定的断面参数,根据雷达流量计内置的水利模型,将测得表面流速转化为断面平均流速。
根据测的液位,雷达流量计结合断面几何参数,自动算出断面面积,进而根据流速面积法公式,求得流量。
最后,将液位、断面平均流苏、流量传送至RTU,由RTU传输至控制中心软件平台。
这就是一整套系统组成。
雷达流量计在安装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安装点到水面开阔无遮挡,靠近河道中心位置,高度至少在最高水位以上0.5m处(雷达水位计或超声波水位计有盲区,并且防止被水淹没),远离桥墩,并且河道尽可能平直无落差,水流无回流。
由于雷达流速仪测量的是表面流速,水面需要有明显水流波纹(通常大于0.1m/s以上流速),水流速度越快,距离水面的距离可以越远(最大30m以上,具体以实际测量为准),距离水面越远,雷达波到水面的照射范围也会越大,照射的水面范围也会越大,要求河面的宽度必须大于雷达波照射的范围。
河道流量--多普勒雷达流量监测

河道流量--多普勒雷达流量监测一、系统概述雷达流量监测系统是以流量监测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讯网络等组成的综合性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雷达流量传感器、数据处理主机、数据传输系统、应用层等部分组成。
传感部分是信息化的基础,主要实现城区水雨情采集和排水过程监测监控;测量主机主要实现站点编辑、断面输入、各类数据汇集、存储、管理和计算;远程传输系统主要是通过RTU所进行的数据传输功能,对所关心的数据进行上传至数据中心;应用层在信息资源中心的基础上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和信息展示等功能,为明渠流量信息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系统优点非接触式测量:不受温湿度、压力、风或其他环境条件以及污水腐蚀、泥沙等影响。
安装步骤简单,上电即工作无需调试;超低功耗,太阳能供电可连续阴雨天气下正常工作,亦可选择市电供电;多参数测量:适用于多种测量条件,可输出流速、水位、流量等测量数据。
标准通讯接口:可设定标准数据通讯接口RS485。
高等级防护:IP68防护、防雷、防反接设计,适用于各种野外环境。
低功耗设计:低功耗、高可靠性、免维护。
自带水位滤波算法:数据精确稳定,不受水面波动和漂浮物影响。
三、系统架构雷达式流量监测系统由下至上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组成。
由雷达流量计测量流体的流速、水位等数据,结合断面参数计算出断面流量;遥测终端机(RTU)将数据通过GPRS/4G/NB-IoT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传输至流量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可实时对现场数据可视化监测,实现系统运行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模式。
如下图:四、系统配置五、安装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立杆方式建设站点,将组装好设备和蓄电池(非市电条件)的设备箱和太阳能板等固定立杆上,通讯天线固定安装到设备箱上。
安装效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安装时需将雷达流量计垂直固定在支架上,保证流量计安装高度在测量量程(0.2~7m)内;且需尽量保证发射的雷达波全部照射到水面,以保证测量精度。
雷达系统工作原理详解

雷达系统工作原理详解雷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
本文将详细解释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雷达系统通过向目标发射脉冲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来确定目标的位置、距离、速度等信息。
雷达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1. 发射机发射机产生一系列高频脉冲信号,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这些脉冲信号的频率通常在微波到毫米波段,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短的脉冲宽度。
2. 接收机接收机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并将其放大和处理,以提取有效的信息。
接收机必须能够有效地区分回波信号和背景噪声,并能够处理不同强度和频率的信号。
3. 天线天线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天线的设计要满足较高的增益和较窄的波束宽度,以便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4.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信号处理器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滤波、幅度测量、频率分析等操作。
二、工作流程雷达系统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主要阶段。
1. 发射阶段在发射阶段,雷达系统通过发射机发射一系列脉冲信号。
这些脉冲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出去,并传播到目标物体上。
2. 接收阶段目标物体会将部分电磁波回射回雷达系统。
接收机接收到这些回波信号后,通过天线传输到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分析回波信号,并提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三、应用领域雷达系统在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军事应用军事雷达系统可用于侦察、追踪和指挥控制等。
雷达系统可以用于监测敌方舰艇、飞机和导弹等目标,提供战场情报和目标定位信息。
2. 航空应用航空雷达系统常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和避障。
它可以帮助飞行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准确控制航向,并检测和避免与其他飞行器或地形障碍物的碰撞。
3. 气象应用气象雷达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天气现象,如降雨、雷暴等。
(完整版)雷达组成及原理.doc

雷达的组成及其原理课程名称:现代阵列并行信号处理技术姓名:杜凯洋学号: 2015010904025教师:王文钦教授一.简介雷达( Radar,即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意为无线电搜索和测距。
它是运用各种无线电定位方法,探测、识别各种目标,测定目标坐标和其它情报的装置。
在现代军事和生产中,雷达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空军和纳粹德国空军的“不列颠”空战,使雷达的重要性显露的非常清楚。
雷达由天线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防干扰设备、显示器、信号处理器、电源等组成。
其中,天线是雷达实现大空域、多功能、多目标的技术关键之一;信号处理器是雷达具有多功能能力的核心组件之雷达种类很多,可按多种方法分类:(1)按定位方法可分为:有源雷达、半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
(2)按装设地点可分为;地面雷达、舰载雷达、航空雷达、卫星雷达等。
(3)按辐射种类可分为: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
(4)按工作被长波段可分: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和其它波段雷达。
(5)按用途可分为:目标探测雷达、侦察雷达、武器控制雷达、飞行保障雷达、气象雷达、导航雷达等。
二.雷达的组成(一)概述1、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回波(单基地脉冲雷达),(天线形状,波束形状,扫描方式)。
2、收发开关:收发隔离。
3、发射机:直接振荡式(如磁控管振荡器),功率放大式(如主振放大式),(稳定,产生复杂波形,可相参处理)。
4、接收机:超外差,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检波,视频放大等。
(接收机部分也进行一些信号处理,如匹配滤波等),接收机中的检波器通常是包络检波,对于多普勒处理则采用相位检波器。
5、信号处理: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及干扰而通过或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通常在检测判决之前完成( MTI,多普勒滤波器组,脉冲压缩),许多现代雷达也在检测判决之后完成。
6、显示器(终端):原始视频,或经过处理的信息。
7、同步设备(视频综合器):是雷达机的频率和时间标准(只有功率放大式(主振放大式)才有)。
非接触式雷达测流系统

多普勒电波流速仪河道流量测量
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二、总体方案设计
三、产品介绍
Decatur SVR 传感器
Flowstar 流量积算仪
ZMY-5超声波液位计
四、施工方案
五、报价表
一、系统概述
为了服务我国的水文事业,使面广量大的测验实现自动测量、自动存储。
根据实际需要,我公司研制开发了非接触式多普勒电波测流系统。
本系统设计合理,计数准确,存储可靠,外形美观,操作使用方便,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参数和接收数据。
二、总体方案设计
多普勒电波流量测量方案由四部分组成:
1)采用多普勒电波流速仪测量流速;
2)采用超声波液位计测量河道断面水位;
3)采用定制流量、断面面积积算仪根据水文流体学,运用速度面积法计算水流量,并进行累计运算,通过RS485端口远程传输数据到环保、水资源等上级部门。
4)水利系统无线采集软件(不在本报价中,预留端口供水
利系统采集总体设计方案图,如图1所示:。
详细简介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分类及系统构成是怎么的

详细简介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分类及系统构成是怎么的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 )探测的雷达。
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
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
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
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毫米波雷达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
发展简况毫米波雷达的研制是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
50年代出现了用于机场交通管制和船用导航的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约为8毫米),显示出高分辨力、高精度、小天线口径等优越性。
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一度受到限制。
这些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源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接收机混频器和传输线损失增大。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毫米波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研制成功一些较好的功率源:固态器件如雪崩管(见雪崩二极管)和耿氏振荡器(见电子转移器件);热离子器件如磁控管、行波管、速调管、扩展的相互作用振荡器、返波管振荡器和回旋管等。
脉冲工作的固态功率源多采用雪崩管,其峰值功率可达5~15瓦(95吉赫)。
磁控管可用作高功率的脉冲功率源,峰值功率可达1~6千瓦(95吉赫)或1千瓦(140吉赫),效率约为10%。
回旋管是一种新型微波和毫米波振荡器或放大器,在毫米波波段可提供兆瓦级的峰值功率。
在低噪声混频器方面,肖特基二极管(见晶体二极管、肖特基结)混频器在毫米波段已得到应用,在100吉赫范围,低噪声混频器噪声温度可低至500K(未致冷)或100K(致冷)。
此外,在高增益天线、集成电路和鳍线波导等方面的技术也有所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征测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供商:
雷达波测流系统的组成
上海航征测控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罕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
供商,面向水文、水利、环保、城市排水管网等行业用户,提供雷达水位流速流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上海航征拥有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和阵容强大的科研队伍,具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立志成为全球智能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头羊。
雷达波流速仪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河道、防汛等水文测量,江河、灌渠、水资源监测,环保排污,地下水道管监测,城市防洪、山区暴雨性洪水监测,配套无人机实现流速的测量和流速流量的转换。
雷达波流速测量水体流速的系统由雷达波测速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供电系统,无线通讯系统(选配)及相关安装防护措施组成;通过非接触式的雷达流速探头获得流速数据,通过有线(无线可选)方式,将流速信息输出到RTU 或者中心站,通过中心站软件可以实时获取流速数据。
上海航征测控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位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的“软件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航征测控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供商,填补雷达民用领域的空白,并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上海航征测控,国内罕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供商
提供雷达水位流速流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填补雷达民用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