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变形控制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的研究与建议

关于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变形控制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的研究与建议
关于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变形控制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的研究与建议

关于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变形控制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的

研究与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工程部分明挖基坑施工实例的分析与介绍,尤其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险情的分析,找出了基坑施工的难点和风险点,同时通过采取施工措施,克服了险情,有效控制了周边地面沉降及房屋管线的沉降开裂,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并初步总结了基坑开挖中变形控制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的一些好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字:基坑支护;影响因素;施工质量;监测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some engineering examples part open-cut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dangers in the construction, find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risks o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b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vercome the danger,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settlement of surrounding ground settlement and cracking of building pipelines,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primarily summarizes the control and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n the (structure) some good methods to build the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influencing factors; construction quality; monitoring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基坑建设也随之向“宽、深、大”的方向发展,基坑施工安全重要性日益显著,它不仅要保证基坑施工中的结构稳定、基坑内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而且要严格控制周边地层的变形与位移,确保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的安全。本章主要就某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变形控制及周边建(构)物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2 影响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及周边建(构)物保护的主要因素

1)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设计

合理、可靠的支护结构体系设计是做好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的前提,若支护结构体系任何部位存在设计缺陷或考虑不周,则围护结构变形难以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甚至变形严重超限导致基坑失稳或坍塌等事故。支护结构设计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围护结构的选型、围护结构的嵌固深度、围护结构的刚度、支撑结构的选型、支撑结构布设方式及强度、基底处理以及施工监测布置等。

基坑支护变形观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组织安排 3、测量依据 4、变形测量控制布设 5、变形测量点的布设和制作 6、变形测量对仪器、人员、天气的要求 7、变形观测的周期 8、测量部分 9、变形观测的报警标准

基坑支护边坡变形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规模 拟建金马商业大厦位于石家庄淮安路与翟营大街交叉口,淮安东路路南,翟营大街以东。拟建的建筑物概况为: (1)高层部分:地上22层,地下2层,框剪结构,筏板基础; (2)多层部分:地上4层,地下2层,框剪结构,独立基础。 基础底标高为±0.00一下11.5米,自然地面一下约11.0米,为防止边坡塌方,保证和施工人员安全作业,特对支护的基坑边坡进行观测。 2、组织安排 人员和设备。人员投入1名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技工;设备投入2、、各全站仪一套,南方NL32A水准仪一台,对讲机两部,工程车一部,电脑一台。 3、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变形测量控制点布设 控制点的布设原则:控制点应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控制点互相通视。本次测量根据需要布设2个控制点。(见点位置平面布置图) 5、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制作 (1)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原则:观测点应选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2)变形观测点的布设 在基坑边坡每隔30米钉一个水泥钉,东、西、南、北四个面共布设8个观测点。在东北角空地上布设一个基准监测点B。在西北角空地上布设一个基准监测点A。用A、B两个基准监测点定期监测8个点的水平、竖直位移情况。(点位布置详见点位平面布置图) 6、变形测量对仪器、人员、天气的要求 6.1在进行变形测量时,应使用的测量仪器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鉴定,仪器各项指标合格,在使用过程中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验。 6.2为了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系统误差,必须确定专人使用固定设备进行测量,绝对不允许监测过程中调换人员和设备。 6.3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7、变形观测的周期 7.1从基坑开挖4米开始观测,每向下开挖一步观测一次,开外到设计深度以后第一个月每周观测一次,第二个月两周观测一次,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观测一次。直到基坑内建筑物出地面为止,遇见大雨天气增加观测次数。 7.2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随时增加观测次数。 8、测量部分 8.1控制点的测量 控制点的高程为相对高程,假设控制点A的高程为70.000m。 8.2水平位移观测 每次观测作业过程,在A、B两个基准观测点上架设全站仪科力达KTS---442,以位移观测点同方向远方的避雷针等物为后视零方向,然后再分别测量每个观测点。(见点位置平面布置图) 在基准观测点A架设全站仪,后视1、2、3、4个方向远方的避雷针为零方向,再观测各观测点的角度和距离。其它观测点同理。以第一次观测的数据为基准,每观测一次,用第上次的数据减去本次观测

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摘要 深基坑支护属临时性工程,支护目的是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随着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城市规划用地资源的紧缺,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但,因深基坑支护属临时性工程,往往被施工单位所忽略,施工事故急剧上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是关键,有效减少施工事故,控制修建成本为目的,所以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Abstract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project is belong to temporary work. The purpose of bracing is to creat the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for the next working procedur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s with the developing demands of the realty industry and the lack of land resources for urban planning. However, they are often ignored by construction units for which are belong to temporary work. Therefore, construction accidents rised sharply, and it made huge economic loss. The key i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rolling of qulalit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 Reasonably reduc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 and controlling construction cost is what the purpose is. Therefore, there are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ling of qulalit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trolling of qulality 引言 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深基坑支护属临时性工程,工艺工序包含施工准备、基坑场地清理、坑壁支护、降水、土方开挖、监测、清底等多道工序,支护目的是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过程中事故频发,导致修建成本增加,造成严重

基坑开挖、支护、排水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织依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昆山赛格电子市场室外后配套工程 2、工程地点:昆山赛格电子市场 3、工程规模: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雨水管、污水管道及化粪池工程。化粪池基坑最深处3米。 二、编织依据 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三、补充说明 基坑四周障碍物较多,当护坡桩首影响时,可在不降低支护安全等级的前提下,对护坡桩的位置及间距做适当调整。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署 一、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降水、土方挖运、钢板柱支护等质量标准为“合格”。

2、工期目标: 按照甲方要求进行。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根据业主要求争创昆山市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4、管理目标: 实行现代化管理,保证工程在管理、质量、文明、作风上创出一流水平。 二、组织机构 由我公司组成项目经理部,甲方、监理的授权、委托及领导下,对降水、基坑支护、土方挖运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并对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负责。 机构设置如下: 挖运、基坑支护以外的基础施工阶段的其他工作。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进行环保、文明施工、扰民及民扰问题处理等工作。 三、施工准备 在工程沟槽开挖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主持前期施工准备会议,听取各施工组对整个沟槽开挖部分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该计划主要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必须做的有关工作,内容如下: 1、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地上、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勘测定位;地上、地下障碍物的拆除;施工现场的平整;测量放线;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 一、工程概况: 本基坑支护范围长约483m,宽约262m,开挖深度为7.4515.65m。开挖范围内揭露底层为人工填土、坡残积粉质粘土、强风化砂岩和强风化泥岩。本基坑安全等级北侧为一级,其余段均为二级。场地土类别为软弱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设计分组未第一组。高程为黄海高程系。 基坑支护主要采用有线放坡、土钉墙、回填分层碾压土修坡护坡等支护形式,场地排水主要采用全场地排水沟收集潜水泵抽排。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验收依据如下:(1)基坑支护工程质量的基本规定: 基坑边坡分段分层开挖后,应首先进行人工修坡,修坡后的土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中应及时对土钉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土钉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等关键项目进行检查。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土钉墙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的监测工作。重点观察坡顶或坡面位移、沉降及周围环境的变换。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允许偏差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方法(mm)主控1土钉长度±30用钢尺量项目2土钉锁定力设计要求现场实测1土钉位置±100用钢尺量一2钻孔倾角±10测钻机倾角般3浆体强度±10试样送检项检查计量数目4注浆量大于理论计算量据5土钉墙面厚度±10用钢尺量(2)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主控项目: 土钉的制作控制: 1、土钉采用钢花管和钢筋土钉,钢花管制作详见《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大样图如下: 3、钢筋打设前应对锚筋进行检查且合格;采用凿岩机无水凿孔;锚筋按要求放至设计深度。 4、土钉孔位允许偏差150mm;倾角偏差±2度;长度允许偏差±100mm。 土钉支护工程质量检测控制: 1、土钉抗拔试验:数量为总数的1且每层不少于3根。 抗拔力为设计值的1.3倍。 2、注浆用的浆体材料28天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M15。(3)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一般控制项目: 土钉注浆施工控制: 1、土钉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42.5R,浆液水灰比为0.45。 2、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左右,随注浆进行缓慢拔出注浆管,当注浆管底距孔口1.5m左右时暂停拔管,暂停拔管后的注浆压力维持在0.2MPa以上,并要求稳压时间不小于2min。 钢筋网及土钉头施工控制: 1、钢筋网为ф8mm200双向排列,网片钢筋搭接长度300mm,相邻土钉端部水平采用2Ф16通长钢筋与土钉锚筋端部侧面双侧焊接连接。在钢筋端部顺钢筋长度方向设置2Ф18短段钢筋(L80mm)与钢管侧面双侧焊接,且顺钢管长度方向压于水平通长钢筋之上。水平通长加强筋的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 泄水管施工控制: 1、放坡喷锚面泄水管的水平间距为2.5m,梅花形布置。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车管交管服务楼工程,由江苏苏皖汽车城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江苏省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南京工大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南京盛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框架5层,总高24.8米,面积6275.1m2,独立基础,基坑挖深为4.6m左右,场地内自然地坪标高为-1.2m至1.6m 左右。 二、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程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根据地勘报告显示,上层为2.5m为松散泥层,局部有烂泥层,开挖深度无地下水。 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围护内外边线,并用铁丝固定。 2、做好操作工人施工技术交底。 3、组织机械进场,熟悉运行路线。 4、土方开挖前,将建筑物控制点线标桩做好,建筑 物自然地面标高方格网测好,并做好标高工作基准点。 5、用混凝土碎块,对出土路线路基进行加固,并在 路周围备放部分混凝土块并备好水泵等应急设备。 四、机械安排

采用机械大开挖,土方机械根据土方量和即定工期,采取动态安排,具体施工方法和机械安排如下: 本工程采用反铲液压挖掘机2台,配备一台ZL30型轮式装推土机, 本工程两台液压挖掘机可满足工程量和工期要求。 其主要机械性能如下: 五、施工进度计划 本土方工程计划采用两台220型挖土机,历时15天左右的时间完成。 六、施工方法 本工程挖土深度一般,地下水位在-20米以下,上层土质能满足放坡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1:0.25放坡。查施工规范能满足规范要求。开挖方式:根据基础情况先开挖倒班房,该工程基础深4.6M,所以采取大开挖。

基坑土方施工基本分二步:第一步基坑土方机械挖至基坑底标高以上0.3m处,第二步人工捡底,成型。 人工开挖的方法: 基坑形成后根据已建立的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桩,将轴线标高引测于坑内,并在坑内建立临时轴线控制网,测放出基础垫层外框线,作为人工开挖的依据,人工开挖采用锹镐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基底标高,防止超挖,人工开挖前应邀业主、监理、质监等部门进行验槽。 六、挖土 (1)挖土前由负责人对挖机司机、运土车司机及配合保洁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保洁交底。 (2)用1台300型挖机,确保每天出土量在300m3以上。 (3)由专人对基底标高进行控制,机械挖土留300mm 厚土由人工配合铲平。严禁挖深后填松土,如发生超挖现象应用砂石填平夯实。 (4)加强基坑底的排水措施,在基坑的四周人工挖好排水明沟,并在基坑边角或转弯处,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再由水泵抽至基坑旁窨井里,做到排水畅通。 (5)严禁将人工铲下的松土贴在边坡上。 (6)基坑开挖后进行验槽,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垫层。 (7)挖土完毕,基坑四周做硬化地坪,并在基坑外缘做0.6%的泻水坡度。

隧道衬砌结构强度检算讲义

一、衬砌结构的计算模型 隧道工程建筑物是埋置于地层中的结构物,它的受力和变形与围岩密切相关,支护结构与围岩作为一个统一的受力体系相互约束,共同工作。这种共同作用正是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的主要区别。根据本工程浅埋及松散地层的特点,使用阶段结构安全性检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式,即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弹性支承对支护结构施加约束来实现的。 计算模型中,二衬结构采用弹性平面梁单元模拟,弹性抗力以及隧底地基均采用弹簧单元模拟。组合荷载根据不同作用方向分别转换成等效节点力施加在相应的单元结点上。具体计算模型见图1。 图1 计算模型 二、荷载计算 围岩压力计算参照课本中有关我国铁路隧道推荐的方法进行确定(双线隧道)或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深浅埋分别计算。 三、配筋计算 结构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应按照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方法进行。 四、ANSYS操作过程 1、更改路径和工作名 2、进入前处理模块(preprocessor)

(1)定义单元类型element type (2)定义实常数real constant (3)定义材料参数material props (4)定义梁的截面特性sections (5)进入modeling进行建模,生成几何模型 (6)进行网格划分meshing a)给几何模型赋属性 meshing>mesh attribute>picked lines (7)施加弹性约束 Model>Creat>piping models>spring support

定义弹性抗力系数K和距离所选结构节点的相对距离DX, DY, DZ。 加弹簧: !水平,在y轴左侧为-0.3;在y轴右侧为0.3 *do,i,10,31 a=150000000 k=a*abs(ny(i+1)-ny(i-1))/2 psprng,i,tran,k, -0.3, , *enddo !竖向 *do,i,10,31 a=150000000 k=a*abs(nx(i+1)-nx(i-1))/2 psprng,i,tran,k, , -0.3, *enddo 3、进入求解器solution (1)定义分析类型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static (2)定义荷载define loads (3)设置荷载添加形式setting>replace vs add>force,按如下图示设置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深基坑支护工程得质量控制要点 在我国沿海地区如温州、台州、宁波等江浙以及福建沿海地区高层、超高层建筑群立。当前对房屋建筑工程基本上都有人防要求。至目前为止,基坑深度最深得已达到30多米,地下室得设置多得已达到六层。而上述地区都就是软土地基,地层分布一般如下:1、杂填土层,由各种杂填土及垃圾组成,只就是在表面层一般厚度在1至3米。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有些地区呈流塑状,一般就是由海域积沉而成、局部还夹有贝壳类等杂物。3、淤泥层:灰~浅灰绿色,主要由粘粒组成,粉粒次之,含有少量有机质及贝壳碎屑,此土层厚度一般都较厚,也不均匀,少则十多米,也可能达到百十米。由于各种基坑得支护形式差异很大,而基坑支护得特点就是使用寿命短,因此在设计时一般只注重于成本得控制,深基坑支护倒塌得案例时有发生。笔者在此浅谈一点瞧法,抛砖引玉抓好深基坑支护工程得质量,以确保工程得顺利进行。 一、深基坑支护得特点以及使命 基坑支护就是应用于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桥梁工程等以及其它一些基础设施,它得使命就是确保主体工程基础部分得顺利实施,而支护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深基坑支护又不就是建筑产品,它就是为完成建筑产品而采取得措施之一,一旦完成了基础工程后,也就就是完成了它得使用使命,因而它得施工成本高。支护工程一般都就是按悬臂构件来考虑得,随着深度得增加悬臂得长度也增加或者就是在中间部分增加内撑。受地质条件、地下水得情况、岩土成份得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支护工程得造价。它得施工技术有:桩基工程、喷射砼技术、锚杆技术、钢筋砼、多层支撑换撑、土方开挖、基坑排水、地基土处理等。 二、支护工程得阶段划分 一般工程中得支护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设计阶段; 2、支护施工阶段; 3、房屋基础施工阶段。 三、各阶段得质量控制 1、设计阶段得质量控制 在设计阶段应尽量与房屋设计相结合,使立柱桩尽可能利用工程桩进行设计,而由于支护特点在最不利因素同时发生得概率很小,因此在设计计算时一般设计人员往往会在荷载取值(或者就是在安全系数取值)时进行打折,这一折扣一般为0、7~0、85左右,折扣得比例一般就是由设计得结构工程师凭着经验取值。在进行专家论证时,往往对支护得安全系取值也就是凭各专家得经验进行,而且就是偏高一点得,所以在支护设计时应严格按土质情况进行取值,并在支护得寿命期内设计得结构工程师应进行跟踪检查。 2、支护施工阶段得质量控制 支护设计经专家论证后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前一般刚开始进场施工,对支护得质量控制相对要薄弱一些。此时得相关各方都就是处于准备阶段,各管理方得管理人员未能全部到位,即使人员配备基本到位也就是处于人员得磨合期中,对于管理上也就是难度再大得时期。因在管理层得管理人员得意识中认为支护工程得性质不就是建筑产品,在很大得程度上也会有所松懈。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工程地质条件3 第四章施工工艺3 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9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湘路与星沙大道交汇处东北角,红线占地面积约40亩,地下室为整体地下室一层,地上1#栋32层、2#栋33层、3#栋33层、幼儿园3层。 基坑开挖深度约5m,基坑放坡比例为1:0.35。本工程基坑东、南、北向采用土钉墙式护壁,西向采用人工挖孔桩护壁(详见人工挖孔护壁桩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形式,人工配合清除基底预留土层。机械挖土方量约8.35万立方米,人工挖土方量约0.17万立方米。 第三章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本工程勘察单位提供《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场地内揭露地质情况为第一层土:杂填土,红褐色,松散,湿,回填年代超过十年,已完成自重固结,均匀性差,承载力低;第二层土:粘性土,红褐色,硬塑,稍湿,含铁锰结核,系泥质粉砂岩残积而成,含少量石英细粒,摇震无反应,切面稍具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均匀性较差,中等压缩性,层厚不均匀,分布也极不均匀;本工程地下水位在基坑底部以下很深位置,不需考虑地下水对基坑安全影响。 第四章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

79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探讨 王小彬 林州市兴华建筑公司 摘 要:深基坑支护工程所属于临时性工程,但由于其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及其可靠性不仅会影响到地下室的主 体施工质量,还会对其作业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危害,其技术性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到基坑本身的安全,还会危及林进建筑物的施工。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处理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1 现有的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1.1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 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1.2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1.3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 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1.4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2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2.2 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

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王玉强 编制日期:2008年3月27日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设计施工图纸; (2) 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当地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出具的放线规划图; 1.2范围: 12.1工程概况 2.1.1本工程为龙泽路18家商业楼13#楼,总建筑面积5910.15m2,其中地上4809.33 m2,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半,建筑总高度21.9米。楼层功能布局如下:地下一层为储藏室;一层为大厅、服务台、更衣室、蒸汽浴室、搓澡室等;二~四层为休息厅、管理室、淋浴室、办公室等,五层为储藏室。 2.1.2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1.20m,基础底标高为-4.5m,持力层为粉土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层高分别为:地下室层高 3.0m,一~二层层高 4.5m,四层层高3.9m。地下室底板为400mm厚,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局部未至持力层处则继续挖至持力层,超挖部分用级配砂石回填并分层压实至设计标高。 1.2.3依据设计定位图、设计施工图、地质勘察报告来确定基础开挖控制图。 2、施工现场概况 2.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 建设单位:侯宝山 设计单位:唐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唐山市南方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该工程位于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现场用电布置 根据甲方提供的临时电源用电线路将电接到工地施工范围。变压器容量为315 KVA,足够现场使用。为保证施工,供电路线环绕整个施工现场。现场消防水泵要设专线供电。装修阶段室内用电缆穿过楼梯间,每层设一个配电箱。现场所有电器设备要求做到一机一掣一漏电开关 根据本工程特点,必须在基础施工阶段就将土方、护坡、立塔等各子分项开工顺序、模板加工进场等进行事先的周密设计和统筹安排,否则将造成各方面的互相制约,影响施工。 3、施工准备 3.1作业条件 3.1.1学习审查图纸 3.1.2勘察现场,了解地貌、地形、地下埋设物、地上障碍物、临建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作为计算土方量,选择施工方案及组织排水的依据。 3.1.3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区域内的“三通一平”。 3.1.4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土方外运机械数量根据运距确定,保证挖掘机连续工作。土方根据建设单位要求运至指定地点。 3.1.5机械大开挖配合人工清槽,机械开挖深度为垫层底标高上500 mm,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然后人工清槽。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川科技园污水泵站提升泵房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一)基坑位置及建设规模 场地位于污水泵站提升泵房位于新川科技园二组团内,东临洗瓦堰及B线道路,北面为规划220KV变电站,西面为地铁一号线红星站场站用地,之间有规划10m宽防护绿地,南面为规划市政绿地及华阳大道,该建筑物为1F,设一层地下室,设计 +0.00=480.30m。 (二)使用年限 本工程场地地面标高在481.0m左右,因此基坑设计时高度按481.0m考虑,地 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西边按16.5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0m),东边按13.8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7.2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从基坑开挖之日起算。超过使用年限后未回填,支护体系需进行安全鉴定。 (三)基坑对周边影响 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为场地面标高(481.0m)以下13.8-16.5m,基坑开挖底 面标高为464.5-467.2m。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资料及现状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如下: 1、周边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 基坑现在场地周围无建筑物分布。

2、地下管线 基坑的东侧和南侧有军用电缆分布电缆埋深约3m,距离本工程地下室边线约10~16.7m,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3、地面沉降 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与明排水相结合。明挖顺作法施工时,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应预防周边建(构筑)物下沉、倾斜、开裂,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施工前应对周边进行摄像取证,并在建筑物周边布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用补救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安全。 二、设计依据 1、《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业主提供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建筑设计图》 3、设计采用的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隧道二次衬砌变形及开裂原因分析与处理 (1)

文章编号:1009 6825(2007)07 0266 02 隧道二次衬砌变形及开裂原因分析与处理 收稿日期:2006 09 26 作者简介:祝和意(1979 ),男,助教,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蔡 昱(1981 ),女,助理工程师,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祝和意 蔡 昱 摘 要:以某隧道为例,简要阐述了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产生变形、开裂的原因,同时提出变形、开裂的处理原则、预防措 施,并根据混凝土产生的各种变形、开裂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为类似隧道工程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关键词:隧道,衬砌变形,裂缝,初期支护中图分类号:U 455.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某山岭隧道上、下行线全长2642m,隧道设计净跨10.90m,有效净高为7.20m 的半圆拱形曲墙断面。隧道二次衬砌根据围岩类别、地形、埋深、成洞条件等进行设计,与其所处围岩相对应设计为S4,S5,S6,S7等不同类型复合式衬砌,在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围岩的变化,衬砌类型变更设计为S6型。初期支护以锚杆、钢筋网、 18工字钢、喷射混凝土以及超前小导管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土工布及防水板夹层,二次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泵送混凝土法进行施工。 2 衬砌变形与开裂现状2.1 衬砌变形现状 隧道二次衬砌变形主要表现为:1)拱顶上拱、下沉;2)内轮廓高度增大、净宽度减小;3)两侧拱角混凝土产生错位、错台;4)左、右边墙内鼓等四种基本形态。在衬砌变形严重的区段还有可能四种形态同时并存,部分区段因围岩强度左右两侧有差异,变形可能只发生在一侧,如左墙腰或左拱腰出现局部变形,而在隧道右墙腰或右拱腰没有出现变形。 2.2 衬砌开裂现状 隧道二次衬砌裂缝开裂宽度在缝口处沿垂直裂面方向量取,和剪应力的验算。剪应力包括水平剪应力和斜剪应力两种,重力式挡土墙只验算水平剪应力,而衡重式挡土墙还需进行斜截面剪应力的验算。 5 基础加固措施 为减少基底压应力,增加抗倾覆的稳定性,在墙趾处伸出一 台阶,以拓宽基底。墙趾台阶的宽度不小于20cm,台阶高宽比可采用3 2或2 1;地基为软弱土层时,可用砂砾、碎石、矿渣或灰土等质量较好的材料换填,以扩散基底压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6 排水措施 对于浆砌石挡土墙,应在墙前地面以上设置一排泄水孔。墙较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泄水孔。泄水孔采用10cm !10cm 的方孔或圆孔,孔眼间距2m~3m,上下排泄水孔错开设置。泄水孔进水口应设置反滤材料。 7 结语 1)因用于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库仑理论较适用于砂性土,而对于粘性土的压力计算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以粘性土做填料的挡土墙计算,设计参数如填料的内摩擦角等的取值应相对保守。由于库仑理论是一种简化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所以对于以砂性土做填料的挡土墙,设计参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取相对保守值。2)对墙高不小于6m 的挡土墙,实际设计时建议将安全系数 提高20%,以保证其安全性。3)出于美观和施工方便的考虑,一段挡土墙通常都采用一个墙面坡。对于山区公路挡土墙,采用较陡的墙面坡,可有效减小墙高,节省材料。一般情况下,重力式挡土墙(俯倾式)、衡重式挡土墙墙面坡取1 0.05,仰斜式挡土墙的墙面坡取1 0.25,均能满足设计要求。4)仰斜式挡土墙的墙背坡一般不超过1 0.3,具体结合开挖的临时边坡选取;俯斜式挡土墙的墙背坡一般取1 0.2,随着墙高增加,墙顶宽度相应增大;对于衡重式路肩挡土墙,当墙高不大于8m 时,上墙背坡取1 0.25,墙高在8m~10m 之间时,上墙背坡取1 0.3;下墙背坡取1 0.25。若为路堤墙,则上墙背坡应相应加大。5)对于俯斜式挡土墙,由于所受土压力较大,所以设计时应注意其稳定和抗倾覆的验算。对于衡重式挡土墙,一般较容易满足稳定要求,墙身断面的强度成为挡土墙设计中主要的控制指标,所以一定要采用高强度的材料砌筑。参考文献: [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7 48.[2]俞高明.公路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8 89.[3]孟祥波.土质土力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7 28.[4]顾慰兹.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5.60 61. The design of road retaining wall ZHANG Yi he Abstract:I t intro duces the basi s and design par ameter that must have in the desig n of retaining w all,analyses and calculates the molding of r e taining wall,the calculation of soil pressure and its check computat ions of stabilizat ion and str ength,and simply represents the basis str ength steps and drain steps of retaining wall,sums up some desig n adv ices,thi s will give the project desig ner a reference.Key words:r etaining wall,soil pressure,base pressure,section streng th ? 266?第33卷第7期2007年3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 IT ECTURE Vol.33No.7M ar. 2007

基坑支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与体系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1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本着“建一座工程,上一个台阶;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决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合格并符合国家、行业规程规及设计要求。 5.1.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1.将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选派技术过硬、作风良好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2.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切实执行设计文件审核制、工前培训、技术交底制、开工报告制、测量换手复核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三检制”、材料半成品试验、监测制、技术资料归档制、竣工文件编制方法等管理办法。确保施工生产全过程始终在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控制下。 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①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的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按以下的组织机构来全面的进行质量及控制。 ②质量管理职责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a项目经理职责 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容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b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c项目副经理的职责 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部验收。 d 质量部门职责 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

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样本

铁通高层住宅楼工程 基坑开挖及支护 施 工 方 案 长沙市东屯渡建筑工程公司铁通湖南项目部 二00三年十月Array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审批记录

施工方案审批页

编制: 宋勇 审核: ( 公司章) 铁通高层住宅楼工程 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一、基坑土方开挖 ( 一) 工程概况 1、施工场地、施工范围 铁通高层住宅楼场地平整已完成, 基坑开挖范围南北约21m, 东西约79m( 基坑底尺寸) , 均开挖至标高负5.13处, 现在场地高程为28.77 m 。 本工程南面为空地, 东面紧邻在建通讯枢纽楼地下室, 西向紧邻围墙, 北边为临建。 2、土方量和卸土场地 根据铁通高层住宅楼工程基础设计图纸尺寸及场地高程, 计算出基坑土方开挖量约5500m3。回填土卸土场地为北向空地. 3、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从现地坪以下0.60~1.40米为杂填土区, 0.7~0.9米为耕土, 2.2 ~3.5米

为粉质粘土,场地内地下水可分为赋存于杂填土、耕土底部及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的上层滞水, 中细砂、圆砾中的孔隙承压水。 4、工程特点 本工程具有土方量大、工期紧、场底狭小土质情况复杂和东西向均紧邻建筑的特点, 组织施工时要针对这些特点,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 精心安排工作面, 采用多机组、多层段、多班次立体交叉流水作业, 做到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同时制订好两层施工的防陷措施, 做好各工种、各工序的配合, 保持机组连续作业, 确保12天全部完成基坑土方, 实现机械化施工高效率、高速度。( 二) 施工前准备 1、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 土方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 并制定排障计划和处理方案。 2、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 1) 土方工程开工前, 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需经市规划部门检验核准后可动工。 ( 2) 土方工程开工前, 要根据施工图纸测放好基坑开挖上下口白灰线。 3、现场道路和出入口 根据总平面布置, 确定现场施工道路在北向围墙边, 现场出入口设在正南方。 4、施工用水、用电及夜间施工照明 利用已选定的水源、电源及水电线路。 夜间照明和机械现场小修用电, 可在基坑边上部施工已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上接引。 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 每个灯架安装碘钨灯500—1000W。每台挖土配备活动灯架三个。 卸土场可安装固定灯架, 每平方米卸土面积安装照明1W。运土道路, 现场出入口, 其它危险地段也要安装必要的散光灯和警戒灯。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二、编制依据............................................................ - 1 - 三.基坑支护设计........................................................ - 2 - 四.施工准备............................................................ - 2 - 五.施工部署............................................................ - 6 - 六.施工方法............................................................ - 8 - 七.质量保证措施....................................................... - 27 - 八.安全保证措施....................................................... - 29 - 九.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 33 - 十.附图............................................................... - 3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