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08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题-26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0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在一个漆黑的房间中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一定时间后,这个光点好像就会动起来,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2. ___________是研究面部表情的经典方法.3.按照恒定比例法则,当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与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___________时,这些项目的回忆概率就会变高,反映为近因效应.4. ___________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5.与完全随机设计相比,随机化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6.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测量被试反应的方法是不可靠的,___________比较低.7.四色理论又称___________.8.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概念驱动过程又称___________.9.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这叫做___________现象.10.在目标刺激物出现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呈现掩蔽刺激物所产生干扰的实验条件称为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从控制的严密程度来看,控制最不严密的实验设计是()A.真实验设计B.准实验设计C.非实验设计D.B和C2.心理物理学的先驱者是()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韦伯3.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无关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数目相同4.响度级的单位是()A.口美B.口方C.口宋D.分贝5.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关于记忆的研究范式最重要的区别是()A.实验材料B.回忆方式C.被试D.统计方法6.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A.等距量表B.顺序量表C.称名量表D.比例量表7.属于内隐记忆测验方法的是()A.自由回忆B.词干补笔C.线索回忆D.再认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影响被试的判断标准的主要因素是()A.信号出现的概率B.信号强度C.信号持续时间D.噪音强度E.奖惩办法2.立体知觉的单眼线索有()A.空气****B.辅合C.结构级差D.运动视差E.阴影3.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人类具有基本的、不需要学习的组织倾向,使得我们能够在视觉环境中各组成成分的排列、位置以及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知觉视觉环境的整体的和连续的特性.那么下列哪些原则是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的?()A.接近性原则B.相似性原则C.连续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E.对称性原则4.下列哪些实验设计是属于真实验设计的?()A.相等时间样本设计B.完全随机化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随机化区组设计E.时间序列设计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因变量2.开窗实验3.恒定刺激法4.临界闪光频率5.C-反应时间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和信号检测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比较明视觉与暗视觉的特点.3.说明启动实验的一般程序.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如何建立一个响度量表?具体说明响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是如何来研究瞬时记忆的?3.试述心理学研究决策与其他学科研究决策的不同点.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0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__________效应.2.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__________.3.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称为__________.4.艾宾浩斯使用_____________来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并使学习少受个人有关经验的影响.5.当我们观察一处场景时,远处的物体不如近处的物体清晰,这种作用称为__________.它是一种远距离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6.从心理过程看,中文屋剧情的思想实验被用来研究人的__________过程.7.随机化区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应尽量__________.8.字词识别研究中主要控制启动词和目标词在呈现顺序上的__________来研究启动效应的.9.达尔文认为人的面部表情由动物进化而来,是人在适应生存环境中获得的,因而具有__________功能.10.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__________之间的实验设计.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哪个不属于自变量的范畴?()A.主试特点自变量B.刺激特点自变量C.环境特点自变量D.被试特点自变量2.韦伯(Weber)定律表示的是__________和原先的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A.差别阈限值B.绝对阈限值C.标准强度D.绝对强度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等响曲线所反映出响度听觉的特征?()A.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B.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C.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D.响度级不受声强的制约,声强提高,响度级保持不变4.我们经常说月亮在云彩后面穿行,而实际上是云彩在飘动的过程中遮挡了静止的月亮,这属于运动知觉中的()A.诱导运动B.似动现象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5.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和杆体细胞.()A.视觉细胞B.锥体细胞C.纺锤体细胞D.中央眼6.短时记忆容量通常用__________作为测量单位.()A.无意义音节B.数字D.组块7.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称为()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觉掩蔽D.听觉干扰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因素有()A.被试的选择B.测验的反作用效果C.统计回归D.仪器失灵E.被试的亡失2.色光混合的三原色是指()A.红B.黄C.白D.绿E.蓝3.在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中,下列属于正确的陈述有()A.受到较少奖励的被试会更容易改变对工作的看法B.受到奖励较多的被试会更容易改变对工作的看法C.受到较多奖励的被试更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D.受到较少奖励的被试更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E.受到较多奖励的被试最不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4.下列属于错觉现象的有()A.诱导运动B.似动现象C.自主运动D.大小恒常性E.运动后效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最小变化法3.数量估计法4.反应时间5.光适应(light adaptation)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准实验设计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的区别.2.如何制定音高量表?3.请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要点.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请结合实例说明艾宾浩斯和巴特利特研究的异同点.2.实验方法和其它方法相比,有哪些特点?3.说明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9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3.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5.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

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14.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A.责任转移B.合法权力C.从众行为D.群体思维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A.19 世纪60 年代B.19 世纪70 年代末期C.20 世纪初期D.20 世纪20 年代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5±2 个组块B.6±2 个组块C.8±2 个组块D.7±2 个组块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21.不随意注意22.言语沟通23.成就动机24.流体智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注重人的独特性,认为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正确答案:C2.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3.人类可见光波的波长范围是A.100~400毫微米B.400~750毫微米C.750~1000毫微米D.1000~2000毫微米正确答案:B4.有些学生在平常学习的教室里考试,往往能考出好成绩;在其他教室考试效果却不好。

这是一种A.情境依存性效应B.状态依存性效应C.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正确答案:A5.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①初始状态;②目标状态;③认知操作。

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的是A.问题空间B.抽象空间C.知觉空问D.具体空间正确答案:A6.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测验,被称之为A.智力测验B.性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正确答案:C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作者情绪状态的写照,这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A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书《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称之为阴阳五行说。

它与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的人格类型模式中的哪种模式相一致?A.单一型模式B.对立型模式C.多元型模式D.综合型模式正确答案:C9.研究婴儿期母婴依恋的特点和规律,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B10.根据三原色说,人视网膜上具有三种不同状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对三种颜色最为敏感因而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

实验心理学历年试题1998-2009附答案与页码

实验心理学历年试题1998-2009附答案与页码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实验心理学试卷(考试时间:4月18日下午2:00--4:30)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3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

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

共l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是( C )P7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或叫额外变量 D.被试变量2.在用图表示实验结果的时候( B )P12A.当只有一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横坐标上表示 B.当只有一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纵坐标上表示c.当有两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横坐标上表示 D.当有两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图内用线条表示3.属于练习阶段性的实验适合于运用( A )P18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组内和组间设计均可4.当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5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时,可以配成( D )P104A.5对 B.10对 C.15对 D.20对5.实验证明,刺激不同的感觉道的简单反应时不一样,就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相比,反应时最快的是( D )P112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6.从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的是( D )P111A.选择反应需要的时间 B.邓德斯反应时间 c.B反应时间 D.辨别刺激需要的时间7.闪光融合频率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的( C )P132A.空间辨别能力 B.运动速度的辨别能力 c.时间辨别能力 D。

强度的辨别能力8.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是( C )P162A.双眼水晶体的调节 B.双眼视轴的辐合 C.双眼视差 D.结构级差9.彼得森认为他的实验证实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 A )P178A.信息的自然衰退造成的 B.信息的干扰造成的c.新进入的信息使刚才记住的信息强度减弱造成的 D.时间和干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10.许多研究证实,赞琼的假设是正确的,即( C )P285A.当任务容易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 B.当任务困难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C.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主导反应的可能性 D.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非主导反应的可能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1990年~2010年1999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1. 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D )4P114A. 减慢B. 无影响C. 先减慢后加快D. 加快2. 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 )5P152A. 绝对阈限B. 差别阈限C. 绝对差别阈限D. 相对差别阈限3. 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D )1P4A. 自变量B. 控制变量C. 潜在自变量D. 因变量4. 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组内设计是(C )2P18A. 较困难的B. 不可能的C. 较容易的D. 肯定的5. 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A )4P110A. 选择反应B. 简单反应C. 辨别反应D. 延缓反应6. 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B )1P6A. 任务中等困难B. 任务过于困难C. 练习交数不够D. 任务过于容易7. 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C )6P200A. 更差B. 一样C. 更好D. 无规律8. 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 B )5P151A. 不影响B. 提高C. 降低D. 先提高后降低9.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 A )3P70A. 态度B. 血压C. 性别D. 智力10. 因变量的效度是指( B )1P5A. 一致性B. 有效性C. 敏感性D. 可测量性二、多项选择1. 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AC )7P208A. 内容词B. 轴心词C. 算符D. 开放性词2. 知觉恒常性包括(BD )5P165A. 嗅适应B. 大小恒常性C. 视网膜象的恒常性D. 颜色恒常性3. 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 AD )8P248A. 理解B. 死记硬背C. 机械背诵D. 学会推理4. 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D )4P116A. 额外动机B. 预备时间C. 智力D. 年龄5. 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 ABC )6P194A. 粉笔-黑板B. 桌子-椅子C. 男人-女人D. 狗-房屋三 、填空1. 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 饥饿 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 外现程度 的影响进食。

北京自考应用心理学历年试题

北京自考应用心理学历年试题

2001年<应用心理学>试卷答案一、单选1.被称这临床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B )A 弗洛伊德 B 魏特默 C 荣格D冯特2.行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在人类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D )A 本能B 道德C 良心D学习3.人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是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叫(B )A 自我防御机制B 理想化偏见C 预防接种D机能反应4.评价中心是(C )A 一个地方B面军一个机构C 一种评价方法D一种评价的量表5.高唤醒水平可以促使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运动比赛项目是(A )A 举重B 高尔夫球C 体操D射击6.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主要目的是想获得其他好处,如威望、金钱等的攻击行为属于(D )A 敌意攻击B 反应性攻击C 愤怒性攻击D手段性攻击7.一种表现为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是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的焦虑叫(C )A 状态焦虑B 情景焦虑C 特质焦虑D 差应激焦虑8.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施予厌恶刺激或剥夺他正在享受的奖励刺激,这种行为矫正模式是(B )A 正强化B惩罚C 负强化D消退9.个人空间的范围(A )A前后大B左右大C前后左右等同D各人都不同10.为解决“环境危机”,环境心理学运用行为改变策略,也就是对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干预,属于这种方法的环境保护策略是(B )A先行策略B 随后策略C A 和B都是D A和B都不是二、多选1.法律心理学相对稳定的内容通常包括(ABCD )A 立法心理B 司法心理C犯罪心理D罪犯改造心理2.可以把体育心理学为家分为(ABC )A 临床型的B教育型的C研究型的D学院型的3.环境心理学家的主要学术根源有(ABC )A 心理学B建筑学C环境科学D医学4.锻炼对心理的好处有(ABCD )A 减少焦虑B 减少抑郁C缓解应激D提高自尊5.在进行绩效评估时经常会出现的失误有(ABD )A 极端化B片面化C多元化D趋中化三、填空1.应付应激的三大策略是自我调节(被动地回避应激源)和(寻求专业指导和咨询)2.学校咨询的服务对象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实验心理学历年试题1998-2009附答案与页码

实验心理学历年试题1998-2009附答案与页码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实验心理学试卷(考试时间:4月18日下午2:00--4:30)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3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

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

共l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是( C )P7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或叫额外变量 D.被试变量2.在用图表示实验结果的时候( B )P12A.当只有一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横坐标上表示 B.当只有一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纵坐标上表示c.当有两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横坐标上表示 D.当有两个自变量时因变量在图内用线条表示3.属于练习阶段性的实验适合于运用( A )P18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组内和组间设计均可4.当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5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时,可以配成( D )P104A.5对 B.10对 C.15对 D.20对5.实验证明,刺激不同的感觉道的简单反应时不一样,就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相比,反应时最快的是( D )P112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6.从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的是( D )P111A.选择反应需要的时间 B.邓德斯反应时间 c.B反应时间 D.辨别刺激需要的时间7.闪光融合频率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的( C )P132A.空间辨别能力 B.运动速度的辨别能力 c.时间辨别能力 D。

强度的辨别能力8.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是( C )P162A.双眼水晶体的调节 B.双眼视轴的辐合 C.双眼视差 D.结构级差9.彼得森认为他的实验证实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 A )P178A.信息的自然衰退造成的 B.信息的干扰造成的c.新进入的信息使刚才记住的信息强度减弱造成的 D.时间和干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10.许多研究证实,赞琼的假设是正确的,即( C )P285A.当任务容易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 B.当任务困难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C.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主导反应的可能性 D.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非主导反应的可能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2008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A.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著名的智力测验的类型、特点、评价等。

四个选项均是典型的智力测验。

其中,瑞文推理测验由两种题目组成,一种是从一个完整图形中挖掉一块,另一种是在一个图形矩阵中缺少一个图形,要求被试从提供的几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一个能够完成图形或符合一定结构排列规律的图案,不对测试者的言语能力提出要求,是典型的非言语类智力测验。

故本题选D。

2.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正确答案:D解析:回答此类题目,考生应该掌握各种量表的特点。

根据测量的不同水平以及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单位和参照点,测量量表分为4种: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顺序量表是数字代表等级、大小和程度的顺序,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等距量表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但没有绝对零点;比率量表除了具有命名、顺序、等距量表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故本题选D。

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25,这组数据的变异系数是( ) A.4%B.25%C.4D.25正确答案:B解析:首先要明确变异系数是什么,变异系数为标准差除以平均数后得到的百分数。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也知道如何来计算变异系数。

故本题选B。

4.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几种不同信度的含义、计算方法等。

分析题干,我们抓住关键词“跨时间”来作为突破口。

结合四个答案的内容,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反映同一量表在不同时间的两次测量中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1、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D )A减慢B无影响C先减慢后加快D加快2、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 )A绝对阈限B差别阈限C绝对差别阈限D相对差别阈限3、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D )A自变量 B控制变量 C潜在自变量 D因变量4、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组内设计是( C )P18A较困难的B不可能的C较容易的D肯定的5、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 A )P110A选择反应B简单反应C辨别反应D延缓反应6、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 B )P6A任务中等困难B任务过于困难C练习交数不够D任务过于容易7、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C )P200A更差 B一样 C更好 D无规律8、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B )P151A不影响 B提高 C降低 D先提高后降低9、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A )P70A态度 B血压 C性别 D智力10、因变量的效度是指(B )P5A一致性B有效性C敏感性D可测量性二、多项选择1、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AC )P208A内容词B轴心词C算符D开放性词2、知觉恒常性包括(BD)P165A嗅适应B大小恒常性C视网膜象的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3、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AD )P248A理解B死记硬背C机械背诵D学会推理4、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BD )A额外动机B预备时间C智力D年龄5、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ABC )A粉笔-黑板B桌子-椅子C男人-女人D狗-房屋三、填空1、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 饥饿 )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 外现程度 )的影响进食。

P2742、两维图形的知觉分组原则中有( 封闭性规律 )、連续性规律、( 相似性规律 )、接近性规律。

P1553、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被试会产生( 习惯 )误差或( 期望 )误差。

P594、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25岁以前反应时间逐渐( 变快 ),60岁以后反应时间逐渐( 变慢 )。

P1175、再认的保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保存量=认对( 旧项目 )的百分比数-认错( 新项目 )的百分数。

P182四、判断1、比例量表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2、不管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其内容在人记忆中的存储方式是相似的(√)3、儿童说话不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4、概念就是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组刺激所作的相同反应(√)5、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可有绝对零点(×)五、名词解释1、短时记忆P173: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记忆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过程。

2、实验中的高限效应P6:要求被试完全的任务过于简单,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得到了很好的成绩,没有差别。

3、节省法P168:一种测量记忆的方法,计算记忆保持量。

4、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P218:平时看到听到的根据一定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就是句子表层结构,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就是深层结构。

5、减法反应时P111:邓德斯应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之差来度量辨别和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6、差别阈限P57:50%的试验次数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增量,也叫最小可觉差。

六、简答题1、简述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程序?答:斯波林用一张有三行,每行有四个字母,共12个字母的卡片作实验材料。

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卡片50毫秒。

接着给被试一个声音,由声音来指示他报告哪一行字母。

高音只报告他看到的第一行字母;中音只报告第二行字母;低音只报告第三行字母,三种声音是随机呈现的。

被试听到声音后能报告的字母至少有3个,那么,整个卡片上他能看到的字母应该在9个以上,大大地多于全部报告时被试报告的字母数。

但是,斯波灵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贮存,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只保留不到1秒钟的时间。

2、试述自变量的种类和特点?(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如灯光的强度、声音的大小等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

3、什么是闪光融合和临界闪光频率?当灯的亮-暗变化相当快的时候,由于眼睛不能分辨光那么迅速的变化,所以就把亮-暗迅速交替的光看成是连续的光了,也就是闪光融合了。

我们把刚刚看成是连续光的时候,每秒钟亮-暗的周期数称为闪光融合频率,或者叫临界闪光频率。

七、图表题*P204正常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快乐与不快词对的学习指出图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并对该实验结果做简要的说明。

见书(P204图)1、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被试的不同(两个水平正常人、非正常人),第二个是单词的不同性质(两个水平快乐单词、不快乐单词);2、因变量是学习单词需要学习的遍数;3、控制变量是被试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方面,单词的频率、意义性、难度等;4、此实验是组内设计实验;5、做法:被试包括16名在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几方面都作了匹配。

首先让被试本人用数字评价单词的快乐程度,然后为每位被试选择12对快乐单词和12对不快单词。

要求被试把字单学到连续两次正确地回忆出来,以单词的性质(快乐与不快)为横坐标,以被试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为纵坐标,可得到实验结果。

6、结果:两类被试在达到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上没有显著差别,虽然正常人学习的稍快些。

但是两类被试与单词种类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正常人学习快乐单词快于不愉快单词,相反,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不快乐单词稍快于快乐单词。

7、结论:学习的快乐性原则不适用于非正常人。

八、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的影响。

倾斜度有10度、15度、20度。

注:1、所有被选择的被试均参加各个倾斜角度的实验(组内设计的实验);2、设计的键盘倾斜角度包括10°、15°、20°(自变量是键盘倾斜角度,包括三个水平);3、随机的选择被试,对选择的被试要求其在实验之前没有文字录入的习惯的角度,并且所有被试的文字录入经验、速度相同(最好是被试在实验之前均没有任何文字录入经验),以防影响实验效果(控制变量);4、对录入文字难度的选择要相同(控制变量);5、操作项目要有指标,如①要求被试录入300个符号,看其录入时间的长短(这是给一定的工作看完成的时间);②或给被试一组材料,在其录入一定的时间时,要求其停止后看看完成录入材料的多少(这是给一定的时间,看完成工作的多少)(因变量是文字录入的速度);2000年4月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在时间估计难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时间,其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A.自变量B.控制变量C.因变量D.潜在变量2.提出制作心理量表的数量估计法的心理学家是()A.费希纳B.韦伯C.艾宾浩斯D.斯蒂文斯3.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A.成人深度知觉B.成人视敏度C.幼儿深度知觉D.幼儿视敏度4.前摄抑制是指()A.先后学习材料互相干扰B.先后学习的材料无关C.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D.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5.有实验证明,在记忆中,成人的主观组织程度与回忆数量是()A.负相关B.正相关C.无关D.无规律6.当有人要你判断中年人得心脏病的概率时,你多半首先想到某些朋友有心脏病,然后再来判断中年人患心脏病的概率。

这样,你想起的例子多少就决定你判断的概率大小,这时你利用的策略是( )A.代表性B.可利用性C.样本大小D.记忆7.移动哈诺伊塔的策略之一是( )A.整体策略B.部分策略C.循环子目标策略D.记忆8.认知失调是用来指( )A.两种互不一致的认知B.两种互不一致的行动C.做事失败后所产生的不愉快状态D.与爱人吵架后所产生的不愉快状态二、多选题1.在组间设计中,被试的分组原则应该是( )A.用拉丁方平衡实验顺序B.匹配被试C.用完全的平衡方法实验顺序D.随机分配被试2.个案法适宜于研究的对象有()A.一个具有超常记忆力的人B.狼孩C.母亲语言与孩子语言的关系D.神童3.反应时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办法是()A.改变每次发出预备信号与呈现刺激间的距离B.取消被试 C.实验前口头警告D.插入“侦察试验”4.两点阈是()A.绝对阈限B.相对阈限C.差别阈限D.能觉察到两个点的最小距离5.加工层次理论认为,记忆是认知系统对刺激物进行各种不同水平分析加工的产物记忆取决于()A.加工时间B.加工层次C.加工与提取的一致性D.加工与提取的不一致6.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A.刺激的名称是否呈现B.噪音C.定势D.个性三、填空题1.因变量的测量与选择应注意其____、效度和____2.可以用____法与____法制作顺序师表3.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受刺激的感觉器官、____刺激的____和空间特性,以及有机体的适应状态4.彼得森实验支持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____造成的观点5.象棋大师下棋经验以及他对于象棋的知识使他能迅速看出棋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几个棋子组成一个____、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四、判断题1.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2.回忆时,人们并不倾向于按照群集的原则来组织材料。

()3.有实验表明,与视觉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听觉呈现的材料。

()4.语言中的差异与思维中的差异没有联系。

()5.沉思的被试多提出一般性问题,而性急的被试更多地提出具体的问题。

()五、名词解释1.自变量的混淆2.知觉辨认3.记忆广度4.儿童的电报语言六、简答题1.简述天凝平均差误法2.简述彭瑞祥汉字特征抽取实验及其结果3.通过分析“我看这本书很合适”这个句子,简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4.在一年的期间内,每个医院都记下男孩出生率超过60%的天数,你认为哪个医院在这样的天数多?为什么?(1)大医院,(2)小医院,(3)两个医院大致一样。

(注:大医院每天约有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每天大约在15个个婴儿出生七、图表题下图表示的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实验设计?说明你的理由见书P23八、设计题怎样进行实验去获得一条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2019年4月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闪光融合频率测量的是人对( A )A、时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B、空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C、物体形状的分辨能力D、物体颜色的分辨能力2、波斯纳1970年用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