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活动内容: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探讨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知识运用的现象,以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最终目标。为此,我在教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一节数学活动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求法之后,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的欲望和求异创新思维。

3、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筒、天平、茶杯、水、橡皮泥、乒乓球、土豆、白纸、奖状等。

活动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曹冲称象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中的小男孩是谁?他在干什么吗?

2、关于这幅图还有一个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配合故事情节,多媒体显示几幅相关画面。

3、听完故事,同学们一定认为曹冲很聪明,他的聪明主要表现在哪里?

4、引出“转化法”(曹冲在称象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他把大象的体重转化为石块的重量,通过求石块的重量得出大象的体重。)板书:转化法。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不是规则的,不能利用常用的体积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那么这些物体该如何求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生活中“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

设计意图:[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引子,引出“转化法”,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具体事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给予时空,实践体验。

1、分6人一组活动。

在我们每一小组的台上都有一块橡皮泥和一张表格,请同学们在组内开展分工合作,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出橡皮泥的体积。

2、要求:①选出本小组的组长。②组长上台领取自己小组需要的测量器材。③小组内要先对自己小组的测量方法与结果进行检验。④每一小组选出一名组员填好表格,做好上台介绍的准备。

3、各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活动,不但能使原本混乱的活动场面变得有序,而且通过人人都有分工,人人都能思考、探索、操作,使得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发展。]

三、搭建舞台,展示成功。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互相协作,相信同学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下面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方法。(凡采用一种正确方法的小组,将获得一张印有“曹冲奖”的奖状。)

2、学生现场进行介绍。(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验证,并对正确方法加以奖励。)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正确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都希望自己是知识的第一发现者,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学以致用,现场竞赛。

1、通过刚才的实验、交流、归纳,同学们一定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与新方法,下面我们将进行个人现场竞赛,对设计出正确方法的的同学加以奖励。

2、因为橡皮泥会沉入水中,所以能用量筒测量,面有些物体不能沉入水中,(如乒乓球)该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

3、一张白纸如何测量它的体积?

4、一块土豆如何测量出它的体积?

5、列举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请其他同学来求它的体积。

设计意图:[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只有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用一用,才能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

五、拓宽范围,引入生活。

1、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利用你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从生活中选择一个物体并测量出它的体积。

3、思考:对生活中一些较大物体,该如何求它们的体积?

设计意图:[课外的拓展与延伸无异于帮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明白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也有数学,增强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wangke16 2007-11-8 19:01:00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朋友淘气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来看

〖课件显示:淘气手托土豆说:“同学们,谁能帮我测量土豆的体积?”〗2、揭示课题:有趣的测量

〖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二)观察思考制定方案

1、动手摸摸土豆

2、提问:若让你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你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可能会说:土豆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无法用公式解决等)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

以前我们研究过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今天这个小小的不规则的土豆的体积该怎样测量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触摸土豆,感受土豆体积的不规则性,体会新的学习任务与以前研究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不图。提问直指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现有任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测量方案

〖课件显示:一、分组讨论:怎样测量土豆体积〗

各小组汇报测量活动方案

教师可以借用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选用何种容器、为什么要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怎样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等

4、小组合作:确定最终测量方案

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种测量方案,你们组将最终确定何种方法进行测量?小组合作:确定最终测量方案

〖课件显示:二、小组合作:确定最终测量方案〗

小组汇报

你们组选择了哪种方案?为什么不用原先的方案?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选择的这种方案更方便、更可行等)

你们能够看到其他方法的优点,真好!

5、〖课件显示:三、组内磋商:简要制定测量计划〗

组内磋商:简要制定测量计划并记录在《测量土豆体积活动计划》表中

〖课件显示右图测量计划表〗

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此处可以展示优秀的活动计划,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其优点,然后各小组修改自己的计划)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活动方案,并制定测量活动的计划,使后面的测量活动更加有效的同时,体验测量活动的顺序性及内在逻辑性,体验等量替换这一常用的数学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三)动手实践测量体积

1、依照《测量活动计划表》实施测量活动

〖课件显示:四、分工合作:按原计划完成测量〗

(在学生活动中间,教师要重视每组学生在具体测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并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评价总结

(1)学生汇报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

(2)为什么刚才几个小组测量结果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每个组实验的土豆大小不同)

小结:如果这几个小组测量同一个土豆,由于误差的存在测量结果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在测量时一定要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关注小组合作,关注学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强调误差,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四)趣味练习全课总结

1、给自己组的测量方法起一个有趣的名字

全班交流汇报

2、介绍数学万花筒

其实刚才xx组使用的方法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就曾经使用过,清同学们阅读课本55页《数学万花筒》

(学生低声阅读)

同学们读完后都笑了,都惊叹于数学家的研究精神!刚才你们组的方法就可以称为“阿基米德——xx法”(“xx法”表示学生自己给这个方法的命名)你们组与数学家使用的方法一样,真让人羡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给自己组的实验方法起一个“有趣”的名字,不仅与课题《有趣的测量》首尾呼应,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借助学生起的名字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利用数学万花筒的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并进一步借助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如果我想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课后完成测量实验并记录数学日记。

六、习题设计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dm,宽1.5dm。放入一个不规则物体后水面升高了0.2dm。求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dm,宽1.5dm,水面与容器口距离1dm,放入一个不规则物体后,水面与容器口距离0.2dm。求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阅读全文(332)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鲜花() | 编辑

?上一篇:《有趣的测量》教研案例(3)

?下一篇:一支黄花

No.1 讨论:《有趣的测量》教案

金水艺小郭艳丽 2007-11-8 21:42:00

听过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深受启发,我所学到的不仅仅是一节数学课,而且从中看到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效果非常好。通过本次数学实验课的尝试与实施,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对于数学实验课,我们一定要做到精心备课、全面预设、工具充分、有序组织,使学生在数学实验课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