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画面分析1——镜头
影视景别分析范例

八、大特写
大特写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 强调突出出来,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 颤抖的睫毛、抽搐的手指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
如图,粗糙的手指捏着一小节短得不能再用的笔芯,费力地 在求救信上写下最后一个单词,望之令人心酸。
一、大远景
大远景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一个辽阔区域,取景范围极大。构图时, 人物只占据画面中的极小部分,与其所处环境相比,往往微不足道,场 景成为表现主体。
如图,微小的人物和船只与广阔的海天形成巨大的对比,正是 这种反差,增加了画面空旷的感觉。
大远景通常从高角度拍摄,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 空间,它能创作深邃的意境,以景抒情,强调画面的整体气氛的营 造。
景别分析就此结束 感谢观看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0
如图,将老虎看做被摄主体,该景别充分展示了被摄体所处的环 境空间,渲染了怅惘孤独的气息。
三、全景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被摄 主体可能占满整个银幕。全景又叫做全身镜头,相对远景视野小些, 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大致等于画面的高度,往往成为每一场戏的主镜 头。
如图,全 景完整地表现 了人物的形体 做全身镜头相对远景视野小些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大致等于画面的高度往往成为每一场戏的主镜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大致等于画面的高度往往成为每一场戏的主镜如图如图全景完整地表全景完整地表现了人物的形现了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体动作从而反映出人物隐反映出人物隐隐的茫然和无隐的茫然和无如图表现了具体的场景全貌人物和船只的位置安排如图表现了具体的场景全貌人物和船只的位置安排恰到好处使画面充实而富有层次感
影视元素分析之一

(一)镜头语言:影视画面的景别(影视作品的语句) 景别: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镜头本身的焦距 1.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2.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 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位置 3.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 4.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
影视作品的语气 不同摄影角度产生的视觉、心理作用
1.仰角镜头:摄影机从低于视平线的位置, 向上拍摄人或物所得到的画面
(二)角度
仰角镜头 可实现三角构图/凸显领导风范
2.45度仰角拍摄移动中的对象
3.水平镜头:最常用的取景角度,以角色主 体的视线作为拍摄的标准
水平镜头中,演员戏剧性的动作、或使用夸 张的背景
颠倒镜头,处于比全景小得多, 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6.中景:俗称“七分像”,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 的的画面 7.中近景 :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 8.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 9.特写:突出被摄主体某个局部或细节 10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 突出头像局部 或身体 (物体)的某一细部
4. 俯角镜头:高于主体的上方拍摄,可以 表现出主体的渺小、孤寂、凄凉、哀伤与 宿命的不可抗拒
俯角拍摄人或景物时若涵盖较多的景物,使得主体 变得更加渺小
5.倾斜镜头:出现于3、4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导致画面的对象全部跟着歪斜,充满不安、冲突 紧张、灾难
6.颠倒镜头 比倾斜镜头所呈现效果更加让人不 安与惶恐,似乎世界几乎已经完全翻转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第一章:影像——镜头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
(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全景: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
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
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
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
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
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
影视的艺术特性-画面1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1
3、运动镜头
摇镜头
• 指摄影(像)机位置固定,改变镜头的拍摄角度。 • 这种镜头可以改变拍摄角度、拍摄对象,也可以对拍摄 对象进行追踪,因而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移镜头
• 在摄像过程中,摄像(影)机不是固定的,而是边移边 拍摄,其显著特点是机位的变化。 • 移动镜头可以扩展画面的空间容量,造成画面构图的变 化。特别是当与物体同时运动时,由于背景的变化可以 造成强烈的运动效果。
三、镜头的运动
1、运动镜头
• 同一镜头中镜头位置的改变(包括焦距、方向、角度 等的改变)和摄影(像)机位置的改变从而造成镜头 的运动
2、镜头运动的基本形式
• 推、拉、摇、移、跟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0
3、运动镜头
推镜头
14
3、镜头的角度
平视镜头
• 指镜头处于正常的水平线上,相当于常人的平视。 • 这种镜头比较接近于常人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 的视觉效果。
俯视镜头
“顶摄”
• 指镜头自上而下拍摄,相当于常人的俯视。 • 使被拍摄物体呈现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 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9
3、光的方向
顺光:又称正面光,指光线投射方向和摄影机方向一致的照明 光线。
侧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方向成水平45°的光线。 逆光:又称背光,来自被拍摄物的后方的光线。
阐述景别的镜头

阐述景别的镜头
1. 特写:特写镜头通常用来突出被摄主体的细节,如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
它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情感和细节信息。
2. 近景:近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被摄主体的上半身或局部,强调人物之间的交流或物体的特征。
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同时保持与观众的亲近感。
3. 中景:中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人物的全身或物体的整体,同时还能包含一些背景信息。
它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景别,常用于叙事和对话场景。
4. 全景:全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整个场景或环境,包括人物和背景。
它可以传达整体氛围和环境信息,让观众了解场景的整体情况。
5. 远景:远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广阔的场景或风景,强调场景的宏大和辽阔。
它可以用于建立场景、展示地理位置或传达情感。
景别的选择取决于拍摄的目的和要传达的信息。
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景别,摄影师或导演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分析

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分析电影开场画面是影片中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之一,它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营造氛围,并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电影制作中,分镜技巧在营造开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分镜技巧来营造影片的氛围,引导观众进入故事。
第一部分:开场画面的选择在制作电影开场画面时,导演和摄影师要选择合适的画面来营造电影的氛围和情感。
开场画面通常是影片的第一印象,因此要吸引并引起观众的兴趣。
在选择开场画面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和情感:开场画面要能够准确地表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让观众对电影产生兴趣。
一部惊悚电影的开场画面可以选择阴暗、紧张的镜头来营造紧张的氛围;一部浪漫电影的开场画面可以选择美丽的风景和柔和的色调来营造浪漫的氛围。
2. 观众的好奇心:开场画面要能够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引人注目的画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电影的内容。
3. 节奏和流畅度:开场画面要能够与电影整体的节奏和流畅度相匹配,让观众感到自然而不突兀。
可以通过选择节奏明快或者节奏悠缓的画面来诠释电影的节奏感,带动观众的情绪。
第二部分:分镜技巧的运用在选择了合适的开场画面之后,分镜技巧的运用将决定开场画面的效果和氛围。
分镜技巧是指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和编辑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镜头选取、镜头运动、剪辑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分镜技巧的运用:1. 镜头选取:镜头选取是指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镜头来捕捉画面。
在开场画面中,镜头选取应该能够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在一部惊悚电影中,可以选择使用特写镜头来突出角色的紧张情绪;在一部动作电影中,可以选择使用远景镜头来展现壮观的场景。
2. 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指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移动或者镜头的变焦等技术手段。
通过灵活运用镜头运动,可以让开场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节奏感。
影视视听语言1(镜头、景别)

分类:表达视角和描写方法
2.客观镜头:又称中立镜头,即模拟摄影师或观众 的眼睛,从旁观者的角度纯粹客观的描述人物活动和 情节发展的镜头。 A、被拍摄者直接面对摄像机讲话或做表演、演示, 观众的视线和讲话人的视线是相对的; B、演员、被采访对象等在表演、和他人甲流等, 被拍摄者的视线不面对镜头; C、摄像机纯粹作为第三者进行拍摄。
作用: A、主要用于表现剧中人物或观众环视周围环境。 B、根据场面调度需要介绍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慢摇:摄影机镜头摇动速率较为缓慢时形成的一种 运动方式,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我的父亲母亲》 甩摇:是摇镜头的一个变种,经常用做两个镜头之 间的过渡以代替镜头切换。甩摇所产生的影像往往是模 糊不清的,通常用以表现内容的突然过渡或者同一时间 不同场景所发生的并列情景,把发生于不同地点本来会 显得相距遥远的事件联合在一起。《重庆森林》
镜头的运动
固定镜头:指摄影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 动时(也不进行变焦)拍摄画面的镜头。 A、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在对会场、庆典、事故 等事件性新闻的编辑中,常常用远景、全景等大景别固 定画面交代时间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B、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应被摄主体的运动速 度和节奏变化。 C、由于其稳定地视点和静止的框架,便于通过静 态造型引发趋于“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庄 重、宁静、肃穆等感受。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3.渲染镜头(空镜头):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 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叫做渲染镜头、空镜头或景物镜头。 A、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时空(《黄土地》中开始 交待时空背景为黄土高原)。 B、时空转换手段(《琅琊榜》最后一集用梁国的繁华表示三个 月已经过去)。 C、为作品增添诗情画意,表达深远意境,使影片 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的效果 D、抒发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影视画面构图分析

压迫
对比性构图
自由
对比性构图下降 ຫໍສະໝຸດ 四方形:平稳旳情感、规则旳构造
圆形:循环、融合、强化圆心视觉比重
椭圆型构图能够形成强烈旳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
影视画面构图
一、画面构图概说1、构图——电视构图是把被摄对象及多种造型元素有机旳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旳一种创作活动。 2、影视画面构造特点:(1)动态性: (2)时限性:(3)多视点性:(4)画幅固定性与现场处理旳一次性: (5)构造整体性:
第一节 影视画面构成
3、画面构图要求: (1)画面简洁 (2)主体突出 (3)立意明确 (4)布局严谨 (5)画面均衡 线条正确、色彩友好(6)具有体现力和造型美感 二、画面构图旳形成元素 1、光线:光线是构成画面旳基础和灵魂。2、色彩:色彩是电视画面注入情感旳主要元素。3、影调:影调是体现电视画面明暗层次关系要素。4、线条:线条是电视画面构成旳基本形式。
三角形构图
画面具有安全感与高尚旳气氛
垂直并行构图
画面呈现稳重感,且具有幽静典雅之美
十字型构图
由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构成,而得到极为平衡之构图,代表安定旳感觉
水平线构图
对称式构图
动态构图
S 型曲线构图
比斜线平行构图法更具强力旳动态构图
对比性构图
渺小
对比性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镜头、推拉镜头、摇镜头、移 镜头、以及变焦距镜头等。 • • 三.根据摄影机和被摄体的角度可 分为:鸟瞰镜头、仰视镜头、俯视 镜头、平视镜头、倾斜镜头等。 • • 四.根据镜头的长短分为:长镜头、 短镜头、闪镜头等。
运动镜头
• 运动摄像是利用摄像机在推、拉、 摇、移、跟、甩等形式的运动中 进行拍摄,是突破画框边缘的局 限、扩展画面视野的一种方法。
• 7、旋转
• 指拍摄时机身以视轴为轴线进行旋 转。旋转镜头多用于表现人物在旋 转状态中的主观视线或眩晕的主观 感受,或表现旋转的动体,或以此 烘托情绪,渲染气氛。
• 8、晃动
• 指拍摄拍着过程中摄像机上下、左 右、前后摇摆的拍摄。常用作主观 镜头,如表现醉酒、精神恍惚等, 也可造成地震、乘车、乘船等效果, 有事也可以营造一种动荡不安的气 氛。
• 在实际使用中,有时往往综合 了几种形式,这在拍摄纪实类 的题材中特别突出,因为真实 时空的再现增加了现场感。
角度镜头
• 1、 鸟瞰镜头
• 是一种以在天空中飞翔 的鸟类视角为镜头视角 的摄像位置。
• 鸟瞰镜头往往用来表现 壮观的巨大城市市貌、 绵延万里的山川河野、 万马奔腾的战场、一望 无际的辽阔海面等。
• 长镜头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 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 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 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 种。
• 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的各 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 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 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 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 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 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 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重要 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 次地表现出来。
• 长镜头的艺术表现特点是: 在同一个时空内调度演员 也就是调度被摄体,使镜 头或对象的调度自然流畅, 并且画面内外关系厚实。 同时,镜头又有丰富的运
动变化。
• 长镜头的艺术内涵
• 长镜头最深刻的艺术内 涵是: 能够表现事件 的真实性,因此可以作 为叙事的基础;
• 能够再现空间的原貌, 具有记录的功能;
• 俯视镜头使视觉范围 内的物质对象显得卑 弱、微小,减低了视 觉对象的威胁性,相 对增强了主观视角这 一方的威胁性。
• 3、平视镜头
• 平视镜头减少了主观视角心理优 越感。显得比较客观,视野中的 角色对象摆脱了背景的控制,处 在和观众同等的心理位置上。
• 平视镜头增强了视野中角色对象 的力量,使得主观心理无法轻易 轻视或同情视野中的角色对象, 主观心理默认视野中的角色对象
影视画面分析 一
影视镜头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主讲:张媛
用视觉启动思想
• 影视画面分析
• 影视画面分析是一门新型影视 艺术学课程,旨在从影视作品 的画面入手,对影视作品的镜 头构成,画面主体的位置规律, 画面视听元素构成,画面的内 涵、思想、文化、情感等进行 全面分析,以提高对影视画面 和影视作品的分析、审美和鉴 赏能力。
• 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破 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 与时间的连贯性,所以具有 较强的时空真实感。
长镜头的美学特性
• 所记录的时空是连续的、实 际的时空。
• 长镜头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 程,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 断性--与实际时间、过程一致, 排除了蒙太奇通过镜头分切 压缩或延长实际时间的可能 性。
内容包括:
• 影视画面 镜头 • 影视画面 角度 • 影视画面 构图 • 影视画面 景别 • 影视画面 光线 • 影视画面 连贯 • 影视画面 运动 • 影视画面 视觉元素
影视画面
• 画面这个词,本是绘画艺术用语,一 幅画称一个画面。因为电影最初是无 声片 ,它和绘画有许多相近之处。
• 比如都是平面艺术,都是通过二维平 面(长、宽)再现三维空间幻觉的视觉 艺术。
• 每个镜头画面在整个电视节目之中, 应该起一定的作用。在一个节目中, 无任何作用多余的画面应该舍弃不 用。
• 一个电视画面,它本身并不是完整 的艺术作品,这是和图片摄影不同 之处,一幅摄影作品能单独表达一 个主题,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电 视画面,在构成电视节目时,要具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影视镜头
• 晃动镜头也可以表现一种在场的主 观视线,来增加现场感和真实感, 这种技巧经常可以在突发性的新闻 和记录片中见到。
• 综合运动摄像的特点
• 一、综合运动镜头的镜头综合 运动产生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画 面造型效果。
• 二、由镜头的综合运动所形成 的电视画面,其运动轨迹是多 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 果。
• 能够渲染影片所制造出 的情绪和气氛 ,起到 一种“揭示”的功能 , 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情绪, 以及心理层次、情绪的 变化; 镜头的焦点 也能产生不断的变化, 以丰富视觉感受 ,提 升观赏性等等。
• 长镜头大多应用在纪实的电影 作品当中,因为长镜头不间断 的记录一件事情,是观众感受 到真实的过程。
• 三、机位运动时注意焦点的变化, 始终将主体形态处理在景深范围 之内。
• 四、要求摄录人员默契配合,协 调动作,步调一致。
• 五、运用运动摄像时,在运动 的起点与终点处要留有一段稳 定时间,叫做起幅和落幅。同 时还要注意运动速度对画面节 奏造成的影响,不同的速度会 造成完全不同的感觉。
• 六、慢速运动拍摄,犹如从容 叙述,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悠 然、自信、洒脱的抒情,也可 以是一种庄严、肃穆、沉痛的 情绪。急速运动适合表现明快、 欢乐、兴奋的情绪,还可以产 生强烈的震动感和爆发感。
• 倾斜镜头使观众感觉焦虑、紧 张激发起观众暂时的绝望感, 但又让观众同时拥有一种侥幸 心理。
• 倾斜镜头为观众显示出多种何 去何从的可能性,让观众得以 喘息,但同时又显示出所有方 向都隐藏着莫名的威胁。
长镜头
长镜头
•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术语 , 指的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 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 短。
• 一部当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 由500—1000个左右的镜头组 成。
• 但也有例外,如影片《一个国 家的诞生》由1500个镜头组成。 国产影片《他在特区》只用了 182个镜头。
• 一个不间断摄录的长镜头,根 据需要,可以断开,在其中插 入另一镜头,这时摄录的一个 镜头在剪辑中便成了两个镜头
• 一部电影,一般要切换200-300个场景。
• 5、跟
• 跟是指跟随拍摄,即摄 像机始终跟随被摄主体 进行拍摄,使运动的被 摄主体始终在画面中。 其作用是能更好地表现 运动的物体。
• 6、甩
• 甩实际上是摇的一种, 具体操作是在前一个画 面结束时,镜头急骤地 转向另一个方向。在摇 的过程中,画面变的非 常模糊,等镜头稳定时 才出现一个新的画面。 它的作用是表现事物、 时间、空间的急剧变化, 造成人们心理的紧迫感。
• 仰视镜头充满了紧张感、压迫 感。使视野中矮小的角色变得 高大。
• 仰视镜头常被用来表现宗教建 筑中的神像、人民领导者、拥 有特殊能力的超人或者巨大的
怪物。
• 5、倾斜镜头
• 倾斜镜头中的元素都是歪 斜的,充满不稳定和不确 定性。
• 倾斜镜头具有相当强的主 观意向,显示为无所适从、 迷乱和茫然。倾斜镜头是 充满心理动感的镜头,这 种镜头的心理运动方向是 下滑的。
• 而短镜头由于持续时间短,编 创人员有可能把没有关系的镜 头接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因此短镜头适合于故事片叙事 蒙太奇的创作。
• 长镜头的出现,被认为是“电影 美学的革命”。
• 在这之前,蒙太奇理论作为唯一 的电影理论,基本上支配了电影 艺术家们的思维活动。人们研究 蒙太奇理论,很少涉及电影与照 相的关系,也很少从这一角度去 研究电影的特性。
• 长镜头表现的空间是实际存 在着的真实空间,在镜头的 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 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 除了蒙太奇镜头剪接拼凑新 空间的可能性。
• 长镜头的意义:在一个统 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 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 的镜头,或交代事件情节 发展的环境——移至主 体——推至某一个细节等 等,故又称之为段落镜头。
• 鸟瞰镜头使观众对 视野中的事物产生 极具宏观意义的情 感。
• 这种如神一般高高 在上的视角充满了 主宰性,而产生一 种若有似无的悲壮 宿命感。
• 2、俯视镜头
• 俯视镜头没有鸟瞰镜头的统治感 和主宰感。但同样具有强烈的心 理优势特征,俯视镜头和鸟瞰镜
头都是不太客观的。
• 俯视镜头常被用来表 现站立上司看着下属等 等。
• 3、摇
• 摇是指摄像机的位置不动, 只作角度的变化,其方向可 以是左右摇或上下摇,也可 以是斜摇或旋转摇。其目的 是对被摄主体的各部位逐一 展示,或展示规模,或巡视 环境等。其中最常见的摇是 左右摇,在电视节目中经常 使用。
• 4、移
• 移是“移动”的简称,是指 摄像机沿水平作各方向移动 并同时进行拍摄。移动拍摄 要求较高,在实际拍摄中需 要专用设备配合。移动拍摄 可产生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效 果,如果被摄主体属于运动 状态,使用移动拍摄可在画 面上产生跟随的视觉效果。
• 人们习惯于把一个电影镜头叫做一个 电影画面。电影是动的艺术,不仅是 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不仅能表 现运动、空间,而且能表现时间,因 此,电影画面具有时空运特性。
• 最初的电影从绘画中借鉴很多技法, 所以早期电影有“活动绘画”之称。
• 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电视剧都是 采用拍电影的方式摄录而成的。 这种电视剧不是本来面貌的电 视剧,所谓本来画貌的电视剧 是指像《爱情公寓》那样的 “室内剧”。
• 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 一、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 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 对完整的情节。
• 二、综合运动镜头是形成电视画面 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
• 三、综合运动镜头的连续动态有利 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
• 四、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通过画面 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