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村煤矿概况

合集下载

水源热泵技术在星村煤矿中的综合利用

水源热泵技术在星村煤矿中的综合利用
76
பைடு நூலகம்
互瞒磊 舛技
2 0 1 3 年 第 6 期
水 源 热 泵 技 术 在 星 村 煤 矿 中 的 综 合 利 用
李广 印 巩 超
( 山东省天安 ( 大统 ) 矿业有限公 司星村煤矿 , 山东 曲阜
摘 要
2 7 3 1 5 5 )
水源热 泵技术是通过利用地表浅层 水源吸 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 热能资源 , 辅 以少量 电能 , 冬 季, 从相对
人制冷工 质。通 电后从 空 气 吸取热 量 , 使空 气 降温
产生冷气 , 同 时将 热气排 入 水箱 。根 据 能量 守恒 原
理, 这些热气 的能量 ( Q h ) 等 于输入热泵 的电能( We )
作者简介 李广印( 】 9 7 9一) , 汉族 , 毕业 于山东科技 大 学机 电一体 化专业 , 大专学历 , 机电助理工程 师。
部制冷设备 同副井 ( 进风井 ) 上井 口安装 大型空调风
机盘管进行综 合 治理 , 副井 口空调 风机 盘管 能 量源
为热泵机组提供 的 , 冬 季用 于井 口保 温 , 夏季作 为降
温设施 。
矿井 地 面 3 3 0 0 0 m 建 筑 室 内 冬 季 取 暖 、 副井 口
保温 、 澡堂职工洗浴用 水供 给 , 全选用集 供暖 和制冷
乎无 限的可 再生 能源 , 使 得地 能也 成 为清 洁 的可再
生能源一种形式 。
( 2 )属 经济有 效 的节 能技术 。地 能或 地表浅层 热资源 的温 度一 年 四季相 对稳 定 , 冬季 比环境 空气 温度高 , 夏季 比环境 空气温 度低 , 是很 好 的热 泵热源
用, 并且 节约水资源。 在春 、 夏和秋 三季付井井 口进风温 度越低 越好 , 就 利用这 一特性 , 故在春 、 夏 和秋三季 节打开付 井 口

地压知识

地压知识
▪ 星村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未对井田冲击地压情况作出评价,由于煤层 赋存较深,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特点,设计认为可能存在冲击地压现象, 安全专篇要求在施工及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矿井断层发育,生产中应注意断层的测量定位及断层附近的岩性 变化,以防发生冲击地压。
▪ 2、本矿井开采深度大,地应力相对较大,增加了发生冲击地压的几 率。
一、地压知识
(一)、星村煤矿设计概况
▪ 天安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煤矿,设计主采三层煤,井田面积32.6km2, 采用一对立井、二水平开拓,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第一开采水平870m(埋深929m);第二开采水平-1200m(埋深1259m);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服务年限47.3年。星村煤矿从2003年2月5 日正式开工,于2005年底完成生产系统和各辅助生产系统,经上级 主管部门批准从联合试运转逐步转入到目前的正式生产。
▪ 13、矿山压力显现:采动后,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围岩运动与 支架受力所表现出的矿山压力现象。
▪ 14、采动:在煤或岩层中开掘巷道和进行回采工作称为对煤岩的采 动。
▪ 15、采动空间:采动后,在煤(或岩层)中形成的空间。 ▪ 16、冒落带: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采煤工作面放顶后引
起的煤层直接顶的破坏。这部分岩层由支架暂时支撑。 ▪ 17、裂隙带:指位于冒落带之上的岩层。 ▪ 18、弯曲下沉带:一般是指位于裂隙带之上的岩层,向上可发展到
一、地压知识
(四)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
▪ (四)、矿压观测实施办法 ▪ 1、观测时间安排:整个生产期间。 ▪ 2、劳动组织:按侧重采煤、兼顾掘进的原则安排矿压和防冲监测。
具体安排2组人员分别跟早、中班监测(每组2人)。 ▪ 3、综采支架光显压力表观测。本仪表是为支移架工显示支架工作阻

千米深井岩巷中深孔爆破快速掘进技术应用

千米深井岩巷中深孔爆破快速掘进技术应用
超千米深井 大断面锚 网喷支护 深孔爆破技术 文献标识码 B 爆破参数 快速掘进
参数设计、 劳动组织优 化等手段最终实现千米深井大断面岩 石巷道 快速掘进。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 2 3 3 D 6 . 1
星村煤矿在 一 19 m 水平 进行西 翼 轨道 大巷 开 6 1 拓采掘活动 , 巷道断面大埋 深超千 米 , 矿压大 , 要想 提 高掘进速度 , 加快 西 翼开 采 , 常有 两种 方法 : 1 采 通 ()
t。 z
1 3 2 初 喷临 时支护 .. 初 喷混凝土 的强度 等级 不得 小 于 C 0 初 喷厚 度 2, 为 3 5 r 喷射 面积 不得 小于巷 道左 右拱 基线 之 0— 0 m。 a 间的范 围 , 即正拱部 。 1 4 永 久 支护 . 永久支护材料为 : 等强度 螺 纹钢锚 杆 、 筋 网 、 钢 喷 射混凝 土( 水泥 、 石子、 砂子 ) 锚索 。 、 () 杆采用 螺纹 式树脂 锚杆 , 格 型号 为 : 1锚 规 K G 0 2 20 M 5 0— 0— 4 0型或 K 5 0— 0 2 0 MG 0 2 — 0 0型 ; 托盘
索的锚 固 长 度 不 得 小 于 10 m 锚 固力 不 得 小 于 50 m,
20N 根 。 0k /
() 3 金属 网: 使用 6 钢筋 网 , 格长 ×宽 =2 0× # 规 . 09 .m或 2 5× .m( . I4 网孔 i0×10n' , 0 0 ' ) 采用 压茬 方 l l n 式连接 , 压茬不少于一个 网格 , 用双股 1#~1# 4 6 铁丝 每 隔一个 网格连接一道 。 () 4 喷射混凝 土使 用标 号 4 . R水 泥 , 为 纯净 25 沙
1 3 临时支 护 . 13 1 前探 梁临 时支 护 . . 前探 梁使 用 @ 9 m 的钢管 , 8r a 数量不少于 3根 。正

千米深井热害的防治

千米深井热害的防治

随着 矿井 的开 拓延 深 , 采 深 度 的增 加 , 温高 开 高 湿 等热 害 问题 显 得 越来 越 突 出 ,对井 下 作 业 人员 的
温超 过 3 ; 谓 高湿 , 0 所 就是 相 对 湿 度超 过 8% , 0 产 生 高温 、 高湿 的微 气 候则 表 明 热害 出现 。 在高 温作 业 环境 中 , 由于 热 害影 响 , 人体 可能 产 生一 系列 生理 功 能 的改 变 : 体温 调 节发 生 障 碍 , ① 主要 表 现 为体 温 和 皮温 升 高 ; 水盐 代 谢 出现 紊 乱 , 人体 的机 能受 到 ② 使 影响 ; ③循 环 系统 、 消化 系统 、 泌尿 系统 、 经 系统 等 神 均 会 因高 温 高湿 下 的人 体 大 量失 水 ,改 变正 常 的功 能 , 至 致病 。 甚 1 高温 环 境对 劳 动效 率 及 安全 的影 响 . 2 在 高 温环 境 中 , 的 中枢 神 经 系统 容 易失 调 , 人 从 而 感 到精 神恍 惚 、 劳 、 身 无力 、 疲 周 昏昏沉 沉 , 这种 精 神状 态 成 为诱 发 事 故 的原 因 。表 1为井 下 温 度 与发 生 事故 的关 系 。
煤矿 现 代化
21 年第5 02 期
总第1 期 1 0
千 米 深 井 热 害 的 防治
刘玉 斌 。 子祥 杨
( 安 矿 业 有 限公 司 , 东 曲阜 2 3 5 天 山 7 15)
摘 要 分析 了星村 煤矿矿 井 高温 高湿产 生的原 因及 其危 害性 ,制 定 了切合 实际 的降 温 除湿技 术 , 采取 预冷 进入 矿 井空 气 , 装局 部 降温机 组 , 掘进 工作 面放 置 冰块 , 用冰 块 安 在 利 融化 降 温和 个体 防护 等措施 , 为矿 井安 全 生产创 造 了较 好 的作 业环境 。 关键 词 深 井 ; 害 ; 冷空 气 ; 热 预 局部 制 冷机 ; 降温 除湿 中图分 类号 :D 2 文献标 志 码 : 文章 编号 :0 90 9 (0 20 —0 8 0 T 77 B 10 — 77 2 1 )5 0 2— 3

深井SOS微震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_张明伟

深井SOS微震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_张明伟

[ 摘 要 ] 为了 加强深井冲击矿 压预测 情报有 效性, 介绍 了 SOS微 震监测 系统的 结构、 原理、 布置、定位与监测信息后处理; 针对采空区残余应力以及断 层构造应力诱发冲击矿压的 问题, 以微震 监测为基础, 分析了不同地应力作用下可能的冲击 危险。结 果表明: 微震活动持续不均衡 活跃并呈增 大趋势时有较高冲击矿压可能性 ; 微震活 动持续沉寂但矿 压显现 异常强烈 时有较 高冲击 矿压可 能性;
在冲击矿压等动力灾害监测预报方面的前沿技术, 通过记录采矿活动引起震动的震动图谱, 确定和分 析震动的能量与方向, 对震中进行定位以评价和预 测矿山动力现象。目前, 波兰 SOS微震监测系统、 波兰 ARAM ISm /E 微震监测系 统、加拿大 ESG 微 震监测系统以及南非 ISS地震监测系统在国外矿上 开采中应用广泛, 国内微震监测技术尚处于应用推 广阶段 [ 3, 5- 7, 9- 11 ] 。伴随 着矿 井 开采 深度 的增 加, 煤岩动力灾害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日益深重, 微震 监测技术在国内矿山中的应用必将更为广泛。
behav ior w as ex ceptional strong, rock-burst danger w as a lso larg e. M icro- se ism ic m onitor ing sy stem would play important ro le on the
forecast o f coa l and rock dynam ic d isaster in deep m ine. T hese resu lts m igh t prov ide reference to rock-burstm on itoring and prev enting.

深立井软岩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技术

深立井软岩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技术
关 键词 :深 立井 ;软 岩 ;连 接 处 ;施工 设计 变更
中图分类号 : D 文章编号 :10 — 03( 0 ) 4 04 — 2 0 7 18 2 1 0 " 0 1 0 1
C n tu t no ec n e t no f r c h f n h f b t m o s ci n t o n ci f ot o k s at d s at ot r o h o s a o
2 水文地质情 况
马 头 门处 在 二 叠 系 下石 盒 子 中 ,井 深 973 0.
5 施 工 方 法
井筒掘砌至 9 1 2 ,往下掘进井筒 的同时掘 m后 出马头门两侧各 4 m。掘进至 9 4 3 m后从下往 上进
90 3. m段 为灰色泥岩 ,夹薄层粉砂岩 ,杂紫斑 , 7
4 施工方案
由于岩层不稳定 ,岩石破碎 , 地压力大 ,为了
保证施工安全和今后的使用安全 , 保证井筒与马头 门连接处 的整体性 ,决定采用马头门与井筒连接处
4m 与 井 筒 同时 施 工 ,先 锁 口后 再 向里 施 工 的方 案 ,并 经得业 主 的 同意 ,在 设计 的基础 上增 加 锚索 支 护 和马头 门底板 反拱 施 工 ,将 混凝 土支护 厚度 变 为 50 0 l 0 ~60mi,强度 改 为 C 0 l 4。
53 临时支 护 .
马头门拱顶接茬处在浇注时预埋注浆管 ,施工 完后进行注浆充填 ,以预防接茬处浇注时充填不饱
满。
6 施 工 效 果
由于施工方案合理 ,安全技术措施得 当,加快 了施工速度 ,比计划工期 6 d 0 提前 4 完成了施工 d
任务 ,且工程质量 优 良,安全无 事故 ,实现 了安
井筒临时支护和马头门临时支护采用喷浆 ,喷

研究论文: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

研究论文: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

地理地质论文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1.东滩煤矿概况位置与周边矿井简述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为省属股份制企业,采矿权人为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东滩煤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境内,其井田位于邹城、兖州、曲阜三市接壤地区。

东滩煤矿南、西、北相邻煤矿分别为南屯煤矿、鲍店煤矿、兴隆庄煤矿和星村煤矿(图1-1)2.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东滩井田位于兖州向斜的核部和深部,以宽缓的褶皱为主,伴有一定数量的断裂构造。

东滩井田地层产状平缓,次一级褶皱发育,地层产状平缓,倾向一般小于15°,在断层带可达三十多度。

东滩井田经精查补充勘探、地震勘探,以及矿井建设和生产阶段发现的落差≥5m的断层约300多条,其中落差≥10m的100多条。

断层以高角度的正断层占绝对优势。

落差较大的断层分布在井田的东部和北部边缘,构成井田和煤田的自然边界。

井田内至今未发现岩浆活动与岩溶陷落柱,综合判定东滩煤矿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类型。

3.煤层稳定程度东滩井田含煤27层,煤层平均总厚度在18~20m区间。

可采煤层计有2、3上、3、3下、3下1、3下2、6、15上、16上、17、18上2煤层共11层,其中3、3上、3下、16上、17煤层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3下1煤层属较稳定煤层,大部可采; 2、3下2、6、15上、18上2煤层属极不稳定煤层,局部可采。

以上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在12~14m区间。

其中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在10~12m区间,占可采煤层总厚度的80%以上。

综合判定东滩煤矿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简单类型。

下表为东滩煤矿部分煤层基本情况。

4.矿井瓦斯类型据1990~20xx年矿井瓦斯鉴定成果,全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0.48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3.883m3/min,采区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0.921m3/t,矿井二氧化碳相对量平均1.693m3/t,绝对量平均14.189m3/min,采区最大相对量平均3.761m3/t。

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S h a n d o n g T i a n ' a n Mi n i n g G ou r p T i a n ' a n P r o p e r t i e s C o . , L t d . , Q u f u 2 7 3 1 0 0 , C h i n a )
中图分类号 : [ X 9 3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4 ) 1 0 — 0 0 5 8 — 0 2
在 掘 进 大断面 、 破 碎 带、 冒 落带 、 应 力 集 中 区、 老 空 0 引言 星 村 煤 矿 位 于 曲阜 市 陵 城 镇 境 内 , 井 田范 围 : 东 起 峄 ( 巷) 和 收尾等特殊作业[ 2 1 , 必须加强顶板管理 , 合理加 大支 山断层 , 西至 曲阜 井 田的 3 1 勘 探线 , 北以 F 4 0断 层 为 界 , 护 强度 。
摘要 : 煤矿企业相对 于其他行 业而言, 危险性和事故发生率较 高, 安全形势较 为严 峻 , 在这种严峻 的形 势下, 通过深入 分析 事故 的多发原 因和共 同特征 , 从 而针对性 的采取防范措施, 最 大限度的避免 事故 的发生 。
Ab s t r a c t :C o mp a r e d wi t h o t h e r i n d u s t r y , c o a l mi n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 h a s h J i s h is r k a n d a c c i d e n t r a t e ,S O i t s s e c u r i t y s i t u a t i o n i s S e i r o u s . I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区概况1.1概述为尽快使103工作面投入使用,根据生产衔接调整,103轨道顺槽与103运输顺槽对向掘进,预计在两巷中间处贯通。

该贯通工程为一井间贯通工程,贯通全长约1.7696km。

一井间的巷道贯通,是指起始点与起始边相同,同一点引出到贯通点。

所以,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除进行井下导线测量和井下高程测量之外,还须进行地面测量和矿井联系测量,因此设计方案将该贯通分成地面测量、联系测量、井下测量三个部分(参见贯通方案设计示意图1)。

1.2井田概况1.2.1交通位置本区位于位于山东省兖州市以东约15km,曲阜市西南约10km,属曲阜市和兖州市管辖,主体位于曲阜市陵城镇附近。

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勘探许可登记(许可证号:3700000110336、3700000340247),井田勘探范围:东起峄山断层,西至曲阜井田的31勘探线,北以F40断层为界,南以滋阳断层与兴隆庄井田和东滩井田相邻。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1″~116°57′45″,北纬35°28′45″~35°33′30″,勘探面积约32.74km2。

本区位于京沪铁路与兖石铁路的交汇处,京沪铁路从井田西南侧通过,区内有兖州、邹县车站;京九线从本井田西部的荷泽市通过;连接京沪、京九、京广三大南北铁路交通干线的新(乡)兖(州)石(臼所)铁路,通过本区北侧,区内设有兖州、曲阜车站。

铁路可通往全国各地,还可通过石臼港运往海外。

煤炭铁路外运十分方便。

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斜贯本区,东邻104国道和(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区内公路纵横,可直通周围各煤矿及曲阜、兖州、邹城三,区内田间道路亦可通行汽车,交通十分方便,煤炭地销道路通畅。

水路方面,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市,构成水上运输通道,煤炭可通过水路运往华东各省市。

交通位置见图1-1。

图1-1 星村井田交通地理位置图1.2.2.地貌水系区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50—+56m之间,一般为+52—+54m,全区地形东高西低。

沂河位于本区北部,自东向西流过,属泗河的支流,其上游刘家楼建有尼山水库,下游杨庄建有拦河坝。

1.2.3气象本区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海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29℃,日最高气温41℃;月平均最低气温-4.11℃,日最低气温-19.3℃。

年平均降雨量632.4mm,降雨多集中于7、8月份,春季雨量少。

年平均蒸发量1719.5mm,年最大蒸发量1819.5mm。

春、夏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9m/s。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厚度0.45m。

1.2.4地震精查地质报告给出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确定: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1.2.5矿区开发概况和建材来源兖州煤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1975年开始大规模建设,目前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隶属兖州矿业集团的有6座矿井——南屯、兴隆庄、鲍店、东滩、北宿、杨村,设计生产能力1375万t,原煤实际年产量在2000万t以上。

划归地方开采的矿井有落陵、太平、里岩、横河、田庄、杨庄、古城、单家村等煤矿,原煤实际年产量近500万t以上。

区内土地肥沃,生物资源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绿豆、地瓜、大豆、水稻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蔬菜、瓜果、花卉、药材等,农业生产中还有花木种植、水产养殖、畜牧等副业。

区内主要工业有煤炭、石材开采、煤化工、酿造、建材等。

矿井建设中的钢材、木材、水泥、砖、瓦、砂、石等主要材料主要均可由当地解决。

1.2.6电源及水源情况1)电源本区电源充沛,在矿井西约40km处已建有装机容量为300 MW的济宁发电厂,在矿井南约30km处已建有装机容量为3600MW邹县发电厂。

本矿井东约2.5km处已建有陵城35kV变电所,其35KV电源一回取自曲阜220/110/35kV变电所,另一回取自薛村110/35kV变电所。

本矿井北约12km处建有110/35kV薛村变电所,其110KV电源一回取自曲阜变电所,另一回接于泗水县至马青220kV变电所的110KV线路上,薛村变电所目前安装了两台31.5kvA变压器。

矿井东北约8km处建有曲阜220/110/35kV变电所,其220kV电源取自于马青220kV变电所和邹县发电厂。

2)水源据《山东省兖州煤田星村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区域内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砂砾层松散孔隙水含水层上组及下组、侏罗系含水层、山西组含水层、太原组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其中第四系砂砾层松散孔隙水含水层上组透水性好,富水性强,水质为重碳酸钙型,钻孔单位涌水量2.011l/s·m。

成井深度60~80m,其他含水层单位涌水量较小。

3)通信矿井对外通信采用虚拟网方式,由通信支局入电信公共本地网,矿井通信接入陵城通信支局,陵城与本矿直线距离约为1.5km。

矿井变电所与上级变电所的电力调度,由电力系统统一规划,采用一点多址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本矿设终端设备。

1.3水文概况1.3.1含水层1)第四系砂砾层松散孔隙水含水层组区内第四系厚度86.60~236.00m,平均厚度148.21m,其厚度变化由东向西逐渐变厚。

第四系由粘土、砂质粘土及砂砾层组成,覆盖于侏罗系地层之上,属于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颜色、岩性等划分为三组:):厚度51.20~87.60m,平均厚度65.93m,由灰黄色、褐黄①上组:(Q上色砂质粘土及砂层组成。

本组透水性好,富水性强。

据曲阜井田资料,水位年变化幅度2~3m,钻孔单位涌水量2.011L/S·m,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0.213g/L。

该组是农田灌溉取水主要对象。

):厚度17.10~72.10m,平均厚度42.60m,由黄褐色夹灰绿色②中组(Q中花斑的砂质粘土、粘土为主夹薄层粘土质砂砾砂组成,属隔水层。

):厚度0~100.30 m,平均厚度39.68m,由黄褐色、灰绿色粘③下组(Q下土、砂质粘土及砂层组成,富水性中等。

据星01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44.40m,钻孔单位涌水量0.04160~0.05697L/S·m,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钾钠型,矿化度0.352g/L。

2)侏罗系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上段为灰绿色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下段以暗红色细砂岩为主,间夹有紫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

总厚度522.70~1011.40m,平均厚度716.24m。

含水层主要由砂岩组成,从岩芯看裂隙不发育,冲洗液消耗量0~全漏,漏水孔率26.9%,主要集中在井田西部。

据星01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68.09m,单位涌水量0.00297L/S·m,水质类型为硫酸钾钠型,矿化度7.093g/L。

该层段厚度较大,属于间接充水含水层。

根据东滩矿北风井井筒检查孔的资料,孔深136.45m、厚度5.18m的细砂岩中有小空洞,空洞最大直径为3cm,而且岩芯破碎,成为地下水流通道,目前东滩矿西风井涌水量为20m3/h。

南屯矿开采3煤,由于冒落裂隙带影响到侏罗系地层,使该含水层地下水沿裂隙涌入矿井。

从这两个矿井资料看,该层段透水性好,富水性中等。

该层段透水性好,富水性中等。

3)山西组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由2煤顶板至3煤底板之间的砂岩组成,砂岩厚度21.30~51.71m,平均38.54m,冲洗液消耗量0.09~0.54m3/h,富水性较弱,透水性差,属于开采上煤组直接充水含水层。

据星04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37.32m,单位涌水量0.001334L/S·m,水质类型重碳酸钙钾钠型,矿化度0.204g/l。

据临近矿井不同钻孔抽水试验资料看出,3煤层顶底板砂岩富水性不均一。

4)太原组第三层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厚度2.40~6.20m,平均厚度4.75m,为深灰色,致密,裂隙较发育,充填方解石,冲洗液消耗量为0.16~0.32m3/h,富水性较弱,但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为开采上煤组直接充水含水层。

据星04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清水冲孔酸化洗井后,孔口水位不降,抽水3分钟后抽干,水位恢复48小时后至60.88m,经推算其静水位为31.51m。

5)太原组十下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十下灰是16上煤层的直接顶板,处在17煤冒落裂隙带内,是开采下煤组直接充水含水层。

厚度 4.45~6.65m,平均厚度 5.42m,冲洗液消耗量0.16~0.32m3/h,透水性差,富水性弱。

6)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本区仅个别孔揭露,根据邻区资料,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富水性强,属于间接充水含水层。

但它又可以局部成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补给来源。

由于断层存在使奥陶系石灰岩上升到与直接充水含水层或煤层为同一水平时,可以侧向补给直接充水含水层或直接威胁可采煤层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地下水局部可造成开采下煤组底板突水隐患。

1.3.2隔水层1)第四系隔水层第四系沉积结构比较复杂,沉积特点是水平分层,含水层和隔水层多层相间沉积,而中组以粘土、砂质粘土为主,构成隔水层段。

2)二迭系石盒子组隔水层组:该层段由泥岩、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及少量砂岩组成,其厚度平均约200m,冲洗液消耗量为0~0.59m3/h。

该层段为局部弱含水的隔水层,可以起到隔水作用。

3)17煤底至奥陶系顶隔水层该层段厚度34.35~46.43m,平均40.39m,其岩性为粘土岩、砂质泥岩、少量细砂岩及石灰岩。

从淄博、兖州等矿开采资料看,该层段一般能起隔水作用,局部受构造影响或厚度变薄时有突水的可能,在此区块开采下煤组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总之,将来勘探中应加强该层段的水文地质工作,以便给开采下煤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1.3.3井田内断层导水性断层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规模、密度及其所切割岩层的岩性。

同一条断层在不同地段,其导水性也有很大差别。

本井田内大断层较多,根据区域应力特征,多为张性、张扭性断层,使得3煤层及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与奥灰接触时,奥灰水可能会通过破碎带成为3煤层开采的补给水源。

井田东北边界为F40断层,落差大于1000m,奥灰与井田内侏罗系对接,星01号孔侏罗系抽水其水位高出地表10.88m,星04号孔三灰、3煤顶底板砂岩水位均较深,说明奥灰对井田内侏罗系已形成侧向补给,对煤系地层没有补给。

从井田内穿过断层带的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资料看,没有出现冲洗液大的漏失现象,说明井田内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弱。

但这仅仅是断层在自然状态下的性质,在矿井开拓中将会破坏地下水平衡,使断层的导水性发生改变,原来不导水或导水性弱的断层也可转变为导水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