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气旋与反气旋
04-气旋和反气旋

热带气旋(演示)
17
热带气旋的习惯称呼
18
习惯上,不同的地区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呼。人们称西北太平洋沿岸 (例如中国东南沿海、韩国、日本南部、台湾、越南与菲律宾等地)及 附近洋面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而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沿岸及 附近洋面的热带气旋则依强度称为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或飓风 (Hurricane)。 气象学上,则只有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33m/s)的热带 气旋才会被冠以“台风”或“飓风”等名字。
39
东南太平洋:垂 直风切变强烈
南大西洋:海水温度较 低、垂直风切变强烈
热带气旋的消散
40
移入陆地。因为失去维持能量的温暖海水,而迅速减弱消散。绝大部分的 强烈热带气旋登陆后一至两天即变成组织松散的低压区。但是若果能够重 新移到温暖的洋面上,它们可能会重新发展。移经山区的热带气旋可以在 短期内迅速减弱。
热带气旋的结构
30
热带气旋的生成条件
31
结构上来说,热带气旋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 统,它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时汽化热的释放。
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海温、大气环流和大气层三方面的因素 结合。
对于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至今尚在研究之中,未被完全了解。一 般认为热带气旋的生成须具备6个条件,但热带气旋也可能在这6个 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生成。
热带气旋的影响
42
BAD
GOOD
热带气旋的正面影响
43
雨水: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 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例如东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为干旱的墨西哥 和美国西南带来雨水;日本甚至全年近半的雨量都是来自热带气旋。 热量平衡: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 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 极地的地区。热带气旋亦作为一强烈涡旋扰动,把赤道所积存的东风角动 量输送往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内。 减低污染:热带气旋强劲的风力,可以吹散高污染地区的污染物,减轻高 污染地区的污染程度。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旋与反气旋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旋与反气旋知识点总结
一、低压气旋
气旋(cyclone)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气旋:北逆南顺
气旋的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致雨,多阴雨天气。
每年夏秋季节盛行的台风
是气旋的杰出代表
二、高压反气旋
反气旋:北顺南逆
反气旋的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空气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
01
冷性反气旋:寒潮
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
秋末到第二年初春
从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影响中国
02
暖性反气旋:伏旱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每年夏天7、8月份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经历了长期高温天气
称之为伏旱
做一下课堂总结。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过程;3.能够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
二、教学内容1. 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征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环流中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气旋是指向中心低气压区域旋转的风系统,反气旋则是指向中心高气压区域旋转的风系统。
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如下:•气旋:风向逆时针旋转,中心气压低,风速较大,天气多云或阴雨天气;•反气旋:风向顺时针旋转,中心气压高,风速较小,天气晴朗或少云。
2.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是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
当大气环流受到外力扰动或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形成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如下:•气旋:当暖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由于暖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形成低气压区域,周围的空气会向低气压区域流动,形成气旋;•反气旋:当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重,会下沉形成高气压区域,周围的空气会从高气压区域流向周围,形成反气旋。
3. 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是显著的。
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和风暴,而反气旋则会带来晴朗和温暖的天气。
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温:气旋会带来冷空气和降温,反气旋则会带来暖空气和升温;•降水: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和风暴,反气旋则会带来晴朗和少云;•风力:气旋的风速较大,反气旋的风速较小;•湿度:气旋会带来湿润的空气,反气旋则会带来干燥的空气。
4.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是本教案的重点。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测量气温、测量湿度等方式,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如下:•观察天空:如果天空阴沉,云层低压,可能会有降雨;•测量气温:如果气温下降,可能会有冷空气来袭;•测量湿度:如果湿度较大,可能会有降雨。
《气旋反气旋》课件

预报误差分析
观测误差
由于观测设备、观测方法和观测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观测数 据存在误差,进而影响预报精度
。
模型误差
由于数值预报模型的近似解和计 算误差,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天
气状况存在偏差。
不确定性误差
由于气象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 特性,导致预测结果存在不确定 性误差,难以完全准确预测天气
变化。
和旅游活动安排。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垂直上升气流
气旋内部的气流上升,可 能导致云层和降水。
对流雨的形成
上升气流
气旋内部的上升气流将水 汽带入高空,形成云层。
凝结
水汽在云层中凝结,释放 潜热,进一步增强上升气 流。
降水
当云层中的水滴或冰晶增 大到一定程度时,会降落 到地面,形成对流雨。
气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天气预报
气旋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关注对象 ,对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有重要影
分类与命名
分类
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的不同,气 旋和反气旋有多种分类方式,如 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副热带高 压等。
命名
不同地区对于气旋和反气旋的命 名也有所不同,如台风、飓风、 低压、高压等。
02
气旋的天气特点与影响
天气特点
01
02
03
中心低气压
气旋中心的气压低于四周 ,形成低气压。
水平气流辐合
气旋内部的气流从四周向 中心流动,形成水平方向 的辐合。
统计预报方法
利用历史气象资料和统计方法,建立气象要素与时间、空间等变量的相关关系,预测未来 一定时间段内的气象要素变化。统计预报方法适用于短时临近预报和小尺度区域预报。
经验预报方法
基于气象专家和预报员的经验,结合实况观测资料和天气图等工具,对天气形势和气象要 素进行判断和预测。经验预报方法适用于常规天气预报和非常规天气事件的应急响应。
《课件气旋和反气旋》课件

气旋和反气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对人类的活动有广泛的影响,包括航空、海洋、农业和能源等领域。
结语与总结
通过深入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课件气旋反气旋》 PPT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天气系统 中的作用和观测预报方法。
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形成的旋转系统,气旋顺时针旋转,而反气旋逆时针 旋转。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取决于大气中的水平气压分布和风场。气旋在低气压中心形成,而反气旋在高气压中心形 成。
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和区别
气旋的特征包括旋转、上升气流和云层,而反气旋则具有下沉的气流和晴朗 的天气。气旋和反气旋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旋转方向和气流性质。
气旋和反气旋在天气系统中的 作用
气旋和反气旋在天气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会引起气候变化、降水和 风暴的形成。
气旋和反气旋的观测与预报方 法
观测和预报气旋和反气旋的方法包括使用卫星图像、气象雷达和气象站数据, 以及数值模式和统计方法。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旋
在大气中,与水中一样也常常会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旋涡。
这些空气旋涡不仅随着大气运动,而且还像河水里的旋涡一样不停地旋转,人们把大气中的大型旋涡称之为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的气流从四周流向中心,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气旋是低气压,它的强度用中心气压值来表示,范围以最外围一条闭合等压线的直径来表示。
气旋的直径一般为1000千米左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小的200千米。
由于空气从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的空气被迫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从而成云致雨。
因此,当受气旋控制时,往往造成阴雨等坏天气。
与气旋相反,反气旋的气流自中心向外流动,由于地转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反气旋是高气压,又称高压。
它的范围一般比气旋大,甚至可以和最大的大陆或海洋相媲(pi)美。
如冬季盘踞在欧亚大陆的蒙古反气旋,竟占据了整个大陆面积的3/4。
即使是小的反气旋,直径也可达数百千米。
由于反气旋内气流强烈下沉,不利于云雨的形成,因此,当受反气旋控制时,往往是晴好的天气。
气旋与反气旋课件

对天气系统 气压状Leabharlann 的对天气系统 气流状况的 描述
描述
几个概念: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 压脊、低压槽 气旋、反气旋
H
H L
L
槽 脊
H
L
北半球
低
1000 1002.5 1005
高
1005 1002.5 1000
气旋
反气旋
1、低压(气旋)与天气
低
北半球低压(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2、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高
北半球高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气 旋 类 型
低
气 压 中 心 低 气 压
气流运动方 向 水平 垂直 运动
四周向中 心逆时针 辐合
中心向四 周顺时针 辐散
运动
天 气 状 况
气 旋
上 升
下 沉
阴 雨
晴 朗
反气 高气
高
旋
压
我们已知道了气旋与反气旋的一 些特征,那么怎么来判断气旋与 反气旋呢?
3、B 地目前在 暖 气团控制下, 不久将经历 冷锋 天气过程。
4、在A、B、C、D四个区域中,目前以 区域出现降水为主
A、C
借助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二、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北半球为例)
高 高压脊
低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冷锋
暖锋
低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 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 面气旋系统。
1、该天气系统位于 。
半球(南、北)
C D
A B
2、该系统属于 低压 气压中心, 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属于 气旋。
《气旋与反气旋》课件

反气旋的形成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地表温度和湿度等,这 些因素可以改变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从而影响反气旋的形成和移动路径 。
气旋的特征
中心气压低,周围气 压高,具有强烈的上 升气流。
天气多变,通常伴随 着降水、大风、风暴 等天气现象。
。
风
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 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
,风力较小。
气温
反气旋控制下,气温相 对较高,天气晴朗。
气压
反气旋中心气压较高, 周围空气向中心流动较
少。
04
气旋与反气旋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飓风的形成与影响
总结词
飓风是气旋的一种,其形成与特定的气 象条件和地理位置有关,对人类社会和 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VS
详细描述
飓风的形成需要热带海面水温高、低气压 、风向辐合以及强对流天气等因素。飓风 的风暴潮、降雨和强风等灾害性天气可造 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例如,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路易斯安 那州和密西西比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实例二:温带气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总结词
温带气旋是影响欧洲气候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其活动对欧 洲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副热带高压在夏季常常北移,导致南方地区出现高温和干旱,而北方地区则可能出现洪 涝和暴雨。例如,2013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北移,导致中国北方出现大范围暴雨
和洪涝灾害。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内容回顾
难点解析
梳理了气旋与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形成机 制、分类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点,帮助 学习者巩固所学内容。
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 合,旋转方向北半球 为逆时针,南半球为 顺时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涡度和涡度方程
一、涡度:度量空气块旋转程度和旋 转方向的物理量(速度的旋度) 表达式:
i j k (3.1) V x y z u v w w v u w v u ( )i ( ) j ( ) k y z z x x y
涡度倾侧项 散度项
绝对涡度 个别变化
涡度局地变化
相对涡度平流
地转涡 度平流
f f (u v ) (u v ) t x y x y p u v u v ( ) ( f )( ) y p x p x y
(二)地转风涡度 :以地转风代替实际 风,得地转风涡度
g
v g x
2
u g y
2
g z z ( 2 2) f x y 9 .8 H H ( 2 2) f x y
2 2
产生了 顺时针 旋转
T=T0
T=T1
垂直方向上的涡度
二、涡度方程(p坐标) v u z x y (一) 方程的推导
f u v u v t x y x y p u v u v ( f )( ) y p x p x y d ( f ) u v u v ( ) ( f )( ) dt y p x p x y
第四章 气旋与反气旋
本章主要内容:
涡度与涡度方程、温带气旋生命史各阶 段的温压场特征
§4.1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
§4.2 涡度和涡度方程 §4.3 位势倾向方程与ω方程 §4.4 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4.5 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4.1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
一、气璇和反气旋的定义 气旋: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 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涡旋 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 时针旋转。 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 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涡旋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南半 球逆时针旋转。
2
ω方程
2 2 2 ( f ) f Vg ( f g ) 2 p p R 2 2 dQ Vg cp p dt
或
( 2 f
2 2
2 ) f Vg ( f g ) 2 p p
t
厚度(温度)平流随高度的变化项
(Vg ) p p R Vg Vg T Vg T p p (Vg ) 0 若有冷平流随高度减弱 p p (Vg ) 0 若有暖平流随高度减弱 p p
d( f ) u v ( f )( ) dt x y 又因为f d( f ) u v 有 f( ) dt x y 当大气准水平无辐散时 ,有 d( f ) 0 dt
(三)涡度方程的简化 f
相对涡度的局地 变化主要由涡度 的平流变化,空 气微团的南北运 动以及水平辐合 辐散造成
u u u u z u v g fv t x y p x v v v v z u v g fu t x y p y
(1) (2)
要想上两式与垂直方向 的涡度有关可: ( 2) (1) x y
p坐标涡度方程 f
涡度垂 直输送
涡度倾侧项
散度项
(二)涡度方程的物理意义
0 表示气旋性涡度增加,反气旋 性涡度减小 t
1.涡度的局地变化
0 表示反气旋性涡度增加,气旋 t 性涡度减小
2.涡度倾侧项
u v ( ) y p x p
由于垂直速 度在水平方 向分布不均 匀,使涡度 水平分量转 化为铅直分 量
0 t 0 t
实际大气,对流层中温度平流随高度减弱,尤为 对流层中上层。 物理解释: 低压中心左部与高压中心右部之间对应500hPa 槽 线处,风随高度逆转,此气层有冷平流,气柱降 温(降温反映500hPa以下气柱明显降温)收缩, 500hPa 等压面槽线处位势高度降低,槽加深; 相反低压中心右半部与高压中心左半部之间对应 500hPa脊线处 ,风随高度顺转,此气层有暖平流, 气柱增温(增温反映500hPa以下气柱明显增温) 膨胀, 500hPa 等压面脊线处位势高度增加,脊 加强
二、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尺度
气旋、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以最外围的闭合等压 线的直径长度来表示。 平均而言,气旋:1000km-3000km,东亚气旋比 欧洲和北美的水平尺度小; 反气旋:一般较气旋大,大者面积可达亚洲大陆 的3/4。
三、气旋和反气旋的强度:
气旋:以气旋中心最低气压值来表示
气旋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
6.涡度垂直输送
0 p
0 p
p
相对涡度随高度减小 ω<0,局地涡度增加 ω>0,局地涡度减小 相对涡度随高度增加 ω<0,局地涡度减小 ω>0,局地涡度增加
f (u v ) (u v ) t x y x y p u v u v ( ) ( f )( ) y p x p x y
2
热流量方程为
1 1 dQ ( V ) t p c pT dt
位势倾向方程
f 2 2 2 ( ) fV g ( f g ) 2 p t f2 f 2 R dQ (Vg ) p p c p p p dt
R 2 dQ Vg c p dt p p
方程左端
2 2 2 2 2 2 2 2 2 ( f ) ( ) ( ) f ( ) A2 p 2 Ly p0 Lx
2.行星涡度(地转涡度) :
Ve R Ve Ve e 2 R R e 2
Ω 2Ω
3.绝对涡度垂直分量 :
( a ) z ( ) z 2 sin ( a ) p ( ) p 2 sin
f=2Ωsinφ为行星涡度的垂直分量,又称地 转参数
4.相对涡度平流项
相对涡度平流:相对涡度分布不 均匀和大气水平运动所引起的局 地涡度变化
(u v ) x y
5.地转涡度平流: 北半球, f>0, β>0 当V>0时,气块f增大, 为保持绝对涡度守恒, 气块ζ必须减小,使得 局地相对涡度减小
f f (u v ) v x y
非绝热加热随高度的变化项
dQ p dt
对于一般 波长<3000km的波,引起位势高度 变化的物理解释: 槽前脊后:借助西南风将正相对涡度从大的往 小的方向输送,使得槽前脊后固定点正相对涡 度增加,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伴随水 平辐散,引起低层气柱质量减少、降压,出现 负变压中心,有变压风辐合;其高层水平辐散, 导致上升运动,上升绝热膨胀冷却,气柱降温, 等压面间厚度减小,气柱收缩,高层等压面高 度降低,即 0 ;槽脊线上变高为零, t 即 0
水平无辐散大 气中绝对涡度 守恒
d( f ) 0 dt
空气块A在西风气流下受到南北扰动后的路径
§4.3 位势倾向方程与ω方程
一、位势倾向方程
由准地转涡度方程
g Vg ( f g ) f t p
以地转风公式代入,得
2 fVg ( f g ) f t p
t
槽后脊前:借助西北风将负相对涡度从大的往 小的方向输送,使得槽后脊前固定点负相对涡 度增加,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伴随水 平辐合,引起低层气柱质量增加、加压,出现 正变压中心,有变压风辐散;其高层水平辐合, 导致下沉运动,下沉绝热增温,气柱增温,等 压面间厚度增大,气柱膨胀,高层等压面高度 升高,即 ;槽脊线上变高为零, 0 t 即 0
并利用静力方程,得
2 2 2 f Vg ( f g ) f 2 t p p
对下式求拉普拉斯
R dQ Vg t c p p dt
得
R 2 dQ 2 (Vg ) 2 t cp p dt
单位:1/秒 ( 1/s) 量级~V/L: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在中高纬度
5 ~ 10 4 ~ 10 3 ~ 10 f ~ 10
4
产生了 顺时针 旋转
T=T0
T=T1
由于大气做准水平运动,着重讨论水平面 上的旋转,即垂直方向的涡度分量
v u z x y
位势倾向方程(不考虑非绝热加热项)
f 2 2 2 ( ) fV g ( f g ) 2 p t 2 f 厚度(温度) (Vg ) 平流随高度 p p
的变化项
地转涡度和 相对涡度的 地转风平流
方程左端:
f 2 2 ( fm) 2 2 2 2 ( ) (k l ) 2 2 p t t t
反气旋:以气旋中心最高气压值来表示
中心气压值 越高,反气旋越强
气旋:970-1010hPa
反气旋:1020-1030hPa 平均而言,温带的气旋和反气旋冬季强于夏季,海 上的气旋强于陆上的,陆上的反气旋强于海上的
四、气旋和反气旋的分类 地理: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
气旋
热力:锋面气旋和无锋气旋 地理:极地、温带和副热带反气旋 反气旋 热力:冷性和暖性反气旋
P坐标系中相对涡度的垂直分量
v u p x y
(一)绝对涡度与相对涡度
Va V Ve a e
两边求
绝对 涡度
相对 涡度
地转 涡度
1.曲率涡度和切变涡度(自然坐标系中涡 度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