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蜡染花布 ︳冀美版 (3)

合集下载

三年级冀美版艺术美术《蜡染花布》教案

三年级冀美版艺术美术《蜡染花布》教案

三年级冀美版艺术美术《蜡染花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蜡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掌握简单的蜡染方法,能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花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和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蜡染。

以示范、实践、小组合作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蜡染创作。

采用作品展示、评价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蜡染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制作出有特色的蜡染花布。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作品富有个性。

2.教学难点如何在蜡染过程中控制蜡液的流动和厚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引导学生在设计图案时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精美的蜡染花布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出课题。

2.认识蜡染播放一段关于蜡染的视频,介绍蜡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展示不同风格的蜡染作品,让学生观察蜡染花布的图案、色彩和纹理特点。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蜡染的感受和理解。

3.蜡染制作方法讲解准备材料:白布、蜡笔、蜡烛、染料、毛笔、水桶等。

制作步骤:设计图案:在白布上用铅笔轻轻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上蜡:用蜡笔或蜡烛在图案上涂抹蜡液,注意要均匀、厚实,防止染料渗透。

染色:将上蜡后的布放入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让染料充分渗透到未上蜡的部分。

脱蜡:将染好的布取出,用热水冲洗,去除蜡液,露出白色的图案。

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染料污染。

4.学生创作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进行蜡染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或黑板上。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5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5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是一节关于蜡染艺术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蜡染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创作出具有独特花纹的蜡染花布。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对蜡染艺术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基本知识,知道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2.培养学生对蜡染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蜡染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花纹的蜡染花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花纹的蜡染花布。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花纹。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染的过程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蜡染所需的材料:白布、蜡笔、颜料、热水、熨斗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便于教学展示。

3.准备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蜡染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蜡染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蜡染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对蜡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步骤和技巧,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蜡染花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花纹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蜡染艺术的魅力和重要性。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说课稿2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说课稿2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是一节绘画与工艺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蜡染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通过学习蜡染花布,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蜡染的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蜡染这种新的绘画形式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蜡染的绘画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蜡染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掌握蜡染的基本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蜡染花布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蜡染的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蜡染花布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新颖的蜡染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用绘画工具、材料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蜡染花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自己对蜡染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介绍蜡染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讲解蜡染的基本绘画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

3.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蜡染技巧进行绘画创作,互相交流、讨论。

4.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件蜡染花布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总结课堂学习成果。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趣味扎染 ︳冀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趣味扎染  ︳冀美版

《趣味扎染》【教学目标】1、设计扎染作品,并尝试用基本的折法、染色等方法制作扎染作品。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美,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和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创意折法进行染色【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合作并分享体验快乐。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染料、皮筋、白T恤、围巾、布袋、手帕、皮筋、围裙、一次性手套等。

【活动设计】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教师魔术表演:白手帕变花手帕“白手帕变成了花手帕,同学们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对,是染出来的。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扎染的历史,了解了扎染的概念,讨论了扎染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趣味扎染》,现在,我们通过一个视频短片,来回忆下关于扎染的相关知识。

”“关于扎染,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有什么困惑,现在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找出大家最想研究的问题。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说一说。

“各小组都讨论好了吧,现在请各小组来说一说。

”(1)、染出的图形什么样?怎样控制它?(2)、如何染出有规律的花纹?(3)、怎样染的更好?(4)扎染时要染到什么程度,花纹最好看?3、小结;“大家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就是扎染的制作方法。

”板书:扎染的制作“怎样制作更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扎染的制作方法。

”二、初次尝试,拓展思维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两部分。

“扎”是通过线、绳、皮筋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夹等形式的捆扎。

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

“染”是将“扎”的布料放入染料进行染色,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

1、小组尝试扎染的第一步骤:扎。

请同学们根据桌上的材料,自己选择想要制作的材料,讨论制作扎染的方法,小组合作尝试扎一扎。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1)、根据桌上是材料、工具,讨论找出扎染中“扎”的制作方法。

(2)、小组尝试扎一扎。

(3)、组内交流扎方法,并将其简要的写在纸上。

蜡染花布教案

蜡染花布教案

蜡染花布教案教案标题:蜡染花布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蜡染花布的历史和背景。

2. 学习蜡染花布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耐心。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蜡染花布的历史和背景,解释蜡染花布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品等领域。

2. 展示一些蜡染花布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之处,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技巧学习:3. 解释蜡染花布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准备材料、设计图案、热蜡涂布、染色、脱蜡等过程。

4. 演示热蜡涂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蜡涂布来保护设计好的部分,防止染色。

5. 分发蜡染花布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实践热蜡涂布技巧。

实践活动:6.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使用蜡涂布保护部分区域,然后将布料浸泡在染料中,等待染色完成。

7.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复涂蜡和染色的过程,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8. 学生完成染色后,将布料放入热水中,脱去蜡涂布,展示设计好的花纹。

总结和展示:9. 学生展示自己的蜡染花布作品,并分享设计的灵感和创作过程。

10.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教案评估:1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12. 评估学生的蜡染花布作品,包括设计创意、技术运用和艺术表达等方面。

教案拓展:13. 鼓励学生在蜡染花布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艺术创作,如制作蜡染T恤、蜡染画等。

14.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工艺品市场,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案资源:1. 蜡染花布材料:白色布料、热蜡、染料、刷子等。

2. 展示蜡染花布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相关的艺术书籍或视频资料。

教案指导:1. 在引入活动中,可以通过问问题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技巧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要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蜡染花布技巧,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3. 在教案评估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个人创作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作品的成品质量。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蜡染花布 ︳冀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蜡染花布 ︳冀美版

《蜡染花布》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蜡染花布的基本知识,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关系。

2、能够大胆想象,巧妙构思,用故事性语言表达丰富的幻想世界。

3、养成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态度,体会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大和小的对比关系,懂得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对比关系表现有情趣的画面,能较好的组织画面。

教具:相关课件、美术课本多媒体视频一、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2个小伙伴,他们遇到了许多惊险的事,那咱们就来认识一下新伙伴吧!老师:“认识完新朋友后可是要回答问题的哦?不是白看的哦”一边看一边观察。

(学生回答老师:“那老师在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些相关的故事,《拇指姑娘》。

简单讲解!人不能真的变小,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变大或变小后的情景,那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三课,《蜡染花布》”板书《蜡染花布》2、讲授新知识老师:“同学们,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明天早晨当你醒来时,你突然变的很小很小,小的甚至可以成为蚂蚁一样大,想想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5分钟后3、让我们共同分享你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挨个加以点评。

)4、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如何表现变大变小呢?5、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有趣的图片:(看完回答问题)“看完图片后大家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们?”(学生回答)6、最后总结:“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不能简单的说它高或矮、大或小、好或坏,应该通过比较得出来。

7、那用绘画的方法如何表现大和小呢?下面我们看黑板:只画一个人,我们就说他变大或变小,可以吗?最后老师总结:“对,在绘画的时候,要找一个做为参照物,每幅作品中都有一个参照物来衬托小朋友的大或小”8、讲到这里老师也想变小,来进行一次探险旅行。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有多神奇的梦想也不能实现,这可怎么办那?(学生讨论)把自己画到故事中去——9、师:这个办法真好!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去实现想吧。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1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1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蜡染的历史、特点、材料和技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系列实践案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图案有一定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蜡染这种传统手工艺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历史、特点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蜡染技法的掌握和创作实践。

2.针对难点,需要通过示范、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蜡染的历史、特点和技法。

2.示范法: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蜡染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蜡染作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蜡染材料,如白布、蜡笔、颜料等。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

4.准备 timer,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蜡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蜡染的历史、特点和技法,让学生对蜡染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蜡染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设计更具个性的蜡染作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蜡染技法和创作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完成一幅蜡染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点评。

8.板书(5分钟)绘制本节课的教学纲目,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4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4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蜡染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并尝试自己设计制作蜡染花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的手工艺术。

但同时,他们对于传统艺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蜡染花布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蜡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设计制作出美丽的蜡染花布。

2.难点:掌握蜡染的技巧,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蜡染的技巧,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蜡染花布的样品、制作工具和材料、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块白布、颜料、画笔、蜡烛、剪刀等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蜡染花布的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蜡染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蜡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蜡染的步骤和技巧。

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示范操作要规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蜡染花布。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蜡染花布的制作后,教师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染还可以应用到哪些生活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蜡染艺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课蜡染花布
(第一课时)
一、课题:《蜡染花布》
二、教材分析:
《蜡染花布》是冀教版美术第5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蜡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

随着时代的演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代,蜡染工艺主要盛行于贵州地区,成为苗族人民谋生的途径之一。

而它独到的制作原理、精湛的制作工艺,值得人们学习传承。

本课让学生利用蜡染花布的制作原理,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蜡染的制作原理,品味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蜡染的相关历史及制作原理,学习蜡染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讲授法品会中国蜡染艺术的历史、原理,运用示范法、讲授法讲解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了解蜡染的历史及其制作原理、方法。

难:蜡染的制作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学幻灯片、一张白色A3纸、油画棒、水粉工具
白色A4纸、绘画工具
六、教学流程
二、板书设计。

三、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