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汉字、错别字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六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奴隶(lì)槽枥(cáo)食不饱(shí)B.祗辱于(rǔ)尽粟(sù)一石(shí)C.骈死(pián)其真无马邪(yé)不以千里称也(chèn)D.食马者(sì)才美不外见(jiàn)策之不以其道(cè)2.选出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A.老有所养/养生送死B.天下为公/此为何若人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独子其子D.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才美不外见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之不能尽其材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只有让青春的枝头挂满梦想的花朵,才有人生金秋的收成。
②正因此,她成为无数诗人、文学家反复吟诵的旋律。
③青春,常常被赋予希望、阳光、激情、奋进、浪漫、诗意等内涵。
④做梦是青春最大的权利,哪怕这梦有时不知“天高地厚”,有时幼稚可笑,但因是青春之梦,谁也不会太计较。
⑤青春是人生旅程中最美丽的风景,也是多梦的季节。
A.②④①③⑤B.③②⑤④①C.③⑤①④②D.②⑤①④③6.默写。
(6分)(1)《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01字音字形(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专题01 字音字形★知识划重点★字音字形题考查形式主要有:1. 音形转换(给汉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2.辨析正确汉字读音或正确书写。
(选择或判断题)3.修改题(书写改错题)4.语段中综合进行字、词、病句、标点符号的考查。
解答此类型题主要靠平常的积累,平时学习时要记准字音字形,注意同音字词的不同意思和平时易混淆读音的字词。
学会归类辨析的方法,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一)易错读音归类:1.因习惯而错读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汉字、错别字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汉字、错别字》专题训练1.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青香,jiá( )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跃的铁的兽jǐ( )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xī(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á( )杂yǒng( )跃兽jǐ( ) 依xī( )(2)修改句中的错别字。
改成改成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米酒油mó( )木碳火,团团围定kàng( )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pàn( )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chuǎn( )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框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油mó( ) kàng( )上脑pàn( ) 气chuǎn( )(2)修改句中的错别字。
改成改成3.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山萌虽在,jǐn( )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琬之间痛彻心fēi( )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 ),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wěi wěi( )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壶口瀑布》课时练习试题习(含答案)

壶口瀑布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俯.视(fǔ)漩.涡(xuán)推推搡.搡(sǎng)B.霎.时(shà)雾霭.(ǎi)怒不可遏.(è)C.告诫.(jiè)出轧.(yà)汩.汩如泉(gǔ)D.驰骋.(chěng)迂.回(yū)挟.而不服(x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驰骋推推搡搡震耳欲聋奋力抗争B.旋涡如丝如楼挟而不服汩汩如泉C.雾霭怒不可遏窟窟窍窍搏大宽厚D.番身钢板出轧浪沫横谥潺潺成溪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以往,真当另眼相看....。
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D.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5.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________。
A.一匹宽广的缎子B.一条咆哮的巨龙C.一锅正沸着的水D.一场无比喧嚣的盛宴6.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
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一 字词书写专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一字音、字形、书写专题及答案解析1.请把下面的句子书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工整、美观。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____)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énglóng(_____)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____)跃的铁的兽jǐ(____)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3.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án chán(______)(______)fú(______)水cuō(______)cuān duo(______)(______)zhào(______)着dàn(______)4.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 母亲便宽尉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____)(2)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______)(3)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幽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_____).(4) 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
(______)5.仔细辨别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⑴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______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托付嘱咐)(2)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______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观察觉察)(3) 最______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
(惹眼显眼)6.辨析形近字。
péng(______)勃船jí(_____)péng(______)车作yī(_____)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社戏》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课社戏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行辈(háng)絮叨(wēn)船橹(lǔ)撺掇(chuàn)B. 怠慢(dài)不惮(dàn)家眷(juàn)归省(shěng)C. 凫水(fú)旺相(xiāng)屹立(yì)潺潺(chan)D. 竹篙(gāo)晌午(shǎng)松懈(xiè)舀水(yǎo)【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D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絮”应读xù“,撺”应读cuān。
B项“省”应读xǐng。
C项“相”应读xi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怯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A项,“脑怒”应写作“恼怒”。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
行辈:辈分。
B.委实:实在。
弥散:向四外扩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模模糊糊。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答案】B【解析】A项“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C项“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D项“絮叨”:指来回地说。
4.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借代)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夸张)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立春过后,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piān)()然归来。
秋天,植物叶子簌.()簌地落下,各种昆虫销声逆迹了,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栽途的寒冬。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萌()②piān()③簌()(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
(1)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2)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3)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序被打乱了,按正确的语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③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④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⑤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
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2)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6.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
(1)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 )(2)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汉字、错别字》专题训练1.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青香,jiá( )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跃的铁的兽jǐ( )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xī(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á( )杂yǒng( )跃兽jǐ( ) 依xī( )(2)修改句中的错别字。
改成改成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米酒油mó( )木碳火,团团围定kàng( )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pàn( )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chuǎn( )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框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油mó( ) kàng( )上脑pàn( ) 气chuǎn( )(2)修改句中的错别字。
改成改成3.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山萌虽在,jǐn( )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琬之间痛彻心fēi( )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 ),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wěi wěi( )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ǐn( )书痛彻心fēi( ) 不xiè( ) wěi wěi( )道来(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成改成4.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xuàn( )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炼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 )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别透的品质,慰jiè( )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chéng ( )明。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uàn( ) 目jiǎo( )洁慰jiè( ) chéng ( )明(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5.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我在南孔的圣境里我住在南kē( )的梦境里盼着你和你黑白于局你在思鲁阁的yán( )下你驻足灯火通明的水亭心旷神yí( ) 光影斑bó( )古城楼圣泽的风吹进你的胸怀里在这里孺学仁爱大义历史苍桑悠悠衢州有礼衢州有礼(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án( ) yí( ) kē( ) bó(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6.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的雁群喧rǎng( )着发出yāo( )请。
不销几天,zhǎo( )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héng( )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喧rǎng( ) yāo( )请zhǎo( )泽héng( )量(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7.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青峰湖倒映着广mào( )的蓝天和锦延的青天,像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把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Iǎn( )入自己温暖的怀抱。
清风吹fú( )过来,轻轻揉皱湖水。
lián( )漪缓缓地,一波一波亲吻着岸边的岩石。
清澈透明的期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草珠上。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广mào( ) Iǎn( )入吹fú( ) lián( )漪(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8.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几条长长的曲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倒影。
偶有鱼儿漫不经心地游过,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闪shuò( )起无数耀眼的光斑,似有数不清的金鱼银鱼在欢téng( )蹦跃。
而大多数时候,湖面是幽静的,好像智者的黑móu( ),深suì( )而悠远;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无疑,青峰湖是美的,不娇不饰,不衿不伐;美得真实,美得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闪shuò( ) 欢téng( ) 黑móu( ) 深suì(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9.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武líng( )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照朝后叶,是一处mó(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诛,东南部以dié( )石为盛,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世外桃源”。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lín( )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 000平方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武líng( ) mó( )自dié( )石东lín(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10.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huò( )然开朗。
土地平kuàng( ),屋舍yǎn(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纤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tiáo( ),并怡然自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ò( )然平kuàng( ) yǎn( )然垂tiáo(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1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huáng( )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fá(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liè(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luò( )摇辍,参差披拂。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áng( )竹fá( )竹清liè( ) 蒙luò(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1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体的可能的zī( )态,而它的发现系从自然界shè( )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枝梅花,一条附有几片残叶的葡萄téng( ),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爪,麋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丛毛,白鹤的xiān( )细,山峰的连绵起伏,流云的舒卷,松枝的纠棱盘节,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型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
(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ī( )态shè( )取葡萄téng( ) xiān( )细(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13.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shì( )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
它的尖端quán( )曲而上绕,还点缀着蔬落的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chù( )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汇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jìng( )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派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修shì( ) quán( )曲接chù( ) jìng( )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14.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水城的四季各俱风情。
春天,徒骇河边新芽吐绿,橙清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东昌湖上红莲zhàn ( )放,挺拔的乔木yǎn( )映着似锦繁花;秋天,月明风清的夜晚,古老的铁塔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冬天,红装素guǒ( )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yùn( )育着丰收的希望。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àn ( )放yǎn( )映红装素guǒ( ) yùn( )育(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参考答案1. (1)夹踊脊稀(2)青清汽气2. (1)馍炕畔喘(2)碳炭框眶3. (1)锦扉屑娓娓(2)萌盟考烤4. (1)炫皎藉澄(2)记计炼练5. (1)檐怡柯驳(2)孺儒苍沧6. (1)嚷邀沼衡(2)徒徙销消7. (1)袤揽拂涟(2)锦绵珠株8. (1)烁腾眸邃(2)娇矫衿矜9. (1)陵摹叠临(2)诛株盛胜10. (1)豁旷俨髫(2)纤阡做作11. (1)篁伐冽络(2)佩珮辍缀12. (1)姿摄藤纤(2)节结型形13. (1)饰蜷触劲(2)蔬疏汇会14. (1)绽掩裹孕(2)俱具橙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