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2 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 Word版及答案

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卷1说明: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与汉字危机郭立场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划的汉字书写。
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
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应当承认,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
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
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
“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而太多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
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由习惯成依赖,由依赖成退让,最后是能“敲字”的决不“写字”。
及至万不得已情况下要用手写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写出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
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的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
2015届高三级部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2015届高三级部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2014.12.15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2 Word版及答案

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卷2说明: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宇宙的起源霍金詹姆•哈特尔和我发现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有一点像泡泡在沸腾的水中形成。
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
许多小泡泡出现,然后再消失。
这些对应于微小的宇宙,它们膨胀,但在仍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
它们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生命了,所以我们对它们没有多大兴趣。
然而,这些小泡泡中的一些会膨胀到一定的尺度,到那时就可以安全地逃避坍缩。
它们会继续以不断增长的速率膨胀,形成我们看到的泡泡。
它们对应于开始以不断增加的速率膨胀的宇宙。
这就是所谓的暴涨,正如每年的价格上涨一样。
通货膨胀的世界纪录应归一战以后的德国。
在18个月期间价格膨胀了一千万倍。
但是,它和早期宇宙中的暴涨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宇宙在比一秒还微小得多的时间内膨胀了十的30次方倍。
和通货膨胀不同,早期宇宙的暴涨是非常好的事情。
它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均匀的宇宙,正如我们观察到的。
然而,它不是完全均匀的。
在对历史求和中,稍微具有无规性的历史和完全均匀和规则历史的概率几乎相同。
因此,理论预言早期宇宙很可能是稍微不均匀的。
这些无规性在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背景强度上引起小的变化。
利用MAP(微波各向异性)卫星已经观察到微波背景,发现了和预言完全一致的变化。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2

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考试语文卷 2说明: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神话的理性王宪昭有不少神话读者和研究者认为,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创造,是人们通过幻想或想象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事实上,如果过分强调其中的“幻想”或“不自觉”因素,就会忽略神话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因为神话的本质并不像今天有些人所说的,只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人类孩童时期所发生的“童话”,相反,在神话荒诞叙事的面纱下却是一种对人类本身自觉的“理性”思考。
大量的神话正是凭借这种理性,才在历史的长河中世代传承并积淀下来,有的成为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有的则转化为特定的群体信仰。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神话中对世界物象的解释存在大量的杜撰,但就思维本身而言,神话在许多因果关系的推论方面具有合理性。
一方面,神话在阐释“人类起源”时,应避免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循环,树立神话有先验性的权威地位,这要求必须设立一个毁灭原有人类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当人类清楚的认识到婚配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后,就不能避开人类产生与婚配的关系。
于是设定世界上原来曾出现过神创造的人或自然存在的人,因为洪水暴发,只剩下一对兄妹或极少的“人种”,通过婚姻传续人类的情节与人们的现世结合起来。
这样通过二次创造人类,把“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巧妙结合起来,其中又会加入大量有关道德、禁忌的因素。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 Word版含答案

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卷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揭开“翻脸不认人”的面纱不少人在见过别人一面后,下次再见面又不认识了,这种现象尤以知识分子居多。
为什们会出现“翻脸不认人”的现象呢?法国研究人员发现,面部识别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性,阅读能力强的人往往面部识别能力弱。
为什么知识分子面部识别能力弱?以往大多是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加以研究。
直到最近,法国研究人员才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发现一种比较科学的解释。
研究人员斯达尼斯拉斯•德哈恩等人通过磁共振扫描仪和电极帽扫描若干志愿者的大脑,结果发现识别面部和阅读都会用到同一脑部区域,而且两者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也就是说,阅读能力强的人面部识别能力相对弱一些,反之亦然。
为了测试上述假说,研究人员与其同事对3组人员的大脑进行扫描,包括10名不识字的人,22名于成人阶段方学习阅读的人,31名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阅读的人。
扫描结果表明,脑部与阅读有关的区域位置是视觉字形区,此区域连结声音与书写符号,在阅读时受刺激而变得活跃。
在阅读时,阅读能力较佳者此区域更为活跃;当受测者倾听句子时,视觉字形区显示相同的反应。
但是,当研究人员对受测者显示面孔照片时,能阅读者的视觉字形区活跃程度低于不识字的人。
因此,研究人员猜测,至少在脑部字形区,阅读能力与面部识别能力相互竞争。
研究人员德哈恩等人表示,面部识别能力的损失与其阅读能力成正比。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5年高二年级12月月考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5年高二年级12月月考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只能选其中一个选文),其他题为必考题。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甲必做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
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
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
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
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
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
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
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
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
《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
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
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
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
2015高三语文十二月全国大联考试题(含答案)

2015高三语文十二月全国大联考试题(含答案)启慧•全国大联考十二月联考试卷 2016届高三语文试卷时间 :12月7日下午14:30―17:0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指归的“至善”。
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
面对宋人山水,可游可居、可静心畅神,坐游万里、精骛八极,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以为天下正。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中国画就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不表现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
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
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无所谓消极积极。
“逸、神、妙、能”四格,逸之外其余三格没有原则的界限。
如果要分的话,每个品种还分上中下呢,这需要是同时代的人才好比较。
画论品评申多有点评,我不研究画史,故对“典型的代表人物”无大兴趣。
孔子说“君子不器”,大约是指对“术”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
学生请教种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
中国画中“道”的部分千栽不移,而“术”的部分代代有变,这应验了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
变是自然的变,而不是刻意的变。
形而上的认知,是历代中国画论提炼出来的共同部分。
其中我们所谓的“逸”是宋之后,贯穿中国画精神的一个核心命题。
如果仅仅把“逸”看作是“文人画”的产物,这认识是狭隘的。
“逸”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
“逸”关乎才情,更关乎修为和境界。
关于“逸”的历代论述很多,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不象――不愿拘泥于物象,“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高考备考资料_贵州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整理精校版)

贵州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贵州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顺市平坝县集圣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考试语文卷2说明: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神话的理性王宪昭有不少神话读者和研究者认为,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创造,是人们通过幻想或想象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事实上,如果过分强调其中的“幻想”或“不自觉”因素,就会忽略神话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因为神话的本质并不像今天有些人所说的,只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人类孩童时期所发生的“童话”,相反,在神话荒诞叙事的面纱下却是一种对人类本身自觉的“理性”思考。
大量的神话正是凭借这种理性,才在历史的长河中世代传承并积淀下来,有的成为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有的则转化为特定的群体信仰。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神话中对世界物象的解释存在大量的杜撰,但就思维本身而言,神话在许多因果关系的推论方面具有合理性。
一方面,神话在阐释“人类起源”时,应避免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循环,树立神话有先验性的权威地位,这要求必须设立一个毁灭原有人类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当人类清楚的认识到婚配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后,就不能避开人类产生与婚配的关系。
于是设定世界上原来曾出现过神创造的人或自然存在的人,因为洪水暴发,只剩下一对兄妹或极少的“人种”,通过婚姻传续人类的情节与人们的现世结合起来。
这样通过二次创造人类,把“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巧妙结合起来,其中又会加入大量有关道德、禁忌的因素。
这样,人类的产生既有了无懈可击的“源”,也有了顺理成章的“流”;既有无需验证的历史依据,又有能够接受的现实基础,使原来难以解决的两难推理得以妥善解决。
这也许正是神话之所以被人们视为神圣叙事的原因之一。
神话的意义还在于它是带有先验性质的寓意或象征。
神话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动态发展的复杂文化现象。
但它绝不是人类一种休闲式的创作,而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化成果。
就神话的本质而言,它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可能不是真理或规律,但却能成为一种寓意或象征。
神话所阐释的内容源于人们对日常经验的感官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认识是回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一种设想,而这些设想不可能且不需要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因为神话流传的前提是人们首先要无条件的信服,就好像神话中的“天帝”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去证明。
但这并不是说,神话完全是人类童年时期做梦的结果,或者说是人类靠想象或幻想制造出的痴人梦语。
相反,神话是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最好最直接的文化载体。
毋庸置疑,在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
诸如神话中对人类生存规则的阐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对人类敬畏之心的渲染,对人类和谐环境的期盼,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视为符合人类发展的理念。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有关神话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大量的神话之所以能世代传承并积淀下来,凭借的是其对人类本身的自觉的“理性”思考。
B、“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是神话中关于人类的产生的“源”和“流”的关系的解释。
C、神话是回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一种设想,它所阐释的内容源于人们对日常经验的感官认识。
D、作为人类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文化载体,神话中蕴含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
2、下列对神话的理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现象,是人类靠想象或幻想制造出来的。
B、神话在阐释“人类起源”时,既有无需验证的历史依据,又有能够接受的现实基础。
C、神话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
D、神话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化成果。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神话的叙事表面上是荒诞的,但其本质却是对人类本身一种自觉的“理性”思考。
B、神话对“人类起源”的阐释,就气思维本身而言,具有因果关系推论方面的合理性。
C、从本质上来说,神话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并非真理或规律,但却能成为一种寓意或象征。
D、无条件地信服是神话流传的前提,但这与神话的“理性”并不矛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谏成帝营陵寝疏【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夫!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②焉,遂薄葬,不起山坟.《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
十有余年,越人发之。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成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葬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碑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③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葬,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堵塞空隙。
②寤:同“悟”,明白。
③愍:同“悯”,怜惜。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外被相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5.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A.棺椁之作,自黄帝始下锢三泉,上崇三坟B. 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C.以北山石为椁积土为山,发民坟墓D.始营初陵,其制约小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
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
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⑵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⑶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叫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
②楚客,指屈原。
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皇树,即橘树。
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
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8、简要分析诗歌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尾联中“坐待成林日”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做)⑴“秋”,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
例如《诗经》中“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烟光凝而暮山紫”;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等,都是咏秋的名句。
⑵宋代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下了“,”的名句,用来说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
杜甫有过“为人性癖耽佳句,”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佩。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对偶兼比喻句是“,”。
乙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题。
报复【法】雨果•克里兹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此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的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