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文体特征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的特点整理

儿童文学的特点整理

儿童文学的特点整理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洁明了
儿童文学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以便儿童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

作品中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复杂和晦涩的内容,使得儿童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

2. 教育性和启发性
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为娱乐而创作的,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启发性。

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儿童文学可以传递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引发情感共鸣
儿童文学通常会触及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表达儿童常常遇到的情感经历和困扰,让儿童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和理解自己的情感。

4. 激发想象力
儿童文学鼓励儿童的想象力发展。

作品中常常出现奇幻世界、神奇故事和各种有趣的角色,激发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开拓思维和发展创造力。

5. 平等和尊重
儿童文学倡导平等和尊重。

作品中会尊重儿童的独特性,不论性别、种族、身体差异或背景,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儿童文学通过以上特点,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教育和启迪的阅读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故事的文体特征

儿童故事的文体特征

儿童故事的文体特征
儿童故事的文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简洁明确:儿童故事通常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语句简单易懂,文字流畅。

2. 幻想性:儿童故事常常包含一些幻想元素,如奇妙的事件、神奇的人物等,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3. 情感表达:儿童故事常常通过情感表达引起儿童的共鸣,如友谊、家庭关系、勇敢等主题。

4. 寓意性:儿童故事往往包含一定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通过故事情节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5. 重复性:儿童故事往往通过重复的叙述方式来加强故事的记忆性和教育效果。

6. 教育性:儿童故事一般都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可以帮助儿童学习道德、价值观念、社会规则等。

7. 图文结合:儿童故事常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通过插图来增强故事的可视化效果,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儿童故事的文体特征是简洁明了、幻想性强、情感表达丰富、寓意教育性强,同时注重重复和图文结合等方面。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特点:意外性的创作技巧,既要意料之外,又要情理 之中的故事效果
例子:伊索寓言《驴子和骡子》
有一个赶车的,赶着一头驴子和一头骡子动身出门去了。驴子和骡 子都驮着重东西。驴子起初在平地上还能稳稳当当地走;可是到了一座大 山脚下,要走上陡坡,就觉得有点儿受不了了。他要求骡子代他担负一 小部分,好让他把大部分东西驮到家里。可是骡子不答应。不久,他们 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驴子驮得筋疲力尽,一交摔倒,登时就死了。赶 大车的无法可想,只好把原来归驴子驮的东西都加在骡子身上,连剥下 来的一张驴皮也放了上去。骡子驮着这么多的东西,一边叹气一边对自 己说:“唉,真是活该!当初驴子要我帮他一点儿忙,要是我答应了,了。”
机器人。恰恰因为有心,阿童木便在一些人的排斥中帮助并 拯救着人类。他坚信着人类与机器人能成为朋友,即使自己 身为机器人也相信着人类。
三、情节推进的动态美
鉴于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作家在创作时往往以 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起伏变化的故事情节吸引儿 童。 例如:葛翠琳《野葡萄》
三次波折、三次遇险、三次考验
(三)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 、 曲折性 儿童文学作品以完整、连贯、生动、曲折的故事来抓住儿
童读者的。 ☺完整性指故事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转化
的全部过程 。 ☺连贯性即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情节的推进一环扣一环,波
波相连。
☺生动性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 特点而达到的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小猴吃瓜果》
而能够引人入胜。
传奇性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偶然、巧合、夸张乃 至 超常的形式来促成情节变化,从而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情 理 之中,又出意料之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奇异的巧克力工厂》 以大胆的想像、高度的夸 张、营构离奇曲折的故事和 奇特的人物、事件,创造富 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 强化传奇的手段: 偶然、巧合、夸张、幻想等

第三讲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三讲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三讲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与成人文学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儿童文学的几个主要特点:1.内容简单明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一般较简单易懂,避免复杂的情节和深奥的思想,以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

它通常以故事和情节为主线,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儿童传递信息。

2.主题积极向上:儿童文学中的主题往往是积极向上的,鼓励儿童学习、成长和面对困难。

它强调友爱、勇敢、诚实、正义等美德,教育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3.言简意赅:儿童文学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文字和句子。

它通常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句式简短,以便儿童能够理解和阅读。

4.情感丰富多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

它可以给儿童带来欢乐和悲伤,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不同情感的描述和描绘,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情感和认知自己的感受。

5.形式多样化:儿童文学的形式非常多样,包括童话、诗歌、故事、寓言、儿歌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和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6.人物形象鲜明: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鲜明生动的,富有个性特点。

这些形象化的角色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物,尤其是一些正面的榜样人物,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模仿欲望。

7.图文结合: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插图来丰富和补充文字内容。

这种形式能够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

总而言之,儿童文学以其简单明了的内容、积极向上的主题、简洁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多样化的形式、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世界,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成长和教育。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
文 体 特 征
一、儿童文学的题材
题材是指作家从客观现实生活中 选择出来,经过集中、提炼和虚 构而成为文学作品的材料的一组 生活现象,即作品中所描绘的具 体事物。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 与处理主要受三方面制约:一是 作者自己的生活实践;二是作者 的世界观和儿童文学观;三是儿 童文学读者的审美情趣。第三方 面是构成儿童文学创作题材特殊 性的基本因素。
情节的集中性
单纯性原则强调作 品线索的不枝不蔓, 而集中性原则强调 的是作品线索串起 的每一细节的生动 与丰满,使情节单 纯而丰富。
木偶奇遇记
四、儿童文学的结构
完整性原则: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不管篇幅长短, 都要求有头有尾,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整体,这是 结构上最基本的原则。 一方面,他们不能接受那种没有尾巴的作品,因 为这意味着作品尚未结束;而没有结束的作品, 会使他们如同面对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样疑惑 不解。 另一方面,结构的完整性还与结局的圆满性息息 相关,原因在于,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世界,他 们习惯用一种肯定的心绪看待周围环境,并作出 积极的评价。
儿童文学题材的广阔性
“孩子是令人信服的,他常常想 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 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 空,他想潜入蚁穴……” ——鲁迅 除了暴力和性,儿童文学在题 材的选择上非常自由。
“是的,写给儿童看的作品也 好,写给成人看的作品也好, 都毫不例外地要使作品适应 他们的理解力,这是从事文 学创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 题。” (别林斯基)
从题材的选择看,以写儿童生活为主; 从题材的处理看,要以儿童能够理解为前提。
二、儿童文学的主题
从主题的表达基调看, 具有积极、明朗、健 康、蓬勃向上的特点。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 善总是战胜恶,美总 是战胜丑。儿童文学 的主题与悲观主义无 缘。

儿童文学 文本特质

儿童文学  文本特质
例:《海的女儿》——童话
《金色花》——散文
《不知道和小问号》——诗
例:《夜莺》
《“下次开船”港》
(四)、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
每一个儿童都有渴望故事的需求,希望从自己的阅
读读出故事是来故事是儿童阅读的共同心理,而“故事”
是需要叙述的,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现着明显的
叙述功能,这种叙述性体现在儿童文学不同的体裁中。
(三)寓言用故事性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载思想
例: 《以叶障目》
*语言特点
形象性 简洁性 音乐性 叙述性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语言的形象化性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 帮助儿童调动自身经验去体会、感悟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 引导儿童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例:安徒生《海的女儿》对海的湛蓝与深广形象化描绘。
◆ 鲜明的色彩感 。例:《海的女儿》《插秧》
(二)、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
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生动,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丰富多样而又明白简洁。 例:《阳光》
(三)、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儿歌、儿童诗以不同的节奏、韵律构成音乐性。短促有力的节奏造成明朗向上的音乐感。缓慢稳静的节奏造成平缓的音乐感。儿童散文、童话、儿童小说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传奇性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偶然、巧合、夸张乃至超常的形式来促成情节变化,从而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奇异的巧克力工厂》
以大胆的想像、高度的夸张、营构离奇曲折的故事和 奇特的人物、事件,创造富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
传奇性是艺术虚构的独特表现: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中国的儿童文学是源于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把儿童文化理念和精神价值观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孩子们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已发展成形式,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广泛的新思潮、新主张和新要求,建立了儿童文学的一种新文化思潮,形成了一批书籍,书籍被称为“革命文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的发展加速,新的文学形式层出不穷,新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形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时期。

以林徽因、朱自清、鲁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潮深深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而以“西部文学”为代表的现代文艺思潮也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

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形式文体多变、种类林立,但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特征,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童言童语,或者说是“童真”的文体。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儿童文学文体上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以童言童语和“童真”表达出他们的心情和思想,给孩子们一种童真而又高屋建瓴的深刻感受。

二是生动形象的主题。

中国的儿童文学的主题往往是生动的,特别是动物、小动物、精灵或是神话故事。

这种文体反映出儿童本能的好奇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规范。

三是时代性素材的强调。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儿童文学也开始发展出以自身时代性为特色的文学作品。

反映目前社会风貌以及时代精神,提出现代思想要求,如反映中国特色、宗教信仰以及各种文化传承等,以适应孩子们的发展需要。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合时代精神,满足了孩子们的发展需要。

有志者事竟成,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仍在持续,希望孩子们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滋养与动力,培养起开拓精神,追求美好人生!。

第四章儿童文学文本特征

第四章儿童文学文本特征

第四章儿童文学文本特征第四章文本特征第一节故事性一、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二、故事性的构成:●“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故事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如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故事元是“张嘎子参加八路打日本鬼子”,与人物活动发生直接关系,并串联起故事情节的特定生活物件,就成为故事情节展开的“矛盾体现物”,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

●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偶然、巧合、夸张乃至超长的形式来促成情节变化,从而使故事的情节即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和曲折性,完整性是故事情节的重要特征,指故事要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转化的全部过程。

连贯性即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无松散拖沓。

生动性主要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特点而达到的令人难忘、引人入胜的效果。

曲折性要求注意情节的起伏、悬念的设置,采用“圆满—缺陷—补救”的技巧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悬念是叙事型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有的创作技巧,是作家在情节发展中所铺设的悬而待解的疑端。

气氛控制是叙事性文学的常用技巧,指作者对作品所展示的具体环境及其所给予人物和故事发展之影响的艺术把握或表现。

●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创作之时会更理性地使用通俗直观的富有动作性、对话性和表情性的“儿童文学口语”去进行的艺术的表现,也称之为“故事语言”。

●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1“纵列式结构”也称“顺叙法”,以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分为按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按某一人物经历变化的自然进程;按某一事物的来源或产生的自然进程三种程式,有利于满足儿童读者希望从头到尾,有声有色地阅读故事前因后果的愿望,有利于丰富故事的可传性因子。

——德国鲍圭埃特《一封信》2“横列式结构”是按空间顺序将若干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并列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