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类及其他类中药

合集下载

中药(果实种子、花类、藤木类、树脂类、金石类、加工类)功效汇总

中药(果实种子、花类、藤木类、树脂类、金石类、加工类)功效汇总
葶苈子
下气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
苍耳子
散风,止痛,祛湿,杀虫。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
青箱子
祛风热,清肝火。治目赤肿痛,障翳,高血压,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瞳子散大者忌服)
苏子
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石莲子
健脾止泻。用于慢性痢疾,食欲不振。
莲子
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覆盆子
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溺,虚劳,目暗。(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楮实子
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砂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鸦胆子
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赘疣,鸡眼。(脾胃虚弱,呕吐者忌服,孕妇和小儿慎用)
榧子
杀虫,消积,润燥。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
金樱子
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有实火、邪热者忌服)
莳萝子
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气阴不足及有火者不宜)
中药(果实种子、花类、藤木类、树脂类、金石类、加工类)功效汇总
果实种子类
中药功效
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11藻菌、地衣、树脂及其他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11藻菌、地衣、树脂及其他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Lll藻菌、地衣、树脂及其他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海藻、冬虫夏草、灵芝、茯苓、苏合香、血竭、五倍子等19种藻菌、地衣、树脂及其他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冬虫夏草、茯苓、灵芝、猪苓、五倍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藻菌、树脂及其他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海藻、马勃、松萝、苏合香、乳香、没药、阿魏、安息香、血竭、海金沙、琥珀、青黛、儿茶、冰片、芦荟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1)性状鉴定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药用标准或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的品种、纯度鉴定或粗略地估计其品质的优劣。

藻类、菌类和地衣类中药重点观察供试品的药用部位、形状、颜色等特征,并通过与基原鉴定结合的方法和植物分类学技术,确定其鉴别特征;树脂类中药重点观察供试品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等特征,并通过与理化鉴定鉴定结合的方法分析其化学组成,确定其药用部位和鉴别特征;其他类中药重点观察供试品的药用部位,根据来源不同结合性状鉴别要点,确定其鉴别特征。

通过对单味药性状特征的系统观察和描述,确定其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显微鉴定原理同前。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同前。

2)材料原植物蜡叶或液浸标本:海藻,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猪苓,马勃,松萝。

药材标本:海藻,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猪苓,马勃,松萝,苏合香,乳香,没药,阿魏,安息香,血竭,海金沙,琥珀,青黛,儿茶,五倍子,冰片,芦荟。

横切面永久制片:冬虫夏草子实体,五倍子。

粉末:茯苓,灵芝,猪苓,五倍子。

(2)试剂5%氢氯化钾溶液,余同前。

操作步骤(1)性状鉴定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颜色等确定其来源,然后分别按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描述。

(2)显微鉴定1)组织特征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观察。

冬虫夏草子实体横切片:观察和描述子囊壳的形状及排列状态、子囊及子囊抱子形态等特征。

(中药鉴定学)树脂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树脂类中药

方兒茶
形狀 表面
質地 斷面
氣味
方塊或不規則 棕褐或黑褐色,光滑 而稍有光澤 質硬,易碎 不整齊,多具光澤, 有細孔 無臭,味苦、澀,略 回甜,遇潮有粘性
方塊狀,各邊均凹縮 棕色至黑褐色,平 坦,多無光澤 質堅實或較鬆脆 淺棕紅色
無臭,味苦、澀
冰片 一、來源:
艾片(左旋龍腦) ——菊科艾納香的葉提取的結晶 機片(合成龍腦、人工冰片)
加工: 夏、秋採收莖葉,置缸內,
清水浸2-3天,至葉爛、莖脫 皮時撈去枝葉;每10斤葉約 加入石灰1斤,充分攪拌; 至浸液成紫紅色時,撈取液 面泡沫,曬乾。
馬藍
二、性狀: 1.深藍色細粉或為多孔性糰粒(手撚即成粉); 2.體輕,易飛揚; 3.有草腥氣,味淡; 4.火試,有紫紅煙霧, 時間長者佳; 5.水試,水不得染成深 藍色,若沉入水中,雜 質多。
化,呈黃綠色。
塊狀 劍葉龍血樹血竭
第十四章 其他類中藥 (一)加工品——以植物某部分或某些製品為原 料,加工而成。
如:冰片、蘆薈、青黛
蘆薈
青黛
(二)孢子類 (三)蟲癭、病理產物類
海金沙 (孢子)
五倍子 (蟲癭)
天竺黃 (病理產物)
海金沙
一、來源 海金沙科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二、性狀
1.粉末狀,黃棕或淡棕色, 2.質輕,撚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 3.氣微,味淡。 4.水試:浮於水面,加熱 漸下沉; 5.撒於火焰上,產生爆鳴 聲和閃光,無灰渣殘留。
注意:貯藏應注意防火
三、顯微
1.孢子:四面體或三角狀圓錐形,外壁具瘤狀紋理
頂面觀三面錐形,可見三叉狀裂隙;
側面觀類三角形;底面觀類圓形。

2.非腺毛:有時可見。

树脂类中药材 -回复

树脂类中药材 -回复

树脂类中药材-回复什么是树脂类中药材,它们有哪些常见的种类和用途。

树脂类中药是指从树木中提取得到的一类中草药材,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树脂类中药材通常被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带您了解树脂类中药材的种类、用途以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树脂类中药材中的一种常见种类,即松香。

松香是从松树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树脂类草药,它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润燥止咳、化痰止痛等特性。

松香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常见的使用方式包括外用、内服和熏蒸等。

外用的松香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疖、瘰疬以及一些皮肤病;内服的松香可以用于改善胃肠功能,治疗脾胃虚寒等病症;熏蒸的松香则可以用于祛风散寒,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

第二种树脂类中药材是没药。

没药又名乌木脂,是从没药树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树脂类草药。

没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瘀生肌的功效,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没药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等;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湿疹、瘰疬等病症。

此外,没药还可以作为饮食调味品和香精的添加剂,赋予食物独特的香味。

第三种树脂类中药材是乳香。

乳香是从乳香树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树脂类草药。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散瘀止痛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疮疡、瘀血瘀阻型疼痛等病症。

乳香还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常用于中药方剂、护肤品以及香料行业。

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药理作用,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功效。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树脂类中药材,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树脂类中药,如檀香、朱砂等。

檀香具有舒肝熄风、祛痰止咳、镇静安神等作用,常用于中医药治疗肝风内动、癔病、痰嗽等症状。

朱砂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脏病等。

这些树脂类中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树脂类中药材是一类重要的中草药材,其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松香、没药、乳香、檀香、朱砂等。

树脂类中药材 -回复

树脂类中药材 -回复

树脂类中药材-回复什么是树脂类中药材?树脂类中药材是指从植物体内提取的树脂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并可用于药用或其他用途。

树脂是植物通过特殊的细胞分泌,经氧化、聚合等化学反应形成的某种具有粘稠性质的物质。

树脂类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广泛应用,并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理作用。

树脂类中药材的种类多样,包括没药、乳香、安息香、松香等。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挥发性和香气特点,经常被用作香料、焚香以及熏香等用途,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没药。

没药是由龙脑、良骨、麝香三种树脂组成,是一种常见的树脂类中药材。

没药性温、味辛苦,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疾病。

此外,没药还可以开窍醒神,被用于心悸失眠等症状的治疗。

松香是另一种常见的树脂类中药材。

松香是松树受损后分泌的树脂,具有行气宽胸、祛湿化痰的功效。

根据不同的药用需求,松香可以研磨成粉末用于外敷,也可以制成熏剂用于腰腿酸疼、感冒咳嗽等症状的治疗。

安息香是一种香味浓郁、色泽黄红的树脂类中药材。

安息香性温、味苦,具有舒肝理气、活血祛瘀的功效。

在中药领域,安息香常用于治疗痛经、胸痹心痛等症状,同时也被广泛用于香料、香水等方面。

乳香是一种香味独特的树脂类中药材,产自乳香树。

乳香是通过乳香树受刺激后分泌的树脂,具有舒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中药学中,乳香常用于治疗痰饮、瘕块、疮疡等症状,并可以外敷于伤口上起到消炎、止血的作用。

树脂类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中草药材。

树脂类中药材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材进行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调节药性。

此外,树脂类中药材还可以用于制作精油、香料等方面,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行业。

总结起来,树脂类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中药材类别,拥有丰富的品种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树脂类中药材的功效和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在中医药学和其他领域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

2010年执业中药师部分中药别名—树脂类

2010年执业中药师部分中药别名—树脂类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等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处方别名:乳香、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滴香、滴乳、滴乳香、塌香、尔香、乳塌、乳珠、乳头香、金银香、杜鲁香、拙贝罗香、熏陆香、制乳香安息香: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的树脂。

考试资料网处方别名:安息香、安悉香、辟邪、命门录事白胶香: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路路通)的树脂。

处方别名:白胶、枫脂、胶香、枫香脂、白胶香龙涎香: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

处方别名:龙涎、龙涎香松香:为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同属植物树干中提取的树脂。

处方别名:松枋、松脂、松胶、松膏、松香、松肪、黄香、松脂香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干及心材煎液浓缩品。

处方别名:儿茶、孩儿茶、儿茶膏、黑儿茶、铁儿茶、珠儿茶、棕儿茶、新儿茶、西谢、老儿茶、方儿茶、乌爹泥、乌丁泥、乌叠泥、紫草茸:为蚧蛟科昆虫紫胶虫分泌的胶质。

处方别名:紫胶、紫矿、虫胶、紫草茸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多种芦荟叶的汁液浓缩物。

处方别名:芦荟、真芦荟、卢会、奴会、讷会、象胆、龙角、劳伟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的秆内分泌物。

处方别名:竺黄、竹膏、竹糖、天竺黄、天竹黄、竹黄精、空個玄干漆: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

处方别名:干漆、漆底、漆脚、漆渣、生干漆、炒干漆、干漆炭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处方别名:血竭、血结、血力花、麒麟血、麒麟竭、朱血竭、血竭花、骐驎竭、海蜡、海脂石代用品:为龙舌兰科植物剑叶龙血树、长花龙血树木材中的树脂。

习称龙血竭阿魏:为伞形科植物多种阿魏的树脂。

处方别名:阿魏、阿虞、阿为、薰集、哈菖呢、五彩荟、哈昔泥、彩魏、彩阿咪、魏去疾、臭阿魏、炒阿魏、制阿魏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处方别名:没药、末药、密儿拉、克香、黑香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干渗出的胶质树脂。

处方别名:藤黄、玉黄、月黄、海藤、制藤黄。

藻、菌、树脂、其他类中药

藻、菌、树脂、其他类中药

抗肿瘤作用
海藻、昆布等藻类中药提 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 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应用 于肿瘤治疗。
降血压作用
某些藻类中药如海带、裙 带菜等含有褐藻氨酸,具 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高 血压的辅助治疗。
降血脂作用
藻类中药中富含不饱和脂 肪酸、膳食纤维等成分, 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预 防心血管疾病。
藻类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藻、菌、树脂、其他类中药
目录
• 藻类中药 • 菌类中药 • 树脂类中药 • 其他类中药 • 中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用药
01 藻类中药
藻类中药概述
藻类是一类低等植物,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藻类中药在中医临床 应用中历史悠久,对 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疗 效。
藻类中药以海洋藻类 为主,具有多种生物 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
常见藻类中药及其功效
01
02
03
海藻
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之功效,用于治疗瘿瘤、 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 肿等。
昆布
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 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瘿 瘤、瘰疬、睾丸肿痛、痰 饮水肿等。
紫菜
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 之功效,多用于治疗瘿瘤、 瘰疬、水肿、脚气等。
藻类中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采集时间
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采集,此时 藻类生长旺盛,品质较佳。
采集方法
加工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采集的藻类清洗干净后晒干或烘干,然 后进行粉碎或切段等加工处理。加工过程 中应注意保持干燥,避免发霉变质。
采集新鲜或晒干的藻类植物,去除杂 质和泥沙。
02 菌类中药
菌类中药概述
菌类中药是指一类具有药用价 值的真菌,包括灵芝、茯苓、 猪苓、雷丸等。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树脂类中药:1.乳香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乳香的主要鉴别特征是A.呈小形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小块,表面淡黄色B.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C.气微芳香,味微苦,微有香辣感D.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E.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黄棕色乳状液『正确答案』ACD2.血竭往年考题多项选择题1.进口血竭的主要鉴别特征有A.外色黑似铁B.研粉红似血C.在热水中软化D.不溶于乙醚E.火燃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64/72『正确答案』ABCE其他类中药:1.青黛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取药材少量,火烧时有紫红色烟雾发生。

它是A.青黛B.松花粉C.蒲黄D.海金沙E.没药『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1.青黛的鉴别特征有A.极细的深蓝色粉末B.质轻,能浮于水面C.味极苦D.火烧产生紫红色烟雾E.粉末滴加硝酸,立即产生气泡,并显棕红色或黄棕色『正确答案』ABDE2.冰片(合成龙脑)往年考题配伍选择题A.产生紫红色烟雾B.冒烟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C.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D.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E.熔融成紫红色液体,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1.血竭用火点燃『正确答案』B2.海金沙置火中燃烧『正确答案』C3.青黛用微火灼烧『正确答案』A4.雄黄燃烧时『正确答案』E5.冰片(合成龙脑)用火点燃『正确答案』D3.五倍子往年考题:1.五倍子的加工方法为A.晒干B.阴干C.烘干D.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外表面变成灰色再干燥E.低温干燥『正确答案』D九、动物类药材备考要点及易错点;部分强化练习题。

有关药用部位的总结。

来源的掌握程度。

1.地龙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广地龙的原动物是A.参环毛蚓B.通俗环毛蚓C.威廉环毛蚓D.栉盲环毛蚓E.缟蚯蚓『正确答案』A2.珍珠往年考题多项选择题1.主含碳酸钙的中药材有A.石决明B.全蝎C.珍珠D.蛤蚧E.牡蛎『正确答案』ACE2.珍珠的鉴别特征和主成分是A.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B.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具特有的彩色光泽C.磨片置显微镜下可见粗细两类同心环状层纹D.置紫外光灯下显暗棕色E.主含碳酸钙『正确答案』ABCE3.海螵蛸往年考题配伍选择题A.卵鞘B.贝壳C.内壳D.雌虫干燥体E.背甲66/721.海螵硝的入药部位是『正确答案』C2.桑螵硝的入药部位是『正确答案』A3.鳖甲的入药部位是『正确答案』E4.牡蛎的入药部位是『正确答案』B5.土鳖虫的入药部位是『正确答案』D4.斑蝥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斑蝥具抗癌作用的成分是A.蚁酸B.树脂C.色素D.斑蝥素E.脂肪油『正确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斑蝥的性状特征A.呈长圆形B.头及口器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和触角各1对C.背部有黑色革质鞘翅1对,具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D.胸腹部乌黑色,腹部呈环节状E.胸部有足4对『正确答案』E5.蛤蚧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蛤蚧的性状特征A.头略呈三角形B.吻鳞切鼻孔C.背部有黄白色、灰绿色或砖红色斑点D.尾长与体长近相等E.四足均有5趾,趾底面有吸盘『正确答案』B6.金钱白花蛇往年考题多项选择题1.金钱白花蛇的性状特征有A.背部有48个以上白色环纹,黑白相间B.尾细常纳入口中C.脊棱鳞片较大,呈六角形67/72D.背鳞稀疏,通身10行E.尾部鳞片单行『正确答案』ABCE7.麝香往年考题多项选择题1、以动物的分泌物入药的中药材有A.牛黄B.麝香C.海螵硝D.蝉蜕E.蟾酥『正确答案』BE8.鹿茸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具有两个侧枝的花鹿茸习称A.单门B.二杠茸C.莲花D.三岔茸E.四岔茸『正确答案』D9.牛黄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药材表面有“乌金衣”;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同心层纹者是A.金胆B墨胆C.菜花胆D.蛋黄E.管黄『正确答案』D配伍选择题A.乌金衣B.剑脊C.方胜纹E.当门子1.羚羊角药材具有『正确答案』D2.蕲蛇药材具有68/72『正确答案』C3.麝香仁药材具有『正确答案』E4.牛黄药材有的具有『正确答案』A5.乌梢蛇药材具有『正确答案』BA.胆汁酸B.胆色素C.强心甾体化合物D.大分子环酮类化合物E.毒性蛋白6.蟾酥主含『正确答案』C7.全蝎主含『正确答案』E『正确答案』B9.麝香主含『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1.牛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是A.卵形、类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B.表面红黄色或棕黄色C.体重,质坚实,不易破碎D.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E.药材少量,用清水调和,能“挂甲”『正确答案』ABDE10.羚羊角往年考题最佳选择题1.羚羊角不含A.角蛋白B.脑素C.磷酸钙D.磷脂类E.不溶性无机盐『正确答案』B69/72配伍选择题A.芫青科B.牛科C.鹿科D.蝰科E.壁虎科1.羚羊角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B2.麝香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C3.蛤蚧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E4.斑蝥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A5.蕲蛇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D十一、矿物类药材备考要点及易错点;部分强化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挥发油为黄色或黄绿色浓稠液体,具 有特殊气味,暴露在空气中易树脂化,油 中含丁香油酚、间苯甲基酚(m-cresol)、 枯茗醛(cuminaldehyde)、桂皮醛、甲酸酯、 乙酸酯等。 树胶类似阿拉伯树胶,水解后的阿拉 伯糖,木糖,半乳糖等。
【理化鉴别】

① 取本品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粉末 遇硝酸呈紫色。 ② 取粉末0.1g,加细砂0.5g,研匀置试管中, 加乙醚振摇提取,将提取液置蒸发皿中,待乙醚 挥散后,残留一层薄膜,用溴或发烟硝酸蒸气接 触皿底残渣,即显紫红色。(检查挥发油,伪品 无此反应)。 ③ 取粉末少许,加新配置的香草醛盐酸试 液数滴,挥发油含量高者立即显紫红色,挥发油 含量低者,则初显黄色,渐渐变成紫红色。

(3)树脂酸(resin esters) 是树脂醇或鞣 醇与树脂酸或芳香酸如桂皮酸、苯甲酸、 水杨酸、阿魏酸等化合而成的酯。芳香酸 在树脂中亦有游离存在的,这些存在与树 脂中的芳香酸,通称为香脂酸,它们多数 是香树脂中的主要成分,有能与氢氧化钾 的醇溶液共煮则皂化的性质,常是代表树 脂生理活性的成分。

(1)树脂酸(resin acids) 是属于大分子 量、构造复杂的不挥发性成分,常具有1个 或几个羟基及羧基,能溶于碱性溶液形成 肥皂样的乳液,它们大多游离存在,如松 香中含有90%以上的树脂酸(松香酸),是 二萜烯的酸类,乳香中含有大量乳香酸, 是三萜烯酸类。过去树脂酸是制造肥皂、 油漆工业的重要原料。

4)树脂烃(resenes) 是一类化学性质比 较稳定,不溶于碱、不被水解和氧化或导 电的物质,它与光线、空气、水分或一般 化学试剂长久接触均不起变化的一类更高 分子的环状化合物。其化学组成可能是倍 半萜烯及多萜烯的衍生物或其氧化产物。 树脂中如含有较多的树脂烃时,在药用上 多用作丸剂或硬膏的原料,工业上因其能 形成坚固的薄膜而多用作油漆、涂料等。
【功效与附注】

【功效】 调气活血,舒筋止痛,排脓消肿。

【附注】 洋乳香(Mastix)为漆树科植物粘胶乳香树 Pistacia lentiscus L.的树干或树枝切伤后流出并干燥的树脂。主产 于希腊,与乳香相似,但颗粒较小而圆,直径约3mm~ 8mm。新鲜品表面有光泽,半透明。质脆,断面透明,玻 璃样。气微芳香,味苦。咀嚼时先碎成砂样粉末,后软化 成可塑性团,不粘牙齿。与水共研,不形成乳状液体。本 品含树脂酸约43%、树脂烃约50%、挥发油约2%。从树 脂中曾分离出薰陆香二烯酮酸(masticatienonic acid)和异 薰陆香二酮酸(isomasticadienonic acid)药用为制硬膏原料 和填齿科。
【树脂的通性】

树脂化学组成复杂,常是很多高分子 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物。是由树 脂烃、树脂酸、高级醇及酯等多种成分组 成的混合物。大多为无定形的固体,表面 有光泽,质硬而脆;少数为半固体。它们 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 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在碱性溶 液中能部分或完全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不 溶。
【成分与理化】

【成分】 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 油3%~8%。树脂的酸性部分主要含α-、β-乳香酸 (α-β-boswellic acid)及其衍生物约33%;中性部 分含α-、β-香树脂素(α-β-amyrin)衍生物、如α-香 树脂酮(α-amyrone);乳香树脂烃33%。树胶为 阿糖酸(arabic acid)的钙盐和镁盐,西黄芪胶粘 素,苦味质等。挥发油中含蒎烯(pinene)、α-水 芹烯(α-phellandrene)、二戊烯、树脂挥发油有α樟脑烯醛(α-camphorenealdehyde)、d-马鞭草烯 醇(d-verbenol)及马鞭草烯酮(verbenone)等。
【采收加工】 11月至次年2月间将树刺伤,树脂由伤口或裂 缝口自然渗出(没药树干的韧皮部有多数离生的 树脂道,受伤后,附近的细胞逐渐破坏,形成大 形溶生树脂腔,内含油胶树脂)。初为淡黄白色 液体,在空气中渐变为红棕色硬块。采后拣去杂 质。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大小不 一,一般直径约2.5cm,有的可达10cm。表 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凹凸不平,被有粉尘。 质坚脆,破碎面呈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 泽,并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薄片半透 明或近透明。气香而特异,味苦而微辛。 以块大、色红棕透明、微粘手、香气 浓而持久,杂质少者为佳。

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则软化,最后熔融,燃烧时 有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将树脂的乙醚 溶液蒸干,则形成薄膜状物质。树脂的商品名称, 常易和树胶混称,如“加拿大油树脂”,进口商 品名称写为“canada balsam”(加拿大香脂),而 习惯上却误称为“加拿大树胶”。实际上树胶和 树脂是化学组成完全不同的两类化合物。树胶是 属于碳水化合物,属多糖类。它们能溶于水或吸 水膨胀,或能在水中成为混悬液,不溶于有机溶 剂,加热至最后则焦炭化而分解,发出焦糖样臭 气,无一定的熔点。
【功效与附注】

【功效】 破血,消肿,生肌,止痛。
【历史与来源】

【历史】 始见于《唐本草》。经调查,古代使 用安息香来源于伊朗,近代所用来源于印 尼和泰国。
【来源】 为安息香科(Styracaceae)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的干燥香树 脂。
【植物形态】

① 为乔木。 ② 叶卵形,背面 密被星状毛。 ③ 花序圆锥状, 花多,白色,花冠5裂 生,花萼高脚杯状。 ④ 果实卵形,被 灰色星状毛,顶端有细 小的喙。
【产地与采收】

【产地】 进口安息香主产印度尼西亚、泰国; 我国主产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区。

【采收加工】 4~9月选择5~10年的树干,在距地面40cm处, 用刀在树干周围割数个三角形的切口,深度以达 木质部为止,通常割后7~10天才开始小量出黄色 脂,取下后流出白色树脂,干后收集,以后每隔 一月至一个半月在上次割脂上方的4cm处再同样割 数个切口,并继续前后左右割采,收集凝成乳白 色的固体安息香。通常最先渗出的香树脂质量较 好,一般每树年产安息香可达10kg,每树约可采 割7~10年为止。
【树脂 于解决药材的真实性,但还需对其品质优 良度作物理的和化学的测定,如在一定溶 剂中的溶解度、浸出物、灰分以及树脂的 酸价、皂化价、碘价、醇不溶物及香脂酸 含量等。其中酸价对于树脂的真伪和掺假 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但同一种树脂,其 理化常数也可能因样品的纯度不同而有幅 度差异。
【植物形态】

① 矮小乔木。 ② 叶密集形成 叶簇,单数羽状复叶, 小叶无柄。 ③ 总状花序稀 疏,花小,淡黄色。 ④ 果实小,倒 卵形.有三棱,果皮 肉质肥厚。
【产地与采收】

【产地】 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 部。土耳其、利比亚、苏丹、埃及亦产。我国广 西地区有少量引种。
【采收加工】 乳香树干的皮部有离生树脂道,通常以春季 为盛产期。采收时,于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 切伤,开一狭沟,使树脂从伤口渗出,流入沟中, 数天后凝成硬块,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粘附 砂土杂质,品质较次。宜密闭防尘,遇热易软化 变色,宜贮于阴凉处。
【植物形态】


灌木或矮乔木。 ② 叶单生或丛生, 多为三出复叶,小叶倒 长卵形或倒披针形。 ③ 总状化序腋生 或丛生于短枝上,花冠 4瓣,白色。 ④ 核果卵形,棕 色。
【产地与采收】

【产地】 主产于非洲东北部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阿拉伯半岛南部及印度等地。从索马里和埃塞俄 比亚进口的没药称天然没药。

树脂的化学分析 醇中不溶物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样 品(过120孔筛)约2.5g,用索氏提取器加 乙醇回流提取至尽,残渣在100℃下干燥至 恒重。
【历史与来源】

【历史】 载于《名医别录》,称为薰陆香。历 代本草多有记载。
【来源】 为橄榄科(Burseraceae)植物卡氏乳香 树 Boswellia carterli Birdwood及同属其他数种 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据报道,安息香树必须割伤或昆虫啃蚀 受伤后才能出脂,从自然出脂的树皮中分 离出镰刀菌是引起安息香树皮多出脂的病 理原因。又在割脂期间,在树干基部浅刮 树皮处刷以10%乙烯利油剂,则在10~12天 后进行割脂,可增产8~17倍,其原理可能 是促使树脂道的发育而达到丰产。

(2)树脂醇(resin alcohols) 可分为树脂 醇和树脂鞣醇二类。树脂醇(resinols)是 无色物质,含醇性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 不显颜色反应;树脂鞣醇(Resino tannols) 分子量较大,含酚性羟基,遇三氯化铁试 液则显鞣质样蓝色反应。它们在树脂中呈 游离状态或与芳香酸结合成酯存在。
【概念】

树脂类中药是一类较常用的药物,均为 天然产物,多数来源于植物体。一般认为 是由植物体内的挥发油成分如萜类,经过 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氧化、聚合、缩合等作 用所形成的。

因此树脂和挥发油常并存于植物和某些 分泌细胞的间隙,以及多年生的木本植物, 尤其是心材部分的导管中,有时细胞间隙 逐渐扩大成为树脂道,树脂道周围或邻近 细胞组织也往往溶解破裂,最后形成分枝 的溶生树脂道。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含有 树脂的分泌细胞、树脂道或导管中,常有 黄棕色或暗棕色的不规则颗粒状或团块状 物质存在,它们能被苏丹Ⅲ试液或紫草试 液染成红色。
【历史与来源】

【历史】 始载于《药性本草》。我国引入没药 和应用没药的历史很久,对其药性功效了 解较早,但对没药树的认识,多出传闻。
【来源】 为橄榄科(Burseraceae)植物没药树 Commiphora myrrha Engler(C.molmol Engler)及 同属他种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化学组成

树脂很多是二萜烯和三萜烯的衍生物 (不包括真菌、致病霉菌及海绵动物中的 二倍半萜类衍生物)以及木脂素类,从树 脂中亦有分离出单一的萜类成分,有时还 伴有木脂素等。因此,树脂类中药的含义 不是作为单一类型的化学成分来研究它, 而是从其来源和组成上来认识和分类鉴别 的。其主要组成可概括下列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