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学)树脂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树脂类中药

方兒茶
形狀 表面
質地 斷面
氣味
方塊或不規則 棕褐或黑褐色,光滑 而稍有光澤 質硬,易碎 不整齊,多具光澤, 有細孔 無臭,味苦、澀,略 回甜,遇潮有粘性
方塊狀,各邊均凹縮 棕色至黑褐色,平 坦,多無光澤 質堅實或較鬆脆 淺棕紅色
無臭,味苦、澀
冰片 一、來源:
艾片(左旋龍腦) ——菊科艾納香的葉提取的結晶 機片(合成龍腦、人工冰片)
加工: 夏、秋採收莖葉,置缸內,
清水浸2-3天,至葉爛、莖脫 皮時撈去枝葉;每10斤葉約 加入石灰1斤,充分攪拌; 至浸液成紫紅色時,撈取液 面泡沫,曬乾。
馬藍
二、性狀: 1.深藍色細粉或為多孔性糰粒(手撚即成粉); 2.體輕,易飛揚; 3.有草腥氣,味淡; 4.火試,有紫紅煙霧, 時間長者佳; 5.水試,水不得染成深 藍色,若沉入水中,雜 質多。
化,呈黃綠色。
塊狀 劍葉龍血樹血竭
第十四章 其他類中藥 (一)加工品——以植物某部分或某些製品為原 料,加工而成。
如:冰片、蘆薈、青黛
蘆薈
青黛
(二)孢子類 (三)蟲癭、病理產物類
海金沙 (孢子)
五倍子 (蟲癭)
天竺黃 (病理產物)
海金沙
一、來源 海金沙科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二、性狀
1.粉末狀,黃棕或淡棕色, 2.質輕,撚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 3.氣微,味淡。 4.水試:浮於水面,加熱 漸下沉; 5.撒於火焰上,產生爆鳴 聲和閃光,無灰渣殘留。
注意:貯藏應注意防火
三、顯微
1.孢子:四面體或三角狀圓錐形,外壁具瘤狀紋理
頂面觀三面錐形,可見三叉狀裂隙;
側面觀類三角形;底面觀類圓形。

2.非腺毛:有時可見。

中药鉴定学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重点

中药鉴定学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重点

第十三章树脂类中药一.概述1.树脂类中药:指从植物体内得到的正常代谢产物或割伤后的分泌物;2.树脂和挥发油并存于植物的树脂道或分泌细胞中;3.树脂的化学组成:树脂酸、树脂醇、树脂酯、树脂烃;4.树脂类中药的分类:●单树脂类:血竭等;●胶树脂类:主要组成为树脂和树胶,藤黄等;●油树脂:主要组成为树脂与挥发油;●油胶树脂:胶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乳香、阿魏、没药等;●香树脂:油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游离芳香酸;5.鉴定:1)物理特征●多为不定形的固体,少数为半固体;●不溶于水,不吸水膨胀,易溶于……●固体树脂加热则软化,熔融,且具黏性;●……2)性状鉴别●多为不定形的固体,少数为半固体;●表面微有光泽;●质硬而脆;●不溶于水,不吸水膨胀;●……燃烧时见浓烟且具明亮的火焰,伴有特殊香或臭气;二.药材(饮片鉴定)药物名称科属入药部位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成分苏合香金缕梅科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而成1.呈半流动的浓稠液体;2.棕黄色或暗棕色;3.质粘稠,挑起时则呈胶样,连绵不断,较水重;3.气芳香,味苦、辣,嚼之黏牙1.取本品少许置载玻片上,微温(或微量升华),冷却后镜检,有肉桂酸片状或小棒状结晶析出;2.取本品1g,细砂3g,混合后,置试管中,加5ml高锰酸钾溶液,微微加热,则有苯甲醛香气产生;树脂约36%;油状液滴(汗肉桂酸最高的树脂)乳香橄榄科树皮渗出的树脂1.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粘合成大小不一的块状;2.表面淡黄色、微带绿色或棕红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末;3.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4.具微香气,味微苦,黏附牙齿,唾液成1.本品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不应有松香气),显油性,冒黑烟;2.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树脂,树胶,挥发油;乳白色;没药橄榄科干燥树脂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状;2.黄棕色或红棕色;3.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4.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1.取本品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2.粉末遇硝酸呈紫色;树脂,树胶,挥发油;阿魏伞形科树脂 1.呈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物;2.块状物形似白蜡,质轻,断面稍现空隙,新鲜切面色较浅,放置颜色渐深;3.脂膏状粘稠,灰白色,久置颜色渐深;4.具强烈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味辛辣如蒜,嚼之有灼烧感;树脂,树胶,挥发油;安息香安息香科干燥树脂 1.呈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常粘结成块状,表面橙黄色,具蜡样光泽;或为不规则的圆柱状,扁平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人公割脂);2.质脆,易碎,断面平坦,乳白色,放置后,渐变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3.气芳香,味微辛,嚼之带沙粒感;1.取粉末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产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多数棱柱状细小结晶的升华物(苯甲酸);2.本品0.1g+乙醇5ml,研磨过滤+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树脂70%~80%;苯甲酸11.7%;血竭棕榈科果实中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原装血竭:表面铁黑色或红色;常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1.火试:火烧产生呛鼻的烟气,无油迹,香如甲酸?,无松香气;2.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应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树脂酯加工血竭:表面暗红色或黑红色;。

茎木树脂类中药的鉴定—沉香、檀香、木香、降香、鸡血藤、钩藤等中药的鉴定

茎木树脂类中药的鉴定—沉香、檀香、木香、降香、鸡血藤、钩藤等中药的鉴定

钩藤
【来源】 为茜草科钩藤属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 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钩藤
【产地】
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湖北、 湖南、江西、浙江等省。
钩藤
【性状鉴别】
以双钩、茎细、钩结实、光滑、色紫红、无枯枝者为佳。
钩略扁或稍圆, 先端细尖,基 部较阔;
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木纤维束亦为晶鞘纤维;木薄壁细胞 中少数含棕红色物; 木射线有时含红棕色物。
鸡血藤
【显微鉴别】横切面
鸡血藤
【显微鉴别】
粉末:棕红色。
石细胞成群,常含草酸钙方晶。 分泌细胞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常与韧 皮射线垂直排列。 导管以具缘纹孔为主,有的内含红棕色或黄棕 色物。 草酸钙结晶方形,类双锥形等,含晶细胞壁木 化增厚。 木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及木栓细胞具纹孔。 晶纤维成束,末端壁易分裂成数条,呈针状纤 维束。
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周围有木纤维。初 生射线宽广,次生射线较窄。
初生射线的外侧有较多的石细胞,近形成层附近的射 线中,有径向延长的纺缍形石细胞,其胞腔内常含一 至数个草酸钙棱晶。
髓部较窄,有少数石细胞群散在。
大血藤
【显微鉴别】
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裂缝状 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红参的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带棕色。
鸡血藤
【来源】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干燥藤茎。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 晒干。
鸡血藤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树脂类中药用部分为植物分泌或经提取、精制而成的树脂的一类中药称为“树脂类中药”。

树脂类中药均为天然产物,大多数来源于植物体。

树脂类中药的鉴定一、树脂的形成、存在和采收形成:树脂是一类化学组成比较复杂的物质,一般认为是植物体内的挥发油成分,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氧化、聚合、缩合等作用形成的。

存在:树脂一般认为是植物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物或分泌物,常和挥发油并存于植物的分泌细胞、树脂道或导管中,能被苏丹Ⅲ试液或紫草试液染成红色。

采收:除一部分为收集自然渗出的树脂外,不少是将植物体某些部位经机械损伤,如简单切割或刺伤树皮,收集从伤口流出的树脂,经加工而成;或以植物含树脂的部位经提取、精制而得到。

二、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树脂主要由树脂酸、树脂醇、树脂酯、树脂烃等多种成分组成。

在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芳香酸等成分。

药用树脂的分类通常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而分成以下几类。

1.单树脂类树脂中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树胶及游离芳香酸。

通常又可以分为:(1)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

(2)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脂、血竭等。

(3)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成分,如洋乳香等。

2.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挥发油和树胶,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等。

5.香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游离芳香酸(香脂酸)、挥发油,如苏合香、安息香等。

三、树脂的通性树脂通常为无定形固体,表面微有光泽,质硬而脆,少数为半固体。

它们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碱性溶液中能部分或完全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溶。

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则软化,最后熔融;燃烧时有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

将树脂的乙醇溶液蒸干,则形成薄膜状物质。

树脂类常用中药乳香【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分为索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亚乳香,每种乳香又分为乳香珠和原乳香。

树脂类药材.

树脂类药材.

破碎面红色 研粉为砖红色
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 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血竭

经验鉴别:以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有苯 甲酸样香气者佳。无松香气。
树脂类中药
博鳌教育
概述

树脂类中药:植物分泌或经提取、精制而成的树脂的一类 中药。
形成:挥发油经过氧化、聚合、缩合等发杂的化学变化 存在:分泌细胞、树脂道、导管 鉴别:苏丹III 部分植物损伤后形成分泌组织:安息香树、苏合香树

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单树脂-酯树脂:血竭
油胶树脂:乳香、没药 树脂通性: 1.性状 无定形固体,表面微有光泽,质硬而脆,少数为半固体。 2.溶解性

鉴别要点:乳香角乳头
没药
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来源 天然没药 胶质没药
形状
表面 质地 破碎面 气 味 水试
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等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 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不透明 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 质坚脆 质坚实或疏松 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 特异香气 味苦而微辛 味苦而有黏性 加水研磨成黄棕色乳状液
没药

鉴别要点:没药颗粒棕
血竭
来源 棕榈科植物麒麟竭黑红色
加工血竭
成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顶端有加 工成型而形成的折纹 暗红色,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 的红粉。 质硬而脆
形状
表面 质地 断面 粉末 气味 火试
断面有光泽或粗糙而无光泽,黑 红色 研粉血红色 气微,味淡



①不溶于水,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醚、氯仿等

树脂类中药

树脂类中药

第十三章树脂类中药以树脂入药的中药,叫树脂类中药。

1.树脂类中药的存在和采取1.1存在多存在于松科、安息香科、豆科等种子植物中。

三种存在形式:原来少,损伤后增多;(松香)原来无,损伤后产生;(安息香、苏合香、土鲁香)正常存在于组织内,与损伤无关。

(血竭)根椐存在的方式有采取形式:有计划地人为损伤割取,例如安息香的采取粉碎提取,例心材(创愈木脂)或果实(麒麟血竭),用此法采取。

1.树脂类中药的物理性质非晶形的固体、半固体,少数未液体;在水中既不溶解也不吸水膨胀;利用此性质水溶性杂质及色素(水试)能溶于有机溶剂;此性质可提取、精制树脂加热熔融,燃烧冒浓烟,有特殊气味;(火试)将乙醇溶液蒸干后,可得到漆样薄膜。

树脂与树胶相区别,树胶为高分子多糖化合物,物理性质与树脂是完全相反:一般溶于水(粘稠液体),或吸水膨胀(胶冻状);不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加入乙醇可析出沉淀);燃烧则炭化。

3 .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树脂是很多高分子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许多是二萜烯和三萜烯的衍生物。

树脂酸(Resin acids)含一个或几个-COOH,如松香酸、乳香酸, 溶于碱水形成肥皂样乳液R-COOH + NaOH R-COONa + H2O3.1.2树脂醇(Resinols)树脂醇+ FeCl3 不变色树脂鞣醇+ FeCl3蓝色树脂酯(Resin esters)多为代表树脂生理活性部分树脂鞣醇or 树脂醇+ 树脂酸or 芳香酸(桂皮酸、苯甲酸、阿魏酸、水杨酸等)树脂酯+ KOH 树脂醇+ 酸的钾盐树脂烃(Resenes)无活泼取代基。

单树脂类酸树脂:主要成分为树脂酸(松香)酯树脂:主要成分为树脂酯(血竭、枫香)混合树脂:多种树脂成分(洋乳香)复合树脂类胶树脂:树胶+ 树脂(藤黄)油胶树脂:树胶+ 挥发油+ 树脂(没药、乳香、阿魏)油树脂:挥发油+ 树脂(松油酯、加拿大树脂)香树脂:挥发油+ 芳香酸+ 树脂(苏合香、安息香)性状鉴别:外形、水试(溶解性)、火试(气味)、薄膜(色泽)理化常数:酸价、皂化价、碘价杂质限度:醇不溶物(安息香醇不溶物100℃干燥<2%)灰分(阿魏<7%)含量测定:醇溶物,(如安息香醇浸物中香酯酸>30%)化学发应:检真:树脂中已知成分检伪:可能掺伪品的检出仪器分析:如血竭的IR谱、UV、TLC阿魏Resina Ferulae[历史]唐本草:“阿魏生西番及昆仑,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暴干者为次,体性极臭,而能止臭。

中药鉴定学:树脂、其他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树脂、其他类中药
• 麒麟竭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
采收加工
麒麟竭:采集成熟果实,其外密被硬质小鳞片, 由鳞片间分泌的红色树脂,几将鳞片全部遮蔽,充 分晒干,加贝壳同入笼中强力振摇,松脆的树脂块 即脱落,筛去果实鳞片杂质,用布包起,如热水中 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 如达玛树脂、原白树脂等,称加工血竭。
国产血竭
➢ 国产血竭为百合科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na cambodiana 和剑叶龙血树Dracana cochinchinensis的树干含脂木质部中提出的树脂。
➢ 主要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及我国云南南部
海 南 龙 血 树
柬 埔 寨 龙 血 树
➢ 取植物木质部含紫红色树脂部分,粉碎后 分别用乙醇和乙醚进行提取,浓缩后即得 血红色的血竭制品。
皇 冠 牌 加 工 血 竭
手 牌 加 工 血 竭
加工血竭
各种不同外观的血竭
血竭
血竭
• 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软化,易溶于乙醇、二硫 化碳、氯仿及碱液中。
• 以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不粘手,
火燃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无松香气者为佳。
成分
• 麒麟血竭中含红色树脂酯约57%,从中分 离出结晶形红色素:血竭红素、血竭素、 去甲基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黄烷 醇)、苯甲酸等。
➢ 性状鉴别:外形、水试(溶解性)、火试(气味)、 薄膜(色泽) 理化常数:酸价、皂化价、碘价 杂质限度:醇不溶物。
➢ 化学反应: ➢ 检真:树脂中已知成分 ➢ 检伪:可能掺伪的检出 ➢ 仪器分析:如血竭的IR谱、UV、TLC。
苏合香
• 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Liquidambar orientalis 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精制而成。
性状鉴别

树脂类中药

树脂类中药

• 六、树脂的鉴定:
物理常数的测定: ①溶解度(在某一溶剂中)、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 ②酸价、皂化价、碘价
血竭 Sanguis Draxonis(拉)
• 【本草考证】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 草》,原名“麒麟竭”。
•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Palmae)植物麒麟血竭
Daemonorops draco Bl.的果实渗出树脂经加工而
• 二、树脂的存在和采取:
• 1、存在:
①原植物:种子植物少数科属中。
②部位:a、分泌细胞间隙 树脂道
b、导管 c、
• 2、采取:
①割取法:自下而上(木本)、自上而下(草本)。
②加工提取
• 三、树脂的化学组成: 树脂酸、树脂醇、树脂酯、树脂烃。 • 四、树脂的分类: 1、单树脂类: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及树胶的
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 树脂是指可供药用的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
植物分泌物。树脂是植物体内的挥发油经过 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 树脂类(resinae)中药通常是以植物体的分泌物 入药的药材总称。树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抗菌、消炎及防腐等功效,医疗上 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闭经、痛经、胃腹 疼痛、痈疽疖疔与疥癣湿疮等症。
• 【化学成分】 • 含红色树脂酯约57%,主要成分有血竭红素(dracorubin)、
血 竭 素 ( dracorhodin ) 、 去 甲 基 血 竭 红 素 ( nordracorubin ) 、 去 甲 基 血 竭 素 ( nordracorhodin) 、 (2S)-5-甲氧基-6-甲基黄烷-7-醇[(2S)-5-methoxy -6methylflavan -7-ol,简称“黄烷素”]、(2S)-5-甲氧基黄 烷 -7- 醇 [ ( 2S ) -5-methoxyflavan -7-ol] , 另 含 松 脂 酸 (pimaric acid)、异松脂酸(isopimaric acid)、去氢松香 酸 ( dehydroabietic acid ) 、 山 答 腊 松 脂 酸 (sandaracopimaric acid)等。红色树脂为血竭树脂鞣醇 (dracoresino tannol)与苯甲酸及苯甲酰醋酸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性状鉴别
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用棒挑起时呈丝状,连绵不断 棕黄色或暗棕色,半透明,质黏稠,较水重 气芳香,味苦辛,嚼之粘牙 不溶于水,易溶于90%乙醇、二硫化碳、三氯甲烷或冰醋
酸中,微溶于乙醚
三、理化鉴别
成分:粗品含树脂约36%,其余为油状液体。树脂以苏合 香树脂醇为主,一部分游离,一部分与肉桂酸结合;油状 液体中含苏合香烯、肉桂酸、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 桂皮醛等。为肉桂酸含量最高的树脂。精制品总香脂酸含 量可达47%。按HPLC法测定,本品含肉桂酸不得少于5.0%
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精制而成 主产土耳其、叙利亚、埃及、索马里等国;我国广西、云
南有栽培 初夏将3~4年树龄的苏合香树皮切割至木部,使其分泌树
脂并渗入树皮,秋季割下树皮及外层边材,水煮后,用布 袋压榨滤过,残渣加水煮后再榨取,除去杂质和水分,即 得粗品苏合香;将粗品苏合香用乙醇溶解,滤过,滤液蒸 去乙醇,则得精制苏合香。常置于铁桶中,并灌以清水浸 之,以防香气走失,置阴凉处贮藏
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 玻璃样或蜡样光泽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三、理化鉴别
含树脂、树胶及挥发油。树脂含量为60%~70%,主要为α 乳香酸、β -乳香酸、α -香树脂素、β -香树脂素、乙酸辛酯 (主存在于埃塞俄比亚乳香)等;树胶含量为27%~35%, 主要为多聚糖类、西黄芪胶黏素等。挥发油含量为3%~8%, 主要为α -蒎烯(主存在于索马里乳香)、α -水芹烯、二 戊烯等。本品含挥发油,索马里乳香不得少于6.0%(ml/g), 埃塞俄比亚乳香不得少于2.0%(ml/g)
一、来源鉴别
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 Craib.ex Hart.的干燥香树脂
主产云南、广西等地 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
树脂,阴干
二、性状鉴别
自然出脂者常黏结成团块,表面橙 黄色,具蜡样光泽
人工割脂者呈不规则的圆柱状或扁 平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
树脂类中药鉴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作
树脂类中药的概述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作
【概念】以植物分泌物入药的药材
植物组织的正常代 谢产物
伤害性病理产物
安息香
血竭
多存在于松科、 安息香科、豆科 等种子植物中
裸子植物:松科 -松香
双子叶植物:金 缕梅科-苏合 香;橄榄科-乳 香、没药;伞形 科-阿魏
理化鉴别
①化学定性:取本品1g与细沙3g混合后,置试管中,加高锰 酸钾试液5ml,微热,即产生显著的苯甲醛香气
②薄层色谱:检查肉桂酸和桂皮醛成分 ③检查:酸值应为52~76;皂化值应为160~190 ④检查是否掺有松香:取本品2g,置试管中,加石油醚5~
10ml,振摇后静置,取石油醚层,加等量0.5%醋酸铜试 液,振摇,石油醚层不得显绿色
三、理化鉴别
①气相色谱鉴别:检识索马里乳香中α -蒎烯及埃塞俄比亚乳 香中乙酸辛酯
②检查:乳香珠杂质不得过2%,原乳香杂质不得过10%
【功能主治】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胸痹心痛、胃脘 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 疮疡等。用量3~5g,煎汤或入丸、散
没药的鉴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作
二、性状鉴别
略呈类扁圆四方 形、砖形或不规 则块状,大小不 等
表面暗红色,有 光泽,附有因摩 擦而成的红粉
质硬而脆 气微,味淡
图10-7 血竭药材图
三、理化鉴别
含红色树脂酯约57%,主成分 为血竭红素、血竭素等。另含 黄烷类色素,如去甲血竭素、 去甲血竭红素、黄烷醇等。尚 含海松酸、异海松酸、松香酸 等三萜类成分
四、进口品鉴别
泰国安息香 主产泰国、越南、老挝等国 为扁球形颗粒或粘结团块,外表黄棕色,内面乳白色;
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本品含总香脂酸约39%,其中绝大部分为苯甲酸
四、进口品鉴别
苏门答腊安息香 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
色油样光泽 气香而特异,味苦、微辛,口
嚼粘牙
三、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含树脂25~35%、树胶57~65%、挥发油2.5~9%。树 脂部分含没药酸、没药尼酸、没药帖醇等;挥发油中主成分为丁香 油酚、蒎烯、柠檬烯、桂皮醛等。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 木糖。本品含挥发油,天然没药不得少于4.0%(ml/g),胶质没药 不得少于2.0%(ml/g)
质脆,易碎,断面平坦,白色,放 置后渐变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
加热则软化熔融 气芳香,味微辛,嚼之有沙粒感
图10-6 安息香药材图
三、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含树脂70%~ 80%、总香脂酸28%、游离 香脂酸15.8%。主成分为泰 国树脂酸、苯甲酸松柏醇脂、 苯甲酸、苯甲酸桂皮醇脂、 香荚兰醛等。本品不含肉桂 酸。按HPLC法测定,含总香 脂酸以苯甲酸27.0%
☆松香检查:火燃之,有松香气,冒黑烟 ☆颜料检查:入水,水即染色 ☆石粉及泥土的检查:取粉末少许,溶于石油醚或乙醇
中呈黄色或淡红色,残留物甚多,呈灰白色,此残留 物不溶浓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掺达玛胶伪制品:取样品粉末5g,加乙醚25ml,回流 30min,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5ml,加无水乙醇 25ml,放置1h,发生白色沉淀
按HPLC法测定,本品含血竭素 不得少于1.0%
四、真伪鉴别
1.国产血竭 为百合科植物海南龙血树的含脂
木质部提取的树脂 云南、广西、海南及越南、柬埔
寨 呈不规则块状,精制品呈片状;
表面紫褐色,具光泽;断面平 滑,有玻璃样光泽;气微,味微 涩,嚼之有粘牙感
四、真伪鉴别
2.伪品 掺松香伪制品 松香、染料、石粉、泥土等混合伪制品
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常温 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本品总香脂酸含量为26%~35%。大部分为肉桂酸
血竭的鉴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作
一、来源鉴别
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而成 主产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原装血竭;加工血竭
学习要点
1. 树脂的化学组成、通性与分类方法 2. 树脂类中药的性状及理化鉴别要点 3. 乳香、没药、血竭的来源、性状特征及理化鉴别方法
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苏合香 乳香 没药
目录
阿魏 安息香 血竭
苏合香的鉴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作
一、来源鉴别
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的
三、理化鉴别
1. 微量升华 取本品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 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多数棱 柱状的升华物结晶 2.化学定性 取本品约0.1g,加乙醇5ml,研 磨,滤过,滤液加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 即显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三、理化鉴别
3.检查 ①干燥失重:取本品粗粉,置硫酸减压干燥器内, 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 ②总灰分:不得过0.50% ③醇中不溶物:精密称取本品细粉2.5g,置索氏提 取器中,用乙醇浸出,至醇溶性物质全部被浸出为 止,残渣100℃干燥至恒重,计算样品中所含乙醇 中不溶物,不得过2.0%
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
二、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的块状或脂膏状。 块状者体轻,质地似蜡,断 面稍有孔隙,新鲜切面颜色 较浅,放置后色渐深;脂膏 状者黏稠,灰白色
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 气,味辛辣,嚼之有灼烧感
与水共研,形成白色乳状液
图10-5 阿魏药材图
三、理化鉴别
含树脂、挥发油及树胶 等。树脂类主要为阿魏 酸、阿魏树脂鞣酸等; 挥发油由萜烯及多种二 硫化物等组成,硫化物 含量约16.37%,其中, 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 是本品蒜臭气的主要成 分。按挥发油测定法测 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 少于10.0%
单子叶植物:棕 榈科-血竭
存在
存在部位
植物的根、根茎、茎、果实等器官的树脂道、分泌细胞、细胞间隙中
性状
多凝聚为团块或颗粒状,常具脂样光泽 形状一般常呈泪滴状、颗粒状、不规则块状, 破碎面,
水试、火试
树脂的分类
依其组成不同,常将树脂分为: ①单树脂类:为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及树 胶的树脂,如松香、枫香脂、血竭 ②胶树脂类:含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③油树脂类:含树脂和挥发油,如松香 脂、加拿大油树脂 ④油胶树脂类:含树脂、树胶和挥发油, 如乳香、没药、阿魏 ⑤香树脂类:含树脂、挥发油和游离芳香 酸,如苏合香、安息香
一、来源鉴别
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l.树干皮部渗
出的油胶树脂 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等地 11月至次年2月采收,树脂可由树皮裂缝自然渗出,或 自切口处流出,流出液初为淡黄白色黏稠液体,在空气 中渐变成红棕色硬块
三、理化鉴别
①化学定性:取本品粉末0.1g,加乙醚3ml,振摇,滤过, 滤液置蒸发皿中,挥尽乙醚,残留的黄色液体加硝酸数滴, 显褐紫色;取本品粉末少量,加香草醛试液数滴,天然没 药立即显红色,继而变为红紫色,胶质没药立即显紫红色, 继而变为蓝紫色 ②检查:天然没药杂质不得过10%,胶质没药杂质不得过 15%;总灰分不得过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0%
图10-8 各种掺伪血竭
思考题
1. 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将树脂分为哪几类 2. 树胶与树脂有何不同 3. 如何鉴别乳香与没药药材 4. 如何鉴别血竭的真伪 5. 试述下列药材的的来源、主成分及鉴别要点: 苏合香
【理化鉴别】①检查:水分不得过8.0%;总灰分不得过 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②浸出物:按醇溶性 浸出物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