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啸阅读答案
关于海啸的中考题语文试卷

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海啸的警示海啸,一种自然界中的极端灾害,它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
然而,正是这种灾难,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海啸的威力无法估量。
它是一种巨大的海浪,可以瞬间摧毁沿海城市,造成无数生命损失。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夺去了近30万人的生命,震惊了世界。
这场灾难警示我们,大自然的威力无穷,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海啸的发生往往与地震有关。
当海底发生地震时,地壳的剧烈运动会导致海底地形的变化,从而引发海啸。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地震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同时,海啸还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如台风、风暴潮等,这就需要我们关注气象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面对海啸,人类应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海啸的成因、特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
海啸作为一种跨国界的自然灾害,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共同提高预警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再次,加强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沿海城市的抗灾能力,如建设防洪堤、加固海岸线等。
最后,关注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海啸的破坏力。
我们要关注气候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海啸的发生。
海啸,这一大自然中的极端灾害,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生命,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1. 请简要概括海啸的成因。
(2分)2. 请列举文章中提到的应对海啸的措施。
(4分)3. 请谈谈你对海啸带给我们的警示的理解。
(4分)二、作文题目:面对海啸,我们该怎么办?要求: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海啸的认识。
2. 结合文章内容,提出应对海啸的具体措施。
3. 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500字。
(满分50分)【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1. 海啸的成因:海底地震、气象条件(如台风、风暴潮)等。
2. 应对海啸的措施:(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海啸的成因、特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神秘的海啸阅读及答案

神秘的海啸阅读及答案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神秘的海啸》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神秘的海啸》科科原文阅读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
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
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
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
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
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海啸到达前,会发出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
2020年中考阅读海啸阅读题答案

2020年中考阅读海啸阅读题答案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中考阅读海啸阅读题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海啸》阅读原文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海啸阅读答案 《海啸》阅读答案(6篇)

海啸阅读答案《海啸》阅读答案(6篇)语文阅读理解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
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较重要的。
为了加深您对于海啸阅读答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6篇《海啸》阅读答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如何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篇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变体②: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变体③: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变体④: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主旨。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
首先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这种感情。
答题套路:(1)抒发感情:通过(),抒发(寄寓/揭露)()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通过()手法,抒发了()的感情(进行评价)。
《海啸》阅读答案篇二(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和C不给分。
一对一错给对项的分。
(给分理由:D分析正确,细节较多,难度较高;B分析正确,难度不高;E原文为“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答案为“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的信念的真理性”,“善良”属推断成分。
)(2).一问:①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死也不后悔;②他坚信“信任是互相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海啸阅读理解答案_海啸阅读短文及答案

海啸阅读理解答案海啸阅读短文及答案编者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学校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技巧,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中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学各年级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Download tips:Provide you with modern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modern reading skills, including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all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海啸阅读原文及试题盛文强①海啸袭来时正是深夜,院子里起了风,石榴树沙沙响,我们丝毫没有觉察,均匀的呼吸声从窗户传来,墨绿的窗纱随着风势一起一伏。
村子栖在半岛的岬角上,大水轻轻一抬腿就进了村,黑暗中闪着亮的釉质海水从墙角、树根冒出来,村口的低洼地带瞬间被抹平。
有它们开路,后面的大队人马就更加顺畅了,它们争相钻进巷子,胀满了整个村庄。
有几个浪头攀上院门又掉了下去,黑漆铁门的下摆立刻透出一片油光,过年时贴的春联只剩下些残片,经水冲刷后纷纷脱落,它们侧着身穿过了宽大的门缝,在满院的激流里翻滚几下就不见了。
②那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
海水溢过了桐木的炕沿,在秫秸炕席的缝隙里迂回前进,我们后背上渐渐有了斜纹状的丝丝凉意。
后来水势暴涨,炕上的水由偷偷摸摸变得明目张胆,骤然间送来了刺骨的寒意。
我梦见我在一个黑夜里赶路,天上没有月亮,四外空旷无人,狗尾草的硕大穗头扑剌剌作响,它们摇摆的方向各不相同,不知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这时下起雨来,雨点敲在头上隐隐生疼,并带来轻微的晕眩。
2020年中考阅读海啸阅读题答案

2020年中考阅读海啸阅读题答案2020年中考阅读海啸阅读题答案《海啸》阅读原文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初中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海啸(14分)》阅读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海啸(14分)》阅读答案海啸(14分)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海啸(十四分)① 海啸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造成的巨浪是极具破坏性的水文和气象灾害。
如果不及时避免,人们很难在它的爪子下逃脱。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和人为型。
自然海啸可分为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和由火山爆发、地震和水下沉降(也称为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大多数海啸来自海底地震。
破坏性地震和海啸的震源深度为20米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别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往往会引发人为海啸。
例如,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开始在北太平洋的比基尼岛上生活20年多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15岁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许多船沿海岸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长的重力波,其频率介于潮汐波和涌浪之间。
海啸波的波长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从2到200公里不等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几分钟之内。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当海洋深度为4000时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小时,波长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在深海中,由于波浪周期比海洋中的周期长,有时很难探测到波浪周期。
只有当我们靠近海岸时,我们才能形成破坏性的波浪。
因此,经验丰富的船长会在海啸发生时迅速将船驶离海岸,离海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
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海啸》阅读及答案

《海啸》阅读及答案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
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阅读题: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3、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4、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秘的海啸阅读答案
导语: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毁坏力的海浪。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神秘的海啸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神秘的海啸阅读答案20XX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
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人死亡。
终究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毁坏力的海浪。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
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
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剧烈运动,假如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
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
1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
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海啸到达前,会发出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的频
率很低的吼声。
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
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船只、废料、杂物等,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吞没。
为减少海啸造成的灾难,科学家们正在加紧对海啸的监测、预报及救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造福于人类。
14.从内容上看,本文对说明对象海啸是从其及减灾研究等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的。
(3分)
15.引发海啸的原因是:
16.假设你是海岸边的一名游客,读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据什么样的现象判断海啸可能即将发生,作出迅速逃离海岸的决定。
(3分)17.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2
2分)
参考答案:
14.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巨大危害(符合文意即可)(3分)15.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天体撞击等。
(包括海底及地震等三项共四个答习题要点)(2分)
16.假如看到海岸出现异常的涨潮或退潮现象,并听到与通常波涛声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就应该迅速逃离海岸。
(3分,异常的涨、退潮及频率很低的波涛吼声为三个答习题要点)
17.示例: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毁坏力的海浪,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它使读者对海啸有一个比较明确、完整的认识。
(2分,假如把示例中的例子作为下定义的方法来认识,亦不扣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