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2.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为5m/s,方向向东。

若该物体受到一个向北的力,则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将如何改变?A.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改变D.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3.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A. 物体受到平衡力B.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C. 物体的速度为零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4.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A.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改变D.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5.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方向改变的快慢程度?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2.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可以改变。

()3.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一定为零。

()4.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5.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用______表示。

2.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______。

3.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其______一定不为零。

4. 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则其速度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5.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的快慢程度用______表示。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简述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3. 简述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4. 简述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的加速度情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质结构B. 物质运动规律C.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D. 物质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2.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牛顿D. 秒3. 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10牛顿,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1米/秒²B. 2米/秒²C. 5米/秒²D. 无法确定,缺少物体质量信息4.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改变其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运动状态D.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加速运动5.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v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成二次方关系7. 以下哪个是惯性的表述?A. 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B. 物体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反作用力C. 物体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加速度D. 物体受到外力时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8. 以下哪个是重力的表述?A. 物体受到的地球的吸引力B. 物体受到的地球的排斥力C. 物体受到的月球的吸引力D. 物体受到的月球的排斥力9. 以下哪个是摩擦力的表述?A.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B.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推动运动的力C.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D.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力10. 以下哪个是浮力的表述?A.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B.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C.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D.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物理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

12.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质量乘以______。

新教材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_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新教材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_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48分)1、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2、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5.5m B.3.5m C.2.0m D.1.5m3、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 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4、“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 -9 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 9 nm 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5、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 B.2mm C.2μ m D.2dm6、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8、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9、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 长度的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10、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11、要测量1 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 个1 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 个1 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 角硬币的厚度1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A. 一样大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 无法判定13、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1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15、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16、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D、关着的车门17、无风时,在雨中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人看到雨点运动的方向是()A.向下的B.向下偏东C.向下偏西D.无法确定1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6�7”.其中“连山�6�7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18、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2.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 3.31cmB. 3.68cmC. 3.86cmD. 3.8cm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④和①4.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B.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同时到达D. 无法比较6.“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B.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C.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D.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7.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8.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3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拉胡琴时琴弦在.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逝了,这是因为锣面停顿了,这说明物体的停顿了,发声也就停顿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渐渐减弱,到最终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事实上和也能传声,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拟v1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间隔应当为.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8.甲乙两名运发动参与百米赛跑,甲运发动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场计时,乙运发动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场计时,结果两运发动所用时间一样,而事实上乙运发动比甲运发动跑得.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声源振动的确定了它发出声音的.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构造确定了发出声音的,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构造不同,发出声音的也就不同.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它由和确定.12.管乐器的音调改变由确定,产生低音,产生高音.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辨别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4.钢琴中C调的频率是261.6 ,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从环境爱护的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肯定的范围,大多数人可以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到.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放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四周的液体引起剧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去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运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听见.18.经试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19.助听器的根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运用助听器可以使的人复原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放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推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可以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肯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构造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一样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20 1100 B.85 20000C.85 1100 D.20 20000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确定了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28.月球上的宇航员互相交谈时运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干脆交谈清楚B.宇航员间隔远干脆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30.我们能辨别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气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鼓面越大声音越洪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行行的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四周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翻开D.戴上防噪声耳塞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肯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剧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辨别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某试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疆进展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对海底放射波速为1450 m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放射到反射回海面经验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疆的深度约为多少?参考答案: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振动,振动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温度,3405.小于6.17 m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8.慢9.频率,快慢,凹凸,音调,音调10.音色,音色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间隔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音色14.1308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20 ,2000017.振动,能传递,更剧烈18.7019.传导障碍20.传播速度不同21.次声波,次声波22.B 23.D 24.D 25.B 26.C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33.B 34.C 35.D36.182 m37.1700 m38.850 m39.145 m。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一、填空题(35分)1.物理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 .前3s 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 .当t =3s 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D .当t =5s 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D解析:D【详解】 A .由s -t 图象可知,甲、乙两车运动的图象都是一条斜线,表示其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 错误;BC .由s -t 图象可知,前3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s 甲=90m ,乙车运动的路程为s 乙=90m-60m=30m则甲车的速度90m 30m/s 3ss v t ===甲 乙车运动的速度 30m 10m/s 3s s v t ===乙乙 比较可知,前3s 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C 错误;D .当t =5s 时,甲车通过的路程s 甲=v 甲t =30m/s×5s=150m乙车通过的路程s 乙=v 乙t =10m/s×5s=50m由s -t 图象可知,两车同时运动,且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s 0=60m ,故甲、乙两车相距0150m 60m 50m 40m s s s s ∆=--=--=甲乙故D 正确。

故选D 。

2.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 v v =甲乙D .无法确定B解析:B【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s v t=可知 v v <甲乙故选B 。

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解析:B【详解】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 错误;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 正确;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 错误;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15.一切、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只能在中传播,不能传播声音。

能够听到次声的动物:。

能够听到超声的动物:,。

表中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它们中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17.将录音机的喇叭卸下来后,在喇叭上撒一些很小的泡沫粒,放响录音机后可以看到泡沫塑料会;若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关开大,这时还会看到,这说明发声体的越大,响度越大。

18.防止噪声的思路与防控传染病是相似的,都是从产生、传播、接收着手,那么控制噪声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其中最重要的是。

19.太阳和地球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收缩,这时会产生“呼吸”的声音,若用仪器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则仪器“听到”地球的声音,“听到”太阳的声音。

20.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若声音被多次反射,则在原声消失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教室内的回声比空旷的原野要,歌剧院的设计考虑混响问题。

三、简答题21.当声源朝着我们运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当声源远离我们运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变低。

那么你能根据火车的汽笛声来判断火车是进站还是出站吗?22.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却写出了《命运交响曲》,谱写了音乐界的神话,他在演奏时用牙咬住一根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的共鸣箱上,以此来鉴别琴声,你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吗?四、探究创新题23.当你叩击自己的上下牙齿,或者咀嚼一只胡萝卜时,你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牙齿的扣击声或咀嚼声.若你用手把耳朵塞起来,这声音反会变得更响,这是为什么呢?24.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5.在探究影响声音的音调的实验中,小强选择了以下两组物体进行探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粗细不同的两根橡皮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把钢尺。

则橡皮筋粗的一根的音调比细的那根要;钢尺短时比长时的音调要若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的不同。

这里要拨动同一根橡皮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6.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利用同学们的汽水瓶设计出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到哪些器材?他的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五、计算题27.科研人员为测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4.26秒后收到返回的声信号,请你计算出此处海沟的深度。

28.科研人员为测出海水中的声速,在海面上向另外一艘船发出超声波,另一艘船在4s后收到声音信号,两船相距6120m,请你计算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第一章一、选择题1.C.C.D .C.C.A.A.C.B 10.A11.D 12.B 13.A二、填空题14.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15.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16.狗,狗、海豚,钢琴。

17.振动;振动加剧,振幅。

18.消声、隔声、吸声,消声。

19.能、不能20.回声,混响,大,需要。

三、简答题21.若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高,则火车正在进站,若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低,则火车正在进出站。

22.利用了固体传播声音。

四、探究创新题23.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气体中传播要快。

24.水灌得越满,则上方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故音调将会越高,据此可以判断瓶内水的多少。

25.低;高;响度。

控制变量法。

26.略五、计算题27.10916.03m 8.1530m/s。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能体现父母对子女真爱的是A、母亲告诉儿子不要在外面贪玩,要按时回家做作业。

B、孩子成绩下降了,父母帮他分析原因。

C、家庭虽然经济不宽裕,但是父母对孩子买手机、MP5等过分要求是有求必应。

D、孩子欺负别的同学,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2、“民族之间的较量,就是母亲与母亲之间的较量”,“好母亲低得上一百个教师”,“成功的人生其实是从母亲那里开始的”。

这一切都说明①母亲的爱对我们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②只要有了母亲就会成功③父爱与母爱相比,父爱的影响非常小,对我们起不了什么作用④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下列哪些行为与爱父母的要求相违背①考试成绩不理想,以个人隐私为借口,不让家长知道②把脏衣服留给妈妈洗,自己却躺在床上睡懒觉③给劳累一天的妈妈洗脚④利用星期天,帮父母做家务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人不同于动物,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养育子女②父母对子女尽了抚养义务,子女也应该照顾和关怀父母③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该得到爱的回报④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 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 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 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