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

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
以普通食品(含药食两用品种、营养 强化剂)为原料,但服用量大于常量 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三项致突变 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必要时作传统 致畸试验。
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
以普通食品(含药食两用品种、营养强化剂) 为原料,使用新工艺生产的,应进行第一、 二阶段毒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进 行下一步的毒性试验。
保健食品的特征
特征:特定保健功能、调节机体功能、 不治疗疾病、食品
营养素补充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
普通食品可作为生产保健食品的原辅料。 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中涉及食品添加剂的
,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 规定,即所用品种为列入《食品添加剂使 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 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或卫生部 公告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毒理学主要概念
半数致死剂量(LD50):试验中,引起一 半动物死亡的剂量,用来表述受试物的毒 性大小。急性分级的依据。
末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动物实 验中,敏感指标和敏感方法观察到的剂量, 是制定标准(安全限值)的依据。
毒理学主要概念
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 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 关系。
首次使用的新资源除对产品进行毒性试验外, 还应对食品新资源进行毒性试验。
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
产品配方中加入某一已批准用于食品的物质, 按本程序有关条款的规定设置试验剂量时, 如该物质的剂量达到已知的毒作用剂量,则 应去除该物质或降低该物质剂量(如降至最 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再就该 保健食品中其它成分的毒性作用及该物质与 其它成分的联合毒性作用作出评价。
保健食品标准和功能评价方法

保健食品标准和功能评价方法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通过科学的标准和评价方法,能够帮助人们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
本文将介绍保健食品标准的制定和功能的评价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一、保健食品标准的制定1.1 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其定义是指含有某些保健功能成分,通过合理使用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对人体发挥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种食品。
保健食品旨在满足特定的营养需求,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1.2 标准的制定过程(1)立项:由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保健食品标准的立项,明确需要制定的标准的具体项目。
(2)专家论证:组织相关专家对保健食品的标准进行论证和研究,确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征求意见:将制定的初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吸收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4)修订完善:根据专家和公众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标准符合科学要求和实际需求。
(5)发布实施:经过多个环节的论证和修订,标准最终经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2.1 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保健食品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化、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等。
根据个体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可以优化健康效果。
2.2 评价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保健食品功能,有相应的评价方法来进行测试和验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1)实验证据:通过设计实验并进行数据收集,证明保健食品在特定功能方面的效果。
例如,对于降低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其对实验动物血脂的影响。
(2)人群调查:通过对人群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使用某种保健食品后的健康状况,从而评价保健食品的功能效果。
例如,调查使用抗氧化功能保健食品的人群,探讨他们对抗衰老效果的感受。
(3)临床试验:通过临床实验来评价保健食品的功能效果。
临床试验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设计和伦理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新发布)

附件1: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1 试验项目1.1 动物实验1.1.1 体重1.1.2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1.1.3 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1.1.4 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1.5 抗氧化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1.2 人体试食试验1.2.1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1.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的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脂质氧化产物指标中丙二醛和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动物实验抗氧化酶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
2.3 氧化损伤模型动物和老龄动物任选其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四项指标中三项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抗氧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脂质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且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oxidative Function1 动物实验1.1 实验动物选用10月龄以上老龄大鼠或8月龄以上老龄小鼠,也可用氧化损伤模型鼠。
单一性别,小鼠每组10-15只,大鼠8-12只。
1.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0倍,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怎么正确评估那些保健食品呢

保健食品评估报告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和销售,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27种)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另一类是营养素补充剂。
(1)起步阶段(80年代初—80年代末)主要是以滋补品类为主,大部分是以酒为载体的药酒,宣称有辅助治疗作用,没有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之分。
无论是企业的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还是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启动成长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保健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口服液和胶囊型的保健食品和添加中药的化妆品。
一大批民营企业如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迅速崛起。
然而,对于功效的神奇夸大把保健品当作神丹妙药来卖的营销方法注定为将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3)竞争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世纪初)保健食品行业进入竞争和繁荣阶段,从广告大战到直销的高速发展,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出现反复阶段,在94年出现低谷,98年保健食品开始走出低谷,到2000年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2001年太太药业和交大昂立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保健食品行业进入鼎峰时期。
(4)“信任危机”阶段保健食品行业连续发生负面事件,企业盲目夸大宣传,媒体连续的负面报道迅速造成了“恶果”,“三株”从年销售额80亿元到跨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信任度不断降低,从2001年开始,这个行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食品消费一路走低,2001年销售额200亿,2002年产值减少到175亿。
(5)“盘整复兴”阶段2003年的SARS让消费者重新建立对保健食品的信心,需求有了极大增长。
中国加入“WTO”,来自国际市场要求中国政府开放直销市场的呼声,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行业内出现重新洗牌,在这一阶段,国外保健食品巨头纷纷以高姿态进入直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03年行业产值为300亿元,2004年增长到400亿元,2005年超过500亿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发布抗氧化等九个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发布抗氧化等九个保健食品
功能评价方法
2012年05月10日发布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严格保健食品准入管理,切实提高准入门槛,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修订发布了抗氧化、缓解视疲劳、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促进排铅、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清咽九个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
新发布的功能评价方法主要提高了判断标准,完善了动物试验模型,细化了人体试食试验受试人群要求,优化了试验方法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自2012年5月1日起,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对申请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应当执行新修订的功能评价方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将陆续修订发布其他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
自2009年2月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从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高度,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提高工作。
先后组织召开了专家、企业研讨会,邀请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部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有关研发企业参加,就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及相关指标、判断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反复论证。
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开展了功能评价方法验证提高工作,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审核,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修订发布了抗氧化等九个功能评价方法。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复核检验(一)只要求动物实验的项目有:1. 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测定判定:四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不认可增强单项免疫力功能。
2. 改善睡眠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判定:3项实验中任2项阳性,且直接睡眠作用。
注意事项:对动物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时,也要同样注意进行30天灌胃。
3. 缓解体力疲劳检验方法主要指标:血乳酸血清尿素肝糖原/肌糖原动物负重游泳实验判定:负重游泳实验结果阳性,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血清尿素、肝糖/肌糖原3项生化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
注意事项:(1)对同批受试样品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
(2)在负重游泳实验时,酒类样品测试当天可以不灌胃。
4.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判定:三项试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每批实验动物的体重尽量保持一致。
5.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DNA含量或骨髓有核细胞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血/组织中SOD活性实验血清溶血素含量实验判定:以上5项实验中任3选项进行实验,3项实验中任何2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选用小鼠,受试样品于照射前给予14~30天,照射后仍然给尽可能考虑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进行均衡性检验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停止使用其它口服及外用有关养颜祛痤疮的用品。
3. 祛黄褐斑功能试验受试对象:选择无明显自觉症状,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健康受试者。
要求:尽可能考虑户外活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均衡性检验。
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停止使用其它口服及外用有关养颜祛斑的用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04.23
•【文号】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
•【施行日期】2012.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加强保健食品准入管理,切实提高准入门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修订了抗氧化等9个功能的评价方法,已经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自2012年5月1日起,对受理的申报注册保健食品的相关产品检验申请,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新发布的9个功能评价方法开展产品功能评价试验等各项工作。
附件:1.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2.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
3.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
4.缓解视疲劳功能评价方法
5.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评价方法
6.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7.促进排铅功能评价方法
8.减肥功能评价方法
9.清咽功能评价方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

• 眼部症状 • 明视持久度 • 远视力
• 随机、双盲分组,视力水 平均衡
• 对照组用安慰剂
• 症状总积分、明视持久度 和总有效率明显改善
• 平均明视持久度提高大于 等于10%
• 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缓 解视疲劳的作用
促进排铅作用动物实验
• 体重 • 血铅 • 骨铅 • 肝组织铅
• 动物模型成立
• 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肝组织铅或骨铅含量明显下 降
保健功能
• 特定保健功能声称 • 特定人群食用 • 调节机体功能、抵御环境有害
因素、补充营养、缓解某些病 理状况 •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1. 增加免疫力* 12. 缓解体力疲劳* 21.祛黄褐斑
2. 辅助降血脂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 22.改善皮肤水份
3. 辅助降血糖 14. 对辐射危害有辅 23.改善皮肤油份
增加免疫力试验项目
体重 脏器/体重比值:胸腺/体重,脾脏/体重 •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
变态反应实验 •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
定 •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
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 NK细胞活性测定
增加免疫力结果判定
径受试样品的给予量 • 测量每日饲料消耗量/饮水量,计算食物利用率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 各种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 •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 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
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 动物应达到清洁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 动物合格证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餐后2h血糖 ①试验组自身比较,差异显 著,且试验后平均血糖下降 ≥10% ②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 糖值下降或血糖下降百分率 差异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1 试验项目1.1 动物实验1.1.1 体重1.1.2 胃粘膜大体损伤状况1.1.3 胃粘膜病理损伤积分1.2 人体试食试验1.2.1 临床症状1.2.2 体征1.2.3胃镜观察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无水乙醇、消炎痛致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或冰醋酸致慢性胃粘膜损伤模型任选其一进行动物实验。
2.3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体观察评分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评分结果均表明胃粘膜损伤明显改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动物实验结果为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明显减少,胃镜复查结果有改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Protectionof Gastric Mucosa Function1 动物实验1.1 原理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一定量的受试样品,用对胃粘膜有损伤作用的物质造成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各剂量组胃粘膜的损伤程度;或用对胃粘膜有损伤作用的物质造成慢性胃溃疡模型,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一定量的受试样品,观察各剂量组胃溃疡的面积和体积,反映受试样品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1.2 实验动物选用SD或Wistar 健康大鼠,单一性别,180-220克,每组8-12只。
1.3 实验设计及剂量分组受试物设三个剂量组,其中一个应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剂量组,并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
不同的损伤模型,还应设置相应的模型对照组。
慢性溃疡模型应先造模,手术次日再分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一般为14—30天,必要时可以延长至45天。
1.4 胃粘膜损伤模型1.4.1 急性胃粘膜损伤酒精模型1.4.1.1 实验动物:选用Wistar或SD健康大鼠,单一性别。
1.4.1.2 实验器材及试剂:解剖器械,游标卡尺,酒精或醋酸,病理制片系统,生物显微镜等。
1.4.1.3 实验方法:动物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受试样品三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灌胃样品30天后,全部动物严格禁食24小时(不禁水),此期间亦禁止给予受试物。
除空白对照外,所有试验组动物给予无水乙醇 1.0ml/只,1小时后处死动物,暴露完整胃,结扎幽门,灌注适量10%甲醛溶液,固定20min,然后沿胃大弯剪开,洗净胃内容物,展开胃粘膜,在体视解剖显微镜下或肉眼下用游标卡尺测量出血点或出血带的长度和宽度。
因宽度所代表损伤的严重性远较长度大,故双倍积分。
其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急性酒精损伤肉眼观查评分标准损伤程度1分2分3分4分出血点1个- - -出血带长度1-5mm 6-10mm 10-15mm >15mm出血带宽度1-2mm >2mm总积分= 出血点分值+长度分值+(宽度分值2)观察指标:各实验组胃粘膜损伤程度以损伤发生率(%)、损伤积分指数和损伤抑制率表示。
损伤发生率(%)= 某组出现出血或溃疡的大鼠数量/该组大鼠数量×100%;损伤积分指数= 组损伤评分总和/组动物数量;损伤抑制率(%)= (A-B) /A100%(A、B分别为模型组与试验组的损伤积分)。
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评分:大体检查完毕,将每只动物胃粘膜损伤最严重的部位切下,固定于10%甲醛溶液,常规制片,HE染色,镜下观察。
注意选择胃粘膜正横切面,包括粘膜全层的区域观察。
评分方法:以充血、出血、粘膜细胞变性坏死在整个粘膜上皮层的累及程度分为5级。
充血权重为1,出血权重为2,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权重为3,评分标准及病变总积分公式见表2。
表2 急性胃粘膜损伤镜下评分标准病变1分2分3分4分5分充血<1/5 1/5 - 2/5 2/5 - 3/5 3/5 - 4/5 上皮全层出血<1/5 1/5 - 2/5 2/5 - 3/5 3/5 - 4/5 上皮全层上皮细胞变性坏死<1/5 1/5 - 2/5 2/5 - 3/5 3/5 - 4/5 上皮全层病变总积分= 充血积分+出血积分2+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积分 31.4.2急性胃粘膜损伤消炎痛模型1.4.2.1 实验动物:选用Wistar或SD健康大鼠,单一性别。
1.4.2.2 实验器材及试剂:解剖器械或游标卡尺,病理制片系统;消炎痛,甲醛等。
1.4.2.3 实验方法:动物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受试样品三个剂量组,灌胃给予动物受试物30天后,禁食不禁水24小时,模型组和剂量组给予消炎痛4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
5小时后处死动物,剖腹将胃取出,结扎幽门和贲门,从十二指肠与幽门部结合处注入10%甲醛溶液 5 ml,固定20分钟后,沿胃大弯剪开,洗净胃内容物,展开胃粘膜,用纸吸干,观察胃粘膜损伤程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胃出血或溃疡的最大长度及宽度,以出血或溃疡的最大长宽径作为损伤指标评分。
消炎痛所致胃粘膜损伤的溃疡一般较小,肉眼观查以点状多见,其评分标准见表3。
表3 急性胃粘膜损伤消炎痛模型评分标准损伤形态1分2分3分4分出血点1个--出血带长度1-2mm 2-4mm 4-6mm >6mm出血带宽度1-2mm >2mm总积分= 出血点分值+长度分值+(宽度分值2)注:长度和宽度均以最大径计。
观察指标:各实验组胃粘膜损伤程度以损伤发生率(%)、损伤指数和损伤抑制率表示。
损伤发生率(%)= 某组出现出血或溃疡的大鼠数量/该组大鼠数量×100%;损伤指数= 组损伤评分总和/组动物数量;损伤抑制率(%)=(A-B)/A100%(A、B分别为模型组与试验组的损伤积分)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评分:同急性胃粘膜损伤酒精模型。
1.4.3 慢性胃溃疡模型1.4.3.1 动物:选用Wistar或SD健康大鼠,单一性别。
1.4.3.2 实验器材及试剂:带标尺的解剖镜、微量注射器,醋酸、半胱氨酸等1.4.3.3 实验方法:1.4.3.3.1 醋酸注射法:将动物禁食不禁水24小时,乙醚或1%巴比妥钠麻醉后实施剖腹手术,消毒腹部,于剑突下切开腹腔,将胃轻拉出腹腔外,用微量注射器于胃幽门处浆膜下注射20-30l 的30%冰醋酸,缝合切口,术后正常喂食和水。
第二天将手术后状态良好的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受试样品三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按相应剂量灌胃,连续14天。
模型组灌胃蒸馏水或溶剂。
禁食24小时后处死,取出整个胃浸泡于10%的甲醛内,浸泡20分钟后沿胃大弯剪开,洗净内容物,取腺胃区展开平铺于玻璃板上,用纸吸干溃疡内的水分,测量其面积和体积。
溃疡面积和体积测量法:于带标尺的解剖显微镜下计数溃疡所占的方格数,换算成面积。
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将有色墨水注入溃疡内,将溃疡填满与周边平齐,读取微量注射器上刻度即为溃疡的体积。
1.4.3.3.2 冰醋酸浸渍法:将动物禁食不禁水24小时,乙醚或1%巴比妥钠麻醉后实施剖腹手术,消毒腹部,于剑突下切开腹腔,将内径5mm、长30mm的玻璃管垂直放置胃体部粘膜上,向管腔加入冰醋酸0.2ml,1.5分钟后用棉签蘸出冰醋酸,缝合手术切口,术后正常喂食和水,第二天将手术后状态良好的动物按体重随机分组、给药,动物处置和测量等操作同上。
1.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数据可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
F值≥F0.05,即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
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
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受试物一个或一个以上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大体观察评分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评分结果均表明胃粘膜损伤明显改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动物实验结果为阳性。
1.6 注意事项动物禁食应完全,应严格控制动物禁食期间食粪便、皮毛、垫料等。
2 人体试食试验2.1 受试者的选择标准2.1.1 纳入受试者标准: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且经胃镜筛选确诊为胃粘膜损伤的自愿受试者。
2.1.2 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病程迁延,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上腹痛、烧心、嗳气、反酸、腹胀等临床症状,可有上腹部轻度压痛。
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活体组织检查诊断标准。
排除胃溃疡患者。
2.1.3 排除受试者标准:2.1.3.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样品过敏者。
2.1.3.2 继发性慢性胃炎。
2.1.3.3 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2.1.3.4 经常用药、嗜酒、吸烟,4周内参加过其它实验。
2.1.3.5 3个月内用过已知对胃肠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2.1.3.6 症状、体征分级为重症者。
2.1.3.7 有严重消化系统溃疡的病人。
2.1.3.8 正在服用其它治疗药物或接受其它治疗者。
2.1.3.9 未按规定服用样品,无法判断功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2试验设计及服样期限采用组间和自身两种对照设计。
按受试者的症状轻重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等,进行均衡性检验,以保证组间的可比性。
每组受试者不少于50例。
2.3 受试样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试食组按推荐服用方法、服用量服用受试产品,在试验期间停用其它用于慢性胃病的物品,对照组服有相同作用的阳性物。
按双盲法进行试食试验。
观察时间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试验期间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
2.4 观察指标2.4.1 安全性指标2.4.1.1 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血压等2.4.1.2 血、尿、便常规检查2.4.1.3 肝、肾功能检查2.4.1.4 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仅在试验开始前检查一次)2.4.2 功效指标2.4.2.1 症状观察胃痛、嗳气、反酸、腹胀、食欲不振、少食等临床症状。
体征观察剑突下压痛程度。
按症状轻重统计积分(重症3分,中度2分,轻度1分),见表4。
表4 人体试食试验症状轻重分级表症状轻(1分)中(2分)重(3分)胃痛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影响工作及休息疼痛时间较长,每日超4小时,尚能忍受,但对工作及休息有一定影响疼痛较重,持续难忍,需服药才能减轻嗳气偶有发作经常发作,引及两胁不适频繁发作,引及两胁疼痛反酸偶有吐酸饮食不适即吐酸频繁吐酸腹胀腹胀轻微,时作时止,在短时间内可较甚腹胀较甚或发作频繁,在较长时间内不缓解,影响工作及休息腹胀难忍,持续时间长,需服药才能减轻少食食欲较差,饭量减少1/2以内饭量减少1/2-2/3 无食欲,饭量减少2/3以上2.4.2.2 胃镜检查与体征观察剑突下压痛程度检查,根据疼痛程度分为轻(1分)、中(2分)、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