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含解析)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历史背景2.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1)民主:①政治民主: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

②民主理念: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2)科学:①含义:包括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②影响: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目标: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和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2)表现:①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

②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3)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文化平民化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出现平民教育思潮;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制度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漫画的寓意是什么?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传统道德?寓意:封建礼教行将就木,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原因:传统纲常礼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学案

第21课新文化运动【目标达成】1、准确表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条件,标志、思想阵地、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体会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价值在于改造国民性,倡导个性主义,个人自由,培养现代国民。

【课前导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的思想解放运动政治上:民国初年,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逆流(直接原因)背景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经济上: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标志:1915年,陈独秀《》阵地:《新青年》思想:民权、平等、(核心:和)新文化运动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五四前)中心:北京大学(蔡元培,以“”为办学宗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内容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推动文化平民化)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思想解放打击专制主义、动摇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思想解放)积极性促进青年的觉醒、推动的发生(民众觉醒)影响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文化转型)仅限于知识精英,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化评价(五四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合作探究】一、办刊缘起1、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2、辛亥革命后中国百姓门户前的对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民国万税(岁),天下大贫(平)3、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4、1913年6月,袁世凯发布“尊崇孔圣令”;后又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加读经一科”。

一时间,尊孔复古逆流浊浪翻滚。

5、“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封建帝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尊孔复古思想兴起;除了要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二、杂志封面人物1卡内基:一个经过自我奋斗而后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人称“钢铁大王”。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

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

”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革命B.尊孔C.帝制D.亡国解析:从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忠孝节义”等信息可知,这种思想是指袁世凯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这是袁世凯在为其复辟帝制做准备,故文中空缺的是“帝制”二字。

答案:C2.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现代价值的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

这个题目实际上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项。

答案:D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

”这是鲁迅《狂人日记》中的一段话,从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首倡民主与科学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是为了配合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而写的。

答案:C4.1923年,胡适撰文:“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解析:守旧者反对变法,反对民主,也反对革命,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故D项正确。

答案:D5.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第21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第21课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名师点拨: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并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定发 展的大背景下,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 运动。说明政治、经济与思想三大领域相互 影响、相互促进。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二、“德先生”与“赛先生”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六、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辛亥革命 1.新文化运动是____________在思想文化 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 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栏目 导引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3.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范文正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6人,
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4人,程德全3人,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苏轼、康有为、袁世凯、屠元博2人,伯夷、
周公、仲田„„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
多德、马丁· 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 各1人,此外23人则无所崇拜者也。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 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 胡适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________、刘 半农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既注重内容的 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如胡 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选项 结论 A B C D × √ ×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新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热情洋溢的爱国情操。

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怀民族、国家、社会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评价;归纳近代思想演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言式和问题式导入: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民族反思。

(导入新文化运动课题)紧接着教师应围绕“新”字巧妙地来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那时会出现“新文化运动?”“新”表现在什么地方?“新”在当时和以后有什么影响?“新”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新”是怎么样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得到新的发展的?要求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激励他们来解决。

2、新课学习:逐步设疑导学:背景:(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西安市太乙路中学乔丽芳【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中“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专题中的第二部分。

它上承“西学东渐”,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充,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课教材内容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引用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虽然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

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并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及意义的学习与探究,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5-21新文化运动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5-21新文化运动

(1)特点
①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给异常复杂的文化运动以指 导思想。
岳 麓 版 历 史
②在文化选择上,面向世界,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立新。
③与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联系到一起,使自己获得了
借以开拓前进的契机和力量。
必修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局限性 ①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四、影响 1.形成了__________思潮;__________小说、散文 大量涌现。 2.是______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
岳 麓 版 历 史
的思想解放。
必修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唯物
2.陈独秀
狂人日记
我之节
烈观
旧文学
3.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白话
白话文
文言文
新文学
陈独秀
四、平民教育 教 思想启蒙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
专制主义
传统礼
岳 麓 版 历 史
文化革新
必修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必修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 科 学 : 主 要 指 与 迷 信 、 愚 昧 无 知 相 对 立 的 科 学 __________、科学精神、科学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9张PPT)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9张PPT)
?北大红楼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北大红楼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的策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以李大钊毛泽东源地?以李大钊毛泽东等众多众多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足迹?这里是北京大学第一院这里是北京大学第一院文学院文学院旧址?始建于始建于1916年?因该建筑主因该建筑主体用红砖建成体用红砖建成?故称红楼故称红楼
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
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 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2、经济方面:中国资 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 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3、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 子不能容忍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
都 是 如 此 。 其 中 最 凶 的 一 个 人 , 张 着 嘴 ,
的 议 论 我 , 又 怕 我 看 见 。 一 路 上 的 人 ,
似 乎 想 害 我 。 还 有 七 八 个 人 , 交 头 接 耳
心 出 门 , 赵 贵 翁 的 眼 色 便 怪 : 似 乎 怕 我 ,
3
、 今 天 全 没 月 光 , 我 知 道 不 妙 。 早 上 小
, 因 该 建 筑

文 学 院
)
后国里主旧
课件制作:张小玲 资料提供:林秋源、林燕娜、 罗家仪、张晓婷、陈丹虹。 课件演讲:林燕娜、张小玲
1、周恩来称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 2、郭沫若把他的著作誉为:“现代文 化 上的金字塔”
3、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为救国,弃医从文

,李件楼
在大,见
这钊是证
里 留 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