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共42页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联想国际化战略

案例分析—联想国际化战略

案例分析—联想“Lenovo”的国际化战略第一部分:联想品牌更新与国际注册的战略意义何在?品牌更新是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品牌更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只要社会经济环境在发展变化,人们需求特征在趋向多样化,社会时尚在变,就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品牌,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

品牌创新是品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径。

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下降,以及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等的品牌失落的现象,称为品牌老化。

现代社会,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一些行业内,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社会消费意识、消费观念的变化频率也逐渐加快,这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寿命。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经营范围上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价值链网络上由单一走向复杂。

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融合的一个过程,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方面的联系、经营活动的联系。

品牌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

品牌的更新实际上是对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塑造品牌新形象的过程。

由于营销环境的变化,对品牌进行适时、适当的阶段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联想的品牌更新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必须进行国际注册,联想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拥有一个全球通行的品牌标识。

原来的品牌商标在国外已经被注册了,联想要进行国际化战略,商标国际统一是必须的,所以联想最终将商标改为现在的LENOVO。

也标志着联想正式开始国际化战略!(分析整理:胡福初国贸072班14号)第二部分:简要评析联想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步骤通过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概括出,联想国际化的第一步是更名并进行国际注册,第二步是加入TOP计划赞助奥运会,第三步是巨资并购“蓝色巨人”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第四步是联想产品海外上市,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企业国际化法律案例研究(3篇)

企业国际化法律案例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问题成为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某知名家电企业为例,分析其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我国企业提供国际化法律风险防范的参考。

一、案例背景某知名家电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然而,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遭遇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影响了其国际化进程。

二、案例描述1. 知识产权纠纷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发现其产品在某些国家被侵权,侵犯了当地企业的知识产权。

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影响了企业品牌形象。

具体案例如下:(1)在美国市场,企业的一款洗衣机被指控侵犯当地某家电企业的专利权。

经调查,企业发现该款洗衣机在技术方案上与当地企业专利存在一定相似之处。

(2)在东南亚市场,企业的一款空调被指控侵犯当地某家电企业的商标权。

经调查,企业发现该款空调的外观设计涉嫌侵权。

2. 合同纠纷企业在签订国际合同时,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争议,导致合同纠纷。

具体案例如下:(1)在与某欧洲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中,由于合同条款对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存在争议,双方发生纠纷。

(2)在与某东南亚企业签订的代理合同中,由于合同对代理费用、代理权限等存在分歧,双方产生纠纷。

3. 劳动纠纷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时,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导致劳动纠纷。

具体案例如下:(1)在某非洲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时,企业未能遵守当地劳动法规定,导致员工罢工,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2)在某东南亚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时,企业未能妥善处理员工关系,导致员工投诉,影响企业形象。

三、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纠纷(1)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

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集团战略
网络化战略
全球化品牌战略
名牌战略
国际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
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动因
•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海尔已经在国内竞争中站稳 脚跟,树立了自己在国内的品牌,占据了国内家电市场 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海尔的领导者张瑞敏,并没有 因此而放松自己,他清醒的认识到海尔同外国同类企业 相比较起来,个头还很小,还不具备与国际大企业抗衡 和竞争的能力,海尔要想获得长期的生存,就必须全面 实施国际化战略,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在当前经济全 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已经没有国内国际市场之分,都是 国际市场,对手也不再只是国内同行业,而是国际同行 业。如果你不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去,哪里有你的地位 ?哪里有你的品牌?企业没有边界,如果不走出国门, 就不可能进入网络经济时代。
国际化战略制定内容
形成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 提高企业的系统竞争力 加快建立有竞争力和高效的产业供应链体系 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向海外市场扩展,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战略的实施
• 先易后难。TCL国际化起步 於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是从彩 电这个产业开始的. 这一年 ,TCL彩电正式进入越南市场 . 经过几年的开发,目前TCL 彩电在越南的市场占有率已 经达到12%以上,超过众多日 本品牌而占据第二的位置。 越南市场的成功,让TCL尝到 了国际化的甜头,也是一个极 大的鼓舞。
国际化战略动因
• 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前,TCL的出口基本上是贴 牌生产(OEM)性质的,但东南亚金融风暴 对集团公司的出口影响非常大。1998年的出口 是负增长,1999年大概在这个基础上持平。正 如李东生所说,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制于海外市 场的变化,TCL在国外基本上没有国际经营能 力,基本上都是代工的角色,在外部环境发生 变化时,TCL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次经历 之后,TCL下定决心要推进国际业务的经营。

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公司国际化战略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对公司国际化战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际化的必要性、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及国际化战略的风险与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界定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目的。

接着,我们将对国际化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国际化战略制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包括市场研究、目标市场选择、进入模式选择、竞争策略制定等关键步骤。

我们将对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际化的核心要素和战略选择,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国际商务和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

这些理论提供了对公司国际化行为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框架,帮助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过程理论认为,公司的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从出口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

这个过程受到公司规模、资源和能力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的推动。

该理论强调了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逐步积累经验和能力,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市场的特点。

资源基础观认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应基于其独特的资源和能力。

这些资源和能力可以是技术、品牌、管理经验等,它们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通过国际化,公司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拓展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网络理论也对公司国际化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理论认为,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广泛的网络关系,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

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内容摘要:本文从出口贸易、劳务输出、投资活动三方面对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研究。

指出了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出口贸易劳务输出对外投资根据西方研究跨国经营学者的理论,一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轨迹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样三个过程。

河南省作为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企业国际化还处在初始阶段,商品进出口仍是当前企业对外经营的主要方式。

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一)出口贸易近年来,河南省对外贸易与过去相比,发展十分迅速。

2005年,河南省进出口完成7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出口51.01亿美元,增长22.1%,进口26.35亿美元,增长8.1%。

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类产品出口9.31和9.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和30.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

从数字上看,河南省出口形式较好,但与其它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河南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位次靠后,且仍在下降。

在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2000年为0.6584%,2003年为0.6559%,2005年更是降到0.5439。

而同期河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和位次分别是2000年位次第四,比重5.74%,2003年位次第五,比重6.01%,2005年比重5.778。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03、2005计算得出)。

另外,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一地经济与世界相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0.9%以上,2005年河南省则仅为3.97%,可见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差距很大。

540)this.width=540" vspace=5>(二)劳务输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对外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还很薄弱,且集中在少数大企业。

美的集团国际化进程的案例研究

美的集团国际化进程的案例研究

美的集团国际化进程的案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融合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化发展的机会。

其中,美的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以美的集团的国际化进程作为案例研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相关经验。

一、背景介绍美的集团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佛山。

多年来,美的集团不断致力于技术创新、品牌打造以及市场拓展,逐渐在中国市场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美的集团开始寻求海外市场的机会,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二、国际化战略美的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可以总结为“走出去、引进来、并重发展我组织”。

首先,美的集团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他们也通过并购等方式,引进了一些具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国际企业,加速了技术、设计和品牌的提升。

此外,美的集团还注重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

三、国际市场拓展美的集团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主要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设立合资企业以及收购国外企业来实现。

例如,他们在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等地设立了多个销售子公司,通过提供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迅速获取市场份额。

此外,美的集团还与一些国外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共享和市场资源整合,实现互利共赢。

四、品牌建设与推广在国际化进程中,美的集团非常注重品牌建设与推广。

他们通过参加国际性展会、赞助国际知名赛事以及与国际品牌合作等方式,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

同时,美的集团还注重本土化战略,根据各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的调整,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五、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作为家电制造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美的集团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他们在技术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并与一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合作,推动了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案例1 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案例1: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美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 营格局。 营格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了解美国市场, 了解美国市场,更快地针对市场变化做出 反应。 反应。海尔在美国销售的许多产品都不是 海尔原有的产品, 海尔原有的产品,而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 设计和生产的。 设计和生产的。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张 俊
案例1 案例1:海尔的国际化
•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 年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 的市场占有率,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 的市场占有率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 国内生产国内 销售, 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国外生产国外销 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 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 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

4个国际战略相关的案例

4个国际战略相关的案例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內市場趨向飽和,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試圖走出國門,將目光投向國外市場。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海外设厂,生产本地化,如海尔;第二种是自有产品直接出口,如华为和中兴;第三种是并购国外企业,如联想;第四种是产品贴牌出口,这类企业以浙江温州企业为多。

当然,上述分类是按照企业的主导战略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有时会采取多种战略,即组合战略来进军海外。

前三种方式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方向,也代表了中国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跨國戰略—海爾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启动比较早,这得益于海尔企业领导人的超前战略意识。

成名于电冰箱,继而在家电领域全面开花的海尔在国内站稳脚跟就开始把战略眼光投向海外,在欧洲,在美洲,海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摸爬滚打。

起初,海尔的策略是出口产品,但是发现国外对来自中国的家电认可度不高,而且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有种种限制。

屡败屡战的海尔开始在海外投资工厂,以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为方向,结果不但成功绕过贸易壁垒,而且使海外销售迅速发展起来。

根据美国《家电》杂志2003年全球排名,海尔已经超过了日立成为全球第九位,2004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

海外投资设厂虽然实现生产本地化,成功避免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的限制,但是美国的高成本几乎吞噬了海尔在中国市场积累的低成本优势。

因此海尔开始寻求新的战略,2005年6月,海尔宣布准备以23亿美元的代价竞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巨头美泰克(Maytag),开始新的国际化战略。

2、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出口—华为模式2004年是华为国际化战略大获全胜的一年,多年持续的投入终于开始结出丰盛的果实。

这种胜利不仅体现在与IT巨头思科的官司最终得以和解,而且表现在其产品开始突破欧洲和美国市场,海外产品收入首次超过国内收入,而且表现在击败众多国际巨头,成功成为英国电信的优先供应商,角逐总额达1500亿人民币的电信产品大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