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羟基的保护方法

常用羟基的保护方法
常用羟基的保护方法

羟基的保护

保护醇类 ROH 的方法一般是制成醚类(ROR′) 或酯类(ROCOR′),前者对氧化剂或还原剂都有相当的稳定性。

1. 形成甲醚类 ROCH3

可以用碱脱去醇ROH质子,再与合成子+CH3作用,如使用试剂NaH / Me2SO4。也可先作成银盐 RO-Ag+ 并与碘甲烷反应,如使用 Ag2O / MeI;但对三级醇不宜使用这一方法。醇类也可与重氮甲烷CH2N2,在Lewis酸(如BF3·Et2O)催化下形成甲醚.

脱去甲基保护基,回复到醇类,通常使用Lewis酸,如BBr3及Me3SiI,也就是引用硬软酸碱原理(hard-soft acids and bases principle),使氧原子与硼或硅原子结合(较硬的共轭酸),而以溴离子或碘离子(较软的共轭碱)将甲基(较软的共轭酸)除去。

2. 形成叔丁基醚类 ROC(CH3)3

醇与异丁烯在Lewis 酸催化下制备。叔丁基为一巨大的取代基(bulky group),脱去时需用酸处理

3. 形成苄醚 ROCH2Ph:

制备时,使醇在强碱下与苄溴 (benzyl bromide)反应,通常以加氢反应或锂金属还原,使苄基脱除,并回复到醇类。

4. 形成三苯基甲醚 (ROCPh3)

制备时,以三苯基氯甲烷在吡啶中与醇类作用,而以 4-二甲胺基吡啶(4-dimethyl aminopyridine, DMAP)为催化剂。

5. 形成甲氧基甲醚 ROCH2OCH3

制备时,使用甲氧基氯甲烷与醇类作用,并以三级胺吸收生成的HCl。甲氧基甲醚在碱性条件下和一般质子酸中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此保护基团可用强酸或Lewis酸在激烈条件下脱去。

7. 形成四氢吡喃 ROTHP

制备时,使用二氢吡喃与醇类在酸催化下进行加成作用。欲回收恢复到醇类时,则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即可脱去保护基团。有机合成中常引用这种保护基团,其缺点是增加一个不对称碳(缩酮上的碳原子),使得NMR谱的解析较复杂。

8. 形成叔丁基二甲硅醚 ROSiMe2(t-Bu)

制备时,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与醇类在三级胺中作用,此保护基比三甲基硅基稳定,常运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一般是F-离子脱去。

9. 形成乙酸酯类 ROCOCH3

脱去乙酸酯保护基可使用皂化反应水解。乙酯可与大多数的还原剂作用,在强碱中也不稳定,因此很少用作有效的保护基团。但此反应的产率极高,操作也很简单,常用来帮助决定醇类的结构。

10 形成苯甲酸酯类 ROCOPh

制备时,用苯甲酰氯与醇类的吡啶中作用。苯甲酸酯较乙酯稳定,脱去苯甲酸酯需要较激烈的皂代条件。

关于羟基保护的方法

羟基的保护基

1). 酯类保护基

t-BuCO (Piv); PhCO; MeCO; ClCH2CO et al.

90%

Nicolaou, K. C.; Webber, S. E. Synthesis, 1986, 453 酯类保护基的除去(cleavage)

碱性条件下水解,水解能力:

t-BuCO(Piv) < PhCO < MeCO < ClCH2CO

常用的碱:K2CO3, NH3, NH2NH2, Et3N, i-Pr2NEt et al

去除Piv一般用较强的强碱体系,如 KOH/H2O, LiAlH4, DIBAL, KBHEt3

ClCH2CO的去除可以用硫脲,氨/甲醇,苯,吡啶水溶液,NH2CH2CH2SH, NH2CH2CH2NH2, PhNHCH2CH2NH2 等除去。

2). 硅醚保护基

硅醚保护基主要有:

Me3Si (trimethylsilyl, TMS);

Et3Si (triethylsilyl, TES);

t-BuMe2Si (tert-butyldimethylsilyl, TBDMS or TBS)

i-Pr3Si (triisopropylsilyl, TIPS)

t-BuPh2Si (tert-butyldiphenylsilyl, TBDPS)

酸水解相对稳定性:

TMS(1) < TES(64) < TBDMS(20,000) < TIPS(700,000) < TBDPS (5,000,000)

碱水解相对稳定性:

TMS(1) < TES(50) < TBDMS = TBDPS (20,000) < TIPS(100,000)

硅醚保护基的除去:(F-Si 142 kcal/mol; O-Si 112 kcal/mol)

通常用 HF / CH3CN; TBAF / THF; HF.Py / CH3CN

TES ether: TESCl/Imid. DMAP; TESOTf / Py. or 2,6-dimethylpyridine

关于纯十八胺长期停炉保护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a12321407.html, 关于纯十八胺长期停炉保护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郝炎军杨惠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6期 摘要:针对目前电力市场疲软,发电机量锐减,机组停机备用时间较长的现状,为了确 保机、炉停运期间安全,防止设备腐蚀现象的发生,经对省内外同类型同容量机组的大量调研,并通过多次现场实践,对各种停炉保护方法的保护效果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对该公司2台300 MW机组,停机时长超过1个月时,实行纯十八胺停炉保护,1个月以内的实行炉侧热炉放水机侧加氨-联氨湿法保护,并经多次实际使用,机组经上述保护后再次启动,水汽品质合格的时间大幅度缩短,机组的排水量锐减,起到了显著效果,且在后期的运行中,水汽品质优良,炉侧排污大幅度减少,正常运行补水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经济、环保意义,说明用纯十八胺进行长期停炉保护是成功的,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纯十八胺停炉保护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K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029-02 目前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因电力市场与产能过剩等原因,侯马热电分公司的机组只能保持单机运行甚至双停,这也是各发电公司共同面临的困难,长期停炉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防止停炉腐蚀,提高机组停运期间的安全,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经过大量调研,比对和筛选,确定了纯十八胺长期停炉保护方法的应用,经实践检验,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侯马热电机组情况简介 山西侯马热电分公司300 MW锅炉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设计燃料为烟煤。在机组电负荷为326.7 MW时,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 065 t/h;机组电负荷为300 MW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 032.6 t/h。#1.2机组分别于2014年10月、11月份投产,至今已运行2年半时间,投产后,基本上为单机运行,个别月份双机运行或停运,机组迫切需要进行有效可靠的保护。 2 长期停炉保护的目的及重要性 停用保护目的是降低发电机组在整个停用期间的腐蚀,另外可以清除结垢物,使机组再次启动时减少锅炉冲洗时间,节约燃煤、燃油、水资源,使机组尽快投入运行。

常用羟基的保护方法

羟基的保护 保护醇类 ROH 的方法一般是制成醚类(ROR′) 或酯类(ROCOR′),前者对氧化剂或还原剂都有相当的稳定性。 1. 形成甲醚类 ROCH3 可以用碱脱去醇ROH质子,再与合成子+CH3作用,如使用试剂NaH / Me2SO4。也可先作成银盐 RO-Ag+ 并与碘甲烷反应,如使用 Ag2O / MeI;但对三级醇不宜使用这一方法。醇类也可与重氮甲烷CH2N2,在Lewis酸(如BF3·Et2O)催化下形成甲醚. 脱去甲基保护基,回复到醇类,通常使用Lewis酸,如BBr3及Me3SiI,也就是引用硬软酸碱原理(hard-soft acids and bases principle),使氧原子与硼或硅原子结合(较硬的共轭酸),而以溴离子或碘离子(较软的共轭碱)将甲基(较软的共轭酸)除去。 2. 形成叔丁基醚类 ROC(CH3)3 醇与异丁烯在Lewis 酸催化下制备。叔丁基为一巨大的取代基(bulky group),脱去时需用酸处理 3. 形成苄醚 ROCH2Ph: 制备时,使醇在强碱下与苄溴 (benzyl bromide)反应,通常以加氢反应或锂金属还原,使苄基脱除,并回复到醇类。 4. 形成三苯基甲醚 (ROCPh3) 制备时,以三苯基氯甲烷在吡啶中与醇类作用,而以 4-二甲胺基吡啶(4-dimethyl aminopyridine, DMAP)为催化剂。 5. 形成甲氧基甲醚 ROCH2OCH3 制备时,使用甲氧基氯甲烷与醇类作用,并以三级胺吸收生成的HCl。甲氧基甲醚在碱性条件下和一般质子酸中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此保护基团可用强酸或Lewis酸在激烈条件下脱去。 7. 形成四氢吡喃 ROTHP 制备时,使用二氢吡喃与醇类在酸催化下进行加成作用。欲回收恢复到醇类时,则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即可脱去保护基团。有机合成中常引用这种保护基团,其缺点是增加一个不对称碳(缩酮上的碳原子),使得NMR谱的解析较复杂。 8. 形成叔丁基二甲硅醚 ROSiMe2(t-Bu)

停炉保护

停炉保护 1 保护目的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如不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当,外界空气会大量进入水汽系统,整个热力系统金属内表面会遭到溶解氧的腐蚀,其腐蚀速度一般远大于运行期间的腐蚀速度。因此,设备停运期间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减小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的腐蚀危害,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成膜胺停(备)用保护方法是在机组停机进行过程中,当锅炉压力、温度降至适当条件时,向热力系统加入有机胺类成膜药剂,药剂随着汽水进行循环,药剂分子紧密吸附在金属表面并依次有方向的排列,形成具有“屏蔽作用”的分子保护层,阻止电荷和腐蚀性物质(氧、二氧化碳、水分)在金属表面的迁移,从而达到阻止金属腐蚀的目的。具有保护周期长、保护范围广、适用于开放式检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有效减缓机组停备用期间热力设备的腐蚀,提高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编制依据DL/T 956-2005《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GB/T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DL/T 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3 机组概况3.1锅炉系统过热蒸汽额定压力:17.22MPa 过热蒸汽额定温度:541℃过热蒸汽额定流量:1062.6t/h 3.2 汽轮机系统型号:N350-16.67/538/538 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冷凝反动式主蒸汽额定流量:1062t/h 高缸排汽温度:325.9℃汽轮机级数:37级 4 停运保护工艺确定4.1 机组运行控制要求为保证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机、炉、化学等运行部门应熟悉保护工艺,并结合本厂机组状况和运行规程制定相应的停运保护操作措施。加药时应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技术要求:I. 机组采用滑参数停机的方式,主蒸汽温度降低到500℃以下(温度过高会导致药剂部分分解,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成膜效果,条件具备时宜将加药时的主汽温度降低到450~250℃);II. 加药开始后机组继续进行滑参数停运,然后打闸停机、锅炉熄火,在此期间保护药剂通过汽水循环形成保护膜。为保证成膜效果,开始加药至打闸停机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5±0.5小时。4.2 保护范围与加药位置保护范围可包括:锅炉本体(包括水冷壁、汽包、过热器、再热器)、汽机本体、高低压加热器、省煤器、除氧器、凝汽器、给水泵、凝结水泵以及相关水汽管道等。本次加药采用停机前一定工况条件下,向给水中加药并进行循环成膜的方法。加药位置在除氧器下降管的给水加药点。 4.3 保护药剂及加药量确定本次保护采用YKED-2型停运保护剂,该药剂主要成分为以十八烷基胺为主的高纯直链烷烃类成膜胺,同其它有机胺衍生物类或复配的成膜胺药剂相比,具有药剂成分明确、成膜效果好、无点蚀和腐蚀危害性、分解产物单一等特点。依据机组容量、额定蒸发量及保护范围,结合停运时间,确定本次保护药品用量为500kg。4.4 加药装置 4.4.1 专用加药装置采用专用加药泵和临时药箱实施加药,该套加药装置暂由试验院临时提供。加药泵基本参数如下:加药泵流量:0~2400L/h;加药泵出口压力:0~4MPa;安装条件:加药现场应具备除盐水水源(配备连接软管,可向配药箱供除盐水)及约3kW的动力电源。连接方式:提前足够时间在给水加药泵出口母管上焊接不锈钢针形阀门,并利用专用接头连接加药泵与针型阀(或加工可与专用加药泵配套连接的临时带法兰管节)。其中加药示意图如图1所示。去给水临时加药门临时连接管#2氨泵#1氨泵专用加药泵图1 临时加药泵连接示意图注意事项:利用专用大流量加药泵加药,加药泵连接点可以选择在联胺泵或氨泵出口,如果选择连接在氨泵出口管时,开始加药前应将加药管路中的氨液排放干净,避免加药时给水pH快速升高。4.4.2 备用加药装置将给水以及炉水加药系统作为本次加药保护的备用加药装置,以防止在专用加药泵故障情况下能够完成加药。应有足够多的柱塞式或隔膜式加药泵能满负荷工作(2~4台,单台泵最大流量约40或80L/h)。 5 停运保护前应具备的条件 5.1 至少在机组确定停机前一天将加药装置、药品运放到加药现场(给水加药间)。连接好电源、水源,并进行加药装置试运行,正常后备用。5.2 加药前的水质调整与准备:计划停机前4~

有机合成中羟基保护方法总结

保护醇类ROH 的方法一般是制成醚类(ROR′) 或酯类(ROCOR′),前者对氧化剂或还原剂都有相当的稳定性。 1. 形成甲醚类ROCH3 可以用碱脱去醇ROH质子,再与合成子+CH3作用,如使用试剂NaH / Me2SO4。也可先作成银盐RO-Ag+ 并与碘甲烷反应,如使用Ag2O / MeI;但对三级醇不宜使用这一方法。醇类也可与重氮甲烷CH2N2,在Lewis酸(如BF3·Et2O)催化下形成甲醚. 脱去甲基保护基,回复到醇类,通常使用Lewis酸,如BBr3及Me3SiI,也就是引用硬软酸碱原理(hard-soft acids and bases principle),使氧原子与硼或硅原子结合(较硬的共轭酸),而以溴离子或碘离子(较软的共轭碱)将甲基(较软的共轭酸)除去。 2. 形成叔丁基醚类ROC(CH3)3 醇与异丁烯在Lewis 酸催化下制备。叔丁基为一巨大的取代基(bulky group),脱去时需用酸处理 3. 形成苄醚ROCH2Ph:制备时,使醇在强碱下与苄溴(benzyl bromide)反应,通常以加氢反应或锂金属还原,使苄基脱除,并回复到醇类。 4. 形成三苯基甲醚(ROCPh3) 制备时,以三苯基氯甲烷在吡啶中与醇类作用,而以4-二甲胺基吡啶(4-dimethyl aminopyridine, DMAP)为催化剂。 5. 形成甲氧基甲醚ROCH2OCH3 制备时,使用甲氧基氯甲烷与醇类作用,并以三级胺吸收生成的HCl。甲氧基甲醚在碱性条件下和一般质子酸中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此保护基团可用强酸或Lewis酸在激烈条件下脱去。 6. 形成四氢吡喃ROTHP 制备时,使用二氢吡喃与醇类在酸催化下进行加成作用。欲回收恢复到醇类时,则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即可脱去保护基团。有机合成中常引用这种保护基团,其缺点是增加一个不对称碳(缩酮上的碳原子),使得NMR谱的解析较复杂。 7. 形成叔丁基二甲硅醚ROSiMe2(t-Bu)制备时,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与醇类在三级胺中作用,此保护基比三甲基硅基稳定,常运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一般是F-离子脱去。 8. 形成乙酸酯类ROCOCH3 脱去乙酸酯保护基可使用皂化反应水解。乙酯可与大多数的还原剂作用,在强碱中也不稳定,因此很少用作有效的保护基团。但此反应的产率极高,操作也很简单,常用来帮助决定醇类的结构。 9. 形成苯甲酸酯类ROCOPh 制备时,用苯甲酰氯与醇类的吡啶中作用。苯甲酸酯较乙酯稳定,脱去苯甲酸酯需要较激烈的皂代条件。

羟基的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方法学研究

羟基的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方法学研究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四氢吡喃保护基团的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研究(四氢吡喃醚,保) 中国学位论文(https://www.360docs.net/doc/1a12321407.html,) 本文关键词:四氢吡喃醚,保护基团,选择性保护,解保护,酚羟基,反应条件,新方法,保护反应,催化剂,溶剂,方法学,醇羟基,有机化合物,重要策略,研究对象,文献,四氢呋喃,室温,加热回流,高选择性 在多官能团复杂有机化合物如寡糖、糖苷等的合成中,羟基的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是常用的重要策略.该论文以羟基的四氢吡喃保护基团(THP)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催化剂,在努力寻求更温和更快捷更具选择性的反应条件中,拓展了四氢吡喃保护基团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的方法学.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探索了在PdCl<,2>(CH<,3>CN)<,2>催化下羟基的四氢吡喃醚保护基团的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方法学.发现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室温和PdCl<,2>(CH<,3>CN)<,2>催化下,伯醇能够与二氢吡喃(DHP)反应得到醇的四氢吡喃醚,而仲羟基、叔羟基以及酚羟基则不反应;若以乙腈为溶剂,在PdCl<,2>(CH<,3>CN)<,2>催化下加热回流,THP保护的伯醇以及酚能够有效地解保护.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较,这种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同一催化剂能够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完成选择性保护与解保护反应,反应类型新颖;(2)反应条件十分温和;(3)反应具有高选择性;(4)产率高(保护反应:72﹪~90﹪,解保护反应:72﹪~95﹪).2.发展了用TBDMSCl脱羟基THP醚保护基团的新方法.在室温下,CH<,3>OH 中及0.3当量TBDMSCl存在下,醇和酚羟基的THP保护基团都能有效地解保护.更妙的是,在CH<,3>CN中及0.3当量TBDMSCl存在下,酚羟基的THP保护基团能够有效地解保护,而醇羟基的THP保护基团则保持稳定.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较,该体系具有以下的优点:(1)反应时间较短(5~45min),产率较高;(2)反应条件温和;(3)仅仅通过溶剂的改变,即可在醇羟基THP醚存在条件下选择性地将酚羟基的THP保护基团解保护. 作者:吴筱星 学科专业:有机化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导师姓名:王彦广 学位年度:2004 研究方向: 语种:chi 分类号:O626 关键词:四氢吡喃醚保护基团保护解保护合成 机标分类号:

锅炉停炉保护的方法简介

锅炉停炉保护的方法简介 一、停炉保护的方法 防止锅炉停炉腐蚀的方法较多,但基本原则是不让外界空气进入停用锅炉的水系统;保持停用锅炉水系统金属表面干燥;使金属内表面浸泡在含有除氧剂或其他保护剂的溶液中;在金属表面上涂上防锈层。停炉保护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一)干法 1.干燥剂法 干燥剂法就是在锅炉停用后,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放掉,利用炉内余热,将金属表面烘干,并清除沉积在锅炉水系统内的水垢和水渣。然后在锅炉内放入干燥剂,保持金属表面干燥,防止腐蚀。常用的干燥剂有三种无水氯化钙(CaCl2) 常用量 1.0~1.5kg/M3 生石灰(Cao) 常用量3~5kg/M3 硅胶常用量1.5~3.0kg/M3 干燥剂的放置方法:将药品分盛在若干个塘瓷盘内,分别放入汽泡、泥包和各联箱内。装入的数量和位置应在锅炉保养记录内,以免投入运行时忘记取出。干燥剂放入炉内后应立即关闭各汽水阀门,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干燥剂放入一个月后应进行第一次检查。如发现潮解,应立即更换或烘干。以后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停炉保养。汽包容积占整个锅炉水容积的比例越大,此法越方便。 2.烘干法 此法就是在停炉时,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进行放水。当水放尽后,利用炉内余热,点微火或引入炉膛热风,将锅炉内表面烘干。此法只适用于锅炉在检修期间的防腐。 3.充氮法 充氮法就是将氮气充入锅炉水系统内,并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阻止空气进入。由于氮气很不活泼,无腐蚀性,所以可以防止锅炉的停炉腐蚀。其方法是:在停炉前,将充氮管路接好。当炉内压力降至0.5表压时,开始由氮气瓶经临时管路向锅炉汽包和省煤器等处送氮气,具体要求是(1)氮气纯度应在99%以上。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2)空炉充氮时,炉内氮气压力应为0.5表压以上。带水充氮(锅炉内水不放掉)时,充氮前最好在锅炉存

1月份常用停炉保养方法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剖析

2015年内部讲师授课题纲 主机一部化学专业 授课人: 授课内容:常用停炉保养方法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授课时间:2015年1月14日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主机一部化学人员 一、停炉保养的重要性 锅炉停用期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空气中氧气和温度的作用下,金属内表面便会产生溶解氧腐蚀,尤其以过热器为甚。因为锅炉停用后,外界空气必然会大量进入锅炉汽水系统内,此时,锅炉虽然存水已放尽,但管内金属表面上往往因受潮而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此水膜中,使水膜饱含溶解氧,很容易引起金属的腐蚀。 当停用锅炉的金属内表面上结有盐垢等沉积物时,腐蚀过程会进行得更快。这是因为金属表面的这些沉积物具有吸收空气中水份的能力,而且本身也常会有一些水分,故沉积物下面的金属表面仍然会有一层水膜。在未被沉积物覆盖的金属表面上或沉积物的孔隙、裂缝处的金属表面上,由于空气中的氧容易扩散进来,使水的含氧量较高;沉积物下面的金属表面上,水含氧量相对较低,这就使金属表面产生了电化学不均匀性。溶解氧浓度大的地方,电极电位高而成为阴极,溶解氧浓度小的地方,电极电位较低而成为阳极,在这里金属便遭到腐蚀。当沉积物中含有易溶性盐类时,这些盐类溶解在金属表面的水膜中,使水膜中的含盐量增加,由于易溶性盐类溶液的高导电性,从而导致了加速溶解氧腐蚀的作用。 停用腐蚀的主要危险还在于它将加剧设备运行时的金属腐蚀过程。这是因为停用锅炉的腐蚀,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沉积物,由于腐蚀产物的存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金属表面的粗糙状态,成了运行中腐蚀加剧的促进因素。锅炉在停用期

间,金属的温度很低,停用腐蚀本身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然而腐蚀产物是由高价氧化铁组成,在锅炉重新投入运行时起着腐蚀微电池的阴极去极化剂作用,使腐蚀过程逐渐发展。当金属表面形成相当数量的氧化物后,这种氧化物便有可能转移到热负荷较高的受热面区段;产生高温垢下腐蚀并使传热恶化,造成金属管壁超温,或随蒸汽进入汽轮机,沉积在汽轮机的通流部分。因此,做好防止锅炉受热面在备用和检修期间的腐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停炉后的保养 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停炉后保养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停用设备所处的状态、停用期限的长短、防腐蚀材料的供应及其质量情况、设备的严密程度、周围环境温度和防腐蚀方法本身的工艺要求等综合因素来确定。300MW机组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停炉后的保养,通常可采用表1所列的方法。 表1 300MW机组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停炉保养方法表

常见的羟基的保护与脱保护方法

目录 1.简介 (2) 2.硅醚 (2) 2.1三甲基硅醚(T M S-O R) (3) 2.2叔丁基二甲基硅醚(T B D M S-O R) (4) 2.3叔丁基二苯基硅醚(T B D P S-O R) (4) 3.苄醚 (6) 4.取代苄醚 (7) 5.取代甲基醚 (8) 6.四氢吡喃醚 (9) 7.烯丙基醚 (10)

1.前言 羟基广泛存在于许多在生理上和合成上有意义的化合物中,如核苷,碳水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聚醚、某些氨基酸的侧链。。另外,羟基也是有机合成中一个很重要的官能基,其可转变为卤素、氨基、羰基、酸基等多种官能团。在化合物的氧化、酰基化、用卤代磷或卤化氢的卤化、脱水的反应或许多官能团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将羟基保护起来。在含有多官能团复杂分子的合成中,如何选择性保护羟基和脱保护往往是许多新化合物开发时的关键所在,如紫杉醇的全合成。羟基保护主要将其转变为相应的醚或酯,以醚更为常见。一般用于羟基保护醚主要有硅醚、甲基醚、烯丙基醚、苄基醚、烷氧甲基醚、烷巯基甲基醚、三甲基硅乙基甲基醚等等。羟基的酯保护一般用的不多,但在糖及核糖化学中较为多见。 2.羟基硅醚保护及脱除 硅醚是最常见的保护羟基的方法之一。随着硅原子上的取代基的不同,保护和去保护的反应活性均有较大的变化。当分子中有多官能团时,空间效应及电子效应是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在进行选择性去保护反应时,硅原子周围的空间效应,以及被保护分子的结构环境均需考虑。例如,一般情况下,在TBDMS基团存在时,断裂DEIPS( 二乙基异丙基硅基) 基团是较容易的,但实际得出的一些结果是相反的。在这些例子中,分子结构中空间阻碍是产生相反选择性的原因。电子效应的不同也会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对于两种空间结构相似的醇来说,电子云密度不同造成酸催化去保护速率不同,因此可以选择性去保护。这一点对酚基和烷基硅醚特别有效:烷基硅醚在酸中容易去保护,而酚基醚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去保护。降低硅的碱性还可以用于改变Lewis酸催化反应的结果,并且有助于选择性去保护。在硅原子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可以提高碱性条下水解反应的灵敏性,而对酸的敏感性降低。对大多数醚来说,在酸中的稳定性为TMS (1)

有机经典反应三(羟基的保护与脱保护)

羟基的保护与去保护 羟基广泛存在于许多在生理上和合成上有意义的化合物中,如核苷,碳水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聚醚、某些氨基酸的侧链。另外,羟基也是有机合成中一个很重要的官能基,其可转变为卤素、氨基、羰基、酸基等多种官能团。在化合物的氧化、酰基化、用卤代磷或卤化氢的卤化、脱水的反应或许多官能团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将羟基保护起来。在含有多官能团复杂分子的合成中,如何选择性保护羟基和脱保护往往是许多新化合物开发时的关键所在,如紫杉醇的全合成。羟基保护主要将其转变为相应的醚或酯,以醚更为常见。一般用于羟基的保护醚主要有硅醚、甲基醚、烯丙基醚、苄基醚、烷氧甲基醚、烷巯基甲基醚、三甲基硅乙基甲基醚等等。羟基的酯保护一般用的不多,但在糖及核糖化学中较为多见。 有机合成以及全合成最常用策略就是官能团的保护去保护,这里我肤浅总结一下羟基的保护与去保护,希望大家补充与批评. 羟基保护主要分为:硅醚保护,苄醚保护和烷氧基甲基醚或烷氧基甲基取代醚这三类. 1.硅醚保护和脱保护: 硅醚保护基:TMS, TES, TBS, TIPS, TBDPS 特点: (1)易保护,易去保护均可以用Bu4NF脱除; (2)在游离的伯胺肿胺存在下可以选择性对羟基进行保护; (3)硅醚对酸碱都敏感,不同的硅醚对酸碱有相对的稳定性; (4) 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是羟基保护与脱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 (5)对于没有什么空间位组的伯醇和仲醇,一般不用TMS保护,因为TMS在弱酸条件下极易脱除(硅胶柱). 硅醚的稳定性: 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TMS(1)CH3CN>丙酮,反应体系可以加NaI或者KI催化. 苄基的脱除: 一般情况用催化加氢的方法,也可以用Lewis酸脱出(TMSI), 催化加氢若分子中有非芳性的胺,会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阻碍了O-脱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Na2CO3可以防止苄基脱除,而可以使双键还原. 苄醚氢解溶剂影响:THF>Hexanol>MeOH>Toluene(氢解反应速率大小顺序)

锅炉停炉保养方案

锅炉停炉保养方案 保养原则: 锅炉停用后,外界空气就会大量进入锅炉水系统内,此时锅炉虽已放水,但在锅炉金属表面上总是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此水膜中,以致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很容易引起溶解氧的腐蚀,其腐蚀速度一般要比运行期间快得多。如果锅炉金属表面上有能溶于水膜的盐垢时,则腐蚀性更强烈。实践证明,产生严重腐蚀的锅炉多是停炉期间形成,而在运行中又发展所造成的。因此,在停炉期间采用适当的保护方法,对防止锅炉腐蚀,确保安全运行、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停炉保护的方法:防止锅炉停炉腐蚀的方法较多,但基本原则是不让外界空气进入停用锅炉的水系统;保持停用锅炉水系统金属表面干燥;使金属内表面浸泡在含有除氧剂或其他保护剂的溶液中;在金属表面上涂上防锈层。 保养方法: 停炉保护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一、干燥剂法(干法)干燥剂法就是在锅炉停用后,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放掉(通过疏水、定排等放水阀),利用炉内余热,将金属表面烘干,并清除沉积在锅炉水系统内的水垢和水渣。然后在锅炉内放入干燥剂,保持金属表面干燥,防止腐蚀。常用的干燥剂有三种无水氯化钙(CaCl2) 常用量 1.0~1.5kg/M3 生石灰(Cao) 常用量3~5kg/M3 硅胶常用量 1.5~

3.0kg/M3 干燥剂的放置方法:将药品分盛在若干个塘瓷盘内,分别放入汽泡、各联箱内。装入的数量和位置应在锅炉保养记录内,以免投入运行时忘记取出。干燥剂放入炉内后应立即关闭各汽水阀门,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干燥剂放入一个月后应进行第一次检查。如发现潮解,应立即更换或烘干。以后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停炉保养。汽包容积占整个锅炉水容积的比例越大,此法越方便。 二、.碱液法(湿法)可采用“氨液法”防腐。一般控制炉水含氨浓度为用凝结水或除盐水配制时500-600毫克/升,用软化水配制时800一1000毫克/升。配制氨液的软化水含盐量小于150毫克/升,氯离子小于15毫克/升。氨液可在专用设备内或利用疏水箱配制后送入锅炉。防腐期间须经常保持锅炉满水,并定期测定炉水含氨浓度。采用“氨液法”防腐时,须严密关闭与公用系统连接的阀门及仪表阀门,注意防止氨液进入汽机,保持汽包压力,使锅炉中充满PH值达10以上的水。使金属表面生成耐腐蚀性保护膜,以防止溶解氧对金属的腐蚀。所用碱液为NaOH、Na3PO4或者二者的混合液。常用碱液配制方法是:将NaOH(4kg/米3)和Na3PO4(1.5kg/米3)放入容器内,用软水溶解后,再用泵从锅炉下部联箱送入炉内。注意要保持溶液碱浓度均匀。 虽然氨液法效果相对干燥剂法弱点,那是因为锅炉停炉时因为生产和供汽单位的衔接与磨合期的需要,不能按正常停炉操作,每台停炉时通常要备用几天,很多锅炉只能自然冷却,所以不能利用余热烘

停炉期间的保养方法

停炉期间的保养方法 工业锅炉在电力、化工、轻工等部门普遍用作发电和生产蒸汽,企事业单位用于生活的就更多了。确保工业锅 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对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业锅炉运行的要求是: 首先要保质保量地安全供汽,其次也要求锅炉设备在安全的条件下经济运转。 影响工业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锅炉设计、制造、安装、检修不当引起的。一台锅炉, 如果设计不好,制造安装又欠佳,当然不能达到安全经济运行。另一方面则完全是由于运行上的原因所造成的,例如起动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平时锅炉技术管理工作较差,尤其是停炉后不注意保养,有的锅炉内的水没有 排放干净,有的炉内的炉水没有清理,有的锅炉房内水、垃圾成堆,人都无法进入。 锅炉停用后,外界空气就会大量进入锅炉水系统内,此时锅炉虽已放水,但在锅炉金属表面上总是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此水膜中,以致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很容易引起溶解氧的腐蚀,其腐蚀速度一般要比 运行期间快得多。如果锅炉金属表面上有能溶于水膜的盐垢时,则腐蚀性更强烈。实践证明,产生严重腐蚀的 锅炉多是停炉期间形成,而在运行中又发展所造成的。 因此,在停炉期间采用适当的保护方法,对防止锅炉腐蚀,确保安全运行、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 意义。一、停炉保护的方法 防止锅炉停炉腐蚀的方法较多,但基本原则是不让外界空气进入停用锅炉的水系统;保持停用锅炉水系统金属 表面干燥;使金属内表面浸泡在含有除氧剂或其他保护剂的溶液中;在金属表面上涂上防锈层。 停炉保护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一)干法1.干燥剂法 干燥剂法就是在锅炉停用后,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放掉,利用炉内余热,将金属表面烘干,并清除沉积在锅炉水系统内的水垢和水渣。然后在锅炉内放入干燥剂,保持金属表面干燥,防 止腐蚀。 常用的干燥剂有三种无水氯化钙(CaCl2)常用量1.0~1.5kg/M3生石灰(Cao)常用量3~5kg/M3硅胶 常用量1.5~3.0kg/M3干燥剂的放置方法: 将药品分盛在若干个塘瓷盘内,分别放入汽泡、泥包和各联箱内。装入的数量和位置应在锅炉保养记录内,以 免投入运行时忘记取出。干燥剂放入炉内后应立即关闭各汽水阀门,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干燥剂放入一个月后应进行第一次检查。如发现潮解,应立即更换或烘干。以后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停炉保养。汽包容积占整个锅炉水容积的比例越大,此法越方便。2.烘干法 此法就是在停炉时,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进行放水。当水放尽后,利用炉内余热,点微火或引入炉膛热风,将锅炉内表面烘干。 此法只适用于锅炉在检修期间的防腐。3.充氮法

停炉保护的常用方法

停用锅炉的腐蚀与保护 第一节、停用锅炉的腐蚀 锅炉在停用期间如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锅炉的本体及整个汽水系统的金属表面都会受到溶解氧的腐蚀,且腐蚀的速度比运行期间快得多。事实证明,腐蚀严重的锅炉,大多数是由于停炉保护不当造成的,而这些腐蚀产物如不清除,又会在锅炉重新运行后加速电化学腐蚀。因此,停炉腐蚀不仅会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形成运行隐患。 一、停炉腐蚀的原因 锅炉停用后,外界大量的空气会进入锅炉的汽水系统内,尤其是锅炉冷却放水后没有烘干时,金属表面会附着一层水膜,而空气中的氧则易在此水膜中溶解并达到饱和,且氧与铁发生腐蚀反应后,空气中的氧又会迅速不断的加以补充,所以很容易导致金属的氧腐蚀。如果金属表面残留的炉水中含有Cl-或SO2-时,则腐蚀就会更加严重。 二、停炉腐蚀的影响因素 停炉期间发生腐蚀的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湿度

对放水停用的锅炉,金属表面的潮气对腐蚀速度影响很大。空气湿度较大时,易在金属表面结露,形成水膜,造成腐蚀加剧。当金属表面干燥,且锅炉内部的相对湿 度小于30%时,可以完全防止铁的腐蚀。 2、水中的含盐量 锅炉中或金属表面水膜中含盐量增加会加速腐蚀进行,特别是氧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增大时,将使腐蚀速度明显上升。 3、金属表面的清洁程度 当金属表面有沉积物或水渣时,该部位就易积存残留水分,使垢渣下的金属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同时垢渣又妨碍氧扩散进去,而垢渣周围的金属表面则有较充足的氧。这样,由于养的浓度差异,便形成了浓差腐蚀电池,渣垢周围氧浓度大的部位为阴极,垢渣下氧浓度低的部位为阳极而使垢下金属受到腐蚀。 由上可知,要防止停用锅炉发生腐蚀,就应使锅炉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和清洁,及时清除水垢或堆积的水渣;对于湿法保护的,应尽量降低水中的含盐量,防止加速氧腐蚀。 第二节、停炉保护的常用方法 一、停炉保养的基本原则为: 1、阻止外界空气进入停用锅炉汽水系统内; 2、保持汽水系统内金属表面的干燥; 3、在金属内表面形成具有防腐蚀作用的薄膜,以隔绝空气; 4、使金属表面浸泡在含有除氧剂或其他保护剂的介质中。

羟基的保护

羟基的保护

目录 1.简介 (2) 2.硅醚 (2) 2.1三甲基硅醚(T M S-O R) (3) 2.2叔丁基二甲基硅醚(T B D M S-O R) (4) 2.3叔丁基二苯基硅醚(T B D P S-O R) (4) 3.苄醚 (6) 4.取代苄醚 (7) 5.取代甲基醚 (8) 6.四氢吡喃醚 (9) 7.烯丙基醚 (10)

1.前言 羟基广泛存在于许多在生理上和合成上有意义的化合物中,如核苷,碳水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聚醚、某些氨基酸的侧链。。另外,羟基也是有机合成中一个很重要的官能基,其可转变为卤素、氨基、羰基、酸基等多种官能团。在化合物的氧化、酰基化、用卤代磷或卤化氢的卤化、脱水的反应或许多官能团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将羟基保护起来。在含有多官能团复杂分子的合成中,如何选择性保护羟基和脱保护往往是许多新化合物开发时的关键所在,如紫杉醇的全合成。羟基保护主要将其转变为相应的醚或酯,以醚更为常见。一般用于羟基保护醚主要有硅醚、甲基醚、烯丙基醚、苄基醚、烷氧甲基醚、烷巯基甲基醚、三甲基硅乙基甲基醚等等。羟基的酯保护一般用的不多,但在糖及核糖化学中较为多见。 2.羟基硅醚保护及脱除 硅醚是最常见的保护羟基的方法之一。随着硅原子上的取代基的不同,保护和去保护的反应活性均有较大的变化。当分子中有多官能团时,空间效应及电子效应是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在进行选择性去保护反应时,硅原子周围的空间效应,以及被保护分子的结构环境均需考虑。例如,一般情况下,在TBDMS基团存在时,断裂DEIPS( 二乙基异丙基硅基) 基团是较容易的,但实际得出的一些结果是相反的。在这些例子中,分子结构中空间阻碍是产生相反选择性的原因。电子效应的不同也会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对于两种空间结构相似的醇来说,电子云密度不同造成酸催化去保护速率不同,因此可以选择性去保护。这一点对酚基和烷基硅醚特别有效:烷基硅醚在酸中容易去保护,而酚基醚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去保护。降低硅的碱性还可以用于改变Lewis酸催化反应的结果,并且有助于选择性去保护。在硅原子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可以提高碱性条下水解反应的灵敏性,而对酸的敏感性降低。对大多数醚来说,在酸中的稳定性为TMS (1)

电厂停炉保护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电厂停炉保护措施正式版

电厂停炉保护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概述 热力设备十八胺停运保护近年来已在国内迅速推广,该方法是在机组停运时,将十八胺加入热力系统,它进入锅炉后在高温下挥发进入蒸汽,从而布满整个锅炉、汽轮机及热力系统,在热力系统所有部位的金属表面(包括极难保护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上形成一层憎水性十八胺保护膜,把金属与空气隔绝,从而防止设备停运期间水及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对金属的腐蚀,保护了设备。 该方法操作简便,保护范围广,保护

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备用机组的停运保护,更适用于检修机组的停运保护。本次决定在NO.2机组C检前进行十八胺停炉保护。 2 风险分析 2.1低负荷操作,给运行操作带来不便,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执行 2.2加药时主汽温度若高于450℃,易造成十八胺分解,影响镀膜效果,起不到保护作用 2.3加药期间,各抽汽门(对外)应关闭,以免造成药品流失,影响保护效果 3 组织措施 3.1组织分工 总指挥:

保护醇类羟基的方法

保护醇类羟基的方法一般是制成醚类(ROR′) 或酯类(ROCOR′),前者对氧化剂或还原剂都有相当的稳定性。 1. 形成甲醚类ROCH3 可以用碱脱去醇ROH质子,再与合成子+CH3作用,如使用试剂NaH / Me2SO4。也可先作成银盐RO-Ag+ 并与碘甲烷反应,如使用Ag2O / MeI;但对三级醇不宜使用这一方法。醇类也可与重氮甲烷CH2N2,在Lewis酸(如BF3·Et2O)催化下形成甲醚. 脱去甲基保护基,回复到醇类,通常使用Lewis酸,如BBr3及Me3SiI,也就是引用硬软酸碱原理(hard-soft acids and bases principle),使氧原子与硼或硅原子结合(较硬的共轭酸),而以溴离子或碘离子(较软的共轭碱)将甲基(较软的共轭酸)除去。 2. 形成叔丁基醚类ROC(CH3)3 醇与异丁烯在Lewis 酸催化下制备。叔丁基为一巨大的取代基(bulky group),脱去时需用酸处理 3. 形成苄醚ROCH2Ph: 制备时,使醇在强碱下与苄溴(benzyl bromide)反应,通常以加氢反应或锂金属还原,使苄基脱除,并回复到醇类。 4. 形成三苯基甲醚(ROCPh3) 制备时,以三苯基氯甲烷在吡啶中与醇类作用,而以4-二甲胺基吡啶(4-dimethyl aminopyridine, DMAP)为催化剂。 5. 形成甲氧基甲醚ROCH2OCH3 制备时,使用甲氧基氯甲烷与醇类作用,并以三级胺吸收生成的HCl。甲氧基甲醚在碱性条件下和一般质子酸中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此保护基团可用强酸或Lewis酸在激烈条件下脱去。 7. 形成四氢吡喃ROTHP 制备时,使用二氢吡喃与醇类在酸催化下进行加成作用。欲回收恢复到醇类时,则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即可脱去保护基团。有机合成中常引用这种保护基团,其缺点是增加一个不对称碳(缩酮上的碳原子),使得NMR谱的解析较复杂。 8. 形成叔丁基二甲硅醚ROSiMe2(t-Bu) 制备时,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与醇类在三级胺中作用,此保护基比三甲基硅基稳定,常运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一般是F-离子脱去。 9. 形成乙酸酯类ROCOCH3 脱去乙酸酯保护基可使用皂化反应水解。乙酯可与大多数的还原剂作用,在强碱中也不稳定,因此很少用作有效的保护基团。但此反应的产率极高,操作也很简单,常用来帮助决定醇类的结构。 10 形成苯甲酸酯类ROCOPh 制备时,用苯甲酰氯与醇类的吡啶中作用。苯甲酸酯较乙酯稳定,脱去苯甲酸酯需要较激烈的皂代条件。

停炉保护管理制度

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NCF-H-3-2010 停炉保护管理制度 2010-01-01发布 2010-01-20实施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标准体系工作的需要而编制,是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个性管理标准,制定化学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从而规范并加快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适应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规范基础管理工作而制订。 本标准由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运行部提出,由运行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运行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令辉。 本标准主要修改人:。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于2010年01月20日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2) 1、总则 (4) 2、停炉保护方法的选择 (4) 3、氨、联胺钝化烘干法操作步骤 (4) 4、十八胺保护方法 (4) 5、热炉放水余热烘干法: (5) 6、干燥剂保护方法: (5) 附表一:十八胺保护过程机组参数记录表 (6)

停炉保护管理制度 1、总则 根据《DL/T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及集团《化学技术监督制度》为依据,并结合本厂机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停炉保护方法的选择 2.1为了既保证机组停备期间锅炉的防腐,又本着节约资源的情况。制定在停备3天以内不用保护,3-7天采取热炉放水保护,7-15天选用氨、联胺钝化烘干法,在停备15天以上选用十八胺保护方法。 2.2启动锅炉房内有2台6T/H的蒸汽炉和1台水炉。在冬季供暖期,水炉充当管路作用,可以不采取停炉保护措施,在供暖期过后要采取停炉保护措施。蒸汽炉在短时间停运可不采取保护,如长时间停炉,必须采取停炉保护。停运7日内可不采取停炉保护措施,7-30天以上采取热炉放水余热烘干法保护,在停运30天以上采取干燥剂去湿法保护。 2.3水炉的停炉保护、热网换热器的停备保护.由于水炉和热网换热器在供暖期过后就处于长期备用状态,停备保护时间较长。在停备后采取干燥剂去湿法保护。 3、氨、联胺钝化烘干法操作步骤 3.1在停炉2小时前,提高炉水pH值在9.7—10.00方范围。 3.2给水加联氨,并保证联胺浓度在200mg/L左右。 3.3锅炉熄火后,迅速关闭挡板,封闭炉膛,防止热量过快散失。 3.4当汽包压力降至0.5—0.8Mpa时,迅速放尽锅内存水。 3.5放水后,立即全开空气门、排汽门和放水门,采用自然通风将锅内湿气排出。 4、十八胺保护方法 4.1操作步骤 4.1.1机组滑参数停机前30分钟 (1)调整炉水PH9.4~9.6; (2)停止炉水磷酸盐和氢氧化钠加药; (3)隔离现场在线化学仪表; (4)调小除氧器排氧门开度; (5)将轴封加热器退出备用,开启旁路运行; 4.1.2滑参数停机开始

电厂停炉保护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电厂停炉保护措施简易版

电厂停炉保护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 概述 热力设备十八胺停运保护近年来已在国内 迅速推广,该方法是在机组停运时,将十八胺 加入热力系统,它进入锅炉后在高温下挥发进 入蒸汽,从而布满整个锅炉、汽轮机及热力系 统,在热力系统所有部位的金属表面(包括极 难保护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上形成一层憎水性 十八胺保护膜,把金属与空气隔绝,从而防止 设备停运期间水及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对金属 的腐蚀,保护了设备。 该方法操作简便,保护范围广,保护效果 好,适用于各种备用机组的停运保护,更适用

于检修机组的停运保护。本次决定在NO.2机组C检前进行十八胺停炉保护。 2 风险分析 2.1低负荷操作,给运行操作带来不便,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执行 2.2加药时主汽温度若高于450℃,易造成十八胺分解,影响镀膜效果,起不到保护作用 2.3加药期间,各抽汽门(对外)应关闭,以免造成药品流失,影响保护效果 3 组织措施 3.1组织分工 总指挥: 总协调: 技术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