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三岔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划定、调整的部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表

华强沟水库除一级保护区外的所有水域,以及人民渠七期干渠入库口处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范围;正常水位线(545米)纵深至华强沟水库分水岭范围内的全部陆域(一级保护区除外),以及人民渠七期干渠入库口处起上溯3000米,渠道两侧纵深至分水岭的全部陆域范围。
附件1
划定、调整的部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表
序号
保护区划定、调整
市(州)
县(市、区)
请示
文号
水源地
名称
取水口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准保护区
1
划定
泸州
古蔺县
泸市府〔2018〕67号
古蔺县毛家岩水库(备用)
古蔺县古蔺镇芭蕉村
(27°59′56″N,
105°46′18″E)
毛家岩水库正常水位线(773米)以下的全部水域范围;正常水位线至水库周边第一重山脊线的区域及入库河流椒坪河自汇入点上溯200米两岸纵深至第一重山脊线的陆域范围。
除一级保护区外,毛家岩水库上游整个流域范围,即椒坪河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至河流源头,整个河道多年平均水位所能淹没的水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水域外,毛家岩水库上游全部汇水区域的陆域范围。
/
2
划定
德阳
旌阳区
德府〔2018〕42号
华强沟水库
华强沟水库大坝坝前200米
(31°10′29.36″N,
104°26′59.17″E)
徐家沟左岸(30°6′47.04″N,103°4′47.23″E)
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1000米范围内多年平均水位对应的高程线(695.45米)以下的水域。一级水域保护区水域边界沿岸纵深50米,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范围。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1.1 前言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
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四川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表

从一级保护区上界刘家 碾起上溯至距刘家碾 2500m的三叉沟的水域
从一级保护区上界刘家碾起上溯至距 刘家碾2500m的三叉沟的河岸两侧纵深
各200m的陆域
从二级保护区上界三叉沟 起上溯至距三叉沟5000m
的叶家河心的水域
从二级保护区上界三叉沟 起上溯至距三叉沟5000m 的叶家河心的河岸两侧纵
深各200m的陆域
2#
103.84 #####
7
温江区
温江区自来水 厂饮用水源地
柳城街道
柳城街道等
3# 4#
103.84 ##### 103.84 #####
4.00
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30m范围的圆形地面区域内
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30~100m范围内的圆形地面区域
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确定
都
8#
103.84 #####
城区、新都 、郫县 水五厂取水口 104.08
##### #####
23.00 15.00
从自来水二厂取水口下游100m处的羊子 山水闸至自来水五厂取水口上游1000m
处的刘家碾之间共2500m的水域
从自来水二厂取水口下游100m处的羊子山水 闸至自来水五厂取水口上游1000m处的刘家 碾之间共2500m的河岸两侧纵深各200m的陆
等
水厂取水口
104.23 #####
7.00
从取水点下游100m起至取水点上游 1000m的水域
从取水点下游100m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 河岸两侧纵深各200m的陆域
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 溯2500m的水域
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2500m的河岸 两侧纵深各200m的陆域
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 5000m的水域
水源保护区划分标准

水源保护区划分标准
水源保护区是根据不同的水源情况和水质要求,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地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以下是水源保护区划分的主要标准:
1. 水源的重要性:根据水源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不同的保护区等级。
一般来说,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需要划为一级保护区。
2. 水质要求:根据水源的水质要求,划分出不同的保护区等级。
一般来说,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要求最高,需要严格限制污染源进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要求相对较低,但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和控制。
3. 地理条件:根据水源所处的地理条件,划分出不同的保护区等级。
例如,靠近污染源的水源地需要划为一级保护区,远离污染源的水源地可以划为二级保护区。
4. 管理难度:根据水源保护管理的难度,划分出不同的保护区等级。
一般来说,一级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难度较大,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二级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难度相对较小。
总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水源的重要性、水质要求、地理条件和管理难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划分方案,确保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
三、法律的适用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第二十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由有 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 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其他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 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 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 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
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
(1)关于保护区划分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式饮用水水源地。由于分散式饮用水源由 于在地域分布、供水量大小,取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若 完全按照本规范实施在操作上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分 散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仅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
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
潮汐河段水源地,运用非稳态水动力—水 质模型模拟,计算可能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最大 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 一级保护区上、下游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 门规定的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的范围。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类比经 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 踪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 调整。 •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 长度。一般河流型水源地,应用二维水质模型 长度。 计算得到一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长 度范围内应满足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的 要求。二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参见附录B, 大型、边界条件复杂的水域采用数值解方法, 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 法进行模拟计算。 •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批程序的通知-皖环发(2014)7号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批程序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批程序的通知皖环发(2014)7号各市、省直管县环保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环保部印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批程序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环保部要求,划定方案报批前,应编写正式的 "xxxx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报省环保厅审查,审查通过后的技术报告作为省人民政府批复的依据。
技术报告的编制及审查需满足以下要求:(一)技术报告编制。
县级及以上新建或调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由市、县环保部门委托具有相关工程、环评或咨询资质的技术单位,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要求编制。
技术报告应包括划分依据,保护区背景分析,技术方法与计算结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与管理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线式笋A 、原由队后背可说矿贺基术旷谷。
(二)技术报告审查。
技术报告编制完成后,市、县环保部门应在征求同级国土资源、住建、水利等部门意见后,经市、县人民政府同意报省环保厅审查。
省环保厅收到技术报告审查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会同省国土资源、住建、水利等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形成审查意见。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PDF 30页)

— 39 —
目录
1 项目背景........................................................................................................................................... 41 1.1 任务来源...................................................................................................................................... 41 1.2 工作过程...................................................................................................................................... 41
4 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46 4.1 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 46 4.2 标准修订的技术路线.................................................................................................................. 4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水政监察【发文字号】川办函[2010]26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02.12【实施日期】2010.02.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0]26号 2010年2月12日)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保护我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政府决定批准各市(州)政府上报的24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依法做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一、完善保护基础工作。
各地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在保护区边界及穿越保护区的交通干道设立明显标志,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管体系,编制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有效防范饮水安全风险。
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各地要严厉查处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坚决拆除或者关闭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和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依法禁止或从严控制在保护区内从事有关活动,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三、加强风险隐患监控。
全面排查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及上游地区的污染源,加强对可能影响饮水安全的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建立风险源名录,从源头控制隐患。
四、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依法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环境保护厅要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开展年度评估。
附件:四川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表1成都市成华区沙河二、五水厂饮用水源地成华区成都市中心城区、新都、郫县水二厂取水口104.09 30.71 23.00从自来水二厂取水口下游100m处的羊子山水闸至自来水五厂取水口上游1000m处的刘家碾之间共2500m的水域从自口下子山五厂100之间岸两的陆水五厂取水口104.08 30.71 15.002郫县郫县徐堰河饮用水源地三道堰镇成都市中心城区、郫县部分城区水厂取水口103.84 30.82 60.00自取水口下游200m的李家碾至上游5000m处的陈家碾的水域,其中保护禁区范围为:自取水口下游200m的李家碾至取水口上游1000m的金柏树的水域自取的李500的河100中保为:200水口金柏深各3郫县郫县柏条河饮用水源地三道堰镇成都市中心城区、郫县部分城区水厂取水口103.90 30.84 40.00自取水口下游200m的全兴店起至上游5000m的宝开桥的水域,其中保护禁区范围为:自取水口下游200m的全兴店至取水口上游1000m的张家碾的水域自取的全500河堤100中保为:200水口张家深各4龙泉驿区龙泉驿水一厂宝狮湖饮用水源地龙泉驿区龙泉驿区城区水厂取水口104.28 30.54 1.00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m范围内的水域,渠道上从输出口至取水点的水渠水域以取半径陆域出口渠两陆域5龙泉驿区龙泉驿水二厂东风渠饮用水源地龙泉驿区龙泉驿区城区、同安街办、洛带镇等水厂取水口104.23 30.58 7.00从取水点下游100m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水域从取起至100纵深6新都区新都区三水厂饮用水源地新都镇新都、三河、泰兴、木兰等镇(街道)水厂取水口104.13 30.79 7.00从取水点下游100m的新都汉城镇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毗桥村的水域从取的新取水的毗岸纵7温江区温江区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柳城街道柳城街道等1103.84 30.712103.84 30.713103.84 30.714103.84 30.718103.84 30.719103.84 30.728温江区温江区金马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天府街道科技园等1103.79 30.652103.79 30.653103.79 30.654103.79 30.655103.79 30.659金堂县金堂北河饮用水源地赵镇赵镇水厂取水口104.44 30.87 7.00从取水点下游100m的赵镇永利村二组到取水点上游1000m的赵镇中河村一组的水域从取的赵到取100村一纵深10双流县双流岷江自来水厂金马河饮用水源地金桥镇双流25个镇及街道上游取水口103.81 30.6220.00从取水点下游100m的双流灯盏窝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双流、温江两地交界处的水域从取的双水点双流界处深各下游取水口103.81 30.6211大邑县大邑县晋原三水厂饮用水源地晋原镇晋原镇1103.52 30.562103.52 30.563103.52 30.564103.52 30.5612大邑县第四自来水厂水源地新场镇川王村大邑县城区水厂取水口103.2130.33 5.0以取水点(新场镇川王村11组虎跳河电站前池)起至上游1000米新场镇川王村9组大红岩,至下游100米(川王宫)水域以取川王电站游王村至下王宫侧各13蒲江县蒲江西河饮用水源地鹤山镇鹤山镇水厂取水口103.50 30.21 1.20从取水点下游100m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西河谭河坝的水域从取起至100坝的各14蒲江县蒲江河右干渠饮用水源地鹤山镇鹤山镇水厂取水口103.51 30.19 2.00从取水点下游100m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五龙村的水域从取起至100水域20015成都市新津县新津县西河白溪堰饮用水源地五津镇五津镇水厂取水口103.82 30.43 2.20从取水点下游100m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龙王渡的水域从取起至100水域20016都江堰市都江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一水厂水源地灌口镇灌口镇、幸福镇水厂取水口103.61 31.00 3.00从取水点下游100m的南桥起至取水点上游1000m的安澜索桥的水域从取的南上游索桥侧纵域17都江堰市都江堰市科技产业开发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幸福镇科技产业开发区水厂取水口103.62 30.99 1.30以取围范江安江安3水端距汲水限公18都江堰市都江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二水厂水源地胥家镇胥家镇、灌口镇、幸福镇大口井103.63 30.99 2.40以取围范柏条厂内井汲组距19都江堰市都江堰市东城自来水有限公司水源地胥家镇胥家镇大口井103.65 31.00 2.00以取围范柏条内距点在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保护区划分
2、划分方法 雾山供水厂3个取水点均位于雾山河及其支流,属于一般河流型水源地,由于雾 山河流域小,边界条件简单,技术条件有限,故采用类比经验法确定一级、二级 保护区水域范围。以确保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一级、二级保护区
陆域范围根据《生Βιβλιοθήκη 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卫监发[2001]161 号文) 相关要求规范确定。
2、调查结果 三岔河取水点在河流右岸,水流来源主要为地表径流。根据现场踏勘,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无大型排污口, 无大型集中居民区,且没有道路通过。仅有两户散居农户,属农村环境,无污染型工矿企业,上游分布 一座吉星电站,外环境对水源地安全基本无威胁,出现水质严重污染的概率很小。因此一二级保护区内 主要的污染源为农业面污染源,电厂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的排放、农药的使用后的残留, 对地表水的污染。据统计,保护区内仅有2户住户在河流两岸,所产生的污染对保护区影响极小。
叙永县红岩水厂采用水源重力取水,再加水沉淀剂聚合、过滤后得到清水,二氧化氯消毒,水消毒后储
入清水池备用,经供水管道重力,再输送到用户。
三岔河为阳尘河主要支流.目前三岔河共有4个取水点, 全部位于三岔河上游地区。
一、水源地基本情况
2、水质情况 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
叙永县三岔河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汇报材料
2017年8月5日
一、水源地基本情况
1、取水点概况
红岩水厂位于叙永县龙凤镇四坪村,水源为阳尘河,水厂规模日产2万吨。供水范围包括叙永县城区、 叙永镇、龙凤镇、兴隆镇等在内的4个城区及乡镇。红岩水厂供水作为该4个城区及乡镇居民主要生活用 水来源。
准,且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应满足该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
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 准,并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
水质标准的要求。
叙永县三岔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情况 叙永县三岔河饮用水源取水点保护区情况
二、保护区划分
1、划分要求 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指标,应考虑以下因素:当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特征、 水动力特性、水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污染源分布、排水区分布、水源地规模、水量需求。其中: 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应按照不同水域特点进行水质定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条件加以确定,保证 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和污染负荷下,供应规划水量时,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相应的标准。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应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的数量、开采方式和 污染源的分布划定。各级地下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并保证开采规划水量 时能达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 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应防止水源地附近人类活动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应足以使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 在向取水点(或开采井、井群)输移(或运移)过程中,衰减到所期望的浓度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保证 取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出现污染水源的突发情况,有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 在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应尽可能小。
三、划分结果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取水口下游100m处向干流及右岸支流上游延伸至取水口上游1000m处的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河道范围;陆域范围
为取水口下游100m处开始向上游干流及右岸支流延伸至取水口上游1000m处的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两岸纵深50m的全部陆域
范围。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下游300m处开始,沿三岔河干流及支流向上游延伸至距取水口3km处的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10年一遇洪水所 能淹没的区域,有防洪堤的河段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宽度为防洪堤内的水域;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下游300m处开始沿三岔河干流及 支流向上游延伸至距取水口3km处的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陆地纵深1000m,并以分水岭为边界所形成的区域。(除开一级保护 区)
准保护区 以二级保护区上边界为起点,沿河流走向向上游延伸2km,10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河道及其边界向陆域纵深1000m,并以分水 岭为边界的全部水域及陆域范围。
四、污染源调查
1、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该取水点所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所涉及的区域,即由取水点开始沿干流及支流向河流上游 延伸3km的水域范围,向陆域延伸1000m的陆域范围。
五、治理措施
点源治理:排放口在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一律取缔,或另设管道外迁至 保护区以外地段;坚决取缔养殖,垃圾堆场及猪圈。
面源治理: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修建排水沟、挡土墙、严禁使用高毒、高 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化肥。
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