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瑞典学派

合集下载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3)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关系变化。三种情况: ①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出现储蓄过度和投资过度的现象,长期停滞。 ②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经济长期繁荣。 ③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最理想的经济均衡增长。
3.心理理论
*
4.消费不足理论
二、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消费不足理论把经济周期和危机归结为人们消费的不足。这种理论的早期代表有西斯蒙第、马尔萨斯,近代有霍布森,现代有激进经济学派。
他们认为,经济萧条或危机是由于消费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所造成的富者储蓄过度。解决的办法是实行收入分配均等的政策。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政治周期理论 政府交替运用紧缩性和扩张性政策调节经济活动而带来经济周期性变化的理论。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具体包括: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理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在经济周期方面,强调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变动引起经济危机及周期变化。凯恩斯的追随者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又提出新的经济周期理论或经济周期模型。
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有: 对研究、发展、教育和训练投资的增加;合理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使其适应经济变化的速度; 技术革新的扩散程度,应用规模;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固有的质量。
肯德里克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分析
*
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概述瑞典学派(The Swedish School)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

又称北欧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

它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要阵地,故又称为斯哥尔摩学派。

起源于19~20世纪之交,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

它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对当代世界有重要影响。

当然,它的主要影响是在北欧,对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则基本上是学术性的,而不是政策性的。

瑞典学派代表人物和理论渊源瑞典学派的理论前驱是K.维克塞尔(1851~1926)、G.卡塞尔(1866~1945)、D.达维逊(1854~1942),主要代表人物有G.缪达尔(1898~1987)、E.R.林达尔(1891~1960)、E.伦德堡(1907~)、D.哈马舍尔德(1905~1961)、B.奥林(1899~1979)、I.斯塔尔和A.林德贝克(1930~)等。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是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

根据这一理论,维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瑞典学派(Swedish School)又称之为“北欧学派”或“斯德哥尔摩学派”,因其开创了以国家干预来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的北欧社会福利模式而闻名,尤其是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典范与橱窗”。

与其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相比,它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巨大影响同样毫不逊色。

瑞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瑞典是北欧一个只有850多万人口,4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国,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对外高度开放型的国家。

瑞典学派就是植根于这样的国度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环境之中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萨缪尔森曾将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划分为三代人,在第一代的三位瑞典学派的奠基人中,维克赛尔被认为是一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渊源是维克赛尔的经济学说。

缪尔达尔曾经这样说过:“在瑞典,我们是在克努特·维克赛尔的传统中成长的,凯恩斯的著作是作为沿着熟悉的思想方法的有趣而重要的贡献被阅读,而不是作为革命的突破而被阅读”,“……维克赛尔理论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稍先于我们的英美同僚们提出新的理论和制定政策的指导方针。

”1维克赛尔(1851—1926年)是—位在近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学家。

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将维克赛尔与瓦尔拉和马歇尔并列称为1870年到1914年时期内在经济学纯理论上作出最大贡献的经济学家。

维克赛尔生前已对斯堪的纳维亚、中欧等国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瑞典和挪威等国的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几乎都出于他的门下。

维克赛尔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价值、资本和地租》(1893年)、《利息与价格》(1898年)和《国民经济学讲义》(上、下卷,1901-1906)。

维克赛尔的经济学理论可分为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与货币利息理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理论的特点是高度娴熟而精炼的综合,后一部分理论以独辟蹊径的创新而见长。

西方经济学界认为,维克赛尔在货币利息理论上的独创性贡献在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主义过渡时期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维克赛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所谓维克赛尔累积过程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了他的货币利息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

它是维克赛尔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提出来的。

在1898年维克赛尔的《利息与价格》这部著作问世之前,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是彼此分离的、相互间没有逻辑顺应关系的两个独立部分,即所谓“二分法”。

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价值理论是—种相对价格理论,是以边际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而货币理论是讨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理沦为基础的,与相对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
此外,这一模型还研究了世界通货膨胀影响的传 此外, 递机制。 递机制。
(2)混合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混合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所有制: 所有制:公私混合 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运行机制: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
(三)俄林
伯蒂尔·俄林( 伯蒂尔·俄林(Bertil Ohlin) Ohlin) 1969年——1975年 1969年——1975年,俄林担任诺 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 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主持颁 发这项资金的评选工作。 发这项资金的评选工作。
赫克塞尔—俄林定理( 赫克塞尔—俄林定理(H-O定理) 定理)
1、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 两国家、两要素和两商品。生产要素初始水平给定, (1)两国家、两要素和两商品。生产要素初始水平给定, 各不相同。 各不相同。 (2)B是劳动密集型产品,A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3)两国技术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6)完全竞争 (7)要素可以在国内、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要素可以在国内、 没有运输成本、 (8)没有运输成本、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9)充分就业 10) (10)贸易平衡 内容: 理论: 2、内容:H-O理论: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 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 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 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商品。 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商品。
3、理论观点。 理论观点。
提出了预期和计划、时点分析和期间分析、 提出了预期和计划、时点分析和期间分析、 预期和计划 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 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均衡分析和不均衡 分析等一系列方法论概念, 分析等一系列方法论概念,建立起完整而 系统的宏观动态均衡方法论。 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贫者愈贫, 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贫者愈贫, 富者愈富, 富者愈富,收入不均与经济停滞相互作用 揭示了其制度根源, 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 提出只有通过农地改革、教育改革、 提出只有通过农地改革、教育改革、政治 农地改革 改革等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 改革等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走 向良性循环。 向良性循环。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
The Swedish School
简介
瑞典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又
称北欧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起源于19~ 20世纪之交,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 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
背景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瑞 典在发展中受到两方面的困扰:一是周期性经济衰 退和社会动荡;二是长期的资本积累和垄断资产阶 级大量攫取高额利润引起劳资矛盾的尖锐化。 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宣扬的自动充 分就业均衡论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现实面前已渐 趋破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不得不在理论上另辟 蹊径,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瑞典学派就是 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需要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对瑞典福利制度的影响

瑞典学派的“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是瑞典福利制度的 理论基础。
时间 阶段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19世纪末—20世 纪初
起源
维克塞尔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优越; 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有缺陷
政治上保留资产阶级专政;经 济上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主张 建立福利国家,坚持市场经济, 信贷货币政策,人力资源政策, 福利政策

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是维克塞尔的“累积过
程理论”。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 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 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维克塞尔 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 主张。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 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启 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 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奠基

瑞典学派课件

瑞典学派课件
• 伊莱克斯的目标是在所有产品领域中成为其中 的2/3领域的世界第一或第二,实际上这样的领 域已达到90%。
瑞典学派
• 沃尔沃集团(AB volvo,又译“富豪集团”) 创建于1927年的是世界最大的卡车、客车 及建筑设备的生产商之一,在海洋及工业能源 系统方面和飞机发动机元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 该集团是北欧最大的企业,也是世界60家大 公司之一。其业务包括沃尔沃卡车、迈克卡车、 雷诺卡车、沃尔沃客车、沃尔沃建筑设备、沃 尔沃发动机、沃尔沃航天航空和沃尔沃金融服 务。
瑞典学派
• 源自瑞典的知名跨国企业有: 爱立信ERICSSON、
伊莱克斯ELECTROLUX、
沃尔沃VOLVO(富豪集团)、
萨伯(绅宝)SAAB、 ABB
SAAB即瑞典飞机公司)原先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后来瑞典飞机有限公司
合并了只生产载货汽车的斯堪尼亚(SCANIA)公司,成为一家生产轿车、卡车、 飞机、计算机等产品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ABB 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派
瑞典学派
• 爱立信公司1876年成立于斯德哥 尔摩的爱立信公司 (Telefonaktiebolaget LM ricsson) 是瑞典最大的一家从事电子、通信等 业务的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信生产 企业,其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移动电 话及信息通信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在 国际电信业中居领先地位。
瑞典学派
纲纳·缪达尔由于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 开创性贡献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内在 依赖性进行的精辟分析,1974年和哈耶克一起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四章
瑞典学派
学派概述 理论体系
瑞典学派
一、瑞典简介
• 瑞典是北欧一个只有918.3万人口,45万平方公 里土地的小国,同时又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 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瑞典学派评介

瑞典学派评介

作者: 宋承先
出版物刊名: 世界经济
页码: 73-77页
主题词: 瑞典学派;经济学家;货币数量论;自然利率;威克塞尔;市场利率;西方国家;资本;通货膨胀;物价
摘要: <正> 瑞典学派,亦称北欧学派,有时也叫斯德哥尔摩学派,是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者包括许多瑞典的知名经济学家。

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瑞典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校任教的达维·达维逊、古斯塔夫·卡塞尔、纳特·威克塞尔等人一般认为是瑞典学派的奠基人;三十年代以来,伊里克·林达尔、甘纳尔·缪尔达尔、贝特尔·。

瑞典学派经济理论

瑞典学派经济理论
第27页/共84页
• 这样,西方经济学家在所谓的动态分析过程中,都把预期因素作为一个基本 的论题。缪尔达尔在1927年著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中,首先把 预期因素加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静态均衡之中。他认为,企业家的预期包括 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实际获得此种收益的机会的预期,企业家根据自己的 收益预期,再参照市场利息率,然后才决定投资。
• 代,那时他的研究属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研究纯粹的理论问题。他作为瑞典 学派的创始人
• 之一,同林达尔等一起,继承维克塞尔的传统,对资产阶级的一般动态均衡 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10页/共84页
• 第二阶段,自40年代起,他转向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他不再研究纯理论问 题,而是从结构上或制度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是他学术研究上的一次重 大转变。这与30年代初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着瑞典的经 济以及社会上人们之间不平等状况的加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 同时,也非常注重宏观的总量分析。如缪尔 达尔,奥林,林达尔和伦德堡等人在进行微 观
• 分析时,同时也注重分析国民总收入,总消 费,总投资和总储蓄等总量的变化和它们之 间
第19页/共84页
• 再次,瑞典学派还提出了动态分析方法。在 瑞典经济学家中,首先提出动态问题的是
• 维克塞尔。动态分析着重考虑的是经济活动 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和变化过程。维克 塞
生。
第2页/共84页
• 1900年以后,瑞典本国和世界性的经济危
• 机接踵而至。尽管瑞典并未卷入第一次世界 大战,但战争的影响仍严重阻碍了它的经济 发
• 展。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使本来就比较尖锐的 阶级矛盾更具对抗性。值得一提的是,瑞典 的
•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很早就具有全面性。代 表瑞典工人阶级的瑞典总工会于1898年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 萨缪尔森曾将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划分为三代: 在第一代的三位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中,维克塞尔 被认为是一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瑞 典学派的主要理论渊源是维克塞尔的经济学说。
• 维克塞尔(1851-1926)是一位在近代西方经济学 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学家。曾经到过英 国、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留学,深受 李嘉图、庞巴维克和瓦尔拉斯等人的影响。回国 后长期在隆德大学任教。
• (2)倡导动态经济学,反对静态经济学,提出了货 币均衡论。
• (3)引入了一系列经济分析的新方法、新概念、新 工具,将经济动态分析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 (4)强调预期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瑞典学派的特点
• (5)注重从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中引出政策建议, 指导实际经济工作和政府政策的制定。
④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自然利率”—— 是与货币利率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如果不使用货币、一 切借贷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的供求关系所 决定的利率”。实际上就是指物质资本的收益率。
⑤假定所考察的是一个抽象对外贸易的经济体系,各 生产单位完全从银行借入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促使企业增 加投资、扩大生产的刺激因素是利润动机;并假定各生产 单位生产时期是无差异的
在全面评述激进派经济学理论观点的同时,系统地总结了 瑞典近百年来,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政策,既保持了瑞典学 派的理论传统,又加强了瑞典学派理论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的 经济思想。
二、瑞典学派的特点
• 瑞典学派是对当时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种革新, 其主要的贡献和理论方法特点表现在:
• (1)最先在实际上批评了“萨伊定律”为代表的传 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摈弃了“二分法”, 首创了将货币与实际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货币 经济理论。
林达尔的《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1939年) 伦德堡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1939年) 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 主要是丰富和发展了维克塞尔经济所开创的宏观动态均衡 分析方法。
战后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
主要代表人物: 瑞典经济学家阿萨尔·林德贝克以及挪威经济学家雷格
纳·弗瑞希和沃德·奥克鲁斯特 主要著作:林德贝克的《新左派政治经济学》(1971年)、 《瑞典经济政策》(1974年) 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
瑞典学派从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萌芽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形成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的发展时期。
瑞典学派萌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代表人物: 克努特·维克塞尔、古斯塔夫·卡塞尔、大卫·达维逊
等。其中,维克塞尔是瑞典学派主要的先驱和奠基人。 维克塞尔的主要著作:《价值、资本和地租》(1893年)、 《利息与价格》(1898年) 维克塞尔的主要经济理论:分为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与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 在1898年威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问世之前,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 论体系中,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是彼此分离的、 相互之间没有逻辑顺应关系的两个独立部分,即 所谓的“二分法”。
– 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价值理论是一种相对价格理论, 是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的;而货币理论是讨论一般物 价水平变动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的,与相 对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此外,古典和 新古典的这些理论都是静态均衡的分析。维克塞尔的分
析则开始打破这种静态的和“二分法”的观点。
①假定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土地、劳 动和资本等一切生产资源数量均为固定,并已全部被有效 利用,没有闲置——以静态均衡分析为起点
②假定所考察的经济是一个有组织的纯粹的信用经 济,全部支付都利用划汇和账面转移进行
③将总供给和总需求划分为消费品的供求与投资品的 供求,进而将货币数量(相对价格)的变动与一般物价水 平结合起来考察
货 币利息理论两大部分
维克塞尔经济学说的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就是在《利息与价格》一书 中提出的累积过程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
瑞典学派形成时期(1920-193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 伊里克·林达尔、冈纳·缪尔达尔、伊里克·伦德堡和
柏替·奥林等瑞典经济学家。其中,以缪尔达尔影响最大。 主要著作:缪尔达尔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1927 年)、《货币均衡论》(1939年)——这两部书的出版,标 志着瑞典学派的形成
这些假定都是为抽象理论分析所必须的,放弃这些假定 并不会改变整个分析的主要结论。
三、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 维克塞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所谓“累积 过程理论”,它主要包含在威克塞尔的《利 息与价格》一书中。
• 这一理论包括了威克塞尔的货币利息理论和 经济周期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 的贡献。
• 这些内容为瑞典学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 (6)注重对于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提出了独特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小国开放型的通货 膨胀理论。
• 瑞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和意义。瑞典经济学派的 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 张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和 政策主张,和凯恩斯主义一样,也得到了许多西 方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重视,产生了重要的 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
一、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二、宏观动态经济理论 三、北欧经济模型 四、经济制度理论 五、瑞典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六、理论简评
第一节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一、瑞典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瑞典是北欧一个拥有900万人口,4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 国家,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对外高度开放的国家, 有着较深厚的民主传统。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走 向垄断,各类经济社会矛盾日渐突出,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在 北欧同样面临严重危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得不在理论上 另辟蹊径,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瑞典学派就是为适应这种形 势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