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 美国近代报业史【圣才出品】
考研:外国新闻传播史(五) -

考研:外国新闻传播史(五)美国新闻传播史一、殖民地时期的报业(1690—1775)1、萌芽时期•本杰明·哈里斯《海内外公共事件》(1690)美国最早的印刷报纸波士顿——“美国雅典”•邮政局长的官报——《波士顿新闻信》(1704)。
美国第一张连续发行的报纸。
内容:2/3海外新闻,1/3本地消息。
2、人物•詹姆斯·富兰克林《新英格兰报》(1721)美国第一家富有文学和娱乐色彩的报纸。
开启了美国新闻独立的传统。
“讨伐式”办报方式。
•本杰明·富兰克林。
《宾夕法尼亚公报》(1729)。
1790碑文:“印刷工富兰克林”。
二、独立战争时期的报业1、曾格事件•案件由来:《纽约周报》纽约总督“煽情性诽谤罪”。
•影响:这个案件称为北美殖民地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个里程碑。
确立新闻自由的制度。
2、抵制印花税风潮•1765年《印花税法案》。
报纸拒绝付税照常出版;1766年取消。
3、爱国派报刊及报人•塞缪尔·亚当斯《波士顿公报》。
•艾赛亚·托马斯《马萨诸塞侦察报》。
•“独立战争的笔”——托马斯·潘恩。
三、政党报刊时期(黑暗时期)1、联邦党:《美国公报》1789 约翰·芬诺《箭猪公报》1787 威廉·科贝特《纽约晚邮报》1801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社论之父”2、共和党:《国民公报》1791 菲利普·弗雷诺《曙光报》1790 本杰明·富兰克林·贝奇《国民通讯员报》1800 托马斯·杰斐逊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3、政党报刊特征:1) 政论多,新闻少。
2) 党派性强,可信性差。
3) 读者少,销量低。
4) 造谣诽谤,攻击谩骂。
四、纽约四大美分报1、《太阳报》(1833,本杰明·戴)2、《纽约先驱报》(1835,詹姆斯·戈登·贝内特)3、《纽约论坛报》(1841,霍勒斯·格里利)4、《纽约每日时报》(1851,亨利·雷蒙德)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1、三社四边协议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又称“三社四边协定”,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
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
2、默多克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新闻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
在他的麾下,还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当前他的事业还正在不断发展之中。
3、新记《大公报》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成为中国北方的代表性商业报纸。
新记《大公报》创刊号宣布办报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该报的“三驾马车”领导结构是:吴鼎昌(银行家)任社长,胡政之(名记者)任总经理,张季鸾(名记者)任总编辑。
他们配合得当,各自发挥专长,报纸很快获得公誉。
4、癸丑报灾袁世凯为维护统治,从1912年至1916年,查封报纸71家、捣毁报纸9家,传讯报纸49家,至少有24位报人被杀,60人被捕,全国报纸减少了2/3,从500多家减到130多家。
这一阶段袁世凯政权对报刊的迫害,被称为“癸丑报灾”,因为1913(癸丑年)时袁世凯政权迫害报刊的高峰年头。
袁世凯制造“癸丑报灾”的实质是执政党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反对党报刊和政治报人。
5、便士报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
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的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课后习题复习

世界新闻业复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P15第1、2题一、简述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的影响?1.实现信息的规模化传播2.为新闻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3.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区域二、简述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最早生产的五个相互依托的原因?1. 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 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 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 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第二章 P99第1、2、3、6、8、9题三、简述欧洲国家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四个地区,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1.西欧和部分中欧工业发达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等,以及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起步早、发展迅速、对世界影响巨大。
2.北欧诸国,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和平渐进、内向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对世界影响不大。
3.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工业化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萌芽早,但长期发展缓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轨道。
4.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以及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
特点:历史上受专制主义影响较大,发展不快,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混乱阶段,现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四、简述现在欧洲新闻业的总体特定?(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
(2)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总论篇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记录(2)文字传播时代:能够长期保存,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印刷传播时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2、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和发明而增强的;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
但是,传媒发展的过程并非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
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其实就是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类由于传播活动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人类传播活动的种种制约。
纸草:是人类早期所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
在古埃及,尼罗河畔野生的纸草充当了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以此来制作莎草纸。
公元前2000年,埃及统治者普遍使用这种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各种信息,对整个社会体制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手抄新闻信:14,15世纪随着意大利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利用新闻信这种古老的媒介,借助当时最先进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抄送信息分送各处,获取酬金,史称手抄新闻信。
4、手抄新闻(威尼斯小报):在16世纪,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者,并产生了商业化报: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主要以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脱离了文件告示形式的纯粹的新闻了。
5、古罗马《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点

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
世纪上第一张日报:德意志地区,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力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矛盾。围绕这一矛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
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
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 口头,手写,印刷
第二节 16世纪: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名词:
1.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uot;大众化报纸&uot;。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论述:
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俄罗斯新闻业1.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媒体的发展阶段(1)1992年初—1994年底:私有化与权力斗争1992年,叶利钦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私有化”命令。
①固有媒体相继“非国有化”,呈现多元资本持股形态;②私营媒体大量涌现;③在媒体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化趋势初见端倪,出现了第一批媒体寡头。
(2)1994年年底—1996年中期:第一次车臣战争和总统大选①叶利钦强化政府的舆论机构,充分发挥俄联邦政府新闻处和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的作用。
这一时期,俄罗斯媒体集中化的趋势继续扩大。
②通过对车臣战事以及总统大选直观而生动的报道,俄电视媒体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其影响力显然超过印刷媒体,成为主导性的媒体。
(3)1996年中期—1998年中期:寡头瓜分媒体与新闻战寡头瓜分媒体,并发展私立媒体。
在瓜分媒体市场的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每当这时,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互相攻击、谩骂,彼此揭底、拆台,从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揭丑运动”。
与寡头媒体的喧嚣相比,这一时期国家媒体的声音相对微弱。
(4)1998年中期至今:政府、媒体权力回归这一时期,通过对新闻媒介的整合与控制,政府、媒体权力回归。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寡头及其媒体的整治力度。
通过整治寡头及其所属媒体,普京加强了政府权威,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5)俄罗斯媒介生态的现状近年来,绝大多数报刊的订阅率都出现了滑坡。
电视仍然是这个国家最普及的大众媒介,互联网发展迅速。
2.俄罗斯新闻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1)媒介产业集中化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进程,两种新型的资本集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崛起。
一是官僚(政治)资本集团,二是金融工业资本集团。
(2)媒介经营商业化苏联解体后,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实行自由价格政策以后,新闻媒体几乎全部被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圣才出品】

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报业1.报业开端(1)彼得一世改革包括创办报刊。
1703年,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新闻报》,自任主编,开始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2)宗旨是报道战争消息。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该报经常发表文章,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攻击、诽谤。
《新闻报》慑于革命的威力于1917年底停刊。
(3)《新闻报》是俄国近代报刊史上创办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官报。
它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报业开端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报业 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报刊(从产生到十月革命) 取缔反革命报刊 苏联时期的报刊事业 建立无产阶级报业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报业 战后苏联报业的发展和变化广播的创立与发展 苏联广播电视与通讯事业 对外广播 电视通讯社事业 苏联解体之前的新闻改革苏联解体前后及俄联邦的新闻事业 苏联解体后俄联邦的新闻事业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2.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报刊分为两部分,即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
(1)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①1836年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同时代人》,是一份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
1843年前是季刊,之后改为月刊。
②《祖国纪事》1839年创办于彼得堡,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
③《钟声报》是亚·伊·赫尔岑和尼·普·奥加辽夫在国外出版的俄国革命刊物,1857年创办,最初为月刊,后来为不定期刊。
(2)民粹派报刊①《俄国财富》于1876年在莫斯科出版,同年迁至彼得堡,是俄国科学、文学和政治刊物。
1879年以前为旬刊,以后为月刊。
②《欧洲通报》杂志是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历史、政治和文学刊物,1866年3月一1918年3月在彼得堡出版,1866年一1867年为季刊,后改为月刊。
3.无产阶级报刊(从产生到十月革命)(1)产生背景及工人报刊的出现①1872年,沙皇政府修订1865年的报业法,使得原法仅有的一点宽松荡然无存。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课后习题第五章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创建和发展)【圣才出品】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课后习题第五章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创建和发展)【圣才出品】第五章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创建和发展⼀、名词解释1.《新闻纪要》(即《巴达维亚政治评论》)答:《新闻纪要》是印尼的第⼀张荷⽂报纸,1615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创刊。
当时荷兰本⼟定期报刊诞⽣不久,这家报纸是荷属东印度公司为适应殖民活动需要⽽创办的,主要转载荷兰报刊的内容,另有少量本地新闻和⼴告。
报纸办了⼀个多世纪,于1744年停刊。
2.发展新闻学答:发展新闻学植根于发展传播学,发展传播学主要研究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发展新闻学着重探讨新闻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发展新闻学特质的形成,与世界信息新秩序的尖锐争辩有很⼤关系。
3.《察世俗每⽉统纪传》答:《察世俗每⽉统纪传》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最早的华⽂报刊,1815年8⽉5E1发刊于马六甲,是由英国传教⼠马礼逊和⽶怜在中国刻⼯梁发协助下创办的⽉刊,⽊刻雕版印刷,免费散发,内容⼤多为阐述基督教义,后期有少量时政评论⽂章,出版⾄1822年停刊。
《察世俗每⽉统纪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中⽂报刊。
⼆、简答题1.亚、⾮、拉美地区报业诞⽣最早的国家是哪些?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进程有些什么重要的共同点?⽬前报业的分布状况如何?答:亚、⾮、拉美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创建,先后差距很⼤。
(1)报业最早诞⽣的国家亚、⾮、拉美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进⼊20世纪后才有报刊的,但也有⼀些国家报业发端很早,例如亚洲的印尼、印度,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洲的⽑⾥求斯、埃及等,报业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2)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史有⼏个明显的共同点①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国家的早期报刊,⼤多是殖民者创办的。
这些殖民者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带到了殖民地,也把近代报纸带到了这⾥。
从此以后,引发了本地⼈办的报纸,诞⽣了各国的近代报业。
②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争的开展,这些国家本民族的报刊逐步发展成长。
凡是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得早的地区(如拉丁美洲)和国家(如亚洲的印度、⾮洲的埃及),民族民主报刊也兴办得早、成长得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美国近代报业史
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来自英国的传统
1.新大陆、新移民
(1)1607年起,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永久性殖民地,英格兰移民成为美洲殖民地的主流。
新大陆、新移民 来自英国的传统 早期的印刷传统 新闻自由的序曲
早期媒介与殖民地政府的关系 殖民地时期的报业
报业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的崛起 革命时代的鼓动家
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报业 汤姆·潘恩 《独立宣言》的发表
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 《宪法》、《权利法案》与新闻出版自由 新闻事业的一场革命 两党政治的初显 政党报纸的相互谩骂与《煽动法》的颁布 美国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早期三大廉价报
廉价报纸时期
1833年一1877年间报业其他大事
“黄色新闻”
向现代报纸演变时期 《纽约时报》的崛起 1878年一1920年间报业其他大事 报业集团的出现
现代报业
当今重要报纸
美国
近代报业史
(2)英格兰移民的自由主义传统影响美国报业的发展历程。
2.早期的印刷传统
(1)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印刷术在欧洲大陆得到进一步广泛使用。
(2)印刷术的使用降低文学作品和印刷材料的价格,成本下降导致其进入更多家庭,印刷制品的社会功能开始随之出现变化,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工具。
3.新闻自由的序曲
(1)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11月24日发表《论出版自由》,提出思想的自由市场。
(2)英国政治的多元化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殖民地时期的报业
1.早期媒介与殖民地政府的关系
(1)早期殖民地时期北美的新闻事业,曾长期依附当地的权力体系,编辑方针缺少独立性。
(2)殖民地公众为自由传播不懈斗争,换取美国新闻事业赖以存在的道德防线。
2.报业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的崛起
(1)富兰克林1729年接管《宾夕法尼亚公报》。
秉承言论自由的信念,表达自己观点时避免固执和具有攻击性,办报方针灵活,报纸内容通俗。
使报纸赢得当地人的大力支持。
(2)18世纪20年代之后,北美殖民地商业的发展也成为报纸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三、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报业
1.革命时代的鼓动家
(1)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使北美殖民地成为一个新型国家,同时使这个国家的报业发展
进入一个新阶段。
(2)托利党的政治鼓动家詹姆斯·里文顿,于1773年创办《里文顿纽约公报》。
(3)18世纪50年代,“爱国派”的塞缪尔·亚当斯开始定期向《波士顿公报与乡村新闻报》撰稿,并且使《公报》成为“爱国派”的宣传阵地和神经中枢。
(4)新兴资本家的政治代言人约翰·迪金森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发表在以《宾夕法尼亚一农夫来信》为题的一组文章里,在他所代表的阶层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2.汤姆·潘恩
(1)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他是独立战争时北美政治革命思想的集大成者,把握住北美时代发展的潮流。
他的政治学说为美国的建国理论奠定重要的基础。
(2)潘恩于1787年回到欧洲,往返于英法两国,积极参加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并参与法国《人权宣言》的起草,出版《人权论》、《理性时代》两本著作。
这些文字都成为反封建斗争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世界意义。
3.《独立宣言》的发表
(1)《独立宣言》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100多年来美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总结,汇集许多前人和同时代杰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智慧和勇气。
(2)北美的报业在革命时期为传播革命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
(3)独立战争对于美国报业的影响巨大,国内的急剧变化使北美的报纸商业性减退,政治性得到空前加强。
四、新闻事业的一场革命
1.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
(1)美国建国之初是一个过渡时期,面临由谁统治、如何治理国家的重大决策。
当时的美国政体是邦联制,各种政治势力相互交织,矛盾错综复杂。
(2)1787年5月25日~9月15日,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用法律形式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共和制战胜君主制,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就此形成,美国最终形成。
2.《宪法》、《权利法案》与新闻出版自由
(1)美国以《美国宪法》的形式将新闻出版与言论的自由确立下来。
(2)《权利法案》通过明确保护天赋于人的权利,来维护社会力量的制衡法则,限制政府利用中央集权实行对社会的专制统治。
3.两党政治的初显
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产生政策分歧。
18世纪末逐渐形成两大派。
(1)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对内反对大幅度民主改革,对外亲英,是共和党的前身。
(2)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反联邦党、民主共和派,对内主张争取更多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保护州权,对外亲法,最终成为今天的民主党。
4.政党报纸的相互谩骂与《煽动法》的颁布
(1)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激烈的争辩中都充分运用自己的舆论机器。
由于双方分歧导致的矛盾激烈,以至于双方的报纸也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火药味道,甚至不惜相互谩骂。
(2)此时期的报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内容集中,议题单一,报纸的读者群也有所缩小。
(3)两党利用新闻传媒进行的相互谩骂最终引起政府的干预。
1798年,美国政府颁布《外侨法》和《煽动法》。
后者专为报纸的编辑们准备,约束反联邦党人新闻界的势力。
5.美国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1)1800年,杰斐逊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实践民主理念,拥护自由主义新闻观。
(2)美国革命的成功,言论自由的最终确立,为美国的报业发展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
(3)战后美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期,是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4)1783年本杰明·汤在费城创办美国的第一份日报《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5)费城出现过一份全天候的报纸——《新世界报》,分为晨报版和晚报版。
(6)广告业的繁荣促进报业的大发展。
邮政系统发展也是报业大发展的促进力量。
(7)工业革命对美国报业的转变提供一次战略上的机遇。
五、廉价报纸时期
1.早期三大廉价报
(1)《纽约太阳报》
①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纽约太阳报》,该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
②一份四页小报,大量刊登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当地消息和色情、暴力消息。
③文字通俗、夸张而富戏剧性;版面上突出大字标题,强调煽情处理;发行以街头零售为主,不再是传统的预先订阅;每份售价仅1便士。
④大量刊登的广告为该报带来丰厚收入,使其迅速成为美国第一家不需要政党和财团支持的独立的、赢利的私人报刊企业。
⑤《太阳报》为招揽受众,不惜编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
致力于挖掘种种荒诞离奇的社会新闻,以引人人胜的生动笔法招徕读者,获取巨额利润。
⑥1950年,该报与《世界报》、《电讯报》合并,称为《世界电讯太阳报》。
(2)《纽约先驱报》
①1835年5月6日,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在纽约创办。
②该报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和独到之处。
在内容、形式、发行各方面都全面模仿《太阳报》,在刊登耸人听闻的暴力与色情消息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贝内特以其顽强的专业进取精神,在猎取独家新闻上不遗余力,对传统的报道手法、方式及印刷传播技术、新闻人才方面追求创新。
④他首创商业“金融版”专栏,对华尔街金融投机活动进行报道;此外,还在《先驱报》上提供体育、宗教新闻,开辟读者来信专栏等,逐渐奠定美国廉价报刊的基本风貌。
⑤1924年,该报与《论坛报》合并,称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3)《纽约论坛报》
①1841年4月10日,霍勒斯·格里利创办。
原为周报,后改日报。
②该报较为严肃、开明、正派,着重揭露社会问题,提倡进行改革,要求废除奴隶制、注意工农福利、反对酗酒,不登违背社会公德的新闻和广告。
③格里利创立新体制,与报社职工共同分享该报的股份、红利。
其因自身的道德力量和崇高的新闻理念,被美国新闻界尊为“报业之父”。
3.1833年~1877年间报业其他大事
(1)1833年,《纽约人杂志》创刊。
该刊存在到1865年,是美国第一家大型综合性月刊,该刊文章的文学水平较高。
(2)1844年5月1日,《巴尔的摩爱国报》刊登用电报传送的新闻。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报新闻。
(3)1848年,纽约6家报纸合办“港口新闻社”。
该社于1857年改组为“纽约报联社”。
1892年,又改名为美联社。
(4)1851年9月18日,《纽约每日时报》创刊。
创办人是雷蒙德等三人。
1857年,。